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01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02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必记4个知识点,必明3个易误点,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必记4个知识点
    1.角的分类
    (1)任意角可按旋转方向分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按终边位置可分为④________和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
    β=⑤________________.
    2.象限角
    3.角的度量
    (1)弧度制:把等于⑩________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2)角的度量制有:⑪________制,⑫________制.
    (3)换算关系:1°=⑬________rad,1 rad=⑭________.
    (4)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为⑮________,扇形面积公式为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二、必明3个易误点
    1.易混概念: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的角是概念不同的三类角.第一类是象限角,第二、第三类是区间角.
    2.利用180°=π rad进行互化时,易出现度量单位的混用.
    3.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当P(x,y)是单位圆上的点时有sin α=y,cs α=x,tan α=eq \f(y,x),但若不是单位圆时,如圆的半径为r,则sin α=eq \f(y,r),cs α=eq \f(x,r),tan α=eq \f(y,x).
    三、技法
    1.终边在某直线上角的求法4步骤
    (1)数形结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直线;
    (2)按逆时针方向写出[0,2π)内的角;
    (3)再由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写出满足条件角的集合;
    (4)求并集化简集合.
    2.确定kα,eq \f(α,k)(k∈N*)的终边位置3步骤
    (1)用终边相同角的形式表示出角α的范围;
    (2)再写出kα或eq \f(α,k)的范围;
    (3)然后根据k的可能取值讨论确定kα或eq \f(α,k)的终边所在位置.
    3. 应用弧度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利用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解题时,要注意角的单位必须是弧度.
    (2)求扇形面积最大值的问题时,常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3)在解决弧长问题和扇形面积问题时,要合理地利用圆心角所在的三角形.
    4. 三角函数定义应用策略
    (1)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可直接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则可先求出点P到原点的距离r,然后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3)已知角α的终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则可先设出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出此点到原点的距离,然后用三角函数的定义的推广形式求解.
    (4)已知角α的某三角函数值(含参数)或角α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含参数),可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列方程求参数值.
    (5)已知角α的终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或角α的大小,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角α终边上某特定点的坐标.
    5.三角函数值符号的记忆口诀
    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6.三角函数线的两个主要应用
    (1)三角式比较大小.
    (2)解三角不等式(方程).
    参考答案
    ①正角 ②负角 ③零角 ④象限角 ⑤k·360°+α(k∈Z) ⑥{α|2kπ<α<2kπ+eq \f(π,2),k∈Z} ⑦{α|2kπ+eq \f(π,2)<α<2kπ+π,k∈Z} ⑧{α|2kπ+π<α<2kπ+eq \f(3π,2),k∈Z}
    ⑨{α|2kπ+eq \f(3π,2)<α<2kπ+2π,k∈Z} ⑩半径 ⑪角度 ⑫弧度 ⑬eq \f(π,180) ⑭eq \b\lc\(\rc\)(\a\vs4\al\c1(\f(180,π)))°
    ⑮l=|α|r ⑯S=eq \f(1,2)lr=eq \f(1,2)|α|r2 ⑰y ⑱x ⑲eq \f(y,x) ⑳正 eq \(○,\s\up1(21))正 eq \(○,\s\up1(22))正 eq \(○,\s\up1(23))正 eq \(○,\s\up1(24))负 eq \(○,\s\up1(25))负
    eq \(○,\s\up1(26))负 eq \(○,\s\up1(27))负 eq \(○,\s\up1(28))正 eq \(○,\s\up1(29))负 eq \(○,\s\up1(30))正 eq \(○,\s\up1(31))负 eq \(○,\s\up1(32))MP eq \(○,\s\up1(33))OM eq \(○,\s\up1(34))AT
    第二节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一、必记3个知识点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平方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
    (2)商数关系:②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必明2个易误点
    1.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时,若开方,要特别注意判断符号.
    2.注意求值与化简后的结果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
    三、技法
    1.利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步骤
    2.利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的要求
    (1)化简过程是恒等变形;
    (2)结果要求项数尽可能少,次数尽可能低,结构尽可能简单,能求值的求出值.
    3.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方法
    (1)利用sin2α+cs2α=1可实现α的正弦、余弦的互化,利用eq \f(sin α,cs α)=tan α可以实现角α的弦切互化.
    (2)由一个角的任意一个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另外两个三角函数值,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需根据角所在的象限判断符号,当角所在的象限不明确时,要进行分类讨论.
    4. 已知角α的正切值,求由sin α和cs α构成的代数式的值,构成的代数式通常是分式齐次式或整式齐次式.
    (1)形如eq \f(asin α+bcs α,csin α+dcs α)的分式,可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s α;形如eq \f(asin2α+bsin αcs α+ccs2α,dsin2α+esin αcs α+fcs2α)的分式,可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s2α,将正、余弦转化为正切,从而求值.
    (2)形如asin2α+bsin αcs α+ccs2α的式子,可将其看成分母为1的分式,再将1变形为sin2α+cs2α,转化为形如eq \f(asin2α+bsin αcs α+ccs2α,sin2α+cs2α)的分式求解.
    5. 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中,sin2α+cs2α=1可变换成(sin α+cs α)2-2sin αcs α=1,其中sin α+cs α与sin α·cs α很容易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产生联系.若以sin α,cs α为两根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则可利用上述关系解决相关问题.如本题中,易知sin θ,cs θ是关于x的方程x2-eq \f(1,5)x-eq \f(12,25)=0的两个实数根,解方程可求出sin θ和cs θ.
    6. 同角三角函数式化简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1)对于含有根号的,常把被开方数(式)去根号达到化简的目的;
    (2)化切为弦,从而减少函数名称,达到化简的目的;
    (3)对于含高次的三角函数式,往往借助于因式分解或构造sin2α+cs2α=1,以降低次数,达到化简的目的.
    参考答案
    ①sin2α+cs2α=1 ②tan α=eq \f(sin α,cs α) ③-sin α ④-sin α ⑤sin α ⑥cs α
    ⑦cs α ⑧-cs α ⑨cs α ⑩-cs α ⑪sin α ⑫-sin α ⑬tan α
    ⑭-tan α ⑮-tan α ⑯0 ⑰eq \f(1,2)⑱eq \f(\r(3),2) ⑲eq \f(\r(3),2) ⑳eq \f(1,2) eq \(○,\s\up1(21))1 eq \(○,\s\up1(22))eq \f(\r(3),2) eq \(○,\s\up1(23))eq \f(1,2)
    eq \(○,\s\up1(24))-eq \f(1,2) eq \(○,\s\up1(25))-eq \f(\r(3),2) eq \(○,\s\up1(26))0 eq \(○,\s\up1(27))eq \f(\r(3),3) eq \(○,\s\up1(28))eq \r(3) eq \(○,\s\up1(29))-eq \r(3) eq \(○,\s\up1(30))-eq \f(\r(3),3)
    第三节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必记2个知识点
    1.周期函数
    (1)周期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①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②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③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④________________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必明2个易误点
    1.三角函数存在多个单调区间时易错用“∪”联结.
    2.研究三角函数单调性、对称中心、奇偶性及对称轴时易受基本函数影响,遗漏问题的多解,同时也可能忽视“k∈Z”这一条件.
    三、技法
    1. 求与三角函数有关的函数定义域的基本方法是“数形结合”,也就是在求这类函数定义域时,往往需要解有关的三角不等式,而解三角不等式的方法是:要么利用正、余弦曲线,正切曲线,要么利用单位圆等图形的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
    2. 三角函数最值或值域的三种求法
    (1)直接法:利用sin x,cs x的值域.
    (2)化一法:化为y=Asin(ωx+φ)+k的形式,确定ωx+φ的范围,根据正弦函数单调性写出函数的值域.
    (3)换元法:把sin x或cs x看作一个整体,转化为二次函数,求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问题.
    3.奇偶性与周期性的判断方法
    (1)奇偶性:由正、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可判断y=Asin ωx和y=Acs ωx分别为奇函数和偶函数.
    (2)周期性:利用函数y=Asin(ωx+φ),y=Acs(ωx+φ)(ω>0)的周期为eq \f(2π,ω),函数y=Atan(ωx+φ)(ω>0)的周期为eq \f(π,ω)求解.
    4.求三角函数单调区间的两种方法
    (1)代换法:就是将比较复杂的三角函数含自变量的代数式整体当作一个角u(或t),利用基本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列不等式求解.
    (2)图象法:画出三角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求它的单调区间.
    参考答案
    ①f(x+T)=f(x) ②T ③最小正数 ④最小正数 ⑤{y|-1≤y≤1} ⑥{y|-1≤y≤1} ⑦R ⑧eq \b\lc\[\rc\](\a\vs4\al\c1(-\f(π,2)+2kπ,\f(π,2)+2kπ)) ⑨eq \b\lc\[\rc\](\a\vs4\al\c1(\f(π,2)+2kπ,\f(3π,2)+2kπ)) ⑩[(2k-1)π,2kπ]
    ⑪[2kπ,(2k+1)π] ⑫eq \b\lc\(\rc\)(\a\vs4\al\c1(-\f(π,2)+kπ,\f(π,2)+kπ)) ⑬eq \f(π,2)+2kπ ⑭-eq \f(π,2)+2kπ ⑮2kπ
    ⑯π+2kπ ⑰奇函数 ⑱偶函数 ⑲奇函数 ⑳(kπ,0),k∈Z eq \(○,\s\up1(21))eq \b\lc\(\rc\)(\a\vs4\al\c1(kπ+\f(π,2),0)),k∈Z
    eq \(○,\s\up1(22))eq \b\lc\(\rc\)(\a\vs4\al\c1(\f(kπ,2),0)),k∈Z eq \(○,\s\up1(23))x=kπ+eq \f(π,2),k∈Z eq \(○,\s\up1(24))x=kπ,k∈Z eq \(○,\s\up1(25))2π eq \(○,\s\up1(26))2π eq \(○,\s\up1(27))π
    第四节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简单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一、必记3个知识点
    1.函数y=sin x的图象变换得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的步骤
    2.用五点法画y=Asin(ωx+φ)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用五点法画y=Asin(ωx+φ)一个周期内的简图时,要找五个特征点.如下表所示.
    3.简谐振动y=Asin(ωx+φ)中的有关物理量
    二、必明3个易误点
    1.函数图象变换要明确,要弄清楚是平移哪个函数的图象,得到哪个函数的图象.
    2.要注意平移前后两个函数的名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先利用诱导公式化为同名函数.
    3.由y=Asin ωx的图象得到y=Asin(ωx+φ)的图象时,需平移的单位数应为eq \b\lc\|\rc\|(\a\vs4\al\c1(\f(φ,ω))),而不是|φ|.
    三、技法
    1. 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的两种作法
    [提醒] 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都是针对x而言,即x本身加减多少值,而不是依赖于ωx加减多少值.
    2. 确定y=Asin(ωx+φ)+B(A>0,ω>0)的解析式的步骤
    (1)求A,B,确定函数的最大值M和最小值m,则A=eq \f(M-m,2),B=eq \f(M+m,2).
    (2)求ω,确定函数的周期T,则ω=eq \f(2π,T).
    (3)求φ,常用方法有
    ①代入法:把图象上的一个已知点代入(此时要注意该点在上升区间上还是在下降区间上)或把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代入.
    ②五点法:确定φ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特殊点作为突破口.
    3. 函数y=Asin(ωx+φ)(A>0,ω>0)的性质
    (1)奇偶性:φ=kπ时,函数y=Asin(ωx+φ)为奇函数;φ=kπ+eq \f(π,2)(k∈Z)时,函数y=Asin(ωx+φ)为偶函数.
    (2)周期性:y=Asin(ωx+φ)具有周期性,其最小正周期为T=eq \f(2π,ω).
    (3)单调性:根据y=sin t和t=ωx+φ(ω>0)的单调性来研究,由-eq \f(π,2)+2kπ≤ωx+φ≤eq \f(π,2)+2kπ(k∈Z)得单调增区间;由eq \f(π,2)+2kπ≤ωx+φ≤eq \f(3π,2)+2kπ(k∈Z)得单调减区间.
    (4)对称性:
    利用y=sin x的对称中心为(kπ,0)(k∈Z)求解,令ωx+φ=kπ(k∈Z),求得对称中心坐标.
    利用y=sin x的对称轴为x=kπ+eq \f(π,2)(k∈Z)求解,令ωx+φ=kπ+eq \f(π,2)(k∈Z)得其对称轴方程.
    参考答案
    ①|φ| ②eq \f(1,ω) ③eq \f(1,ω) ④eq \f(|φ|,ω) ⑤A ⑥A ⑦0 ⑧eq \f(π,2) ⑨π ⑩eq \f(3π,2) ⑪2π ⑫eq \f(2π,ω)
    ⑬eq \f(1,T) ⑭eq \f(ω,2π)
    第五节 三角恒等变换
    一、必记3个知识点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与二倍角有关的公式变形
    (1)2sin αcs α=sin 2α,sin αcs α=eq \f(1,2)sin 2α,cs α=eq \f(sin 2α,2sin α),cs2α-sin2α=cs 2α,eq \f(2tan α,1-tan2α)=tan 2α.
    (2)1±sin 2α=sin2α+cs2α±2sin αcs α=(sin α±cs α)2.
    (3)降幂公式:
    cs2α=⑧________________.
    sin2α=⑨________________.
    二、必明2个易误点
    1.实施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首先要准确记忆相关的三角公式.由于本章三角公式多,记错、记混三角公式是屡见不鲜的.
    2.凡是涉及“开平方”的问题,必须注意符号的选取,而符号的选取最终取决于角的范围.如果不能确定,则要进行分类讨论,防止丢解.
    三、技法
    1. 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策略
    (1)使用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首先要记住公式的结构特征和符号变化规律.例如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可简记为:“同名相乘,符号反”.
    (2)使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与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
    2. 三角函数公式活用技巧
    (1)逆用公式应准确找出所给式子与公式的异同,创造条件逆用公式.
    (2)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或tan α-tan β),tan(α+β)(或tan(α-β))三者中可以知二求一,注意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使用
    3. 利用角的变换求三角函数值的策略
    (1)当“已知角”有两个时,一般把“所求角”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
    (2)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眼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然后应用诱导公式把“所求角”变成“已知角”.
    (3)常见的角变换技巧:
    α=2·eq \f(α,2);α=(α+β)-β;α=β-(β-α);
    α=eq \f(1,2)[(α+β)+(α-β)];β=eq \f(1,2)[(α+β)-(α-β)];
    eq \f(π,4)+α=eq \f(π,2)-eq \b\lc\(\rc\)(\a\vs4\al\c1(\f(π,4)-α)).
    (4)特殊角的拆分:eq \f(7π,12)=eq \f(π,3)+eq \f(π,4),eq \f(5π,12)=eq \f(π,4)+eq \f(π,6),eq \f(π,12)=eq \f(π,3)-eq \f(π,4).
    4.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2)三角函数式化简的方法
    弦切互化,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降幂或升幂.
    在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中“次降角升”和“次升角降”是基本的规律,根号中含有三角函数式时,一般需要升次.如“考点一”第2题.
    5. 三角函数求值的3类求法
    (1)“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键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或具有某种关系.
    (2)“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难的,但仔细观察非特殊角与特殊角总有一定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结合公式转化为特殊角并且消除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而得解.
    (3)“给值求角”:实质是转化为“给值求值”,先求角的某一函数值,再求角的范围,最后确定角.
    6. 求函数周期、最值、单调区间的方法步骤
    (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及辅助角公式把三角函数关系式化成y=Asin(ωx+φ)+t或y=Acs(ωx+φ)+t的形式.
    (2)利用公式T=eq \f(2π,ω)(ω>0)求周期.
    (3)根据自变量的范围确定ωx+φ的范围,根据相应的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求值域或最值,另外求最值时,根据所给关系式的特点,也可换元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
    (4)根据正、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列不等式求函数y=Asin(ωx+φ)+t或y=Acs(ωx+φ)+t的单调区间.
    特别注意:常见方法与技巧:
    1.巧用公式变形:
    和差角公式变形:tan x±tan y=tan(x±y)·(1∓tan x·tan y);倍角公式变形:降幂公式cs2α=eq \f(1+cs 2α,2),sin2α=eq \f(1-cs 2α,2),
    配方变形:1±sin α=eq \b\lc\(\rc\)(\a\vs4\al\c1(sin\f(α,2)±cs\f(α,2)))2,
    1+cs α=2cs2 eq \f(α,2),1-cs α=2sin2eq \f(α,2).
    2.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或所证明)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
    失误与防范:
    1.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审查公式成立的条件,要注意和、差、倍角的相对性,要注意升次、降次的灵活运用,要注意“1”的各种变通.
    2.在三角函数求值时,一定不要忽视题中给出的或隐含的角的范围.
    参考答案
    ①cs αcs β-sin αsin β ②sin αcs β+cs αsin β ③eq \f(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④eq \f(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⑤2sin αcs α ⑥cs2α-sin2α ⑦eq \f(2tan α,1-tan2α) ⑧eq \f(1+cs 2α,2) ⑨eq \f(1-cs 2α,2)
    第六节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一、必记3个知识点
    1.正弦定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由正弦定理可以变形为:(1)abc=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a=2Rsin A,b=2Rsin B,③________;(3)sin A=eq \f(a,2R),sin B=eq \f(b,2R),sin C=④________等形式,以解决不同的三角形问题.
    2.余弦定理
    a2=⑤________________,b2=⑥____________________,c2=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弦定理可以变形为:cs A=⑧________________,cs B=⑨____________________,cs C=⑩__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面积公式
    S△ABC=eq \f(1,2)absin C=eq \f(1,2)bcsin A=eq \f(1,2)acsin B=eq \f(abc,4R)=eq \f(1,2)(a+b+c)·r(r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并可由此计算R、r.
    二、必明2个易误点
    1.由正弦定理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时易忽视解的判断.
    2.在判断三角形形状时,等式两边一般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
    三、技法
    1.解三角形
    (1)解三角形时,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
    (2)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
    2.应用正、余弦定理转化边角关系的技巧
    3.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基本方法
    (1)“角化边”: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边化角”: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C=π这个结论.
    4.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原则
    (1)对于面积公式S=eq \f(1,2)absin C=eq \f(1,2)acsin B=eq \f(1,2)bcsin A,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含哪个角的公式.
    (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解三角形.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互化.
    参考答案
    ①eq \f(a,sin A)=eq \f(b,sin B)=eq \f(c,sin C)=2R ②sin Asin Bsin C ③c=2Rsin C ④eq \f(c,2R)
    ⑤b2+c2-2bccs A ⑥a2+c2-2accs B ⑦a2+b2-2abcs C
    ⑧eq \f(b2+c2-a2,2bc) ⑨eq \f(a2+c2-b2,2ac) ⑩eq \f(a2+b2-c2,2ab)
    第七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一、必记5个知识点
    1.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同在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①________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②________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2.方位角
    一般指正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方位角45°,是指③__________________,即东北方向.
    3.方向角
    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角(如图)
    (1)北偏东α: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2)东北方向:指北偏东45°或东偏北45° .
    (3)其他方向角类似.
    4.坡角
    坡面与④________的夹角.(如图所示)
    5.坡比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即i=eq \f(h,l)=tan α(i为坡比,α为坡角).
    二、必明1个易误点
    易混淆方位角与方向角概念:方位角是指北方向与目标方向线按顺时针之间的夹角,而方向角是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三、技法
    1. 测量问题中距离问题的解法
    (1)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
    (2)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正弦定理或者余弦定理求解.
    2. 求解高度问题应注意的3个问题
    (1)在处理有关高度问题时,要理解仰角、俯角(它是在铅垂面上所成的角)、方向(位)角(它是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是关键.
    (2)在实际问题中,可能会遇到空间与平面(地面)同时研究的问题,这时最好画两个图形,一个空间图形,一个平面图形,这样处理起来既清楚又不容易搞错.
    (3)注意山或塔垂直于地面或海平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3. 求解角度问题应注意
    (1)明确方位角的含义;
    (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
    4. 平面几何中解三角形问题的求解思路
    (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
    (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参考答案
    ①上方 ②下方 ③北偏东45° ④水平面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函数
    正弦
    余弦
    正切
    定义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
    ⑰________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
    ⑱________叫做α的余弦,记作cs α
    ⑲________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
    各象限符号

    ⑳________
    eq \(○,\s\up1(21))________
    eq \(○,\s\up1(22))________

    eq \(○,\s\up1(23))________
    eq \(○,\s\up1(24))________
    eq \(○,\s\up1(25))________

    eq \(○,\s\up1(26))________
    eq \(○,\s\up1(27))________
    eq \(○,\s\up1(28))________

    eq \(○,\s\up1(29))________
    eq \(○,\s\up1(30))________
    eq \(○,\s\up1(31))________
    口诀
    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三角函
    数线
    有向线段eq \(○,\s\up1(32))________为正弦线
    有向线段eq \(○,\s\up1(33))________为余弦线
    有向线段eq \(○,\s\up1(34))________为正切线
    组数







    2kπ+α
    (k∈Z)
    π+α
    -α
    π-α
    eq \f(π,2)-α
    eq \f(π,2)+α
    正弦
    sin α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⑦______
    余弦
    cs α
    ⑧______
    ⑨______
    ⑩______
    ⑪______
    ⑫______
    正切
    tan α
    ⑬______
    ⑭______
    ⑮______
    角α

    30°
    45°
    60°
    90°
    120°
    150°
    180°
    角α的
    弧度数
    0
    eq \f(π,6)
    eq \f(π,4)
    eq \f(π,3)
    eq \f(π,2)
    eq \f(2π,3)
    eq \f(5π,6)
    π
    sin α
    ⑯___
    ⑰____
    eq \f(\r(2),2)
    ⑱____
    1
    ⑲____
    ⑳____
    0
    cs α
    eq \(○,\s\up1(21))___
    eq \(○,\s\up1(22))____
    eq \f(\r(2),2)
    eq \(○,\s\up1(23))____
    0
    eq \(○,\s\up1(24))____
    eq \(○,\s\up1(25))____
    -1
    tan α
    eq \(○,\s\up1(26))___
    eq \(○,\s\up1(27))____
    1
    eq \(○,\s\up1(28))____
    eq \(○,\s\up1(29))____
    eq \(○,\s\up1(30))____
    0
    函数
    y=sin x
    y=cs x
    y=tan x


    定义

    x∈R
    x∈R
    {x|x∈R且x≠
    eq \f(π,2)+kπ,k∈Z}
    值域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单调

    ⑧______________上递增,k∈Z;
    ⑨______________上递减,k∈Z
    ⑩______________上递增,k∈Z;
    ⑪______________上递减,k∈Z
    ⑫____________上递增,k∈Z


    x= ⑬__________时,ymax=1(k∈Z);
    x=⑭__________时,ymin=-1(k∈Z)
    x=⑮________时,
    ymax=1(k∈Z);
    x=⑯________时,ymin=-1(k∈Z)
    无最值
    奇偶性
    ⑰________
    ⑱________
    ⑲________
    对称

    对称中心:
    ⑳______________
    对称中心:
    eq \(○,\s\up1(21))____________
    对称中心:
    eq \(○,\s\up1(22))__________
    对称轴l:
    eq \(○,\s\up1(23))______________
    对称轴l:
    eq \(○,\s\up1(24))____________

    周期性
    eq \(○,\s\up1(25))____________
    eq \(○,\s\up1(26))____________
    eq \(○,\s\up1(27))____________
    x
    -eq \f(φ,ω)
    eq \f(\f(π,2)-φ,ω)
    eq \f(π-φ,ω)
    eq \f(\f(3π,2)-φ,ω)
    eq \f(2π-φ,ω)
    ωx+φ
    ⑦____
    ⑧____
    ⑨____
    eq \(○,\s\up1(10))____
    ⑪____
    y=Asin(ωx+φ)
    0
    A
    0
    -A
    0
    y=Asin(ωx+φ)
    (A>0,ω>0),
    x∈[0,+∞)表
    示一个振动量时
    振幅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A
    T=⑫____
    f=⑬______
    =⑭______
    ωx+φ
    φ
    五点法
    设z=ωx+φ,由z取0,eq \f(π,2),π,eq \f(3π,2),2π来求出相应的x,通过列表,计算得出五点坐标,描点后得出图象
    图象变
    换法
    由函数y=sin x的图象通过变换得到y=Asin(ωx+φ)的图象,有两种主要途径“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
    名称
    公式
    简记符号
    使用条件
    两角和
    的余弦
    cs(α+β)
    =①________________
    C(α+β)
    α,β∈R
    两角差
    的余弦
    cs(α-β) =cs αcs β+sin αsin β
    C(α-β)
    两角和
    的正弦
    sin(α+β) =②____________
    S(α+β)
    α,β∈R
    两角差
    的正弦
    sin(α-β) =sin αcs β-cs αsin β
    S(α-β)
    两角和
    的正切
    tan(α+β) =③______________
    T(α+β)
    α,β,α+β≠eq \f(π,2)+kπ(k∈Z)
    两角差
    的正切
    tan(α-β) =④______________
    T(α-β)
    α,β,α-β≠eq \f(π,2)+kπ(k∈Z)
    记法
    公式
    S2α
    sin 2α=⑤____________
    C2α
    cs 2α=⑥____________
    T2α
    tan 2α=⑦____________
    技巧
    解读
    边化角
    将表达式中的边利用公式a=2Rsin A,b=2Rsin B,c=2Rsin C化为角的关系.
    角化边
    将表达式中的角利用公式转化为边,出现角的正弦值用正弦定理转化.
    和积互化
    a2=b2+c2-2bccs A=(b+c)2-2bc(1+cs A).可联系已知条件,利用方程思想进行求解三角形的边
    相关教案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十三):概率与统计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十三):概率与统计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必记4个知识点,必明3个易误点,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三):导数与积分 (1)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三):导数与积分 (1)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必记5个知识点,必明3个易误点,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六):数列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六):数列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必记5个知识点,必明2个易误点,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知识技法精细过(四):三角函数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