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01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02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浏览课文,导入新课,学课文第一部分,指导背诵,指导写字,布置作业,拓展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耻、寝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耻、诲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找两则文言文的出处或作者信息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 1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耻、寝,读准多音字会写耻、诲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第一部分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浏览课文,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读一读篇章页上的名言,自由讨论:你怎么看待苏轼的读书方法?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让学生浏览课文,圈出两则文言文片段的出处或作者等信息。

    4.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教师相机点拨,归纳总结。

    (1)本课第一部分所选语句出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

    孔子是一位大学问家,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多处讲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本课第三部分,所选文段的作者是南著名理学家朱熹。他编写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二、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让学生自主练习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读准字音,正确认读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错误的读音。

    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组成,可以通过组词羞耻、耻辱来识记,意思是羞尽、侮辱

    教师可重点点拨:识别这个词里读shí,是知道、认得的意思;文中的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根据字义读准字音。

    (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想想敏而好学好学的意思,好古的意思,是知也的意思,并根据字义猜测字的正确读音。

    点拨:读四声,是喜好的意思;在本句中同,读四声。

    (2)先指名领读,再让全班学生齐读这几个句子,巩固字音。

    4.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却只漫浪诵读等句子,学生边听边标出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练习读这几个句子。

    5.学生再次练习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三、学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先自主阅读,再小组过论,教师明确要求。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已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2)小组交流选自《论语》的几句话的大意,把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米,作好

    小组汇报准备。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先结合注释和上下文猜一猜句意,再交流。

    2.全班交流课文第一部分几句话的大意,教师相机点拨疑难问题。

    提示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时候,要结合整句话米理解,不要求学生逐字翻译。

    (1)引导学生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生先反复朗读,注意这句话中最后一个的读音和意思,相机指学生理解的意思是

    让学生尝试说出本句的大意。

    预设: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2)引导学生理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提示学生根据注释正确理解本句中的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

    教师相机提示:不耻下问就是不以下问为耻,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比如有的低年级同学可能也知道我们不了解的知识,必要的时候也应该虚心请教,此外,不耻不齿不一样,后者表示鄙视的意思。

    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的大意。

    预设: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引导学生理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提示学生注意”“的读音和意思。

    指导学生给字组词,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哪个词语放在句子中最合适。

    预设:可以组词默读、默写、默默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默默放在句子中最合适。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诲人不倦讲的是教育,孔子为什么从学习讲到了教育上?

    点拨:这正是孔子面对知识、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孔子认为,教育别人不仅是在传播知识,同时也是巩固所学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的大意。

    预设: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别人不知疲倦。

    (4)引导学生理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结合注释说说的读音和意思。教师相机点拨:好古指的是古代的文化。

    提示学生:这里的勤勉的意思,和敏而好学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分.

    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的大意。

    预设: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获取知识的人。

    (5)引导学生理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点拨不及的大意,即赶不上

    启发学生思考:犹恐失之是害怕失掉什么?

    点拨:这里说的是害怕失掉应该学习的东西。

    让学生试着说说这句话的大意。

    提示:学生理解本句可能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是不是有过想要赶快学会一种东西,总怕赶不上,又怕自己丢三落四的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本句的意思。

    预设:学习起来就好像在追逐什么,总怕赶不上似的,还怕丢掉了应该学习的东西。

    (6)引导学生理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的意思,如可通过查工具书、根据上下文,从字的两个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从而知道的意思是曾经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思,无益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以思就是用来思考,结合上文理解,就是不吃不睡、光把时间用来思考的意思;无益就是没有好处、没有长进。

    追问:为什么孔子说不如学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光是思考、不实际投入学习的坏处。

    让学生试着说说句子的大意。

    预设: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长进,还不如学习呢。

     

    四、指导背诵

    1.给出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关键字词,采用词句填空的形式,试着背诵课文的第一部分。

    例如:知、不知;敏、不耻;默、识、不厌、不倦;生、知、好古、敏;不及、失;不食、不寝、无益、不如。(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出示的字词数量)

    1. 去掉关键词,让学生根据意思再次尝试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2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后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全班交流怎样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师点拨:左右结构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是左右等宽。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对书写不正确或不美观的生字进行示范指导。

    3.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第 2 课 时

     

    课 时 目 标

     

    1.认识矣、岂2个生字,会写谓、诵等3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部分。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顾,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背诵课文第一部分,并说说大意。

    2.全班朗读第二则文言文。教师提示学生要读正确、读流利。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主练习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读准字音,正确认读矣、岂2个生字。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错误的读音。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第10课学写的字去掉提手旁就是。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就能记住

    (2)可以组词岂敢、岂有此理,是表示疑问的词,可以解释为难道、哪里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出句子的停顿。

    4.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读课文。

     

    三、小组讨论,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大意

    1、让学生先自学,再小组讨论,教师明确要求。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试者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全班交流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点拨:

    (1)余尝谓中的字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亦、矣、乎等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字。文言文读得多了,自然就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了。

    (2)眼口岂不到乎中的是表示疑问的词,在这里的意思是难道、哪里

    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则文言文的意思。

    4.同桌相互说说大意,再在班内交流。

    5.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并背诵。

     

    四、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提到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交流受到的启发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都告诉了我们哪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归纳、板书。

    预设:

    (1)课文第一部分中,第一句告诉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第二句传诉我们要勤奋学习,多发问;第三句是说学习要持之以恒第四句是说学习要勤勉;第五句是说求学不能懈怠,要有进取心;第六句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2)课文第二部分中,关于读书方法的关键词是心到”“眼到”“口到,它们告诉我们,读书要做到这三,尤其要做到心到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用过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吗?文中的学习态度,哪些你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今后你在读书学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

    平时我能够做到勤奋学习。但是,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不好意思问别人,今后在学习中,我要多多向别人请教。

    学习中我也有想得多,做得少的毛病。今后,我要做到学思并重、学思结合

    我在读书时能做到眼到”“口到,但有时不能做到心到。今后在读书时,我要更加用心、专心。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后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些什么。全班交流怎样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师点拨:

    (1)书写谓、诵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是上小下大,写字时要注意下面是,最后一笔竖弯钩笔要短,要写长一点,能托住整个字。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对书写不正确或不美观的字进行示范指导。

    3.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六、布置作业,拓展实践

    1.背诵两则文言文。

    2.制作一枚书签,把课文中对你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抄写在上面。

     

    七、板书设计

     

    古人谈读书

    《论语》         谦虚好学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朱熹            心到           眼到             口到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初读文言,读好《论语》之韵,再读文言,读懂《论语》之意,迁移运用,读懂朱熹读书之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6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