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黄土高原》教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共3页。

    黄土高原 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说出本区域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景观特征。

    2、                能根据资料分析本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

    3、                了解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表现及成因。

    4、                会举例说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成就。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引入新课

    下面屏幕上依次出现的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逐一出现下列各段描述:(也可由教师逐一读出)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

    (学生说出“黄土高原”后,教师同样打出其他几段描述,帮助学生验证)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区域──黄土高原

    板书: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解:学习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知道黄土高原在哪儿?也就是它的位置。

    作为一个地形单元,它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范围之内。(指中国地形图讲解)

    板书:where

    提问:根据以往学习区域的经验,对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有几种表示方法。谁能到讲台上来,一边指地图,一边用与老师不同的角度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小结:(指图概括)同学们从不同的侧面表述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距省区的、位于温带亚欧大陆中部偏东的、我国第二级阶梯上、黄河上中游地区)正是在大家表述的这样一个位置上,有着这一独特的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黄土高原。

    板书: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过渡提问:刚刚我们确定了黄土高原的位置,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在这儿会形成黄土高原?──也就是黄土高原的成因。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了广泛支持的观点。虽然不能像科学家一样周密严谨的进行研究,但我们仍然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首先从教材P67大家可以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

    引申:还有同学能提出其他的支持风成说的观点的证据吗?

    引申:有没有同学不同意“风成说”的观点,你的疑问是什么?

    过渡: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如果“风成说”能很好地回答,那么这种学说会更加完善;如果暂时不能回答,还需要人类进一步去探索。

    黄土高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而且是世界之最,下面我们要看看它的样子。

    顾名思义,高原──海拔较高,我们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可以读出其海拔高度在1 000~2 000米之间。

    黄土:由黄土组成的。

    我们从下面的演示中仔细观察黄土高原有哪些特点?

    课件演示:由远及近,深厚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较大的坡度,深深的沟壑,植被稀少,暴雨冲刷,水土流失。

    板书:what

    提问:大家看到什么样的特点?

    板书:严重的水土流失

    演示: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这是黄土高原现在的面貌(一块塑料板上的土层植被稀少,支离破碎)。据考证,其原来植被茂密,沟壑稀少(塑料板上的草皮植被茂盛,沟壑稀少)。

    提问: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变成今天的面貌?

    提出你的观点,并采用前面老师提供的实物做实验,演示验证。(允许其他学生提出疑义,或提出相应的支持证据)

    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正确结论。

    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和实验,我们认为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而且这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板书:why

    提问:为什么水土流失严重?请大家继续设计实验,演示出来,说明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协助学生完成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小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板书:(地形、气候、植被、河流)自然人为

    提问:我们能否预见一下黄土高原的未来是什么样?

    请大家回去思考,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展望黄土高原的未来。

    学生思考,随时抢答。

     

     

     

     

     

     

     

     

     

     

     

     

     

     

    学生1: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

    学生2:黄土高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

    学生3:黄土高原在亚欧大陆和中国的位置。

    学生4:黄土高原与黄河的位置关系。

     

     

    学生1:从西到东,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颗粒越来越小,说明黄土是风成沉积物的一个证据。

    学生2:从西到东,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更进一步说明黄土的来源方向。

    学生3:黄土像积雪一样的分布,说明是从天而降的。

    学生4:黄土成分与当地基岩成分的不同,说明其外来性;与中亚和蒙古等地戈壁的成分相同,刚好和前面分析的来源方向相符合。

    学生5:古土壤的存在说明其形成的阶段性。

     

    学生:沙尘暴过后,一地不管何处,沙土的沉积厚度是均匀的;不同的地点,距沙尘源地越远,沙土的沉积厚度越小。

     

    学生观察视频课件。

     

    由黄土组成,土壤疏松。

    黄土分布深厚。

    地形特点: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学生1:地壳运动引起什么?

    实验1:使塑料板变形,观察塑料板上土层的变化。或使用纸板,使纸板断裂,观察纸板上土层的变化。

    学生2:风吹的?

    实验2:用吹风机吹塑料板上的土层,观察塑料板上土层的变化。

    学生3:流水侵蚀是怎样的?

    实验3:用喷壶淋水在土层上,观察塑料板上土层的变化。

    学生4:黄河含沙量大,就是佐证。

     

    学生1:黄土本身疏松,容易溶解在水中。

    实验1:对比黄土和岩石,说明黄土本身疏松,易溶于水,易被侵蚀。

    学生2:黄土直立,坡度大,流水的侵蚀力大。

    实验2:把土层倾斜和平放,流水侵蚀的力度不同。

    学生3:黄土高原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以暴雨的形式,冲刷力强。

    实验3:喷壶水流大和小,分别可看出冲刷力强和弱。

    学生4:植被的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

    如果是人为砍伐了树木,会加重水土流失。

    实验4:草皮和土层在同等的水流情况下,水土流失的情况有明显差异。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黄土铺就的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黄土高原》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