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章第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章第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01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章第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02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章第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章第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展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纲解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6.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7.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8.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9.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0.能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1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1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一、物质的组成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之分。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

    二、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2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3)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1_nm

    1100_nm

    >100_nm

    分散质微

    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介稳性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

    不能

    分散质能否

    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聚沉

    a.概念:使胶体粒子聚集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b.方法:加入电解质溶液、加热、搅拌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c.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

    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渗析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应用:提纯胶体;血液透析。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错因: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种类不变。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错因:NaNaClSiO2是化学式,它们不是由分子组成的,无分子式。

    (3)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错因:CuSO4·5H2O是由固定微粒组成的,是纯净物。

    (4)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错因:Al2O3与酸反应,是两性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是特殊氧化物——过氧化物。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错因:纯碱是Na2CO3,属于碳酸盐。

    (6)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错因:胶体呈电中性,胶粒带电。

    (7)1 mL 1 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若FeCl3完全水解,则可制得0.001NAFe(OH)3胶体粒子。(×)

    错因:Fe(OH)3胶体粒子是大量Fe3和大量OH聚集而成的粒子(其直径介于1100_nm之间),故数目远远小于103NA个。

    (8)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错因:O2O3的混合气体只含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一P42T1)现有下列4组物质:

    ACaONOCO2Al2O3

    BH2Cl2N2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填写下表空白。

     

     

    A

    B

    C

    D

    分类标准

    酸性氧化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弱电解质

    属于该类

    别的物质

     

     

     

     

     

    (2)(1)表中的4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O2 Cu O2 H2O

    (2)2CuO2CO2H2O===Cu2(OH)2CO3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具有的性质有(  )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⑥

    答案 C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解析] 冰水混合物的成分为水,为纯净物;爆鸣气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二甲苯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溴苯是纯净物;C5H12不一定表示纯净物,可能是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混合物;氧化镁中氧的含量为40%,故含氧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花生油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密封保存的NO2气体,存在2NO2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综上所述,①⑧⑨一定属于纯净物,A正确。

    [答案] A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1)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2)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4)合金。

    注意 由同位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为纯净物。如H2D2T2H2OD2O

    2把握物质分类的四个标准

    (1)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是否与碱、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4)溶液、浊液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1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化合物 能与硝酸反应 钠盐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氧化物

    A②⑤⑥  B①②⑥

    C①③④  D①④⑤

    答案 D

    解析 Na2ONaOHNa2CO3NaClNa2SO4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错误。Na2O属于钠的氧化物,NaOH属于碱,故③⑥错误。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正确。Na2ONaOHNa2CO3NaClNa2SO4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正确。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NO

    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

    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

     

    答案 C

    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SiO2Fe2O3)

    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5.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或碱)的溶液。

    6.一个一元强酸分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强酸(NaHSO4)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解析] 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提炼CuSO4·5H2O时,煎熬泉水的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为:CuSO4Fe===CuFeSO4,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石灰石高温煅烧后能制得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积变又成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判断依据: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分馏、蒸馏

    干馏

    三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五化

    熔化、汽化、

    液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皂化、硝化、酯化、裂化

     

    3.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答案 C

    4(2019·贵州重点中学高考教学质量测评)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B.科学家提出了光催化水分解制备氢气,此法比电解水制备氢气更环保、更经济

    C.明矾可作净水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时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

    D.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涉及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答案 A

    解析 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出炉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的气化是让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液体燃料,均为化学变化,A错误。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

    2.电解质的电离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3.金属与酸反应不一定生成氢气,如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

    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2FeCl3Cu===2FeCl2CuCl2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错误。

    [答案] C

                        

     

    1胶体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离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3)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

    (4)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2胶体的制备方法

    (1)物理研磨法——如大豆制豆浆

    (2)Fe(OH)3胶体制备

    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用Fe3与碱反应制得;利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时,不能长时间加热。

    书写Fe(OH)3胶体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

    a.用===而不用

    bFe(OH)3分子式后注明胶体而不使用“↓”

    c.反应条件是

    dHCl后不能标“↑”

    3胶体性质的主要应用

    (1)盐卤点豆腐。

    (2)江河入海口处沙洲的形成。

    (3)静电除尘。

    (4)血液透析。

    (5)明矾、氯化铁晶体净水。

    (6)蛋白质的盐析。

    5.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用盐卤点豆腐 用明矾净水 医学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②③  D.全部

    答案 D

    解析 用盐卤点豆腐是利用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明矾的水溶液中含Al3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粒吸附作用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其他胶粒,凝聚成较大的微粒而沉淀,使水得到净化;血浆是一种液溶胶,三氯化铁是电解质,用三氯化铁止血就是利用电解质促使血液聚沉;江河中含有大量泥沙,也含有大量土壤胶体,海洋中含有NaCl等电解质,电解质促使胶体聚沉,与泥沙一起形成三角洲。

    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

    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半透膜得到提纯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纳米之间,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传统文化中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对应学生用书P019

                       

    根据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这类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考生需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言文信息,抓住关键的字词进行解答。

    [答案] D

    [体验1] 《周礼》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古人蔡伦以改进了造纸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

    B砺房成灰是氧化还原反应

    C与水混合,溶液呈碱性

    D.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答案 B

    解析 牡蛎壳为贝壳,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A正确;砺房成灰是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和CO2,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即可得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C正确;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正确。

    [解析] 氧化铁的颜色为红棕色,不是青色,A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BCD正确。

    [答案] A

    [体验2] (2020·湖北八校高三联考)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人称一带一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

    答案 A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

    1.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NOC2H5OHHNO3I2

    BCaON2HClH2O

    CNH3H2SSiCO

    DCO2SiO2CH3COOHH2SO4

    答案 A

    解析 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2(2019·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高三调研)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既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C.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明矾常用作漂白剂,因为明矾溶于水后,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答案 D

    解析 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明矾可以净水,但不能用作漂白剂,故D错误。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⑥

    答案 D

    解析 水煤气不是可再生能源,纯碱为Na2CO3是一种盐而不是碱,因此②⑤错误。

    4.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CSO2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答案 C

    解析 NONO2都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

    答案 D

    解析 A项,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无规律的。

    6.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A

    光导纤维

    酸性氧化物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B

    纯碱

    化合物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H2SO4

    含氧酸

    强酸

     

    答案 C

    解析 A项,光导纤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项,电解质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D项,H2SO4是含氧酸,但含氧酸不一定都是强酸。

    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直径大于1 nm而小于100 nm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

    8(2019·安徽五校联盟高三质检)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答案 B

    解析 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可用作抗酸药,但服用时喝些醋,醋与碳酸氢钠反应,则会降低药效,B项错误。

    9.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 D

    解析 CuSO4·5H2OCu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炼铁是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发生了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

    10.下列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精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B.《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C.《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D.《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答案 D

    解析 白酒的制取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利用萃取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黄泥具有吸附作用,可除杂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FeCuSO4反应生成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正确。

    11.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

    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答案 D

    解析 水是纯净物;双氧水是H2O2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A错误。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而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由题目信息可知磷酸钙难溶于水,因此是难溶性强电解质,C错误。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1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 C

    解析 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和冷却NO2气体都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但均无颜色变化,B不符合题意;木炭吸附NO2气体是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且均有颜色变化,C符合题意;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和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为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28)

    13(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丁达尔效应

    (2)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Fe(OH)33H===Fe33H2O

    14(14)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等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中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则有________g该物质参加反应。

    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 Na[]2Na

    (3)3COFe2O32Fe3CO2 (4)21 (5)168

    解析 (1)由分类图知,该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分类如下:

    (3)CO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还原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4)3NO2H2O===2HNO3NONO2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1

    (5)铁在高温下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g)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 mol电子时,有3 mol Fe参加反应,质量为168 g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章第4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