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01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02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精品教案 (新高考),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架构,教学内容,规范解题,自主试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

    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知识架构】

    【教学内容】

    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的考查重点,更是考查热点。由于诗歌的内容及作者观点总是要通过诗歌的语言、形象、意境、表达技巧等来表现,因而诗歌的内容及作者观点一般都和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考向(一)  借助常见题材,把握思想情感

    我国的古代诗歌已经形成了某些固定的题材内容。某一种诗歌题材,往往用于表达某种类似的情感。列表如下:

    1.边塞征战诗

    内涵

    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内容

    多以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边塞风光、塞上风情为内容;多抒报国壮志、发反战呼声、记现实战事。

    情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之情。

    常用

    技法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2.送别怀人诗

    内涵

    以抒发离愁别绪、思意念情为主的诗歌。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诗中出现)。

    内容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涉及君臣官场赠别、市井朋友相别、亲人情人送别等。

    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迹。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用

    技法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③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

    ④想象(也叫虚写)。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3.羁旅思乡诗

    内涵

    主要抒写因各种原因滞留他乡,漂泊异地而怀念家乡、亲人的诗歌。

    标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栏等。

    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

    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之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之情。

    ②望尽天涯怀人之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③独居他乡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潦倒失意之情。

    ④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苦闷。

    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愤。

    常用

    技法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

    ③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4.爱情闺怨诗

    内涵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的诗歌。

    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

    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内容

    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或独居闺中的孤独等情感,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怨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情感

    ①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常用

    技法

    ①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②衬托。具体分为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先扬后抑。

    5.咏物言志诗

    内涵

    主要描绘自然之物,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

    技法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6.山水田园诗

    内涵

    以田园风光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内容

    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之情。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常用

    技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上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7.怀古咏史诗

    内涵

    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历史事件、人物有所感的诗歌。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国家、个人命运的坎坷。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

    技法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④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典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1)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1)本题题干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概括出________(农事荒废,民生艰难),另外从“白屋”一词也可看出________(百姓生活贫穷);由“厨传相仍”可知________(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从“最忆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________(此地自然风景优美)。

    (2)“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________(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其中也委婉地表达希望沈康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即表达了________(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写出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________(此前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常州的美景,表达了________(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2)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考向(二)  借助诗歌本身,把握思想情感

    1.把握时代脉搏,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背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2.熟悉一些诗人的生活、思想、际遇,做到“知人论世”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3.借助题目、小序和注释,了解诗歌隐含的内容和信息

    标题常常起到点明话题、交代内容、揭示主旨的作用。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诗歌题目下的注释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对解答题目起到关键的作用。

    4.联系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整体分析诗歌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密不可分,鉴赏中要注意整体阅读、理解、分析,不能架空分析,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或者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

    5.多角度分析,注意诗歌内容、情感等方面的多向性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古代诗歌大致地进行了分类,但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抒发了对“千古风流人物”的赞扬和仰慕,又有自己年华早逝、功业未成的感慨等。

    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1)“闲向春风倒酒瓶”是当春把酒,突出一个________(“闲”)字;“送客特过沙口堰”,送客特意绕道沙口堰,目的是去水心亭________(“看花”)。原因结合诗歌注解,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而刘禹锡当时是被贬和州,长期得不到升迁,只得寄情山水。作答时本题要对刘禹锡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了解。

    (2)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等考虑,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________(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有谁听”是表达________(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之感,并暗示________(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2)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技法指导

    如何高效突破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题?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②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③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④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罢,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

    古代诗歌的形象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古代诗歌的语言比较鉴赏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语言赏析题一样,看语言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但既然是比较赏析,首先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比较要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是求同还是求异)、角度(是从哪个角度比较),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表达技巧的比较还是定位于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因此,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修辞手法中的借代与借喻。

    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的比较鉴赏,前提是读懂诗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调。需要注意: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比较感情基调的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伤与欢快;进一步比较分析出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容;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

    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词中“敲遍阑干,拍遍阑干”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二者有何异同?请从情感表达与手法运用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解析】上阕点明登临,楼台虽小,视野却开阔,词人登楼眺望,内心酸楚忧愁之感油然而生。为排遣内心忧愁词人反复卷帘。但云迷漫,水迷漫,故国难回。下阕写春天寒气袭人,让人难以安歇,词人被乡愁所困,站在月下面对洁白的梨花双眉紧蹙。词中重复展现敲打栏杆这一细节,一“敲”一“拍”,一遍一遍,突出其愁之浓,其情之切。

    【答案】相同点:都是动作描写(细节),都是借拍打栏杆来排遣胸中的抑郁苦闷之气。不同点:①思想感情不同。辛词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蒋词抒发了词人故国难回,天涯无归路的哀愁。②辛词愁更浓,蒋词愁略淡。

     

    相关教案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用词之妙教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用词之妙教案,共5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各类型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教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各类型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边塞征戍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离别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人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专练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专练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