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7《古诗三首》课件.pptx
    • 教案
      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1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2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3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4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5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6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7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8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1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2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03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文件包含17《古诗三首》课件pptx、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庭”,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能背诵并默写。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教学准备

    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课件、朗诵配乐。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整体感知

    1.出示三首古诗的题目,指导学生读诗题。

    (1)指导读准“庭”。引导学生给“庭”组词,并结合注释理解“洞庭”。(2)教师范读诗题“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学生跟读。提问:你能将“望”和“饮”换成另外的字吗?引导学生理解“望”和“饮”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学生快速读课文。教师指名学生交流,板书:写景。

    (2)追问: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处景观呢?

    二、读好古诗,了解景物

    1.导入:这节课,我们先跟着诗人李白去看看天门山的景色。板书: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诗题。

    2.朗读《望天门山》,读出停顿。

    (1)读懂诗题,了解天门山。

    ①提问:谁对天门山有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天门山。

    ②引导:当你读到“天门山”这三个字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学生交流。

    ③出示天门山的图片,指名学生说欣赏图片的感受。

    ④学生齐读诗题

    (2)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①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②指名学生读。教师随机正音,指导读准翘舌音“楚、至”,前鼻音“断、帆”。

    ③教师范读“天门中断楚江开”,学生模仿练习朗读。

    ④指导学生有停顿地练读全诗。指名读,齐读。

    3.理清景物,整体感知。

    (1)提问:诗中写了几种景物?读一读古诗,圈出诗中的景物。

    (2)指名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指导。预设学生圈画如下: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边来。

    ①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都是指“天门山”,“楚江”“碧水”都是指长江。

    ②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孤帆”是“孤零零的船”的意思。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4.分小组比赛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1.学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提问:读着这两行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指名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理解“断”“开”的意思。出示长江水穿过天门山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断”是“断裂”的意思,“中断”是“从中间断裂”的意思,“开”是“分开、断开”的意思,体会长江的水势凶猛和天门山的雄伟。分男女生朗读诗句。

    ②指导理解“至此回”的意思。质疑:这里是讲长江水碰到天门山后往回流了吗?引导学生理解“回”是“回旋”的意思,“至此回”是描写长江水撞击天门山后旋涡汹涌的景象。小组比赛读诗句。

    ③齐读诗句。

    (3)引导: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景色吗?

    ①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②指名学生说,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积累的词语来描述雄伟的山势和汹涌的水势。指名学生读出天门雄伟、长江浩荡的气势。

    ③齐读诗句。

    (4)小结:我们通过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在想象中体会到了天门山的雄伟和长江水的澎湃。接下来,我们试着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方法来学习后两行诗句。

    2.运用学法,自学“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学生运用学法,自学诗句。

    (2)指名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①提问:青山是不会动的,诗人怎么说它“出”呢?孤帆又是怎么“来”的呢?引导学生交流“在雨里奔跑”或者“坐在行驶在雨里的汽车上”时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

    ②引导感受“孤”的意境。提问: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艘怎样的船?引导学生体会“在雄伟的天门山映衬下宽阔的江面上驶来一艘小船”的浑阔茫远的意境。指名读诗句,齐读诗句。

    ③引导想象: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颜色和“出、来、孤”等字说说诗句描绘的景

    色。指名读诗句。

    (3)提问: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

    (4)分男女生读诗句。齐读诗句。

    四、背诵积累,指导书写

    1.背诵积累。

    (1)齐读整首古诗,小组赛读。

    (2)教师出示背诵提示,学生补充背诵。

    (3)教师出示“水势浩浩荡荡经过天门山”“夕阳西下,孤帆顺江而下”等场景的图片,让学生配上相应的诗句进行积累。

    (4)配乐诵读。

    2.指导书写。

    (1)出示“楚、断、孤、至、帆”5个字,学生观察字形。

    (2)重点指导“楚、孤、帆”的书写。

    ①学生交流“楚”字的书写注意点。教师范写,强调要把横钩写正确。

    ②学生交流“孤、帆”容易写错的地方。教师范写时用红色粉笔书写“孤”的竖提、点和“帆”的点,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学生默写古诗。

    ①引导学生回顾交流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古诗的书写格式:分行居中写,标点符号占一格。

    ②学生按照正确格式默写古诗。

    (4)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放学以后,同学们可以向家人朋友介绍介绍天门山的美景。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学习方法去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亦、宜”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8个字。

    2.借助学习单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绘的景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并背诵。

    教学准备

    西湖风光的视频、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背景资料、学习单、课件。

    教学过程

    1.学生诵读《望天门山》。教师提问:我们是怎么学《望天门山》的?

    2.指名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相机板书:

    (1)读好停顿;

    (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

    (3)想象画面。

    3.布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另外两首古诗,去领略西湖和洞庭的美丽风光。

    二、迁移学法,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视频导入,了解诗人。

    (1)播放西湖风光的视频,学生欣赏。提问: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跟西湖有关的古诗(出示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有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其中的一首。

    (3)请学生齐读诗题,并说说诗题的意思:

    (4)教师介绍诗人:西湖有一处美景,名字叫苏堤春晓(出示苏堤春晓的图片),主持修建苏堤的人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他的名字叫苏轼。

    2.学生运用学法自学古诗

    3.指名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1)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读准字音。指导“潋滟”“空蒙”“抹”的读音,指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②指导读好停顿。指导“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朗读停顿,指名读,小组读。

    ③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交流诗意,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潋滟”“空蒙”的意思。引导:你见过“潋滟”“空蒙”的景象吗,是怎样的?指名学生交流,出示西湖“潋滟”“空蒙”景象的图片,学生欣赏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指名读、小组读第一句诗。

    ②引导学生理解“奇”。提问:西湖的景色奇在哪里呢?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潋滟”“空蒙”等词语,理解“奇”在诗中是“奇妙、奇特”的意思。指名读、小组读、背诵第一句诗。

    ③引导学生体会“西子”比喻的巧妙。教师出示西施的资世人称其为“西子”,越国人,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学生阅读后交流,体会诗人对西湖美的赞赏。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背诵第二句诗。

    (3)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湖面?指导学生围绕景物丰富想象的画面。

    ②出示西湖不同天气下景象的图片,提问: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指名学生运用想到的词语再次描述根据诗句想象到的画面。

    ③提问:如果请你为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分别取个名字的话,你会怎么取?

    4.背诵积累古诗。

    (1)指名读、齐读古诗。

    (2)指名学生描述根据诗句想象的画面,其他学生根据描述背诗句。

    (3)齐背古诗。

    三、小组合作,运用学法学习《望洞庭》

    1.学生根据学习单,运用学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我会自学古诗

    1.我能朗读。

    (1)“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  

    (2)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我能理解。

    能够使用借助注释、图文对照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3.我能想象。

    (1)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背诵古诗。

    (2)我猜测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2.指名学生根据学习单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1)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读准多音字“磨”。引导:“磨”的另一个读音念什么?你能给它组个词吗?指名学生交流。追问:你磨过什么东西吗?帮助学生理解“磨”在“镜未磨”中的意思。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②指导读好“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停顿。指名读、小组读诗句。

    ③齐读古诗

    (2)学生交流诗意,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学生理解“两相和”的意思。提问:你见过的月光下湖面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学生交流后,出示“秋月映照洞庭湖面”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柔和的月光与洞庭波光粼粼的湖面两相辉映的美,体会“两相和”朦胧、淡雅的意境。指名读第一句诗。

    ②引导学生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出示古代磨镜的资料: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把凹凸不平的铜面进行反复打磨,把镜面磨平、磨光,制作成了铜镜。引导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描写的是“洞庭湖面微波荡漾,就像一块没有打磨的镜子”的景象。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诗。

    (3)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诗中表示景物和颜色的词,把古诗描绘的清雅画面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②追问:“白银盘”“青螺”是真的用白银做的盘子和青色的螺吗?出示“洞庭湖中的君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波光粼粼的湖面”就像白银盘一样美丽,“君山”就像一颗青螺一样可爱。指名读、小组比赛读第二句诗。

    ③指名读,齐读古诗。

    3.指导朗读,背诵积累。

    (1)教师播放节奏缓慢悠扬的古筝曲和节奏强烈的古筝曲两段音乐,提问:哪首曲子给这首古诗配乐更适合?

    (2)配乐背诵古诗。

    四、指导书写,交流小结

    1.指导书写。

    (1)出示“饮、初、镜、未、磨、遥、银、盘”,学生观察字形。

    (2)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梳理:“饮、初、未、磨、银”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磨”,强调:“麻”中“广”的撇要舒展,“林”要写得扁一些,捺要舒展;“石”也要写得扁一些,撇要舒展但不能超过“广”的撇。

    (4)学生练写。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2.交流小结。

    (1)引导学生从古诗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结: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通过想象领略了天门山、西湖和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在古诗的王国中,山水诗还有很多,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来读一读,继续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水和古诗的魅力。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7《古诗三首》课件+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