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讲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精品教案 (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讲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精品教案 (新高考)01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讲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精品教案 (新高考)02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讲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精品教案 (新高考)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讲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精品教案 (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讲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精品教案 (新高考),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架构,教学内容,规范解题,自主试笔,参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中就对学生有此明确要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子。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原文、误解原意。
    句读(jù dòu),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号的合称。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的段落,以读号表示,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而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
    文言文断句是训练学生语感、培养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成为文言文阅读测试中较重要的命题形式。
    考向(一) 标词性,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植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需要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可能需要断开。文言文中的动词、形容词往往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判断语句的停顿点。如教材示例: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选自《鸿门宴》)
    技法演示: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参考: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典例 1 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周 室 既 衰 诸 侯 恣 行 仲 尼 悼 礼 废 乐 崩 追 修 经 术 以 达 王 道 匡 乱 世 反 之 于 正 见 其 文 辞 为 天 下 制 仪 法 垂 六 艺 之 统 纪 于 后 世 作 孔 子 世 家 第 十 七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司马迁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写《孔子世家》,先分析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再指出孔子的做法,最后再说为其著书立传的原因。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对所给文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名词,比如________(“周室”“诸侯”“仲尼”等),根据语法中主谓句的形式,可以断开其中的部分语句。再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断句即可。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参考译文】
    周王室已经衰微,天下诸侯任意横行霸道。孔仲尼为礼崩乐坏而哀伤,于是追述先贤整理前圣经典学说,以求重建王道之术,匡救混乱之世以返回正道。(我)阅读过他的著作,(他)是要替天下订立礼法制度,留传“六艺”的统绪纲纪垂范后世。(我因此)作了《孔子世家》第十七。
    典例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置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规范解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断句分析:________(首先把四个选项分为A、B和C、D两组,两组不同之处是“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句子中主语是名词“帝”,谓语是“事”,名词“戎旅”是宾语,所以“帝少事戎旅”是个完整的句子,故排除C、D两项;分析A、B不同之处“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结合上下文,“时或谈论”主语为名词“帝”,“皆依违不敢难”的主语应该是名词“人”,可排除B项。故选A项)。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参考译文】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离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
    考向(二) 察对话,定句读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如教材示例: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技法演示: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两次有说话者,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三处,对话词“问”后可以断开,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根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
    断句参考: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典例 3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惠 子 谓 庄 子 曰 魏 王 贻 我 大 瓠 之 种 我 树 之 成 而 实 五 石 以 盛 水 浆 其 坚 不能 自 举 也 剖 之 以 为 瓢 则 瓠 落 无 所 容 非 不 枵 然 大 也 吾 为 其 无 用 而 掊 之 庄 子 曰 夫 子 固 拙 于 用 大 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所给内容是惠施和庄子的一段富有智慧的对话,惠子认为葫芦大了一无所用,但庄子一眼就看透了他做法的荒谬,指出其执着于“用大”却忽略事物本身的特点。
    第二步:借助对话,巧用标志。
    这是惠施和庄子的对话,其中的对话标志“曰”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比如________(“惠子谓庄子曰”“庄子曰”),其后就可以断开。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参考译文】
    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栽种活了,结的葫芦能装下五石东西。我用这个大葫芦去装水或酒,由于它皮薄易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把它剖开来做舀水的瓢,又嫌太平浅,盛不了多少水。葫芦不是不大啊!可是,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庄子说:“先生,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这个大的特点啊!”
    典例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见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何也?”
    A.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B.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C.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D.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规范解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断句分析:________(解答此题,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重点注意三个“曰”,就能较容易判断)。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参考译文】
    方信孺说:“交还战俘、交纳岁币是可以的,绑送主谋,自古没有这样做的,自称藩国、割让土地,则不是臣子忍心谈论的事。”纥石烈子仁发怒说:“你不想活着回去了吗?”方信孺说:“我接受命令走出国家大门时,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方信孺来到汴京,会见金国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完颜宗浩大声叱骂他说:“从前发动战事,今天前来求和,为什么呢?”
    考向(三) 看虚词,找位置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或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常见的情况有:
    如教材示例: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选自《游褒禅山记》)
    技法演示:本语段有句末语气词“焉”“也”各两个,一个句首语气词“夫”,五个句首关联词“于是”“以”“则”“而”“故”。本语段可根据虚词来完成断句。
    断句参考: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典例 5 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进 言 者 皆 曰 天 下 已 安 已 治 矣 臣 独 以 为 未 也 曰 安 且 治 者 非 愚 则 谀 皆 非 事 实 知 治 乱 之 体 者 也 夫 抱 火 厝 之 积 薪 之 下 而 寝 其 上 火 未 及 燃 因 谓 之 安 方 今 之 势 何 以 异 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贾谊对国家形势的判断。针对有人向皇帝进言说天下已经安宁,贾谊用打比方的办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确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
    第二步,找出虚词,巧妙断句。
    对所给文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虚词,比如“矣”“也”“者”“者也”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虚词,由此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明显的地方进行断句,比如________(“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等),均是依据虚词进行的断句。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参考译文】
    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却认为还不是那么回事。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大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大体的人。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全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
    典例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
    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A.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B.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C.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D.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规范解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乞奔丧”是“以父卒”的结果,且“奔丧”是“乞”的宾语,所以“乞奔丧”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阁臣”后的“之”是定语后置标志,“得终父母丧者”是“阁臣”的定语,“父母”前不应该断开,排除C。选D)。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
    【参考译文】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喜欢考察研究掌故、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开大殿,下诏批评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武宗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加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后的孝顺供养,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减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武宗不省察。
    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杨廷和到的时候,武宗正在宣府打猎,(皇上)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肉、美酒和钱财。杨廷和上疏致谢,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武宗只好作罢。
    考向(四) 抓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如教材示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选自《师说》)
    技法演示:上面文段中“庸……乎”“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志完全可断开。
    断句参考: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典例 7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子 墨 子 曰 万 事 莫 贵 于 义 今 谓 人 曰 予 子 冠 履 而 断 子 之 手 足 子 为 之 乎 必 不 为 何 故 则 冠 履 不 若 手 足 之 贵 也 又 曰 予 子 天 下 而 杀 子 之 身 子 为 之 乎 必 不 为 何 故 则 天 下 不 若 身 之 贵 也 争 一言 以 相 杀 是 贵 义 于 其 身 也
    (选自《墨子·贵义》)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墨子强调大义应该比生命更为可贵,由此得出结论“万事莫贵于义”。墨子是一个非常讲究说理的人,他就近取譬,层层推理,最后得出了他的观点。
    第二步:找出句式,巧妙断句。
    这段话中有两个介宾后置句,分别是“________”(万事莫贵于义)和“________”(是贵义于其身也);有两个相同的疑问句,为“________”(子为之乎);有两个相同的固定句式,为“________”(何故)。以上句子的前后均需断开。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参考译文】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向某人说:‘给你鞋帽,然后砍断你的手足,你干不干?’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鞋帽不如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干不干呢?’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生命可贵。(但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
    典例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未上,丁内艰。乾道元年,陈康伯荐,赐对,言:“历年屡下诏恤民,而惠未加浃。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上曰:“非卿不闻此言。”诏从之。
    A.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B.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C.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D.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规范解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此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首先把四个选项分为两组,A、B为一组,C、D为一组,两组不同之处是“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细民既困于倍输”为介宾后置句,其后可断开;“重”的意思是“又”,排除A、B。分析C、D两项,“今明堂肆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C,选D)。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
    【参考译文】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通晓《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到太学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深湛淳厚,有古人的风尚。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校的官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去参加殿试,(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没等到上任,遭母丧。乾道元年,陈康伯推荐他,皇上召施师点对答问题,施师点说:“以往各年屡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惠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百姓已经为加倍的赋税所困,又加上年成不好,屋子里也将近空了。赋税不能按期交纳,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拖欠。现在祭祀明堂大开恩赦,民户从四等以下,从四年以前拖欠至今的,希望全部免除。”皇上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的话。”诏令有关部门遵从(施师点的)意见。
    考向(五) 看结构,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如教材示例: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选自《劝学》)
    技法演示:文段中,“吾尝……矣,不如……也”和“……而……,……非……也,而……者……”是两组很整齐的对称句式,并且形成正反对比的对称结构。这些对称或正反对比的结构,都是我们断句的关键点。
    参考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典例 9 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米柔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东坡志林》)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文字叙述了作者被贬儋耳时元宵节与人出游的一些事,生活气息颇为浓厚,表达出了苏东坡旷达的人生情怀。
    第二步:分析结构,巧妙断句。
    画波浪线的部分句式整齐,________(“步”“入”“历”)三个词都是谓语动词,和后面的词构成整齐的动宾结构;“________(民夷杂糅,屠酤纷然)”两句都是主谓结构。以上句子句式整齐对称,可借助这些进行断句。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米柔/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参考译文】
    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来探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我高兴地答应了。在城西散步,还到寺庙里看看,走过小街小巷,只见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杀猪的,卖酒的,市井里人熙熙攘攘,等回到住处已经三鼓了。住处的门关着,仆人都熟睡着,鼾声响起,一觉醒来又睡去。我放下拐杖笑起来,这一游是得是失呢?你问我笑什么,我是笑自己呀;但我也笑韩退之钓不上大鱼来,还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却不知道钓鱼是不一定要钓上大鱼的。
    典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周镳,字仲驭,金坛人。父秦峙,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元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榷税芜湖。忧归,服阕,授南京礼部主事。极论内臣言官二事:“每读邸报①,半属内侍温纶②。自今锻炼③臣子,委亵天言,祗徇中贵之心,臣不知何所极也。言官言出祸随,黄道周诸臣荐贤不效,而刘宗周等勿获进;华允诚诸臣驱奸无济,而姚希孟等皆蒙谴。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帝怒斥为民,镳由是名闻天下。
    (选自《明史·周镳传》,有删改)
    【注】①邸报:朝廷传知朝政和臣僚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主要登载皇帝谕旨、臣僚奏章和朝廷动态等方面的内容。②温纶:对皇帝诏令的敬称。③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
    A.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B.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C.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D.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
    【规范解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每奉严谕”,“谕”特指皇帝的诏令,“奉严谕”是“接到严厉的告谕”的意思,因此应该在“谕”字后面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项;第二处,“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中“播弃忠良”和“奖成宵小”是一个对比的说法,结构对称,所以应该从中间断开,据此可以排除C项。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答案为B项)。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参考译文】
    周镳,字仲驭,是金坛人。父亲周秦峙,是云南布政使。周镳考取乡试第一名,崇祯元年成为进士,被授予南京户部主事一职,奉命在芜湖征税。因丧事回家,服丧期满,被授予南京礼部主事一职。极力论说宦官、言官二事:“每次阅读邸报,大半是由内侍代为发布的皇帝诏令。如今酷吏故意加罪于大臣,亵渎皇上的言论,恭敬地顺从宦官的心思,我不知这样下去会怎样。言官的谏言说出来就有祸患相随,黄道周众大臣举荐贤才不成功,而刘宗周等人不能得以晋用;华允诚众臣驱除奸佞没有成功,而姚希孟等人都被谴责。每次接到严厉的告谕,大多都是针对直言进谏的大臣的密章。从此背弃忠良之人,助成奸佞小人,只是让奸人之计畅快得逞,我更不知这样下去会怎样。”皇帝愤怒地谴责周镳,把周镳贬为庶民,周镳因此名闻天下。
    考向(六) 明修辞,巧判断
    文言文经常运用对偶、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如教材示例: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选自《过秦论》)
    技法演示:文段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显然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根据排比的特点可以断开此处。
    断句参考: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典例 11 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 先 治 其 国 欲 治 其 国 者 先 齐 其 家 欲 齐 其 家 者 先 修 其 身 欲 修 其 身 者 先 正 其 心 欲 正 其 心 者 先 诚 其 意 欲 诚 其 意 者 先 致 其 知 致 知 在 格 物
    (选自《大学》)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是《大学》里面的一段文字,主要讲一个人应该怎样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开始,逐步达到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的境界。
    第二步,分析修辞,巧妙断句。
    这段文字句式整齐,找到排比句的标志即可正确断句,注意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结构形式“________”(欲……先……),这是对这段文字进行断句的重要节点。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典例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A.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B.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C.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D.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规范解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先易后难,巧用方法。
    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将选项分为A、B与C、D两组,两组不同之处“有不可以形迹观人”,“以”是介词,明显与其后面的“形迹”组成介宾短语,故可排除A、B两项。C、D两项相比,“则不足以知人”与“则不足以救之”明显为对偶句式,故选C)。
    第三步:代入文本,细致检验。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参考译文】
    想法不正的人,如果在短时间内知道了,可以使之纠正。想法正的人,如果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就成为不正。有些人可以通过他的行事来观察他,有些人则不能这样。通过行事来观察人,则不足以体察他的品性或才能。一定要用行迹来约束人,则不足以挽救人。
    【微知点】
    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判断。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技法指导
    文言断句的流程是怎样的?
    新高考全国卷断句题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材料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去掉标点,一般设6~8处停顿。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两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而应该先通读所给语段,了解大致内容。如果是传记类文字,就要弄懂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应要弄清说话的人是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说理文字,则要弄明白谈论了哪些问题,表达了什么观点。凭语感,能断开的尽量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
    凭语感不能断开,则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上文所讲的“六大标志”入手,仔细推敲,确定可断之处。其中,名词(代词)断上断下推敲法是最易运用的一个小窍门,在句中的名词(代词)是断给上句作宾语还是断给下句作主语这一点上,稍作推敲,就极容易选对。当然,这六大标志在实际断句时,都是综合运用的。
    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
    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
    类别
    断句技巧
    常见例词
    发语词
    常居于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维、且
    时间词
    常居于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
    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
    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
    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
    哉、夫
    疑问语气词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
    复句关
    联词语
    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复音虚词
    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
    特殊词
    “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
    “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应在其后点断;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用在句中,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这种情况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相关教案

    专题02 文言断句(教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2 文言断句(教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高考精练,课堂知识点拨,课堂即学即练,模拟实战演练,参考译文,技巧指导,文言断句考场三步曲,助学断句歌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架构,教学内容,规范解题,自主试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教案 (新高考):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教案 (新高考),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架构,教学内容,规范解题,自主试笔,参考译文,做题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