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7 比较不同的土壤 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四年级下册(2022年)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7 比较不同的土壤 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四年级下册(2022年)01
    3.7 比较不同的土壤 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四年级下册(2022年)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流程图,学生记录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为本单元的第7课,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和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的组成成分。由于成分含量的差异,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本节课通过对三种土壤颗粒大小、粗糙程度、黏性大小、渗水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它们不同的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而思考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体会土地对人类的作用。
    教材设计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环节。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土壤图片聚焦不同类型的土壤,激发学生探索土壤的兴趣。在探索环节,学生将通过眼看、手摸、团球和做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土壤颗粒大小、粗糙程度、黏性大小、渗水性等特点。研讨拓展环节,通过总结归纳土壤类型,分析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的影响。
    学生通过四个环节层层深入,了解了不同土壤的特性,巩固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构建关于土壤这一板块内容的整体框架。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土壤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岩石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那么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土壤又看起来好像不同呢?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三种土壤特点的观察,引导学生将土壤的特点与之前学习的土壤各个组成成分的特征联系起来。比如有些土壤较黑,说明土壤中黑色腐殖质含量较多。有的土壤黏性好,说明其黏土含量较多。有的土壤渗水性好,说明其中沙砾含量较多。正是因为土壤的组成成分的比例结构不同,导致了不同土壤的特点不同。
    在研讨环节,除了总结土壤的类型,教师还应该从植物所需要的水分、空气等因素去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类型与植物的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三种土壤的特性进行细致地观察、比较;能够观察、描述、记录三种土壤的特性;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认识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认识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需求都来源于土壤。
    重点: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难点: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三种土壤的特性进行细致地观察、比较。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土壤样品,放大镜,白纸,渗水性装置等
    【教学流程图】
    1. 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土壤和土壤沉积实验,知道了土壤里有什么?
    学生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岩石颗粒(沙砾、沙、粉砂和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教师活动:出示三种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图片。同学们看,这是地质学家我国不同地区采集过来的三份不同的土壤样品,虽然都是土壤,但每个地方的土壤也会有差别,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活动:通过照片,直观感受到颜色、颗粒大小等方面的区别。
    2.探索
    教师活动:我们还可以用哪些科学的观察方法比较它们的特点呢?
    学生活动:结合之前的观察方法,交流讨论用眼看(用放大镜)、手摸、鼻闻等方法去观察三种土壤的差异。
    教师活动:总结观察方法,强调注意事项。首先,我们可以用肉眼和放大镜去观察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粗糙程度。再用手分别揉搓潮湿的三种土壤,看哪一种可以团成小球,比较它们的黏性大小。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粗糙程度和黏性大小,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完成探究记录单。
    教师活动:巡堂指导。
    教师活动:除了通过看一看、团一团的方法去观察比较三种土壤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渗水装置对土壤的渗水性进行比较。播放微课指导视频,明确操作细节。
    实验步骤:取等量的三种土壤分别倒入三个漏斗中,到达同一高度,要离漏斗的边缘有些距离,不能装得太满。将等量的水分别缓慢地倒入三个漏斗中,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完成探究记录单。
    设计意图: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粗糙程度和黏性大小的方法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一部分的探索环境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让同学们快速进行观察,及时记录所看到的特点,并进行比较。探索环节的重点应放在后面对土壤的渗水性进行比较的部分,使用微课指导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明了应该注意的步骤和细节。
    3.研讨
    教师提问:
    (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观察活动填写的探究记录单结果进行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总结三种土壤的特点并介绍三种土壤的类型。1号土壤颗粒大、粗糙,黏性差,渗水性好,保水性差;2号土壤颗粒小、细腻,黏性好,渗水性差,保水性好;3号土壤颗粒大小不均,黏性中等,渗水性中等,保水性中等。1号土壤:沙质土,结构松散,通气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干燥。2号土壤:黏质土,质地细密,通气性差,容易积水、板结。 3号土壤:壤土,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的土壤,具有较理想的团粒结构,通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土温和肥效发挥稳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盆栽基质。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做好课堂笔记。
    (2)结合土壤特点,说说三种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植物所需要的水分、空气等条件去思考。
    学生活动:结合植物所需要的水分、空气等因素,交流讨论。沙质土透气性好,但土壤含水量较少,适合耐旱植物;黏质土透气性差,土壤含水量较多,适合耐涝植物;壤土透气性、含水量适中,适合大多数植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很容易得到三种土壤的特点。但大多数同学很难将土壤的特点与植物的生长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土壤会提供哪些方面的条件,从水分、空气等方面去考虑土壤对植物的影响,从而推测出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植物。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从而意识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
    4.拓展
    教师活动:查阅资料,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好,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比较弱,适合种植耐干旱的热带植物,比如仙人掌、芦荟等。壤土颗粒大小、空隙适中,保水和保肥能力适中,适合大多数植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黏质土有较高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适合种植水稻、荷花等,当然也适合种植杨树、柳树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
    【学生记录单设计】
    “比较不同的土壤”探究记录表
    第 组
    1号土壤
    2号土壤
    3号土壤
    颗粒大小
    □大
    □中等
    □小
    □大
    □中等
    □小
    □大
    □中等
    □小
    粗糙程度
    □粗糙
    □较粗糙
    □细腻
    □粗糙
    □较粗糙
    □细腻
    □粗糙
    □较粗糙
    □细腻
    黏性
    □好
    □中等
    □差
    □好
    □中等
    □差
    □好
    □中等
    □差
    渗水性
    □好
    □中等
    □差
    □好
    □中等
    □差
    □好
    □中等
    □差
    土壤类型
    适合植物类型
    □耐旱
    □耐涝
    □普通
    □耐旱
    □耐涝
    □普通
    □耐旱
    □耐涝
    □普通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4.茎和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4.茎和叶教案设计,共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