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1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2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品读诗歌,文本探究,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观沧海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了解诗歌有关的文体知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通过诵读法、点拨法等,学习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方法,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气度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的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1.         难点:学习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方法,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         重点: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气度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家是否看过?(生:看过)片尾曲引用了《观沧海》中的诗句,是什么样的诗歌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传诵。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观沧海》。

    介绍诗歌文体知识

     

    二、    初读诗歌,感受豪情

    展示《三国演义》中鲍国安先生演绎的《观沧海》视频。(读准字音,划出节奏,读出韵律)

    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整体上读出曹操登高豪迈的心情)

    《观沧海》是一首四言乐府诗。四言诗诗往往二字一停顿,四言是对《诗经》传统的研习。四字短语是中国汉语词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语体,其便于记诵,朗朗上口,现今成语即多为四字短语。

     

    三、品读诗歌,文本探究

    1.全诗以一个“观”字统领全文,那么诗人具体“观”到了什么?为什么用一个“观”字而不是“看”字?

    师:同学们,经过几遍朗诵后,老师想问问大家:全诗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意象又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思考两分钟,再举手作答。

    生:是围绕着“观”字来写的,出现了水波、山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河等意象,感觉有具体的,也有比较抽象的。

    师:谢谢你精彩全面的回答,的确如你所说,全诗的确是围绕一个“观”字来展开的,“观”字之下,皆为曹操所见、所想之景物。但老师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用一个“观”字,而不是“看”字呢?用“看”,岂不更“简洁明了”么?

    生一:“看”字显得有点随随便便,和大海这样严肃壮大景致不太相符。

    生二:“观”的话,相比于”看带有欣赏的意味在里面了,比如我们常说“观赏”。

    师:没错,“观”这个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与《现代汉语辞典》里都有记录,其不仅有“观看”的意思,还有“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的含义在里面,也就是说,“观”并不是普通的“看”,而是一种带有审美、玩味态度的欣赏与品味。我们试想一下,面对波涛汹涌“水何澹澹”的大海,曹操并没有如常人一般显出胆怯或敬畏的思想,而是将其当作一幅画、一件艺术品一样地去欣赏玩味,这种气概,首先就非同一般!

     

    2.诗歌第一句里的“东临”,是一种什么姿态,表达了曹操怎样的姿态、情感?

    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里首先是交代了地点与目的。但曹操的到来,不是普通地路过,而是用了一个词“东临”,首先请同学们翻译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向东来到碣石山,登顶而眺望大海。

    师:完全正确!但其实这里的“东临”,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去看碣石山,明明是三面环海,曹操为什么非得“东临”不可呢?我给同学们举个例子,“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先请学生说故事)根据史书记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可见在当时,“东向”“东临”,是非常尊贵、地位显赫的人才能这样做的。所以曹操在这里用“东临”,其意义无异于是“君临”一样,面对大海的辽阔、神秘与磅礴,曹操仅仅用一个“观”字平衡还不够,还要“东临”,进一步打破渺小的个人与雄伟的大自然之间悬殊的平衡,甚至是来了一个“两级反转”,反客为主了!这就表现出曹操登山观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与胸中的万丈豪情。

     

    3.诗中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哪几句是写现实的,哪几句又是想象的?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诗人登上碣石山后,具体看到了哪些现实中的景物,哪些是在山上远眺看到的,哪些是近观时见到的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

    生:在山上,曹操看到了荡漾的水波,高高耸立着的山岛:这是远处看到的景色。同时,他又看到了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岸边的野草长得十分丰盛茂密:这些景物是从近处看到的。

    师:回答得相当精彩。水波、山岛、树木、百草这些景物,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存在于现实之中的景物,在诗歌鉴赏中,我们把这类景物称之为“实景”。同时,荡漾的水波,生长、随风飘动的树木百草是动态的景物,巍峨耸立着的山、岛是静态的景物。这种写法就叫做——生:动静结合。

    师:太棒了。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能让画面显得更有动感,更加生动活泼。那么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秋天,因为有“秋风萧瑟”这样的诗句。

    师:没错!但是常言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秋天,往往被视作枯败凋零的季节,人们的精气神也是低落的。但为什么在作者笔下,秋天的景致反而呈现出“丛生”“丰茂”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呢?

    “洪波涌起”也就是波澜壮阔的海浪不断地涌来,大家想象一样,劲风席卷,波涛汹涌,如果是我们此时立于山岛之上,会不会有一些惊讶,甚至有一些胆怯?可这时的曹操不光没有心惊,没有胆怯,反而他的兴致更加高涨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诗歌中的第5、6两句,是写实还是想象?同学们能不能简要地描述一下这一景象?读到这样的诗句,又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这两句应该是作者的想象,因为有一个“若”字,“若”是“好像”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日月仿佛就在大海中运行,而银河仿佛就在大海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师:你的回答很有灵气。的确,“若”是一个关键字,它的意思是“好像”,这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含义是相同的,说明接下来的两句诗都是作者自己的想象,在诗歌鉴赏中,我们把这种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于脑海中虚构出来的景物叫作虚景。那么这种将实景与虚景结合起来写的表现手法,就叫做“虚实结合”。

     

    4.诗人为什么能有这样豪迈壮阔的想象?

    师:曹操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气势蓬勃的诗句?

    联系写作背景)

    师:(PPT出示写作背景)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此时曹操的心境是非常激昂,乃至有些得意的。

    王国维先生曾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之所以能捕捉到如此广阔雄沉的“实景”,又能写出大海吞吐日月壮丽“虚景”,“虚实结合”,实际是以大海自比,抒发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四、总结拓展

     这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同时运用动静、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其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表现!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诗歌,设疑自探,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静态自习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