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6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7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共60页。

    第五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 表达方式【必备知识】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议论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描写、抒情两类,而以考查抒情方式的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最为常见。
    【知识卡】古典诗歌中的表达方式 
    【讲·典例精析】【例1】(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                                                                                                                    。 内容:_                                                。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 承________ ,转__________ ,合______。 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抒之情:________________ 。 艺术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第一步:这是一首投赠干谒诗,“投”意为“投赠”,而“裴侍郎”指裴瓒,曾任礼部侍郎,现在长沙任职第二步:1.关键词:此身虽贱道长存、谒孔门、至公、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不受等闲恩内容:表明了诗人一心向道的高远志向,期望主考官科举秉公判卷2.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3.只望至公将卷读 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期望主考官科举秉公判卷的心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手法第三步:由诗后的注释可知,此诗应是诗人临近科举考试时写的一首投赠诗,是干谒诗的一种;而投赠诗一般表达的是对主考官的称颂、期望和对自己才学的自信等
    【实践演练】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                                                                                                                                                                                                                                                                                                                                                 
    【必备知识】①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②诗歌的结构技巧及其作用。【关键能力】①赏析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的能力;②赏析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的能力;③赏析诗歌的结构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④充分利用注释来读懂诗歌的能力。【审答题眼】①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②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③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而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志,但高洁耿介的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舒缓全篇节奏的作用,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挽 舟 者 歌【隋】佚名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词)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 , 承________ ,转________,合______  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抒之情:________________ ; 艺术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第一步: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挽舟者的不幸遭遇第二步:1.关键词:饿死、又阻、天下饥、此身安可保、寒骨、幽魂泣、悲损、望断、安得义男儿、焚、孤魂、负其白骨归内容:叙述了挽舟者悲惨的遭遇与命运,抒写了对挽舟者的深切同情和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2.1—4句 5—8句 9—12句 13—16句3.此身安可保 抒写了对挽舟者的深切同情和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
    【实践演练】 本诗在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                                                       【必备知识】①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②叙事诗的写法特点。【关键能力】①赏析直抒胸臆、叙事抒情等表达技巧的能力;②理解并赏析艺术形象的能力。【审答题眼】①叙述上有何特点;②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可从人称、手法、顺序、结构等方面分析作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可使叙述更加真实;从“今我”“前去”可以看出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脉络清晰;最后四句是虚写,前文是实写,这是虚实结合,有助于主题的凸显。
    答案:①叙述角度上,以挽舟者口吻叙述,写出了挽舟者的悲惨遭遇,使叙述更加真实,便于调动读者的感情。②叙述顺序上,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清晰而深刻。③叙述手法上,虚实结合,前半部分是对自己现状的描写,后面是对自己死后的想象,身前死后都很凄凉,突出了主题。
    【提·关键能力】诗词表达技巧赏析“3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概念判断要准确。  第二步,指出诗中哪些诗句使用了这种表达技巧,并阐释为什么是这种表达技巧。
      第三步,指明作用,要从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主旨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题模板】这首诗(词)运用了(   )的手法,通过(  )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写出了(   )( 分析作用、效果),表达(或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练·即学即用】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刘长卿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唯馀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一联的妙处。(6分)答:                                                       【解析】本题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颔联的妙处。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这一联用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等。诗中“邑人怜白发”写诗人生出白发,一个“怜”字直接体现出对年老的感慨嗟叹,以及对生命的惆怅茫然。“庭树长新柯”是写景,描绘了院中的树木长出了新的枝干,呈现出一派生机。这句和前一句形成对照,用新枝和人的年老对照,是乐景衬哀情,表达诗人被贬后的哀怨之情。
    答案:①“邑人怜白发”一句直抒胸臆,点明诗人生出白发,从而体现出对年老的感慨嗟叹,以及对生命的惆怅茫然。②“庭树长新柯”一句是写景,描绘了院中的树木长出了新的枝干,呈现出一派生机。 这里用新枝的生机与人的黯然衰鬓相对照,以乐景衬哀情,使垂垂老者更显憔悴不堪。③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因被贬所遭到的打击之重,表露出哀怨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6分)答:                                                       【解析】题干要求简析诗歌颈联情景交融的妙处,作答时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局部。先初步解读诗歌颈联两句“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意思,即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竹影”与“泉声”,诗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表现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而“书案”与“砚池”则表现了弟侄“在干戈地”仍能静心读书的态度。一切景语皆情语,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正是其心境的体现,诗人借此赞扬弟侄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仍能静心、好学、尚礼。
    答案:①绿竹摇曳,影落书案,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竹影”与“泉声”表现了弟侄书房周遭景致的清幽。②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静内心的体现。③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弟侄勤勉专注的求学态度的赞扬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表思归故里。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在本诗中,首联叙事写景,属实写,表现诗人以国事为重,月夜赶路的辛苦,“敝裘羸马”略带伤感。颔联写诗人月夜赶路的原因,运用典故,属虚写,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责任感。颈联写景,景色安宁祥和,属实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尾联写诗人不愿做官,但不得不做,无奈中透露出其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分析全诗后不难发现,本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并运用了典故,分条作答即可。
    答案:①借景抒情。如“敝裘羸马月三更”写诗人穿着破裘,骑着瘦马,半夜里在月下赶路。此句用列锦手法,以三个名词性词组,巧妙地构成了一幅清冷而略带凄凉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赶路之早,而且隐含着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②虚实相生。本诗第一、三联叙事写景,是实写;第二、四联说理抒情,是虚写。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③巧用典故。“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全句意思是说“我并不是不想家,但因为官府征召有期限,不得不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诗人借用典故,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
    【二】修辞手法【必备知识】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列锦、互文、通感等,其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由于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因而对仗就不是律诗的特点,而是必须遵守的要求,故而分析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再拿出对偶来分析了。这一点尤需注意。
    【知识卡】高考常考的古诗词鉴赏的几种修辞手法及赏析角度
    【讲·典例精析】【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词)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                        。 内容:                                                   。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 承________ ,转________,合______。 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抒之情:________________ ; 艺术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                                           【明确】第一步: 本词的标题“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交代了事件(拜访友人牟存叟南漪钓隐)和友人的身份(隐士)第二步:1.关键词:尽放春愁去、无侣、絮影香、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内容:描绘了友人隐居之处的幽美春景,抒写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2.上片前两句 上片后两句 下片前两句 下片尾三句3.卷帘尽放春愁去 表达了对幽美春景的赞美与热爱拟人、比喻、情景交融
    【实践演练】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答:                                            【必备知识】①山水田园诗的内容情感;②拟人手法。【关键能力】①根据标题判断诗歌题材类别的能力;②赏析“拟人”手法的能力;【审答题眼】①卷帘尽放春愁去;②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③结合词句赏析。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尽放” 采用拟人手法写卷帘,同时词人写“春愁”竟然可以“尽放”,也将无形之“春愁”写得具体可感。答题时,要准确使用术语点明技巧,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 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备选例题】【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林则徐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词)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                                                内容: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承________,转________,合______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抒之情:________________ ;艺术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第一步: 本诗是羁旅行役诗,描绘的是塞外的风光,抒写的是自嘲的心境第二步:1.关键词:耸琼瑶、导我西行、寂寥、相对笑、晴雪共难消内容:描绘了诗人被贬塞外的孤独寂寥之情2.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3.导我西行伴寂寥 表达了对被贬塞外的孤独寂寥之情拟人、比喻、对比、双关、情景交融第三步:注释①交代了此诗的写作背景,暗示此诗借对塞外风光的描绘,来抒写自己被贬塞外的孤独寂寥之感。
    【实践演练】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做具体分析。(6分)答:                                            【必备知识】①羁旅行役诗的内容情感;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关键能力】①根据标题判断诗歌题材类别的能力;②赏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审答题眼】①多种表现手法;②选择其中两种;③具体分析。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等。分析时,首先指出手法名称,然后分析运用手法后产生的效果,在分析时要结合诗意分析。
    答案:①借景抒情。如第一、二句,高耸壮美的天山导我西行,并与我这寂寥之人为伴。②比喻。如,第一句中“琼瑶”,是洁白晶莹的美玉,用来比喻天山上的积雪,非常贴切。第四句中的“晴雪”是晴天的积雪,用来比喻诗人的白发。③拟人。“我与山灵相对笑”,承接第二句“伴寂寥”而来。诗人面对“寂寥”的情景,无可奈何,似乎眼前的山灵面对自己含笑。④双关。“满头”,既指山头,也指人头。“晴雪”,是晴天的积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⑤对比。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的对照,不免感到寂寥。(答出两种即可得满分)
    【提·关键能力】诗词修辞手法分析“3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概念判断要准确;  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这种修辞方法的使用情况,并指出具体的表达效果;  第三步:指出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答题模板】这首诗(词)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通过(   )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方法),写出了(    )( 分析作用、效果),表达(或“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练·即学即用】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注】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唐宋诗举要》评价此诗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试对颔联做简要赏析。(6分)答:                                                                                                                                                                                                       
    【解析】颔联是全诗最富有诗意的句子,极写锦江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这两句分别承首联的“前值东风”与“后值秋”,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颔联表现了对锦江山水的赞美留恋与依依难舍的别绪,寄托着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颔联借景抒情,运用了拟人手法。诗句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表现了对锦江山水的赞美留恋和离愁别恨,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重九赏心亭登高范成大①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答:                                                                                                                                                                                                         
    【解析】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手法。“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答案:①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愁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②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乙亥岁除渔梁村【注】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是农历乙亥年。 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颈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具体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与鉴赏能力。题干明确要求指出颈联使用的修辞方法,并“具体分析”,这就大大降低了答题的难度。颈联写景,有“云”“山”“雪”“柳”“桃”“春”,是云有“容”,山有“意”,在“商量”下雪的事;是柳有“眼”,桃有“腮”,欲“领略”春光。显而易见,诗人把众多的“物”都赋予了“人”的形貌和动作行为,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答案: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诗人不说乌云堆压山头时正酝酿着一场大雪,而说“云”和“山”在“商量”下雪的事;不说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即将来临,而说“柳”会睁开眼睛、“桃”会展开笑颜“领略”春光。将景物当作人来写,表达出诗人长期被贬后奉诏还朝时喜悦的心情。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秋  夜朱淑真【注】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注】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相传婚姻不遂,抑郁而终。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                                                                                                                                                                                                         
    答案:①第三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②此句中的“凉”字语义双关,既指天凉,又指心境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秋夜独守空房、与意中人不得团圆的酸楚与孤寂,既委婉含蓄,又感人至深。
    【三】表现手法【必备知识】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间有交集。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抑扬、对写、炼字、比兴、点染、衬托、渲染、象征寓意、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用典抒情、以乐写哀等。
    【知识卡】常考表现手法的赏析角度
    【讲·典例精析】【例4】(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送 王 昌 龄李 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__。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词)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                                  内容:                                                                                                                              __。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 , 承________ ,转________,合______。 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抒之情:________________ ;艺术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                                                                                                                      。 
    【明确】第一步: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王昌龄第二步:1.关键词:东去远、送君多暮情、舟楫、但爱、梦里、叹息此离别、江海行内容: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暮景,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别情2.首联 第2至4联 第5、6联 尾联3.送君多暮情 表达了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情景交融、烘托点染、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第三步:暗示了友人别后旅途借宿佛寺的情况
    【实践演练】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答:                                                   【必备知识】①送别诗的内容情感;②点染手法;③传统文化意象的内涵。【关键能力】①根据标题判断诗歌题材类别的能力;②赏析“点染”手法的能力;③对柳永《雨霖铃》一词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审答题眼】①柳永《雨霖铃》词;②都运用了点染手法;③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二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了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备选例题】【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注],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词)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                            内容: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承________,转________,合______。 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                       ; 所抒之情:                     ; 艺术技巧: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演练】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6分)答:                                                                                                                                     【必备知识】①羁旅行役诗的内容情感;②对写手法。【关键能力】①根据标题判断诗歌题材、内容的能力;②赏析对写手法的能力。【审答题眼】①怎样写“思家”的;②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的能力。本诗是诗人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①运用了对写手法来写思家的。作者从对面落笔,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诗人的“思家”之情的。②本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提·关键能力】诗词表达手法鉴赏“3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表达技巧,概念判断要准确;  第二步:指出诗中哪些诗句使用了这种表达技巧,并阐释为什么是这种表达技巧;  第三步:指明作用,要从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主旨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题模板】这首诗(词)运用了(   )的手法 ,通过(  )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写出了(  )(分析作用、效果),表达(或“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练·即学即用】8.(2020·东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达摩支①曲温庭筠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②花漫漫,漳浦宴余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③。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注】①达摩支:乐府曲名。摩,一作“磨”。又名《泛兰丛》。②无愁高纬:指“无愁天子”高纬。高纬,北齐后主,是一位荒淫的亡国之君。③汍(wán)澜:形容流泪的样子。本诗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缘情造境,多方烘托。请结合全诗分析烘托手法的运用。(6 分)答:                                                                                                                                                                                                         
    答案:①首联用比兴手法烘托,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烘托故国之思的久远;②颔联用典烘托,用蔡文姬和苏武的典故,抒写故国之思的痛楚。③尾联用景物烘托,用“邺城”衰败的景象,烘托对高纬荒淫亡国而老臣终抱亡国之恨的叹惋感伤。④全诗层层渲染,反复烘托,从时间、空间、情思各方面扩展意境,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形象,增强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含山店梦觉作【唐】韦 庄[注]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晚唐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韦庄是唐末乱世的漂泊者,他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首句写羁旅漂泊的身世已让他习以为常,其中“惯别家”体现了韦庄的无奈与辛酸。通过“等闲”一词可看出诗人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只是“等闲”之事而已。诗人长久漂泊江南,远离家乡,但思乡思亲之情深埋心间,挥之不去。一觉醒来,面对无言的山月,这个孤独的游子倍感惆怅。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①苏 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构思技巧的题目,首先明确副标题“代人寄远”,表面看是代替别人写词,实际结合注释看是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这表明这首词所用的表达手法是“对写法”,即从对方落笔写起,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怀念。明确了表达手法,然后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答案: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对写法”的运用。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料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咏  萤虞世南的历①流光小,飘飖②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咏  萤李嘉祐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注】①的历:小粒明珠的光点,形容灵巧微弱的样子。②飘飖:同“飘摇”。
    两首诗皆咏萤,但写萤手法各异,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虞诗前两句写萤火虫的光芒和纤翅,是正面描写;后两句“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借萤火虫表达自己的情感,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李诗前四句借“水”“夜风”“秋露”来表现萤光的特点,是侧面烘托;后四句通过“有情”可知,诗人将萤火虫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①虞诗前两句正面描写萤火虫的光芒和纤翅;李诗前四句借“水”“夜风”“秋露”来侧面烘托萤光的特点。②虞诗托物言志,借弱小的萤火虫在暗夜发光来阐述积极的人生哲学。李诗后四句用拟人手法,赋予萤火虫以人的情感,赞美了萤火虫虽光微体轻,但它凌风斗露,光焰不灭,其坚韧的精神令人钦佩。
    【四】结构技巧【必备知识】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  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层层铺垫、首尾呼应、总领等。
    【知识卡】常见结构技巧及作用
    【讲·典例精析】【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 甫先帝御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解构文本】第一步:标题切入,读出重要的信息从标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 第二步:细读正文,读出情感和手法1.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抓住诗歌的意象、情语(如愁、喜、乐、悲等词)等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诗中的关键词:                                     。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本诗的结构特点:起______, 承________ ,转________,合______。 3.反复品读诗歌全篇,捕捉关键句、“诗眼”和具有主观色彩的关键句,读出诗歌的情感内容、艺术技巧。本诗的关键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抒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技巧:                                                                                                                          。 
    第三步:挖掘暗示信息,精准答题注释有何暗示:                                                                                                                                                                                                                                                                                                                                  。 
    【明确】第一步: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题材内容是题画诗第二步:1.关键词:御马、迥立阊阖生长风、意匠惨淡经营、九重真龙、凡马空内容:通过对曹将军所绘骏马的描绘,赞美了画家的高超画技2.首联 第颔联 第颈联 尾联3.意匠惨淡经营中 表达了对曹将军高超画技的赞美铺垫、对比第三步:说明歌咏对象是曹将军所绘骏马图,暗示诗歌内容是对画家高超画技的描摹和赞美。
    【实践演练】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                                                                                                                                                                                                                                                                             
    【必备知识】①题画诗的内容情感;②层层铺垫、烘托渲染的手法。【关键能力】①根据标题判断诗歌题材类别的能力;②赏析“铺垫”手法的能力。【审答题眼】①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②哪些铺垫。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概括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本题的题干部分对答案做了很好的提示,如果有人被“突出”,肯定有人在衬托,在跟他做对比,所以本题的手法很容易找出来。题干的后半部分问有哪些铺垫,可根据律诗的套路来答,前三联多是为最后一联做铺垫的,最后一联多是卒章显志,所以,回看前三联分别做了哪些铺垫即可。首先诗人指出,这匹马已由众多的画师摹画过,但是都不成功,众多画工的失败,应该是因为无法画出玉花骢的那种神俊气韵。接着,诗人让这匹宝马真实地出现在了读者面前,它昂头挺立在宫门之前,神气轩昂,虽处于静态,却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诗人通过层层铺垫,烘托了曹霸画技的高超。
    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描摹过,但各不相同,无一肖似逼真;②接着又用“迥立阊阖生长风”来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③再用“一洗万古凡马空”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提·关键能力】第一步:点明结构布局的特点,指出其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 【答题模板】这首诗(词)具有(  ) 的特点,通过(  )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点),写出了(  )( 分析作用、效果)。
    【练·即学即用】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感遇(其三)陈子昂苍苍丁零①塞,今古缅②荒途。亭堠③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①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曾属匈奴。②缅:遥远。③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诗歌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答:                                                                                                                                                                                                         
    【解析】五、六句为写景句,其手法为借景抒情。所绘景象凄惨昏暗,渲染了悲凉氛围。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为下文做铺垫。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组织答案即可。答案:①本诗五、六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黄昏时分塞外古战场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 ②为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汉代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作战却在塞外遭到了惨败的史实做铺垫。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酒 泉 子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上阕首句写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尽日凭阑楼上望”句表明作者终日留恋,望而未停,足见西湖之美。“三三两两钓鱼舟”句写风物,“岛屿正清秋”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下阕前两句,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前句写声,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呼应上阕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
    答案: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舟 中 晓 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的鉴赏分析能力。题目要求我们简要分析这首诗结构上的“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的技巧,所以思考方向已经很明确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品味、咀嚼诗歌,读出诗歌的主旨,读懂诗歌,然后理解诗歌是开篇点题,点出一个“望”字,而“望”又贯串全篇,可说是“开门见山”;如何写到诗人沉浸于眼前的景色之美,表明自己急于到达目的地的迫切之情,可说是“首尾呼应”。
    答案:①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此说是开门见山。②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次句中的“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这些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相关课件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3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6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与情感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6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与情感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诗卡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4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4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共60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