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01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02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1为百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1. 根据“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原核生物。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被吞噬的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 线粒体中的环状DNA与细菌相似
    C. 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 D. 线粒体的内、外膜成分和功能相似
    2. 抑制剂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的活性。如图所示,图表示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除酶抑制剂外,温度、pH也会影响酶的催化效果
    B. 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解除抑制剂A对酶的抑制效果
    C. 抑制剂B和酶结合,导致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
    D. 低温和抑制剂B降低酶活性,两者作用机理相同
    3. 下列无法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 B.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 观察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D. 观察花生子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色
    4. 如图为高等植物叶绿体部分结构示意图,PSⅡ和PSⅠ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PSⅡ和PSI系统分布在高等植物叶绿体内膜上
    B. H+向膜外转运过程释放的能量为合成ATP供能
    C. PSⅡ和PSI系统中的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D. 如果e和H+不能正常传递给NADP+,暗反应的速率会下降
    5. 图1为百合(2n=24)减数分离产生花粉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过程中某时期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的某个时期存在12个四分体
    B. 细胞B、细胞C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细胞A→细胞B、C过程中
    D. 图2发生在细胞B(C)→细胞D、E(F、G)的过程
    6. 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的表现为B细胞分化障碍,某些抗体缺失,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Xb的基因频率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祖父
    B. 该疾病患者的特异性免疫不会出现功能缺陷
    C. 该疾病的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是k,k2
    D. 男性患者的女儿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BXB或XBXb
    7. D基因是红耳滑龟雄性性别决定基因,但是其性别往往与孵化期间的温度高度相关,高于31℃时更易发育成雌性,低于26℃时更易发育成雄性。我国科学家发现了其性别决定机制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温提高了性腺细胞内Ca2+的浓度
    B. p-STAT3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 高温条件提高了D基因的转录效率
    D. 雌、雄红耳滑龟STAT3和p-STAT3总含量无差异
    8. 人体存在图1所示抑制肿瘤发生的免疫应答过程,PD-1是活化T细胞的标志,未活化的T细胞几乎不表达,而某些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图2所示机制实现免疫逃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PD-1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体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物质A可能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C. PD-1与PD-L1结合,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 PD-1过度激活导致T细胞凋亡,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9. 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的学习与记忆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人脑高级功能
    B. 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通过自我的调适、心理咨询好转
    C.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可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功能障碍
    D. 大脑中的神经中枢参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控
    10. 如图所示,图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 B. 小麦籽粒质量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含量
    C. 小麦籽粒成熟后期三种激素的含量均较低 D. 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参与调节小麦籽粒生长
    11.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于2030年确保碳达峰,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关于碳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主要以CO2形式进行
    B. 搭乘公共交通与开私家车相比,可减小生态足迹
    C. 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
    D. 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是实现碳平衡的有效手段
    12. 大蓝蝶幼虫能够分泌蜜汁吸引某种红蚁将其搬回蚁巢,当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则模拟这种红蚁幼虫蠕动和声音以保护自己,同时在蚁巢内四处移动吃掉红蚁的卵和幼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蓝蝶幼虫与这种红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B. 大蓝蝶在没有这种红蚁的地方可能无法繁衍后代
    C. 大蓝蝶幼虫利用化学信息吸引这种红蚁将其搬回蚁巢
    D. 大蓝蝶幼虫利用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来保护自己
    13. 某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具有种间关系的甲、乙两个种群数量比例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
    1.30
    1.35
    1.10
    0.95
    0.65
    0.33

    A. 甲种群数量从第3年开始逐渐下降 B. 乙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受自身密度制约
    C. 甲、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多 D. 甲、乙两种群间不存在双向信息交流
    14. 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菌种1、菌种2分别代表酵母菌和乳酸杆菌
    B. 接种初期菌种2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
    C. 酒精发酵阶段需多次补充氧气利于菌种1的繁殖
    D. 接种菌种2后需将温度调高提高其醋酸发酵能力
    15.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原理或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的核心环节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 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有性生殖方法的之一
    C.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础
    D.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16.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湖泊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科研人员对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水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与藻类之间形成了 ______关系。
    (2)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藻类大量繁殖,容易出现“水华”现象。研究表明,沉水植物如苦草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影响藻类生长。
    ①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苦草浸提液处理铜绿微囊藻,测定其细胞密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苦草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繁殖产生了明显的 ______作用。
    ②为研究苦草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数量影响的原因,科学家测定了在不同浓度的苦草浸提液处理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据图2可知,高浓度的苦草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数量影响的分子机制是 ______。(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3)科研人员对苦草处理前后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种藻类的密度进行测量,如表所示。
    苦草实验前后藻类密度的变化
    培养天数
    藻的数量(个/L)
    藻的门类
    0天
    28天
    对照组
    苦草组
    蓝藻门
    64195065
    70276704
    2397778
    绿藻门
    15149599
    5572162
    292374
    硅藻门
    8283234
    871922
    108990
    隐藻门
    1307879
    1198889
    944579
    裸藻门
    1743838
    435936
    26177
    据表中数据判断,苦草是否能作为修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植物,说明你的理由。
    (4)为进一步确定苦草是否能作为修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植物,还可以测量的指标是 ______。
    17. 植物在与病原菌长期“博弈”的过程中进化出了两层“免疫系统”,科学家对两层“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防御病原菌的过程中,基因 ______(过程)调控、植物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都参与维持植物体的稳态。
    (2)受到病原菌的侵袭,植物可依靠其两层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引起活性氧爆发,抑制病原菌生长。如图1为植物“免疫系统”示意图。

    ①第一层“免疫系统”(用PTI表示):植物通过细胞膜上的 ______识别病原菌,促进B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的B蛋白一方面通过促进R蛋白磷酸化增加植物细胞外环境的活性氧含量,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反应。
    ②第二层“免疫系统”(用ETI表示):成功入侵的病原菌通过向植物细胞分泌效应因子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作为对策,植物体利用 ______感知病原菌的入侵,激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③据图1分析,ETI对PTI存在 ______作用。
    (3)为验证PTI和ETI的上述相互作用,科学家选用D菌株作为病原菌,利用野生型植株、PTI缺失突变体以及ETI缺失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
    据图2分析可知,该实验结果可以支持PTI和ETI的上述相互作用,依据是 ______。
    (4)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在面对病原菌侵袭时,PTI和ETI合作机制的优点是 ______。
    18. 青光眼是发病最广泛的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是视网膜节细胞(RGC)及其轴突的退化和死亡。在体外实现RGC再生是青光眼防治的重要方向之一。
    (1)RGC等6种视网膜神经元均由多能视网膜祖细胞经 ______过程产生。
    (2)研究者利用 ______技术扩增鼠源的mA基因、mB基因和mI基因,通过表达上述基因组合,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鼠源诱导视网膜节细胞(iRGC)。
    (3)为检测鼠源基因组合能否将人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人源iRGC,研究者将上述基因和人源的hA基因,hB基因和hI基因分别转入人成纤维细胞,一段时间后使用特殊标记物染色以观察是否产生了神经元(若重编程成功,细胞形态会由梭形的扁平细胞转换为有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的神经元形态),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______,说明只有人源基因组合才能实现人源iRGC的诱导。鼠源基因组合未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4)为探究hA基因、hB基因和hI基因在人源iRGC重编程中的作用,研究者设置五种组合,统计重编程效率,结果如图2。由图可知,______基因可以启动体细胞重编程。

    (5)研究者在转入上述基因组合的同时又转入hS基因,统计重编程效率并观察神经元形态,结果如图3。结合图1信息,推测hS基因的作用是 ______。
    19.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溶酶体H通道的首次发现溶酶体作为细胞中的“回收站”,内部含有的酸性水解酶能将蛋白质等物质降解。其内部偏酸的环境( pH入4.6),既能保障溶酶体功能,又能防止酸性水解酶泄露后(细胞质基质中的pH~7.2)破坏正常结构。
    溶酶体内部pH的稳态是如何维持的?V-型质子泵(V-ATPase)在此发挥了重要功能。V-ATPase能够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研究者曾推测,要实现H+的精确调节,溶酶体膜上必然要有H+通道以实现H+快速外流。两套功能相反的系统协同工作,才能实现溶酶体pH的精确调控(如图1)。

    为了找到这一“预设存在”的H+通道,我国科学家对一系列膜蛋白逐一进行过表达测试。最终发现当T蛋白过量表达时,记录到的从溶酶体膜内流向膜外的“H+电流”比对照组高出了20倍;与此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T基因后,即使将溶酶体膜内的pH调整为更酸的3.5,也记录不到任何电流信号。这些结果表明T蛋白就是介导H+流出溶酶体的通道。
    但是此前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T蛋白是K+通道。对比分析发现,当初在研究T蛋白功能时忽略了pH对通道蛋白的影响,而我国科学家是将溶酶体内的pH设定在4.6这一生理条件下开展的实验。在这一pH条件下,通过T蛋白的离子主要是H+而非K+,且定量计算结果显示T蛋白对H+的通透性是K+的5万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T蛋白活性受溶酶体内的H+浓度调控。溶酶体内pH高于4.6时T蛋白活性降低(图2),而pH低于4.6时T蛋白活性增加。
    (1)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最初在 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合成。若溶酶体的酸性水解酶泄露至细胞质基质,会因pH改变影响酶的 ______而导致活性降低。
    (2)根据图1推测H+通过H+通道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 ______。
    (3)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实验结果支持溶酶体膜上存在H+通道的有 ______。
    A.抑制V-ATPase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迅速上升
    B.膜内pH4.6膜外7.2时,能测到膜内向膜外的H+电流
    C.若膜内pH调至3.5,膜内向膜外的H+电流将更强
    D.膜内为中性或碱性时,能测到膜内向膜外的K+电流
    (4)结合文中信息并仿照图1、图2,在下图3中画出当pH低于4.6时氢离子流动情况。
    (5)科学家在帕金森病人群体中找到众多溶酶体相关基因的突变,其中一种T基因的突变会使溶酶体膜上T蛋白数量减少,导致 ______,使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元中堆积,诱发帕金森病。
    20. 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
    (1)该技术的原理是由向导RNA按照 ______原则与目标DNA结合,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对目标DNA进行切制和定向改变(图1)。

    (2)将Cas9和向导RNA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对突变的 ______基因进行修复是肿瘤治疗的思路。但Cas9基因太大,超过载体的装载能力,以及缺乏可控性是临床应用的难点。
    (3)科研人员将Cas9拆成两个肽段:Cas9N和Cas9C,分开时缺乏核酸酶活性,利用两种能自发结合的蛋白Coh2和DocS,实现Cas9两个肽段的拼接,获得有活性的Cas9。基于以上原理构建转基因小鼠,图2所示表达载体①处可选择 ______,②处可选择 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Cas9N基因
    B.Cas9C基因
    C.完整的Cas9基因
    D.Coh2和DocS融合基因
    E.DocS和Cas9C的融合基因
    F.Coh2和Cas9N的融合基因
    (4)细菌中的S蛋白能被远红光激活,释放信号;放线菌中的D蛋白,接收到该信号后能结合DNA。科研人员将S蛋白基因、D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能结合上述启动子1并激活转录)融合基因与基因编辑系统一同导入小鼠(启动子2不受诱导,持续转录)。结合(3)补充“光启”基因编辑工作系统(FAST)原理:

    (5)科研人员将FAST转入肿瘤模型小鼠体内,实验分组如图3所示(远红光照射方法为连续7天每天对肿瘤部位进行4小时照射)。结合上述研究说明FAST比普通CRISPR/Cas9技术的优越之处。
    21. 小胶质细胞是脑中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科研人员发现,它参与遗忘过程,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1)将小鼠放到电笼中电刺激,进行三周后,当小鼠再进入笼子,就会静止一段时间,说明建立了 ______反射。当不再进入电笼后,小鼠的该反射会随时间推移慢慢消失。
    (2)白喉毒素(DT)可与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造成细胞死亡。科研人员将DT受体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加上特定的启动子导入小鼠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小鼠,其小胶质细胞膜上会出现绿色荧光。利用转基因小鼠进行如下操作:
    ①按照(1)方法建立反射。
    ②将建立上述反射的转基因小鼠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每天注射 ______,观察到绿色荧光消失,即说明获得小胶质细胞被去除的小鼠;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观察和记录两组小鼠静止的时间占在电笼中总时间的百分比,结果如图所示,表明 ______。
    (3)记忆储存在印迹神经元的突触中。印迹神经元如果不常被激活,突触连接就弱,容易遗忘;反之则形成强记忆。为探究其机制,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验证了“不激活的印迹神经元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活动来弱化突触连接,实现遗忘”,请根据结果完善实验设计(填+或-),并补充D组柱状图:
    实验分组
    实验动物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35天后将小鼠放入电笼的测试结果
    注射能抑制印迹神经元激活的药物CNO
    注射能特异性清除小胶质细胞的药物PLX
    A
    电刺激后,在药物(他莫昔芬)诱导下,能在印迹神经元上表达化学物质CNO受体的转基因小鼠
    电刺激小鼠,注射他莫昔芬
    -
    -

    B
    ① ______
    ② ______
    C
    ③ ______
    ④ ______
    D
    +
    +
    注:+表示注射,-表示不注射
    (4)通过荧光标记,科研人员发现位于印迹神经元部位的小胶质细胞溶酶体中存在突触特异性成分。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小胶质细胞参与遗忘过程的机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被吞噬的原核生物即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线粒体中存在环状DN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也存在环状DNA,线粒体中的环状DNA与细菌相似,B正确;
    C、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C正确;
    D、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但线粒体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外膜没有,因此线粒体的内、外膜功能不同,D错误。
    故选:D。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具有两层膜,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都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
    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温度、pH也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的催化效果,A正确;
    B、抑制剂A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增加底物浓度可以解除抑制剂A对酶的抑制效果,B正确;
    C、抑制剂B和酶结合,导致酶的活性部位空间结构改变,使酶的功能丧失,C正确;
    D、低温不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抑制剂B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两者作用机理不同,D错误。
    故选:D。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答案】C
    【解析】解:A、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A正确;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B正确;
    C、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C错误;
    D、花生子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正确。
    故选:C。
    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本题考查了生物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解:A、PSⅡ和PSI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光合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并且图示PSⅡ和PSI系统参与的过程是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而不是叶绿体内膜,A错误;
    B、据图可知,H+向膜外转运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作为ADP和Pi合成ATP的能量,B正确;
    C、PSⅡ和PSI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位于磷脂内部,因此PSⅡ和PSI系统中的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属于脂溶性物质,C正确;
    D、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PH,据图可知,如果e和H+不能正常传递给NADP+,会影响NADPH的合成,从而导致暗反应的速率下降,D正确。
    故选:A。
    据图可知,图示过程可以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过程,可表示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5.【答案】B
    【解析】解:A、A为初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前期会形成12个四分体,A正确;
    B、细胞B、细胞C为次级精母细胞,百合为2倍体生物,故在细胞B、细胞C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即细胞A→细胞B、C过程中,C正确;
    D、图2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应是细胞B(C)→细胞D、E(F、G)的过程中,D正确。
    故选:B。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減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解:A、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不可能来自父亲,故不能来自其祖父,A错误;
    B、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的表现为B细胞分化障碍,某些抗体缺失,而抗体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因此该疾病患者的特异性免疫会出现功能缺陷,B错误;
    C、由于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由于Xb的基因频率为k,则该疾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也是k,在女性中XbXb的发病率为k2,C正确;
    D、男性患者基因型是XbY,一定遗传给女儿一个Xb基因,女儿表现正常,故基因型为XBXb,D错误。
    故选: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7.【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高温促进Ca2+进入性腺细胞,提高了性腺细胞内Ca2+的浓度,A正确;
    B、由图可知,p-STAT3磷酸化后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正确;
    C、D基因是红耳滑龟雄性性别决定基因,而高温条件下,含有D基因的红耳滑龟会发育成雌性,因此推测高温条件抑制了D基因的转录,使D基因的转录效率下降,C错误;
    D、STAT3和p-STAT3是红耳滑龟性腺细胞中正常的表达产物,雌、雄红耳滑龟STAT3和p-STAT3总含量无差异,D正确。
    故选:C。
    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昔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结合题图信息确定性别与D基因表达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8.【答案】D
    【解析】解:A、PD-1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是由于活化的T细胞分化的结果,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物质A可能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B正确;
    C、PD-1与PD-L1结合,使细胞毒性T细胞凋亡,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
    D、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细胞、组织等,PD-1过度激活导致T细胞凋亡不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会引起免疫缺陷病,D错误。
    故选:D。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9.【答案】A
    【解析】解:A、学习和记忆不是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A错误;
    B、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通过自我的调适、身边人支持以及心理咨询好转,B正确;
    C、大脑皮层言语区有W区、S区、H区、V区,不同的区域损伤,可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功能障碍,C正确;
    D、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大脑中的神经中枢参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控,D正确;
    故选:A。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本题考查人脑的其他功能,要求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A、据图可知,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可以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
    B、小麦子粒质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B错误;
    C、小麦籽粒的质量达到最高时即表示小麦籽粒成熟,对应的时间为8月10号左右,而此时赤霉素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均较低,C正确;
    D、从图示小麦子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可以看出,小麦籽粒生长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参与,D正确。
    故选:B。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本题考查各种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A正确;
    B、搭乘公共交通与开私家车相比,可减少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可减少吸收汽车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所以可减小生态足迹,B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某些人工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小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C错误;
    D、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植树造林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二者是实现碳平衡的有效手段,D正确。
    故选:C。
    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本题考查了碳平衡、生态足迹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大蓝蝶幼虫能在蚁巢内四处移动吃掉红蚁的卵和幼虫,可知大蓝蝶幼虫与这种红蚁的种间关系是捕食,A错误;
    B、大蓝蝶幼虫捕食红蚁的卵和幼虫,因此可推测大蓝蝶在没有这种红蚁的地方可能因缺少食物而无法生存和繁衍后代,B正确;
    C、大蓝蝶幼虫能够分泌蜜汁吸引红蚁将其搬回蚁巢,其中蜜汁属于化学信息,即大蓝蝶幼虫利用化学信息吸引红蚁将其搬回巢穴,C正确;
    D、大蓝蝶幼虫则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行为信息)、发出红蚁的声音(物理信息)以保护自己,即大蓝蝶幼虫利用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保护自己,D正确。
    故选:A。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实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C
    【解析】解:A、据表分析可知,第3年之前,甲种群的数量/乙种群数量始终>1,第4年后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并逐渐减少,但据此不能说明甲种群数量从第3年开始逐渐下降,也可能是乙种群数量增加多于甲,A错误;
    B、种群的增长速率除受到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影响外,也受到自身密度制约,B错误;
    C、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据表格数据可知,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比例先增加后逐年降低,推测甲、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多,C正确;
    D、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故甲、乙两种群间存在双向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C。
    据表分析:该表格中的数值表示两个种群的数量比,这两个种群最可能表示竞争关系。根据比值看出,第1-三年时比值大于2,说明甲种群在竞争中占优势;但是第四年之后,比值小于1,不断下降,说明乙种群在竞争中占优势。
    本题以表格为载体,考查了种间关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种间关系的种类以及种群数量变化的一般趋势,并结合表格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14.【答案】D
    【解析】解:A、菌种1进行酒精发酵,为酵母菌,菌种2进行醋酸发酵,为醋酸菌,A错误;
    B、菌种2为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氧菌,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酒精发酵阶段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不需要补充氧气,C错误;
    D、菌种1为酵母菌,菌种2为醋酸菌,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故接种菌种2后需将温度调高提高其醋酸发酵能力,D正确。
    故选:D。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5.【答案】B
    【解析】解: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A正确;
    B、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B错误;
    C、植物体细胞杂交涉及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因此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础,C正确;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接种方法还有平板划线法,D正确。
    故选:B。
    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方法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等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是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物理法:离心、电刺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
    生物法:灭活病毒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原理等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6.【答案】生产者  种间竞争  抑制   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或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解析】解:(1)沉水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沉水植物和藻类会在光照和溶解氧等资源环境方面进行竞争,故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2)①据图可知,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苦草浸提液处理后,藻类细胞密度均有所降低,说明苦草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繁殖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②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研究苦草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数量影响的原因,结合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和苦草浸提液浓度,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而SOD可以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反应,故推测高浓度的苦草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数量影响的分子机制是

    (3)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是由于N、P等排放过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苦草组对不同门类的藻类的繁殖均起抑制作用,防止水华爆发,故苦草能作为修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植物。
    (4)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多有关,故为进一步确定苦草是否能作为修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植物,还可测定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或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种间竞争
    (2)①抑制     ②
    (3)可以,苦草组对不同门类的藻类的繁殖均起抑制作用,防止水华爆发
    (4)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或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表达  P受体  N受体  促进  PTI缺失突变体和ETI缺失突变体被D菌处理后,活性氧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野生型的植株被D菌处理后,活性氧的含量明显提高  在面对病原菌侵袭时,PTI和ETI合作机制可以快速增加B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的B蛋白促进R蛋白磷酸化增加植物细胞外环境的活性氧含量,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同时,磷酸化的B蛋白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反应
    【解析】解:(1)植物体的稳态受基因表达调控、植物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
    (2)①由图可知,植物细胞膜上的P受体可以识别病原菌。
    ②由图可知,植物细胞内含有N受体,可以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效应因子,激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③PTI是直接促进B蛋白磷酸化,从而促进R蛋白磷酸化增加植物细胞外环境的活性氧含量,而ETI可以促进免疫通路重要元件编码基因的表达过程,促进B蛋白的表达,可以说明ETI对PTI存在促进作用。
    (3)①由图可知,植物细胞膜上的P受体可以识别病原菌。
    ②由图可知,植物细胞内含有N受体,可以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效应因子,激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③PTI是直接促进B蛋白磷酸化,从而促进R蛋白磷酸化增加植物细胞外环境的活性氧含量,而ETI可以促进免疫通路重要元件编码基因的表达过程,促进B蛋白的表达,可以说明ETI对PTI存在促进作用。
    (4)PTI和ETI合作机制可以减少耗时,快速增加B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的B蛋白促进R蛋白磷酸化增加植物细胞外环境的活性氧含量,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同时,磷酸化的B蛋白可以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反应。
    故答案为:
    (1)表达
    (2)①P受体    ②N受体    ③促进
    (3)PTI缺失突变体和ETI缺失突变体被D菌处理后,活性氧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野生型的植株被D菌处理后,活性氧的含量明显提高
    (4)在面对病原菌侵袭时,PTI和ETI合作机制可以快速增加B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的B蛋白促进R蛋白磷酸化增加植物细胞外环境的活性氧含量,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同时,磷酸化的B蛋白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反应
    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分化)  PCR  鼠源基因组未观察到神经元,人源基因组可观察到神经元  鼠源基因在人的细胞中不能正确表达(鼠源基因和人源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hA  进一步提高重编效率并促进神经元成熟。
    【解析】解:(1)多能视网膜祖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分化)产生6种视网膜神经元。
    (2)利用PCR技术可以体外扩增基因。
    (3)研究者将鼠源的mA基因、mB基因和mI基因和人源的hA基因,hB基因和hI基因分别转入人成纤维细胞,一段时间后使用特殊标记物染色以观察是否产生了神经元,通过观察两幅图可知,鼠源基因组未观察到神经元,人源基因组可观察到神经元,说明只有人源基因组合才能实现人源iRGC的诱导。鼠源基因组转入人成纤维细胞,可能是因为鼠源基因在人的细胞中不能正确表达(鼠源基因和人源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4)分析图2可知,只有hB和hI基因这一组重编程效率为0,其他组有hA基因都可以在人源iRGC重编程,所以hA基因可以启动体细胞重编程。
    (5)图3可知,转入hA+hB+hI+hS基因组重编程效率更高,结合图1信息,可推测hS基因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重编效率并促进神经元成熟。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分化)
    (2)PCR
    (3)①鼠源基因组未观察到神经元,人源基因组可观察到神经元    ②鼠源基因在人的细胞中不能正确表达(鼠源基因和人源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4)hA
    (5)进一步提高重编效率并促进神经元成熟
    分析图1:研究者将鼠源的mA基因、mB基因和mI基因和人源的hA基因,hB基因和hI基因分别转入人成纤维细胞,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两幅图可知,鼠源基因组未观察到神经元,人源基因组可观察到神经元,说明只有人源基因组合才能实现人源iRGC的诱导。
    分析图2:只有hB和hI基因这一组重编程效率为0,其他组有hA基因都可以在人源iRGC重编程,所以hA基因可以启动体细胞重编程。
    分析图3:转入hA+hB+hI+hS基因组重编程效率更高,结合图1信息,可推测hS基因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重编效率并促进神经元成熟。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化、转基因技术、PCR技术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9.【答案】核糖体  空间结构  协助扩散  ABC  细胞质基质的pH增大,负电位增加,不易形成动作电位
    【解析】解:(1)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最初在核糖体合成。若溶酶体的酸性水解酶泄露至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会影响溶酶体的酸性水解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
    (2)据图1可知,溶酶体的pH约为4.6,H+浓度较高,细胞质基质H+浓度较低,故推测H+通过H+通道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2)A、溶酶体中的H+浓度过于细胞质基质,抑制V-ATPase的功能,H+不能逆浓度梯度运输至溶酶体内,而溶酶体内的pH迅速上升,说明溶酶体内的H+运输至溶酶体外,可以说明溶酶体膜上存在H+通道,A符合题意;
    B、膜内pH4.6膜外7.2时,膜内的H+浓度较高,此时能测到膜内向膜外的H+电流,说明溶酶体膜上存在H+通道,B符合题意;
    C、若膜内pH调至3.5,膜内的H+浓度变得更高了,膜内外浓度差增大,此时测得膜内向膜外的H+电流将更强,说明溶酶体膜上存在H+通道,C符合题意;
    D、膜内为中性或碱性时,能测到膜内向膜外的K+电流,说明膜上存在K+通道,不能说明溶酶体膜上存在H+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4)当pH低于4.6时,溶酶体可以利用主动运输从细胞质基质中吸收H+,同时,由于溶酶体膜内外增大的浓度差,通过T蛋白通道运输至细胞质基质的H+也将增加。如图所示:
    (5)若溶酶体膜上T蛋白数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内pH增大,H+浓度减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不易形成动作电位,使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元中堆积,诱发帕金森病。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空间结构
    (2)协助扩散
    (3)ABC
    (4)
     (5)细胞质基质的pH增大,负电位增加,不易形成动作电位
    核塘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碱基互补配对  原癌和抑癌  E  F
    【解析】解:(1)由题图可知,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可与目标DNA单链特定区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该技术的原理是由向导R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目标DNA结合,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对目标DNA进行切制和定向改变。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将Cas9和向导RNA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对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进行修复是肿瘤治疗的思路。
    (3)据题意可知,科研人员将Cas9拆成两个肽段:Cas9N和Cas9C,分开时缺乏核酸酶活性,利用两种能自发结合的蛋白Coh2和DocS,实现Cas9两个肽段的拼接,获得有活性的Cas9,因此构建转基因小鼠时可将Coh2与Cas9N和Cas9C其中之一的基因连接,DocS与另外一个基因连接,这样就能实现Cas9两个肽段的拼接,获得有活性的Cas9,因此图2所示表达载体①处可选择DocS和Cas9C的融合基因,②处可选择Coh2和Cas9N的融合基因,也或者时表达载体①处可选择Coh2和Cas9N的融合基因,②处可选择DocS和Cas9C的融合基因,即图2所示表达载体①处可选择E,②处可选择F,或者表达载体①处可选择F,②处可选择E。
    (4)据图和(3)问的原理可知,远红光照射小鼠后,启动1转录激活,表达出DocS和Cas9C,启动子2持续转录,一直都能表达出Coh2和Cas9N,当表达出DocS和Cas9C,两者就能拼接成为有活性(完整)的Cas9,并拼接成为有活性(完整)的Cas9,Cas9对目标DNA进行切制和定向改变进而治疗肿瘤。
    (5)据图3可知,导入FAST后,远红光照射(连续7天每天对肿瘤部位进行4小时照射)组肿瘤体积变小,因此与FAST处理相比,基因编辑的可控性好,只有远红光照射特定时间段内,才启动对肿瘤细胞的突变原癌或抑癌基因剪切与修复,但FAST处理连续7天每天对肿瘤部位进行4小时照射即可。FAST处理组,安全性高,降低对正常细胞的相关基因的剪切,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故答案为:
    (1)碱基互补配对
    (2)原癌和抑癌
    (3)E    F
    (4)分别表达出Coh2-Cas9N和DocS-Cas9C,并拼接成为有活性(完整)的Cas9
    (5)a、基因编辑的可控性好,只有远红光照射特定时间段内,才启动对肿瘤细胞的突变原癌或抑癌基因剪切与修复;b、安全性高,降低对正常细胞的相关基因的剪切,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本题考查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条件  适量的白喉毒素  小胶质细胞会促进遗忘  +  -  -  +
    【解析】解:(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将小鼠放到电笼中电刺激,进行三周后,当小鼠再进入笼子,就会静止一段时间,说明建立了条件反射。当不再进入电笼后,小鼠的该反射会随时间推移慢慢消失。
    (2)②白喉毒素(DT)可与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造成细胞死亡。为了研究条件反射的消退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小胶质细胞,因此实验组应该每天注射适量的白喉毒素,由于转基因小鼠中小胶质细胞膜上会出现绿色荧光,因此当观察到绿色荧光消失,即说明获得小胶质细胞被去除的小鼠。
    ③实验组中小鼠静止的时间占在电笼中总时间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即存在小胶质细胞的对照组条件反射消退的较快,因此可说明小胶质细胞促进遗忘过程。
    (3)根据印迹神经元如果不常被激活,突触连接就弱,容易遗忘;反之则形成强记忆。且题目是验证“不激活的印迹神经元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活动来弱化突触连接,实现遗忘”,结合柱形图中B组的静止时间占比小于对照组A(印迹神经元能被激活),说明B组应注射能抑制印迹神经元激活的药物CNO,使印迹神经元不被激活,结合D组的处理方式,可知B组不注射能特异性清除小胶质细胞的药物PLX,由于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因此C组应不注射能抑制印迹神经元激活的药物CNO,而注射能特异性清除小胶质细胞的药物PLX,若“不激活的印迹神经元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活动来弱化突触连接,实现遗忘”,则D组注射了能抑制印迹神经元激活的药物CNO,印迹神经元不被激活,而同时注射了能特异性清除小胶质细胞的药物PLX,即不存在小胶质细胞,则条件反射消退的速度要大于B组,小于A组,即D柱形图的高度大于B组,小于A组,。
    (4)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若发现位于印迹神经元部位的小胶质细胞溶酶体中存在突触特异性成分,推测是印迹神经元如果不常被激活,就会被小胶质细胞吞噬并分解,使印迹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减弱,容易遗忘。
    故答案为:
    (1)条件
    (2)②适量的白喉毒素    ③小胶质细胞会促进遗忘
    (3)①+②-③-④+⑤
    (4)印迹神经元如果不常被激活,小胶质细胞就会吞噬印迹神经元,通过溶酶体将其分解,使印迹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减弱,容易遗忘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实质就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射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视网膜色素变性, 油菜素内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幽门螺旋杆菌, 如图是某单基因, 研究者在家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