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学习抒情》优课教学设计01
    《学习抒情》优课教学设计02
    《学习抒情》优课教学设计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学习抒情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学习抒情精品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学情分析,创意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枝一叶总关情——学会抒情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这节写作课的设计初衷源于对年级下册第单元的学习。本单元多抒情类文章,抒情方式多样,情感真挚,教会学生学会用抒情的方法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基于以上对本单元的理解,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结合平时的教学,主要从以下个方面考虑:

    首先,初中生往往觉得写作缺乏素材,本课要通过品味名篇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会学生感受生活经历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体验美好事物美好情感,为写作打开思路

    第二,针对初中阶段叙事类文章较多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适当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争取通过三年的写作实践最终在中考作文中胜出

    第三,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所以倡导语言平淡一点,情感自然一点,同样也能创造出真境界,传达真感情,这也能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爱上写作

    第四,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生活中、身边的凡人小事往往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人们抛诸脑后,人们根本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初中生也是如此所以倡导他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叙好事抒好情,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学生们学会品味生活中的美,不乏独到的匠心。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区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创意说明】

    这是一写作课,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以教师引导、点拨为辅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品味,并且在交流中萌发口头作文意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能说,以致最终达到诉诸笔端、我手写我口的教学目标。感悟品味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并利用优秀学生习作来打开学生思维,打消学生对写作畏难心理。通过本课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并能通过具体的方法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用抒情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教学目标

        1、结合学过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开展学习。

    3、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4、学会在生活中体验美好事物,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

    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学习并会运用基本的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方法

    1、朗读; 2、品析法; 3、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说明抒情在写作当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写作指导:(PPT显示一枝一叶总关情——学会抒情。

    老师板书题目:学会抒情

    二、抒情的含义及其分类

    1、提出问题:什么是抒情?抒情可以分成几类?

    2、反馈指导:

    (1)学生交流: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PPT显示抒情的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2)教师补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即抒发感情。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出来,使读者引起共鸣,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就叫抒情。

    PPT显示: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

    3、师示例讲解直接抒情:

    一副梅花的图片请同学直接抒情。

     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梅花可真美啊!

        《兰亭序》这幅书法作品怎样用直接抒情赞美?

     学生回答:字体娟秀飘逸,真潇洒,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黄河颂》中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    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是怎样直接抒情的?

    学生分析:这一句表现了对黄河的敬仰之情和对中华儿女的赞美之情。

    师问:哪位同学还能用学过的文章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抒情。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啊!这最后一课,我永远也忘不!

    ……

    三、名篇引领,感知接抒情的方法

    老师:让我们阅读名家名篇,体会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的不同来研究间接抒情的方法

    问:间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呢?

    PPT显示1、介绍第——借景抒情

        PPT显示(1)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PPT显示(2)示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花草树木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描写抒发亡国的忧愤和离散的忧伤。

       (3)请学生举例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社戏》当中月下行船一段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4)小结:通过以上交流,我们不难发现用写景的方法来抒情,文字间虽然不着情感一词,但表的效果确实是妙不可言,所以王国维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高论,但要注意景物的色调要与感情相契合。

    2、介绍第二种——借事抒情

    1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感染读者。

    (2)师示例: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落下眼泪。《背影》

    这段叙事从祖母离世写到父亲丢了工作,再到父子二人奔丧回家,一连串的叙事表现家境破败的景象,读来也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3)请学生举例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季羡林《我的童年》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叔父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

    小结:融情于事的方法让感情自然流淌在叙事当中,也能产生感人的力量,但要注意这种叙事不同于普通的叙事,这种叙事往往是片段的,不完整的

    3、介绍第三种——融情于描写

    (1)老师示例:

    《背影》中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描写有外貌,也有动作,写出了父亲给儿子送行时艰难的买橘子的过程,表现了慈父的爱子之情,也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肖像和动作描写)

    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景物描写)

    (2)生示例: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小结:从上述例句不难看出,无论使用什么描写,在这里都成为很好的情感表达的方式。

    4、介绍第四种——借物抒情

    (1)用一篇学生的习作引入,学生欣赏优秀习作之一——《豆瓣酱》,请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抒情。

    老师问:文中把自己对家乡、对奶奶的情感寄托在了豆瓣酱上表达出来,文字朴实无华情感却耐人寻味。用什么方法来抒情?

    (2)引出——借物抒情

    (3)学生回顾刚刚学过的《春酒》的抒情方法——借物抒情。

    5、介绍第五种——借修辞抒情

    (1)老师给示例

    (2)请同学回忆学过的文章中哪些语句分别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什么感情。

    3)学生可能举到的例句: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比喻)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拟人)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反问)

    ……

    小结: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直接抒情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运用景物、叙事、描写、借物以及修辞的妙用都可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含蓄自然流露的情感同样情真意切,同样可以感人至深。

    PPT显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融情于描写、借物抒情、借修辞抒情。

    四、激情创作,体验抒情

    1、说一说,学生分组讨论。

    PPT出示讨论问题:

    如果你写你打算写什么事、什么景或者什么物?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或是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2、 写一写请同学们写一个抒情的小片段来表达某种感情

        PPT显示:片段作文。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提示: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3评一评,把自己写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请大家评点所用的方法,抒发什么情感,提出修改意见。

    (1)四人小组成员交流习作,推荐最好的一个片段,当堂朗读交流。

    (2)交流完之后,大家点评好的习作,并明确所运用到的抒情方法

    、总结:

    (1)学生总结:

    可能会总结到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融情于描写借物抒情借修辞抒情)。

    (2)老师总结并引导

      通过交流、朗读、点评等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了抒情这种表达方式。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要根据抒情的内容特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创作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也就是要有真挚的感情。秉承一个字而写,便是至情至性的好文章。世间万物皆可抒情,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只要是自己的深切感受,真实情感的流露,相信就一定能够打动读者。希望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每当发现难忘的生活场景时就让我们拿起这支生花的妙笔,将生活的美好定格,留住生活的恩赐,再用抒情为文章画上点睛的一笔。这样,当年华老去,你会因为这些文字的存在而变得内心无比丰盈!

    、作业

      请用本节课所学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作文,横线上补充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在叙事中使用抒情的表达方法,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学会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融情于事

               融情与描写

               借物抒情

               借修辞抒情

    相关教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 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 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赏析下面两个片段,什么是借景抒情,理解“借景抒情”,课中检测,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课时,布置作业,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6*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6*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梳理结构,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