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共22页。

    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山区低地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霜冻现象。山区易出现“霜打平地”现象的原因是夜晚(  )

    A.谷底地面辐射强,散热快,气温低

    B.山坡冷空气下沉到谷底,气温低

    C.谷底二氧化碳多,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

    D.上空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

    解析:B 冬季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气温低。

    2.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的正确连线是(  )

    A.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大气的反射作用

    B.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大气的吸收作用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大气的温室效应

    解析:C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大气的散射作用,A错误;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大气的散射作用,B错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意思是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满树的枝叶已经有红有黄,体现的是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C正确;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水对光的反射作用,D错误。故选C。

    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 

    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 

    D.减少地下径流

    解析:A “海绵城市”的建设即对城市部分下垫面进行相应的改造以增强降水时下垫面的吸水、渗水、蓄水、净水能力,“海绵城市”的建设将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

      读大气的组成表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4~5题。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氮气

    氮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

    氧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二氧

    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另外,因甲使气温升高

    吸收丙而使大气增温,对生物有保护

    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作为成云致雨的凝结核

    4.关于表中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吸收大气辐射的能力强

    B.乙:氧原子

    C.丙:吸收地面辐射

    D.丁: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5.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质量约99%都在A层

    B.纬度越低A层层顶越高

    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

    解析:4.D 5.B 第4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因甲使气温升高,所以甲为地面辐射;乙属于大气组成中的微量成分,吸收丙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丙为紫外线,乙为臭氧;丁为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由此判断:甲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吸收大气辐射能力强”这句话本身描述就有错误,A错误;乙为臭氧,B错误;丙为紫外线,紫外线并不吸收地面辐射,C错误;丁为水汽,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水汽含量大时,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面温度较低;同时,空气中的水汽也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D正确,故选D。第5题,A为对流层,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厚,对流层层顶越高,A错误,B正确;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C错误;高层大气密度稀薄,天气稳定,D错误。故选B。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7.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解析:6.D 7.B 第6题,晴天热岛强度12点时低于阴天,A错误。阴天也存在热岛效应,B错误。晴天8时,热岛强度最大,C错误。直接读图判断即可,在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故选D。第7题,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是由于人为排放大量废热,晴天时在上午8时,形成一个热岛强度的峰值,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判断应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故选B。

      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如图为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雨水利用系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径流增加 B.降水增加

    C.蒸腾减弱    D.下渗增加

    9.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8.D 9.A 第8题,由材料“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可知,雨水利用系统可增加下渗。第9题,由材料“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知,雨水利用系统可减少内涝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下图是太平洋170°W线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三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①②③

    11.深度超过1千米后,海水温度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B.受地热能的影响大

    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10.B 11.C 第10题,图示三地表层水温③处最低,其次是②处,①处最高,可判断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③②①。第11题,由海洋表层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小,水温降低;太阳活动不影响海水温度;1千米以下海水与人类活动关系及地热能的关系较小。

      2019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深陷雾霾天气。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13.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14.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

    A.交通污染加重 B.空气对流很强

    C.空气流动微弱 D.大风降温

    解析:12.A 13.D 14.C 第12题,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的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第13题,雾霾中的水汽、杂质,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增强。第14题,空气流动微弱,使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不易扩散,易形成雾霾天气。

      图1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图2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读图,回答15~16题。

    15.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16.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

    A.②强④弱 B.①弱③强

    C.①强②弱 D.③弱④弱

    解析:15.B 16.A 第15题,青藏高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导致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该民族服饰不对称,防寒保暖便于起居,白天气温高可脱出一只胳膊方便散热。故选B。第16题,图2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经过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②强④弱。故选A。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7~18题。

    1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P→O→M→N→P 

    B.O→P→M→N→O

    C.M→N→P→O→M 

    D.N→M→O→P→N

    18.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  )

    A.M B.N C.O D.P

    解析:17.B 18.D 第17题,根据图中的海拔可以判断出O、P两点位于近地面;M、N两点位于高空;结合图中的气压高低可以判断出在近地面O为高气压,P为低气压,风由O吹向P;在高空M为高气压,N为低气压,风由M吹向N。第18题,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应为图中的P点。

    在水库及其周围,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20.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19.B 20.B 第19题,此时水库气压低,因此该区域近地面气流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裸地气温日较差最大;水库为低气压,所以气流是上升的。第20题,白天,度假村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库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气流从水库流向度假村;夜晚,度假村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水库降温慢,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从度假村流向水库,正确的是③④,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水循环

    2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通过搬运、侵蚀和堆积作用,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

    解析:21.D 22.C 第21题,图中所示为自然界水的连续运动过程,为水循环。第22题,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有塑造作用,但不能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耕地内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据此回答23~24 题。

    23.该地的植被类型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4.图中6月耕地植被覆盖度低是由于(  )

    A.洪涝灾害作物被淹 B.农业播种作物稀少

    C.上年越冬作物收获 D.高温干旱作物枯死

    解析:23.B 24.C 第2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有林地、耕地且种植小麦和玉米,最可能是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4题,我国北方地区小麦在6月收割,因此造成该地此时耕地植被覆盖度低。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ñ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ñb=Ms/Vt=Ms/(Vs+Vw+V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回答25~27题。

    25.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26.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27.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

    A.引水灌溉 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

    解析:25.A 26.B 27.A 第25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故选A项。第26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即土壤越肥沃,土壤容重越小,故选B项。第27题,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故选A项。

      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不变,造成此处盐度在河流枯水期某一日内周期性差值变化的原因是(  )

    A.径流 B.降水 C.洋流 D.潮汐

    29.图中b、c两点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

    C.光照 D.盛行风

    30.若图示河口为非洲的赞比西河口,不考虑潮汐因素,图中a点表层海水盐度与河口盐度差值最大的时段有可能为(  )

    A.1—2月 B.3—4月

    C.5—6月 D.10—11月

    解析:28.D 29.B 30.D 第28题,据图可知,虚线所代表的等盐度线为高潮时的等盐度线,实线代表低潮时的等盐度线。河流枯水期,涨潮时,海水涌入,盐度大,退潮时,盐度小。a点高潮时盐度约为23‰,低潮时的盐度约为13‰。第29题,由图可知,b点距离河口要比c点近一些,故受河流径流的影响更为明显。第30题,非洲的赞比西河处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10月为干季最后一个月,故a点盐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河口处由于有淡水注入,盐度终年相对稳定,故本月两处盐度差值最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下图(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气压数值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地;出现上升气流的是    地。(2分) 

    (2)甲、乙两地受热不均,c点形成    (填“高”或“低”)气压;受热力环流影响,a、b两点气温较高的是    。(2分) 

    (3)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c地位于d地的正西方,根据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判断:c、d两地之间的风为    ,b、d之间空气出现    (填“上升”或“下沉”)运动。(2分) 

    (4)若图示表示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则甲、乙两地为陆地的是   ,当地吹    (填“海”或“陆”)风,其对海滨地区有    (填“降”或“增”)温作用;若图示表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甲、乙两地为郊区的是    。(4分) 

    解析:第(1)题,c与d相比,d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c气压较低,气温较高,c对应甲地,由于甲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第(2)题,甲、乙两地受热不均,c点形成低气压;受热力环流影响,甲地为近地面气温高处,高空对应a处,故a处气温较高。第(3)题,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c地位于d地的正西方,c地气压为低气压,d地气压为高气压,则c、d两地之间吹东北风;因d地气压为高气压,b位于d地正上方,故b、d之间为下沉气流。第(4)题,若图示表示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由于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而c处气压低,对应甲地,故甲地为陆地,海洋上为高气压,则此时吹海风,对海滨地区有降温作用;若图示表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郊区应为低温高压区,通过图示分析可知,乙地对应的d处气压高,气温低,为郊区。

    答案:(1)甲 甲(2分)

    (2)低 a(2分)

    (3)东北风 下沉(2分)

    (4)甲地 海 降 乙地(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外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14日沉入海底。

    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图2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图中M处海底50 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        ;N处海底地形属于    。(3分)

    (2)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    (填“高”或“低”);淮北盐场    季产盐量最大。(2分)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等。(3分) 

    (4)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指出原因。(2分)

    解析:第(1)题,M地位于长江的入海口,由于泥沙的淤积,导致海洋深度变浅,使等深线向深海区域弯曲。N处深度小于200米,属于大陆架部分。第(2)题,南部海域受暖流影响,且纬度低,温度高,海水盐度高;淮北盐场在春季降水最少,蒸发旺盛,产盐量最大。第(3)题,渔业资源的减少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一方面,人类排污量过大,海上石油资源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泄漏,从而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从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4)题,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原因是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

    答案:(1)长江(和钱塘江)泥沙在海底沉积 大陆架(3分)

    (2)高 春(2分)

    (3)海洋污染 生态破坏 过度捕捞(3分)

    (4)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2分)

    33.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③阶段山脉东侧的植被景观是       ,简析其形成原因。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4分) 

    (2)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3)图中A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6分)

    (4)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4分)

    解析:第(1)题,受地形影响,山脉(安第斯山脉)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草原和荒漠景观。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第(2)题,若此山脉变为平地,南美洲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第(3)题,A处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第(4)题,结合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引起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等进行分析。

    答案:(1)草原和荒漠 山脉(安第斯山脉)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4分)

    (2)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6分)

    (3)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6分)

    (4)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4分)

    相关试卷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阶段检测卷四_五章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阶段检测卷四_五章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共2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检测试题(二)(第三~五章)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