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01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02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文件包含我们与法律同行pptx、我们与法律同行docx、习近平就职宪法宣誓mp4、央视普法公益广告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诗作者为 代诗人 ;乙文作者为 文学家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4分)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起首两句以夸张手法叙写欢乐豪放的宴饮,体现作者与友人相处时的愉悦心情。
    B.乙文作者细致描绘山间一日及四时的自然风光,体现其寄情山水乐无穷的怡然自得。
    C.甲诗具体描绘渡黄河登泰山时艰难困顿的遭遇,形象体现了诗歌“行路难”的主题。
    D.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现作者对醉翁亭秀丽环境的欣赏。
    9.教材将甲诗和乙文编入同一单元,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种种 对此,我
    们要 、 地面对。(3分)
    【答案】
    6.唐 李白 北宋 欧阳修 (4分)
    7.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3分)
    8.B(2分)
    9.挫折(困难或不如意等) 豁达(乐观) 积极
    【解析】这两题是在考学生对诗歌的主旨把握,要求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内容,平常要求学生对诗歌主旨和内容把握明确,对相近或者相反的进行联系、比较。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艳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 ,两首诗都是作者在 (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 之情。(4分)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4分)
    【答案】
    6.(4分)(1分)西湖(1分)杭州(1分)(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
    7.(4分)C
    8.(4分)(1)(1分)春季(2)(1分)饮酒(3)(2分)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
    【解析】
    6.“湖”都指的是西湖,西湖在杭州。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7.选项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是错误。
    8.这部分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察,能对相近或者相反的内容进行联系、比较。
    2020年上海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诗中“云帆”的意思是 (2分)
    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修爭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悲愤。
    B.诗歌中的“冰”、“雪”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C.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诗歌表达情感激荡起伏,有苦闷迷惘,有积极乐观。
    【答案】
    6.高高的帆(2分)
    7.C(2分)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古诗的词语解释,属于基础题,平时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关注课下的注释,需要背诵。
    7.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并没有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所以C选项错误。
    2020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对文人雅士而言,饮酒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或借酒浇愁,或抒怀自遣、或娱乐宴饮……文字一旦与酒结合,似乎更有了酵厚悠长的韵味。请阅读词人“大醉”后所作的《水调歌头》以及作者“饮少辄醉”写下的《醉翁亭记》节选,体会其文字的深意。
    选文一: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_ (人名),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 (人名), 都是______________(朝代)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_________ (人名, 一位即可) (4分)
    7.读选文一《水调歌头》,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缘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埋怨明月,实则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读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用现代汉语翻单文中画线句。(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根据选文二可以知道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3分)
    【答案】
    6.(4分,每空1分)苏轼 欧阳修 北宋 柳宗元(韩愈、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7.(2分)C
    8.(3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而寄托在酒上。(关键字“得”“寓”)
    9.(3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分) 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1分)
    【解析】
    6.是文学常识的考查,作者的名字、朝代,以及唐宋八大家的常识积累。
    7.要注意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诗人苏轼是豪迈豁达的思想感谢,所以C项中“表达对人间生活的厌弃”是不正确的。
    8.注意关键词“得”“寓”的翻译,“得”是“领会”,“寓”是“寄托”,翻译后使得语序流畅即可,难度不大。
    9.醉翁亭也是因为诗人号“醉翁”得名,在文中可以找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号“醉翁”。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延伸义拓展可知“本意”和“另有之意”,即可作答。
    2020年上海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10题(12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两段文字的作者是 (朝代)的孟子,他是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分)
    根据选段,作战胜利除了依靠“人和”,还需要依靠( )(2分)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体现在论证的层层推进。如《天时不如地利》分三步推断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请加以简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也体现在善用排比,论证充分有力。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第二段,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 (2分) 战国(1分) 儒(1分)
    7. (2分) C
    8. (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注意“故”、“是” “苦”的落实)
    9. (3分)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1分),再提出“地利不如人和”(1分),最后进一步
    阐述“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1分)
    10. (2分)增强语势(1分),强调(有力论证)了一个人担当大任或成就大事,必须经历
    各种的磨练与锻造。(1分)
    【解析】
    6.此题属于简单的背记题目,难度不大,平常注意积累即可。
    7.结合题干信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强调的是人才要在磨难中造就,所以各个选项只有C是合适的。
    8.此题翻译注意 关键词“故”、“是” “苦”的翻译难度不大。
    9.此题分析《天时不如地利》的论证思路,前几年通常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无疑增加了难度。但是结合之前复习的阅读点击,即可得知文章分论点十分清晰。逐层概括即可。
    10.分析排比的修辞难度不大,注意格式:突出强调……,增强语势。

    2020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甲词中“水调歌头”是 ,“明月几时有”是题目。(1分)
    下列对甲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诗人千丝万缕的思想矛盾。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失望。
    “何事长向别时圆”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于子由的思念。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4分)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甲词中展现一个浪漫、旷达的苏轼,乙文中展现出一个 、 的苏轼。(4分)
    【答案】
    6.词牌名
    7. C
    8.怎么能因为看一遍就能记诵,草草结束学习呢!
    9.天资聪颖、读书用功
    【解析】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7.作者在词作中表现出是豁达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本句亦是对于悲欢离合的开阔理解。
    8.重点字词“岂”、“以”、“一过”、“了其事”的具体代指内容。
    9.东坡读书不用两遍——天资聪颖 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读书用功/孜孜不倦
    2020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6—9题(12分)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 (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 ,语段乙节选自课文《 》。(3分)
    7.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
    B.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8.语段乙中“迁客骚人”在“登斯楼”时的心境是 。(2分)
    9.说说你对语段甲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答案】
    6.(3分)宋(北宋) 词 岳阳楼记
    7.(3分)D C(1分)
    8.(2分)轻松酒脱(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喜气洋洋)
    9.(4分)说明:下列内容,答任意两点即可,如将意思拆成两点,当一点来算。
    (1)亲人间的欢聚不必强求,离散也不必伤感。
    (2)人世间不可避免“悲欢离合”。
    (3)反映了作者向世人发出美好的愿望。
    (4)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旷达)的思想感情。
    (5)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慨叹。
    【解析】
    本题考查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首先明确甲乙两文分别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岳阳楼记》,作者分别是苏轼和范仲淹,他们都是宋朝人;语段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裁是词。
    本题考查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A选项中“语段甲两‘问月’”,第一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充分显露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悲伤,第二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并非是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A错误。B选项“语段乙写明月千里”是写“迁客骚人”登楼的“览物之情”,并不是“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B错误。C选项甲语段具体写“婵娟”,可以说是抒发作者对“出世”“入世”的复杂情感,乙语段写月亮照映在平静的湖面像“沉璧”,以此写出了“迁客骚人”喜气洋洋的心情,C选项“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不恰当。D选项“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正确。
    3.“迁客骚人”“登斯楼”时的心境原文中“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得失全部忘却,举起酒杯面对清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总结概括轻松酒脱(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喜气洋洋)皆可。
    4.首先对句子内容进行翻译,在结合情感进行分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前一句写出了人世间不可避免“悲欢离合”,亲人间的欢聚不必强求,离散也不必伤感。流露出了诗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豁达,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后一句写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一种祝福,反映了作者向世人发出美好的愿望。
    2020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见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上述诗文的作者虽然都是 (朝代)人,但从两人所处的时期来看 (人名)早于 (人名)。(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诉衷情》中,诗人“ , ”的思想与处境,用《岳阳楼记》中的话来表达,就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分)
    9.上述诗文都有作者的慨叹,前者抒发了 之情:后者以“微斯人,吾谁
    与归”作结,在感喟中抒发了作者 的远大政治抱负。(4分)
    【答案】
    6.(3分)宋朝 范仲淹 陆游
    7.(3分)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个人得失而或喜或悲。(以、互文)
    8.(2分)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2+2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
    【解析】
    6.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第一个空关于两个作者所处的朝代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范仲淹是北宋的作家,陆游是南宋的词人,需要学生掌握相对牢固的历史知识做好判断。
    7.考查的是翻译,要求学生能够把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注意句中的“以”翻译成“因为”,另外注意前后句的互文。
    8.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诉衷情》中“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把爱国的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融合在一起,符合《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表达。
    9.考查对诗歌和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诉衷情》中表现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而《岳阳楼记》中的情感要抓住题干中“远大政治抱负”的提示,不难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以天下为己任”的答案。
    2020年上海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10题(1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婵娟”是指 。(2分)
    7.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序交待了写词时间和缘由。 B.全词围绕一个“月”字展开。
    C.表达了渴望留在天宫的心愿。 D.词中的情感由惆怅转向豁达。
    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文作者是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段批评了“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B.选段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
    C.选段认为见利忘义是迷失本心的表现。
    D.选段运用对比和排比,态度鲜明,语势强烈。
    【答案】
    (2分)月亮
    (2分)C
    8. (2分)孟子(孟轲)
    9. (3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万钟、于、何加)
    10.(3分)A
    【解析】
    关于月亮的别称,学生可以多进行积累。本题中“千里共婵娟”,由诗句的含义不难知道“婵娟”指月亮。
    本题需要学生理解这首词的的内容,准确把握词的情感思想。小序里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和缘由,全词围绕“月”字展开,上阙写出了政治的失意惆怅,下阙写出了对弟弟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所以C项错误。
    本题需要孩子熟练掌握课内的文学文化常识,并且只问到作者,题目比较简单。
    翻译课内的文言文语句,要注意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字字落实,留心特殊句式。本句除了反问句式,“万钟”、“于”、“何加”关键词语的含义也需要注意。
    这一段孟子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文章中心论点。用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在孟子看来,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该舍生取义。但是,有的人在穷因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会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接着分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所以B、C 不选,文段运用排比和对比,态度十分明确,所以D不选,因此选择A项。
    2020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节选) 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6.这两篇文章都与手足之情相关。《水调歌头》是宋代的_____(姓名)在_____(节日)思念弟弟子由时所作。《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则是_______(朝代)的郑燮和弟弟谈论读书的书信。(3分)
    7.以下对《水调歌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中“欲”“恐”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
    B.上片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人间的眷恋之情。
    C.下片描绘了作者深夜无眠、思念亲人的画面。
    D.下片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人间多些团圆的祝福。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中,郑燮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主张。(4分)
    【答案】
    6.苏轼(1分)中秋(1分)清代(1分)
    7.C(2分)
    8.老吏史觉得这样/他很辛苦,苏东坡(却读得)畅快,毫无倦意。(3分)
    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2分) 读书要深入研读(2分)
    【解析】
    6.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学生复习时候需要多注意课下注释,积累文学常识。
    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抓住各项中关键信息点,与文中相关内容比照。A项“欲”“恐”句,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A项正确。B项上片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也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起伏跌宕,写得出神入化。C项“无眠”泛指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所以C错误,D项正确。
    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词有“之”,代词。“苦”形容词作动词,翻译为认为……辛苦,另外省略部分要加上。
    9.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的“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可知,作者否定的是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观点,根据第二段中“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可知作者的观点是读书应深入钻研。
    2020年上海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11分)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1分)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
    8.文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要求写出两点)(4分)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下列选项中,表达了相同思想情怀的一句诗是( )(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答案】
    6.范仲淹(1分)
    7. 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3分)
    8. 因知音难觅的孤独/对古仁人的仰慕/对友人的规劝。(答对两点即可)(4分)
    9. D(3分)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需要学生日常注重积累,难度较低。
    7.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翻译时需要注意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8.本题考查的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创作背景来分析,本篇文章是作者应友人要求所作,因此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规劝,作者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做对比,表达了对古仁人的仰慕和自己知音难觅的孤独。
    9.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中心主旨的把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达的是诗人虽然远离朝堂,但是心忧国事壮志难酬的感情。
    2020年上海长宁区和金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2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直万钱”中“直”的意思是 ;“济沧海”中“济”的意思是 。(2分)
    7.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了高扬豪迈的气概。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自己增加了信心。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回到现实中来,诗人再一次感到前路崎岖、歧途甚多,因而发出慨叹。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上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朝代)的林嗣环。(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了人们深夜救火前后的情形。
    B.第②段表达了作者对艺人表演的赞美。
    C.第③段写了宾客的肖像、心理和动作。
    D.选文表现了艺人表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
    【答案】
    6.同“值”,价值 渡
    7.B
    8.口技 清
    9.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失火的一个地方来。
    10.A
    【解析】
    6.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结合点击,即可知道直是同“值”,价值,济是渡的意思。
    7.B项对“冰塞川”“雪满山”的情感理解错误,情感不是高扬豪迈,应是苦闷抑郁。
    8.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结合点击,即可知道本篇文章是《口技》,为清代的林嗣环所写。
    9.该篇文言文是课内文言文,翻译难度较低,翻译的时候把内容补充完整,注意“其”的翻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失火的一个地方来。
    10.根据文章内容,比较选项可知A选项中第①段只讲了失火救火的情形,没有救火后的内容的描写。
    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甲)(乙)诗文。完成6-9题(12分)
    (甲)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行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行路难》的作者是唐朝的 ;《为学》的“吾一瓶一钵足矣”与诗歌中的“ ”所表达的情感相似。(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3分)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8.下列对诗文中的“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中借路途之难喻指人生仕途艰难。
    B.乙文中强调为学的难易可以相互转化。
    C.一诗一文都表现出面对困难时积极的态度。
    D.一诗一文都表明知难而进就能够战胜困难。
    9.上面诗文都有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甲诗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从“ ”到自信乐观的心理转变;乙文通过人物描写出了富者从最初的 、嘲讽到惭愧的心理变化。(4分)
    【答案】
    6.李白(1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
    7.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3分)
    8. D(3 分)
    9.茫然(2分) 疑感(2 分)
    【答案】
    6.根据点击文学常识即可知道本篇文章是《行路难》,为唐李白所写,根据《为学》内容的“吾一瓶一钵足矣”的理解可知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一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根据《点击》翻译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
    8.对诗文中的“难”理解不正确D.一诗一文都表明知难而进就能够战胜困难,《行路难》中并未有此表达。
    9.甲诗由“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从茫然心理转变;乙文“吾欲之南海,何如?”通过人物描写出了富者从最初是疑感的心理变化。
    2020年上海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甲】词【乙】文,完成第6-9题(13分)
    【甲】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朝的________(人名),【甲】词的作者是和【乙】文作者同朝代的________(人名)。(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词中“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迎着微风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甲】词上阕情景交融,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下阕抒情,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C.【乙】文中“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乙】文作者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
    9.【乙】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着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1)迁客骚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仁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宋 范仲淹 柳永(3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7.太阳和品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山岳隐藏了它们的形迹/山岳潜藏得不见踪影)(3分)
    8.B(3分)
    9.以物喜,以已(1分)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1分)
    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
    【解析】
    乙文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注意“仲”的书写;甲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翻译的要求是要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果遇到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学生要掌握诗文的具体内容,并能通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A项中“伫倚危楼风细细”指的是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这里“危楼”是“高楼”的意思。C项“进亦忧”应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二者反了。D项中乙文为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故选择B项。
    文言文的内容分析和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平时积累地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上海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8题(12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调歌头》的作者是(1)____________,诗人因看到(2)_____________而“把酒问青天”,奇特的想象体现诗人(3)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3分)
    8.《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的意思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抒写了迁客骚人因(2)___________________而“喜洋洋”。此段描写的作用是(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答案】
    6.湖岸上的芷草,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7.苏轼;明月;豪放、浪漫、洒脱
    8.举起酒杯,面对清风;登楼看到晴和之景;突出迁客骚人以物喜,与上段以己悲构成一个整体,与下文古仁人形成对比,在此基础上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解析】
    本题是整张试卷各模块中较往年变化最大的一部分,把原来的第二题“诗词曲赏析”和第三题“古文理解”合二为一,形成了“课内古诗+课内文言文”的考察形式。但在出题上依旧是分开出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比阅读,所以难度不大。
    6.考察句子的翻译,属于常规题型。翻译的时候注意意译,语义表述要通顺。
    7.考察文学常识以及重点字词和主旨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人物形象可以写一到两个词,保证答题准确率。
    8.考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段落的作用。前两空考察句子意思以及概括能力,难度不大。第三空考察段落的作用,容易失分。要注意内容,以及和上下文结构上的作用,以及对全文中心的作用。思路要清晰,按点答题。
    比较点
    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诗题提供的
    信息分析
    天气情况或者季节
    初晴后雨

    作者的行为

    踏春
    诗的写作特点
    (3)
    从远近或高低角度变化,写出景物特点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