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01
    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02
    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共31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篇课文。文章感情色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1.会认41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短文。
    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
    2
    月是故乡明
    1
    梅花魂
    1
    口语交际
    1
    1.走进提问对象——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2.学会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3.学会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习作
    2
    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语文园地
    2
    1.归纳梳理本单元课文教学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4.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策略
    1. 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
    2. 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语言运用
    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课时目标
    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单元导入,猜读诗题
    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导入课文题目。
    (1)谈话导入: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古诗三首)
    3.猜读诗题。
    (1)教师引导:童年生活历来总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诗人范成大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儿童生活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教师引导:①猜猜诗题的意思。②读了诗题,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3)相机点拨: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会有很多的感想。同学们可以尝试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将重点词的意思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猜出古诗题目的意思,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31首。
    4.了解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猜诗题的意思,指导学法。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学生读古诗。老师相机正音:“供”读一声“ɡōnɡ”时表示供给,读四声“ɡònɡ”时表示从事;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
    (2)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夏季)教师引导学生: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理解“桑阴”。“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3)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昼夜 耘田 供耕织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昼、耘、桑”。(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习得方法,自学古诗。
    (1)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教师引导: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古诗的大意。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呢?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大意,再把每行诗句的大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利用这个方法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l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l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样说起来就更流畅、更生动。(再指名学生说诗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古诗。
    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分别是在干什么。(锄草;搓麻线)
    (3)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各忙各的农活)
    (4)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观察插图,感悟诗境。
    (1)插图也能帮助我们感受诗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中这首诗的插图,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板书:劳动场景)一天的辛苦劳动后,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里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学生接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
    3.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1)指名学生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懂得;从事;靠近;树荫)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
    4.教师相机小结: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的。(板书:勤劳)一起快乐地读最后两句——(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四 赏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板书:童趣、孩子)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大家闭上双眼听老师在配乐中朗诵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意在重视积累。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稚子弄冰
    ▶课时目标
    1.会认“稚”1个生字,会写“晓”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时期,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快乐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古时候,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古时候孩童的生活情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稚子弄冰》。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稚子弄冰)
    3.指名学生猜诗题的意思。
    师总结:“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4.了解诗人杨万里。(课件出示诗人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本课,让学生想象古时候儿童生活的场景。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初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钲”应读“zhēnɡ”,“磬”应读“qìnɡ”。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冬季)
    (3)给古诗划分节奏,引导朗诵古诗。(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稚子 玉磬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晓”。(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运用学法,理解诗意。
    (1)让学生运用第一首古诗的学法,自学这首古诗,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l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l 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2)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设计意图】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板块三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结合注释说一说“稚子”“金盆脱晓冰”“钲”分别是什么意思。(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结合注释说一说“磬”“玻璃”分别是什么意思。(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3.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学生接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学生接读)彩丝穿取当银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学生接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学生接读)忽作玻璃碎地声。
    4.教师小结: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作者来说,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四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圈出这首诗中的动词。(脱、穿、敲、碎)
    (3)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如“脱”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稚子弄冰》。
    (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村晚
    ▶课时目标
    1.会认“漪”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3.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打击乐器摔碎而失落沮丧来表现孩子的聪明、天真。你们还能背诵这两首诗吗?谁愿意背一背这两首诗?
    2.谈话引出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村晚)
    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我们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
    (2)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l 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
    l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古诗的情况。首先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陂”和“漪”的读音。指名学生按节奏朗诵古诗,学生评议后齐读。
    (4)古诗讲究韵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应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
    (5)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诵古诗。
    (6)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全班交流汇报诗意)
    6.教师小结: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板书景:草、水、山、日;板书人:归、横、吹)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扣紧诗的题目,为理解古诗的大意做好铺垫。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板块二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结合注释说一说“陂”“漪”分别是什么意思。(池岸;水中的波纹)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结合注释说一说“腔”“信口”分别是什么意思。(曲调;随口)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3.乡村的晚景多美啊——(学生接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学生接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教师小结:《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三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全体师生在配乐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晚》。
    (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村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板块四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
    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并填表。(课件出示表格的答案)
    3.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情不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事情;《稚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剜冰,用彩线将冰穿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孩子们失落沮丧的事情;《村晚》写了傍晚,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归来的事情。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
    4.完成课后小练笔。
    (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
    (2)学生自由完成小练笔。(老师相机指导)
    (3)用展示台展示写得好的小练笔。
    5.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的形式,找出三首古诗的异同,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古诗中描绘的情景指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某件事的某一个瞬间,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小练笔,意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重视朗读指导。
    我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中悟情,悟中抒情,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2.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古诗词,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立足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感悟诗情。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说说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最后的小练笔,也是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学古诗可以让学生体会想象的乐趣,学完古诗后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
    3.关注语言训练。
    新教材强调,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后第2题意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练笔意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2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晃”,会写“蝴、蚂、蚱”等14个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3.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教学难点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教学策略
    1.识记字词
    结合语境,指导学生读准“倭、蚌、蚱”等容易读错的字;通过读音辨析,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晃”。根据字形特点,归类书写“蝴、蚂、蚱”,“拔、拴”,“瞎、铲、割”这3组字 ,重点指导“樱、承、瓢、逛”4个笔画较多的字。
    2.阅读理解
    运用长文短教的方法,紧扣中心词,梳理课文脉络;品读关键语段,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语言运用
    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品读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仿照文中的拟人句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说《呼兰河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晃”,会写“蝴、蚂、蚱”等14个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小女孩向我们讲述的她的童年往事,这个小女孩叫萧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祖父的园子)
    3.过渡:萧红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介绍作者萧红,引出《呼兰河传》,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也为引导学生阅读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字词学习。
    课件出示
    第一组:蚂蚱 蜻蜓 蚂蚱 蚌壳
    第二组:樱桃 谷穗 倭瓜
    第三组:拔草 铲地 割草
    第四组: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1)指名分组读,教师相机正音。
    (2)引导发现:你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特点?
    3.重点指导“樱、承、瓢、逛”4个笔画较多的字。
    (1)指导写 “樱”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指导写“承”字。最后两笔不要连写。
    (3)指导写“瓢”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
    (4)指导写“逛”字。注意不要漏掉“辶”。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四组词语的朗读别具匠心,意在引导学生初读时,关注园子里的一草一物以及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指导书写,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板块三 走进园子,感受美景
    1.教师引导:作者记忆中的园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1~3自然段)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指名学生回答)
    3.全班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概括。
    课件出示
    动物多: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颜色美:蝴蝶——白、黄、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像小毛球似的
    4.教师小结: 作者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写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彩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园子。齐读第1自然段,共同感受这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齐读)
    5.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大花园!仅仅只有这些小昆虫吗?(联系下文可知还有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果然是样样都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园子中的五彩缤纷、样样都有。指导学生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学习第1自然段,注重学法指导。
    板块四 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1.默读课文第4—16自然段,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水)
    2.这六件事都体现了一个什么字?(乐)还体现了一个什么词?(自由)
    3.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祖父的园子不仅景色美,样样都有,而且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自由,难怪“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是针对课后第一题来完成的,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的六件事,感受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初识祖父的园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园中的快乐和自由。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细读课文,趣中品乐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六件事,是哪六件事?(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水)
    2.浏览课文第4—16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汇报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①哪几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有趣?(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踢飞了)
    ②老师先指名学生表演这几个动作,再指名学生回答:你在瞎闹时的心情怎样?(板书:快乐)
    ③指名学生读出这份快乐。教师小结: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去的却是快乐!
    (2)预设二。(课件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
    ①想象“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该铲的没铲,不该铲的却被铲掉了)
    ②想象“我”铲地的动作是怎样的?(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③教师小结:边读边想象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现!以后要多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3)预设三。
    课件出示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①“把水往天空一扬”中,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把自己淋湿了,像只落汤鸡。我感受到了她的自由畅快。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小结:作者扬起的不仅是水,更是她的无忧无虑。
    (4)预设四。(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
    ①作者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捉蚂蚱就捉蚂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一切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自由)
    ②指名学生读出“我”的自由。(轻松自由的语气)
    3.教师小结:不管是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还是浇水,作者都是在瞎闹、乱钩、乱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设计意图】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理解文章“趣”之所在,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板块二 研读课文,笑中悟爱
    1.引导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呢?(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
    2.引导交流: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对“我”的宠爱呢?(全班学生交流)
    3.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祖父对“我”的爱。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即“祖父大笑起来”,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在这园子里拥有的快乐和自由,都是源自祖父的爱。(板书:爱)
    4.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是这样回忆祖父的笑的。
    课件出示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祖父的这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上,发挥你的想象,用“当……的时候,祖父笑了”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时候,祖父笑了!
    指名学生仿照例句说话,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5.祖父这一次又一次的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父对“我”浓浓的爱,这爱就组成了一首爱的小诗。
    课件出示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浇菜……
    (1)齐读这首小诗。你发现诗句有什么特点吗?(“我”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2)这首诗还没有写完,帮老师完成这首小诗。(学生练习写诗,老师相机指导)
    (3)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诗。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样的句子呢?(作者是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
    6.在一遍遍的反复中,作者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作者,悄悄地在作者的心中流淌。此时,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设计意图】抓住祖父的“笑”,体会祖父对我的宠爱,感悟园子里一切都自由的原因。利用祖父的“笑”,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读诗、写诗,在诗的意境中感受祖父的爱。
    板块三 品读重点,感悟表达
    1.正因为“我”在这园子里享受着快乐、自由,享受着祖父浓浓的爱,所以“我”看这个园子时,就感到这园子有一种特有的魅力。(课件出示课文第17自然段)
    (1)自由读第17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园子特有的魅力是什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师生接读。
    师引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生接读:鸟飞了, 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师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接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课件出示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作者的内心是自由快乐的)
    (2)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画上横线,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互相交流)
    (3)仿照这些拟人句写一写。
    3.作者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
    因为我感受到的是自由快乐,所以我看什么都是自由和快乐的。
    教师小结:这种借其他的景物来写自己心情的方法就叫作借景抒情、寄情于物。以后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景物。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感悟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抓住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走入作者内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板块四 阅读链接,再悟情感
    1.作者在园子里可真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啊!读了
    2.故乡住着她的许多亲人,可《呼兰河传》这本书开篇却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我”只说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因为只有祖父带给“我”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所以“我”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3.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我”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只要回忆起祖父,“我”就回忆起快乐、自由和有祖父疼爱的童年生活,“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馨、幸福。于是作者萧红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她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结尾部分)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体会到作者对祖父、对园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快去读一读《呼兰河传》吧,相信你读完后一定能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会对萧红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有更深刻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萧红人生经历的资料,让学生走近萧红,通过展示《呼兰河传》中的结尾部分,让学生走进萧红的内心。介绍《呼兰河传》,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教学要立足文本的特点,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学生阅读前的理解出发,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以此来推进教学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谓文眼,扣住此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和“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爱给予的,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与丰满,使教学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
    2.联系原著,丰富文本。
    节选自小说的课文,联系原著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旨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下,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向往,便可以体会欢乐背后淡淡的哀愁,更好地奠定教学的基调。
    3.展开想象,言意合一。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住文本中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语言表达的生长点,让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表达,走向语言与精神的共同成长。文中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形成的波澜去理解、推敲、琢磨,想象人物真实的心境,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策略
    1.识记生字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语境读准生字字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篝火、澄澈、旖旎、无垠、点缀”等容易读错的词语。出示词串“燕京、燕园、燕山、姓燕”,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燕”。
    2.朗读教学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找出季羡林爷爷直接描写家乡月亮的句子进行品读,直接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3.语言运用
    本文最大的语言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对比句品读感悟,仿照文中的对比句说一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
    1.引导吟诵: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学生吟诗。(课件出示吟诵月亮的诗句)
    3.导入课文题目:吟诵月亮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月是故乡明)
    4.简介作者。
    《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是季羡林爷爷写的,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季羡林的资料)
    5.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诗歌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了解题目的出处,为感悟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1)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读准多音字“燕”。(课件出示词串)
    课件出示
    燕京 燕园 燕山 姓燕
    指名学生认读。
    3.学生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
    (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
    (1)引导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指名交流)
    (2)引导概括: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感知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导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课件出示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1)指名朗读,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描写外国月亮的语段,学生读“我”的内心感受。
    3.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教师引导:北京燕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引导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师生合作朗读。
    4.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
    (1)默读课文: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朗读。(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评价,再齐读。
    5.教师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对比之下,故乡的小月亮究竟好在哪里呢?(指名学生说)
    6.师生在配乐中朗诵课文。
    7.教师小结:季羡林爷爷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季羡林爷爷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依然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外国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领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
    板块四 回读课文,感悟表达
    1.感悟写法。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凸显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见过的月亮都美妙绝伦,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的,月始终是故乡的明。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对比句。(学生练习写对比句,老师相机指导)
    (2)展示台上展示写得好的对比句。
    2.季羡林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对那个小山村念念不忘呢?(因为那里有季羡林爷爷童年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那里是他的故乡)
    3.作者只记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除了记得在故乡发生的事,他还记得故乡的什么?(他还记得故乡的景色,比如故乡的水)
    4.在作者心中故乡的水又是怎样的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指名读,再齐读。(板书:景——月、水)
    5.作者写故乡的月亮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他为何要写故乡的水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
    6.教师小结:原来故乡的水是给故乡的月亮当陪衬的。作者写家乡的月也好,水也好,都是为了借物抒情。借故乡的月亮,借故乡的水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故乡的一切都是他无法割舍、无法忘掉的。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季羡林爷爷心中的那个小月亮,寄托了多少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啊!(板书:情——思乡)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写对比句,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感悟衬托和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五 布置作业,搜集诗文
    1.回扣课文题目,出示杜甫的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诗。(课件出示《月夜忆舍弟》) 
    (1)指名学生读这首诗。
    (2)老师简单介绍:这首诗写了杜甫兄弟几人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的月亮,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2.布置作业。
    请大家课下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其他古诗,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扣课文题目,交流杜甫所写的思乡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加深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借助读前提示,自主阅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学。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文本,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把外国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领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训练学生写对比句,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
    2.运用习得的学法,自主阅读。
    通过质疑“故乡的月亮好在哪儿”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3.链接相关资料,自主阅读。
    链接相关资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需要。本文有些地方是教学时的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光靠老师讲和学生读,是不能让学生完全明白的,我们可以链接一些相关资料辅助一下,这样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会认“葬、腮、虬、玷”等13个生字。
    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3.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读的13个生字中,“玷、秉、飕”容易读错,要提醒学生结合词语具体语境识字。
    2.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感知,以读代讲。默读后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语言运用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外祖父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迁移运用,学会仿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古诗导入,初识梅花
    1.谈话导入,引出梅花。
    (1)教师导语:“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居首位。元代王冕写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诗,大家想读吗?(想)(课件出示《墨梅》)
    (2)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思考:你心目中的梅花是怎样的?
    2.出示寒梅傲雪图,引出课文题目。
    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梅花魂)
    【设计意图】古诗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出示寒梅傲雪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梅花不惧寒冷的特点。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课文题目。
    板块二 初读感知,理清结构
    1.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和同学你对题目的理解。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葬身 腮边 玷污 郑重 秉性 凉飕飕 码头 撩乱 手绢 华侨 眷恋
    指名学生读,正音,再齐读。
    3.全班交流汇报: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4.指导学生写小标题。
    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如第2自然段可以概括为“读诗词落泪”。
    5.引导学生概括小标题。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6.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深深地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7.通过情境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1)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顾往昔,追忆外祖父往日的情怀。你瞧,那梨花木大交椅上,外祖父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用横线画出外祖父教“我”读的诗词。
    (2)指名学生读画线的诗句。
    课件出示
    l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l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l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3)这三句诗是写什么的诗?(写思乡的诗)每当读到这类诗词,外祖父总会泪雨纷纷,这是为什么?(外祖父非常思念家乡)
    8.探寻落泪缘由,感受浓浓乡愁。
    (1)诗句里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勾起外祖父满腔的乡愁,怎能不潸然泪下呢?课文中共三次写到了外祖父的眼泪,另外两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落泪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2)指名学生读画波浪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l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椅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l 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3)外祖父三次落泪,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9.教师小结:外祖父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情感越浓,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外祖父心中刻骨铭心的痛。于是,外祖父在异国他乡将浓浓的思乡情寄托在梅花上,爱梅花超过了一切,我们从哪件事上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喜爱梅花呢?
    (1)在文中找到外祖父分外喜爱梅花的句子或段落。(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2)找出描写外祖父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外祖父爱惜墨梅图,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在外祖父眼里,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祖国的象征。每当思念祖国时,这墨梅图能慰藉外祖父的心。
    (3)请仿照这段话来描述你熟悉的一个人,要抓住这个人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来说。(学生自由进行语言训练)
    (4)指名学生上台口头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人的文章中,可以加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课文中词语的识记及理解的程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文本的归纳能力。本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在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引导下,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外祖父的思乡、爱国之情,从而自然顺畅地过渡到外祖父教育“我”要有梅花品格的这一重点段落的阅读。
    板块三 质疑课文题目,感悟爱国之心
    1.回归课文题目,引导质疑。
    师: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有魂吗?梅花的魂是什么呢?
    2.细读课文,释疑“梅花魂”。
    (1)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题目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句子。(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
    (2)师引导:原来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梅花的秉性是什么?(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3)教师小结:此刻让我想到了古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原来,外祖父喜欢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秉性,梅花的魂。大家现在知道梅花的魂是什么了吗?(梅花不怕寒冷、不怕风欺雪压的精神)
    3.由物及人,领悟精神。
    (1)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红梅赞》。
    (2)教师介绍: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美江姐。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这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谁呢?(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
    4.品读重点段落。
    (1)那些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就像这昂首怒放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13自然段。
    (2)梅花魂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5.感悟表达。
    这篇课文借梅花赞美了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这是什么表达方法?(借物喻人)第13自然段解释了题目的意思,在习作中这叫什么手法?(点明主题)
    6.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外祖父不但赞美梅花,他更希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格的人。文中是怎么写的?(指名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7.教师小结: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外祖父对莺儿说的,更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心灵独白。他漂泊海外,作为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板书:爱国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祖父的话展开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个过程紧扣一个“魂”字,引导学生通过对“魂”的解读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和点明主题的手法。
    板块四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生配乐齐唱《我的中国心》。
    2.教师总结:学了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你们也做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人,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都要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
    【设计意图】在扣人心弦的背景音乐和《我的中国心》的歌声中,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情感熏陶,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吟咏梅花,诗化入题。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所以我有意识地选取了王冕的《墨梅》,这首诗赞扬了墨梅的高风亮节。边看墨梅图边朗诵古诗,学生一下子被梅花的俏丽所吸引。
    2.个性阅读,诗化语言。
    文中“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等句子都是需要让学生带着感受来读的,也只有这种低缓、深情的句子才能让学生在诗意的朗读中感受到外祖父的一颗赤子之心。资料袋
    3.歌曲拓展,感受爱国情。
    随着《我的中国心》这首动情的音乐,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牵挂、眷恋之情。我想,此时此刻,牵挂着祖国、爱着祖国的已经不仅仅是文章中的老人了。







    相关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共19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含优质课件)(统编版小学语文)练习题: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含优质课件)(统编版小学语文)练习题,共37页。

    六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部编版小学语文),共32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