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01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02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

    展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全文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曾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不幸逝死,3月17日,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为马克思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悼念活动。马克思生前最好的战友恩格斯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里也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有“管鲍之交”的高山流水的情谊,而在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二、听课文朗读,注意作品包含的情感,初步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一) 本文的文体及特点 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章?——悼词 所谓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1)从结构内容看,悼词也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一般开头都是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地点、时间及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生平和一生中做出的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是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价和对死者的悼念。可以概括为“论其人,述其哀” 板书: 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悼词 内容:论其人、述其哀 表达方式:抒情、叙述、议论 (2)从表达方式看,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这么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根据这样的提示,我们先给这篇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 开头悼念 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逝世当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2-7)主体评价 对马克思一生的功绩作简要评价。 第三部分(8) 结尾悼念 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 分析第一部分: 刚才我们说到,这是一篇悼词,我们还知道恩格斯是马克思最好的战友。他的逝世,对于与他并肩战斗了40多年的恩格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巨大的打击。所以他作这篇讲话的时候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作者的语气又如何?饱含了深情,基调是的。齐声朗读第一段。 (1) 感情基调:深沉含蓄 语气:平静 (是激动,是平静,还是失落?) (2) 从哪些语句词语看出他的语气是平静的,感情却是深沉含蓄的? 最为大的思想家 停止思想 安静地睡着了 永远地睡着了 (3) 既然恩格斯要表达的是深切的悼念,为什么语气还如此的平静?(自由讨论) 要点到以下关键词:表面是平静的,但恩格斯的内心是异常不平静的,恩格斯直面战友的墓穴,是在向他最亲密的战友的告别。 恩格斯无法接受马克思的逝世,仿佛他还活在身边一样。 恩格斯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战斗的革命群众讲这番话的,这就决定了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他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溶缩在了最后一句:他已经永远的睡着了。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更能激起人们的哀悼,它可以起到化悲痛为力量的作用。 分析第二部分: 那么,在这篇世界著名的悼词当中,恩格斯是如何“论其人”的? 第二段:总写巨大损失。 (1):请同学快速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明确:在第二部分,恩格斯对马克思有“科学家”和“革命家”两个评价性称谓,表明马克思的贡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这一点在第2段中有明确而概括的语句来说明,即“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第一个“对于”,突出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领起下文第6段;第二个“对于”,则突出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杰出成就,领起下文第3、4、5段。两个“对于”,分别列出了“马”贡献的两个方面:革命斗争实践和科学革命理论。是全文的总纲。 (2)语句分析: 第一分句是单句。去枝叶,找主干,把这个长句变成一个短句。 (3)马克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因此他的逝世对人类是一大损失。这句话中哪些词语集中表现了“损失”之大? ——“不可估量” “空白” (4)这一段不仅论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全人类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发现 在总写巨大损失后,接下来就具体写马克思生前的主要功绩和贡献。这些功绩和贡献分成两大方面来写,即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现在请在第3段到第5段中找出马克思在理论方面做了那些贡献? 板书: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理论贡献 发现了生产方式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其他领域的发现。 第三段: 1、请同学阅读第3节,说一说“马克思发现了什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请同学思考 “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句子中什么是第一性的,什么是第二性的。“首先”、“然后”准确地表达了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这是常识问题。如果工人不造房子,农民不种田,青少年怎么可能到学校来学习?然而,这个看来众所周知的简单事实在理论上过去人们并非都能理解。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 即经济基础。“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等即上层建筑。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因此,我们能归纳出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体包含两个意思: A 、物质决定精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第3段中“简单事实”后的冒号所领起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冒号领起的内容应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3、“简单事实”的内容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中的“规律”是什么关系?  ——明确:“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单句,“规律”是此单句宾语的中心语;“简单事实”的内容是由六个分句构成的复句来说明的。这个复句是对“简单事实”的复指,也是对单句宾语“规律”的进一步复指。总起来说,这是个比较特殊的复杂单句。 4、作者在赞扬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提到了达尔文,想想,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 5、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因为达尓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打破了“人是上帝创造的”这几千年来人类的一种错误观念,在生物界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给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奠定了基础, 达尓文的这个发现在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意义非凡。而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也给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他的这一发现也是前无古人的。 通过这个很简单、很朴实的一个类比,就把马克思这个发现的重大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突出他的发现的重要性。 [有机界] 指具有生命及各种生活机能而为若干部分或要素合成的自然物体的生物界。 第四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1)马克思的另一重大发现是什么? (2) 第4段中“不仅如此”的“此”指的是什么? ——“此”即指代“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3)思考:“不仅如此”,“还”在这儿起什么作用? 使意思推进了一层,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论述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4)作者在论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意义时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摸索) 第五段:其他领域的发现 (1)第5段中“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的是哪两个发现? ——指代的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发现。这句话是对3、4段的概括。由“两个发现”过渡到“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由“点”到“面”的概括。 (2)哪些重点句概括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贡献之伟大? “每一个领域”: 研究领域之广 “都有独到的发现”: 研究价值之大 “不是肤浅地研究”: 研究钻研之深 表明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其研究领域之广,钻研之深,价值之大。如果天才如郭沫若所说,有直线型和球型两种的话,马克思该属于第三种,因为他既有直线型的精深,又有球型的广博,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天才。 课堂作业: 1、下面的加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悼(dào)念   空(kōng)白  肤(fú)浅   豁(huò)然开朗    B、嫉(jí)恨    意识(shí)   驱逐(zhú)  卓(zhuó)有成效    C、诽(fěi)谤   诅咒(zhòu)   立即(jí)   忠(zhōng)心爱戴    D、闭塞(sè)    估量(liàng)  勒(lè)令   纷繁芜(wǔ)杂 2、划分句子成分: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第二课时 上节课恩格斯给我们论证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之伟大,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马克思在其它领域也有研究,而且都有独到的发现,研究范围之广,领域之多,成绩之显著,思想之深刻,他确实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巨匠。 论证完了理论贡献,接下来应该是论证实践贡献,那么作者是如何实现理论贡献向实践贡献的过渡的呢?请找出文章的过渡部分。 分析第6段。 (1)“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什么? ——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其研究领域之广,钻研之深,价值之大。 (2)“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前面所讲的理论贡献), (3)这位科学巨匠对人类作出如此伟大的贡献,可作者还说“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为什么呢? ——(说明了马克思的贡献并不只限于理论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并且是重要的方面,也就是革命实践,马克思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目的,为的是指导革命实践,推动历史前进。 就这一句,作者便巧妙地过渡到了实践贡献的论证,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4)在第6段中列举了马克思的两种“喜悦”,这两种喜悦的程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明确:第6段列举的两种程度不同的“喜悦”。后者的“喜悦”程度更深些。既然两种科学发现都令马克思感到喜悦,就表明马克思对任何科学理论均高度重视;但后者喜悦程度深,则表明马克思对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发现兴趣尤为浓厚。由此可见,马克思是站在实践的高度上看待科学理论,他认为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他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更强调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一点在第7段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5)如何理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明确:这个句子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由于他亲身参加了亿万奴隶们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伟大的革命理论来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与马克思在革命理论方面的成就相比较,他在革命实践中的贡献更为重要。 这句话,加“首先”以示强调。这句话与前文中“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相呼应。 (6)“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什么? 明确:“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两个“参加”所领起的短语。 (7)“第一次”说明什么? 明确:这里用的“第一次”表明马克思所参加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要实现无产阶级壮丽的奋斗目标,就得进行斗争。马克思对待斗争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回答。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 ——斗争的“热烈”:精力充沛,不停歇地冲锋陷阵。“顽强”:多次被逐出巴黎、比利时、法国;受逮捕、审讯,与形形色色的敌人作殊死斗争。“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显著的效果。恩格斯运用了一连串的词语,热情赞扬马克思在斗争中的非凡才能和辉煌功绩。 (9)马克思是如何具体地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开展斗争的?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报纸? 明确:阅读一系列报纸的名称时应注意后面注明的时间,这些时间有它们的连续性,这些名称和时间的背后隐含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生涯,1842年马克思在德国,为《莱茵报》撰稿,后又任该报主编,他以犀利的笔锋抨击反动政府,1843年被迫迁居巴黎,1844年为巴黎《前进报》撰搞,抨击普鲁士反动制度,1845年被逐出法国,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1847年又成为《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的经常撰稿人,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又与恩格斯一同回德国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月,又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又定居伦敦,1852年至1861年经常为该报撰搞。可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并不因屡被驱逐所阻止,报纸名称实际上是他参加革命斗争的标志,用以说明“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说明“卓有成效”的还有“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10)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关系? 明确:由马克思这一系列的革命实践可知,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才创立出伟大的历史科学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基础。他创立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推动革命实践的前进。可以说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实践了他的科学观、理论观。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只是两者相比较,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作用更为光辉,意义更加重要些,故把革命家排在首位。由此可见,课文第2段中的两个“对于”位置也是不可更易的。 第七段: (1)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英勇战士,贡献极大,因此敌人对马克思必然会采取怎样的态度?请同学们找出关键性的词语。 敌人嫉恨、诬蔑、诽谤、诅咒他。“最遭嫉恨”,“最受诬蔑”从反面鲜明地衬托出马克思的功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敌人卑鄙无耻,不择手段地攻击马克思及其学说,是内心恐惧,末日来临的表现。 (2)马克思是如何对待敌人的攻击呢? “毫不在意”、“轻轻抹去”。这些词准确地表明了马克思高度的革命坚定性,对敌人的极端蔑视(横眉冷对千夫指)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万分必要”时才答复:排除干扰,主动出击。 (3)马克思,这个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离开了人间,千百万沐浴着马克思主义光辉,跟随马克思向旧世界冲锋进军的劳动者怎能压抑住心中的悲痛?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太平洋的东岸到太平洋的西岸,整个人类世界都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对导师献上由衷的敬意,表述真挚的爱戴。马克思是属于无产阶级的,是全人类的骄傲。 为了进一步颂扬马克思的崇高品质,恩格斯是怎么说的呢?文中最后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 明确:重点分析“敌人”与“私敌”, “私敌”是以自己为中心,以“我”划是非界限的。“有过许多敌人”,是因为伟大导师马克思一生与形形式式的阶级敌人斗争,难免不遭到许多敌人的嫉恨。 ——表明马克思光明磊落的品德,他所从事的斗争并非出自个人的私利。加“可能”这个词是用不肯定的语言深刻表达肯定的含义。 第三部分:预见马克思的不朽。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为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要用一个“将”字? 引导: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总结: 1、我们学了全文,了解到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革命家的一生,对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他的逝世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正需要导师、领袖领导革命,奋勇向前时,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正需要革命导师思想上、理论上的指导时,他离开了我们。这个损失怎么不是“不可估量”的呢?“不可估量”的份量是多么沉啊! 然而,马克思的思想永放光芒,他的光辉名字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他第一个举起的无产阶级革命红旗,人们将永远高高举起。因此,文章最后一句饱含无限深情和崇高敬意,写下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水垂不朽。” 2、欣赏体会语言特点 (1)结构严谨而逻辑严密。 承递性语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 “不仅如此。”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 过渡性段落:第2段,第6段 总括性段落:第5段,第8段 (2)语言准确而感情深沉,议论、抒情相结合,议论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 (3)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5-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