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1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2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3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1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2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文件包含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分层训练

    第四单元 B卷·能力提升卷

    (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A.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3)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4)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6)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

    左建明

    从前的情形,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不知从什么时日起,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也鲜有书信出现,唯有一些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了许多寂寥。

    有次出差,妻子跟我说,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电话这么方便,还写什么信。就没有写。兜里揣了手机,拿出来就讲,用得着再写信,再贴邮票,再往邮局跑吗?妻子的深意被我忽略了。

    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两三年了,家里竟没收到过一封亲笔信。自然是因有电话。后因上了网,有了电子邮件。现在更是方便,用上了电子语音通话,不花钱,每天晚上对着麦克风尽管聊,直聊得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几乎成了天气报告和烹饪交流了。

    现代信息技术把时空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们再也体会不到望穿秋水”“目尽飞雁的诗意。遥想青春初恋时,正值朔风吹雪,戎马辽东。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对于书信的期盼,大约没有谁能比过当兵的人。盼信—读信—复信,这循环往复经年不衰的美妙激情,正是人生的菁华。至今想起那包被妻子珍藏起来的两地书,耳边即刻传来列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那就好像我们的专列,专为我们传书送信。

    书信实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质。

    你可以反复地阅读,阅读中又可生发出无穷的想象。那信纸的质地,那熟悉的字迹,那字句的删改涂抹,都令人亲切感动遐思绵绵。你甚至偶然可见信纸上轻微的汗渍、浓湿的泪痕。于是写信人的气息、心境、情感扑面而来。这时,你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记忆与想象,进而收获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艺术体验。对于书信,定要收藏。这比那些古玩字画等物质性收藏更为珍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旧信重读,你会发现生命从来就没有被时光的水流冲走,过去的欢乐也好,痛苦也罢,它们全被酿成了幸福。你被幸福包围着,充实而又富足。

    为语言符号,一旦将文字落在书面上,它的表达便显得更为郑重。书信的基本品质是真实。(除非将它用于阴谋,群英会蒋干中计,也正是基于对书信真实品质的信任。)书信最能贴近情感、事件的本原,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这样永恒苍凉的生命叩问,也许能从书信中获得最温暖的回应。书信既是个人清洁的经验史,又是宽广悠远的血亲网。假如你不仅仅收藏着自己的所有信件,而且还继承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们的书信,那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家谱。如果我们妄发谵语,将此类家谱伸展到秦汉之前,那真正是一部伟大壮丽的画卷!有这样的参照与镜鉴,文明的脚步该是多么强健。

    书信还是艺术的。它至少具备了语言和书写的艺术。为了将情感表达得强烈或含蓄,为了将事件叙述得准确且生动,为了将理性阐述得缜密与通透,等等,你必得尽其所能选择最美的语言,最美地书写。于是,许多经典的艺术从书信中诞生。《两地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等,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二王、欧、褚、柳、米等大书法家的信札则成为后人临池的范本。

    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而今,城市里的电信大楼是越来越气派堂皇了,端的是人如水流车如龙。零落一隅的邮政所却日渐寒碜——但是,它门前的邮筒依然恭候着您,虽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里依然散发着邮票、蘸水笔和糨糊的温馨,虽然有点儿清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时候,一位退休的老邮差正乘了月色蹒跚前行。他老伴的生命正处弥留之际,他记起了从前老伴的抱怨,因为他当了一辈子邮差,却从来没给她写过一封信。现在,他终于写好了,他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发信。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等手段使人们对书信的热切期待消解了。

    B.作者认为电话和伊妹儿不如书信那么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会让人感到幸福,充实而富足。

    C.作者认为书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D.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对书信传统的热爱,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鼓胀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从前书信数量多时,给人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B.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硬邦邦的印刷品的反感,从而衬托出对书信的热爱和期盼。

    C.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问句也能启发读者思考。

    D.文中引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使文章富有诗意,也能表达作者对书信传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8.文中画线句子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中,这一切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4)

     

    9.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实则不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伟,江夏人也。少,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游学入蜀。会主定蜀,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注】给之。允有难载之色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右,而亮特命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匡救之力也。亮卒,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后主假,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敌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益州刺史。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侯。

    评曰:费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选自《三国志·蜀书》,有删节)

    【注】 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所以得此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A.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

    B.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

    C.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

    D.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字,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一般出生后取名,成人后取字。名和字往往有联系。

    B.孤,古代通常指幼年丧父,有时也指父母双亡,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C.先,指对过世的人的尊称。文中的先主与《出师表》中先帝都指刘备。

    D.领,古代有临时代理官职之意。与之意义相近的还有权、假、署、行、摄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费祎备受青睐。诸葛亮南征回朝,官员到城外迎接。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位高,但诸葛亮只让费祎同乘,从此众人对费祎另眼相看。

    B.费祎能言善辩。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国,凭借着出色的口才,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赞赏。

    C.费祎善于调解。魏延和杨仪不和,费祎就常常劝解他们。诸葛亮在世时,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二人的帮助扶正。

    D.费祎位高权重。诸葛亮去世后,费祎接替军师之职。即使他和蒋琬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朝中的所有事务,朝廷都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4)

    (2)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4)

     

     

    14.文章最后说费祎宽济而博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赠徐安宜(节选)李白

    白田②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注]①徐安宜:江苏安宜县令徐某。②白田:在今江苏宝应县城西南。③翳:遮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干谒诗,同题材的诗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 第二联中动词遣用颇具艺术性,“动”“闻”两词均属词类活用,巧妙地赞扬徐安宜。

    C. 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说成游子,正享受着徐安宜的恩德,可见诗人有知恩之心。

    D. 本诗体现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创作特点,也反映出诗歌用于社交的实用性功能。

    16.本诗运用多种手法来“歌咏”徐安宜,请选三种作简要赏析。(6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春天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中用动作表现庖丁得意扬扬的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__________。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__________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食品安全谣言__________,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甚嚣尘上。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8.依次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3)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A.才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揭开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移动传媒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生成的数字文化更是将人类推进新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容量不断扩充、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古老的传统文化迎来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

    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以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从时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史,探寻民族文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送无远弗届,能有效地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成新的文化因子。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如,古代服饰原本具有社会符号性,而今天活跃于各新媒体平台的汉服圈并不含有传统服饰中的等级意味。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新媒介可以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根据上文第二、三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6个字。(5)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运用,已成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利用各种媒介高效获取资讯广受欢迎,借助多种媒介开展学习活动深受喜爱,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热点事件备受关注。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如何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辨别各种媒介信息真伪,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信息时代的媒介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