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6.1 物质的溶解1 教案01
    6.1 物质的溶解1 教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


    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掌握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


    4.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熟练完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因


    3.能够利用所学的溶液质量关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目标:


    1.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2.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


    【方法指导】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实验: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讨论、分析





    2.结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P.S.注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粒是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解释:


    (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体中。而溶液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


    (2)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


    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


    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


    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





    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实验:洗涤剂乳化作用、乳浊液、溶解现象对比实验





    (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


    (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于洗涤剂去除油污,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等。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


    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


    (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


    有关问题:


    (1)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答:固体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答: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答:增强水的导电性


    被分散物质
    原有状态
    振荡后实验现象
    分散微粒
    静止后现象
    分散特征
    共同点
    高锰酸钾
    紫黑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紫红色
    K+、MnO4-
    不分层


    不沉淀


    无明显变化
    均一的


    稳定的
    混合物
    食盐
    无色晶体
    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
    Na+、Cl-
    氯化铁
    黄褐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黄色
    Fe3+、Cl-
    无水硫酸铜
    白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蓝色
    Cu2+、SO42-
    蔗糖
    无色晶体
    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
    蔗糖分子
    粉笔灰
    白色固体
    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固体小颗粒
    产生沉淀
    不均一


    不稳定
    食用油
    黄色液体
    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液体小液滴
    产生分层
    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12
    /
    溶解硝酸铵固体
    3
    -9
    溶解氯化钠固体
    12
    0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31
    +19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观察现象
    结论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汽油和植物油
    植物油沉在试管底部
    形成均一的液体
    不分层
    溶解
    水和植物油
    植物油浮在液面上
    乳状浑浊液体
    分层,植物油浮在液面上
    乳状液
    水、植物油和洗涤剂
    植物油、洗涤剂浮在液面上
    乳状浑浊的液体
    不分层
    乳化作用

    蔗糖水
    食盐水
    凝固点/℃
    0
    -2
    -3
    样品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氯化钠固体
    现象
    电珠不亮
    电珠不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不亮
    微粒
    H2O
    H2O,蔗糖分子
    H2O,Na+,OH-
    H2O,Na+,Cl-
    H2O,H+,SO42-
    Na+,Cl-
    结论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溶解,溶液,浊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