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9科学探究题(提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9科学探究题(提升)01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9科学探究题(提升)02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9科学探究题(提升)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9科学探究题(提升)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9科学探究题(提升),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科学探究题
    1.(2023·北京东城·二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
    实验1: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能实现将盐酸极其缓慢地加入到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并通过磁力搅拌,使溶液迅速扩散。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预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

    用延时摄影技术将1h的实验过程压缩到34s,使短时间内看到快速连续的变化,按时间顺序连续记录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现象,结果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②的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由起始现象可知,Na2CO3溶液显 性。
    (3)实验2中,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对比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阶段①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评价】
    (5)实验1能否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回答“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 。
    (6)通过本实验,你对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新的认识是 。
    2.(2022·北京西城·二模)馒头是人们喜爱的面食,如何蒸制松软可口的馒头,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膨松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分为化学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2.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3.柠檬酸与酒石酸属于有机酸。4.感官评分是指采用100分制评分法对馒头的表皮颜色、外观、内部组织形态、气味与口感进行综合评定。评分越高,说明蒸制出的馒头越好。
    Ⅰ.探究化学膨松剂使馒头膨松的原理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Na2CO3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2)结合上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食用小苏打能使馒头膨松
    B.有机酸能去除馒头中的碱味
    C.食用碱和食用小苏打均能与有机酸反应
    Ⅱ.探究生物膨松剂(酵母)蒸制馒头的最佳条件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3)①和②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4)欲用“②和③探究醒发时间、②和④探究发酵时间分别对蒸制馒头效果的影响”,则x应为 。
    (5)由实验II可知,在发酵温度为36℃时,使用该品牌酵母蒸制馒头的最佳条件是 。
    【反思与评价】
    (6)某市售膨松剂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结合以上实验,分析该膨松剂的贮存条件是 。(答1条即可)
    3.(2022·北京·二模)管道疏通剂可以有效地疏通由毛发、油脂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下水管道堵塞。某小组欲探究某品牌固体管道疏通剂中 Ca(OH)2、铝粉、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寻找三者的最佳质量比;并探究该品牌管道疏通剂对下水管道的腐蚀情况。
    【查阅资料】Ca(OH)2与铝粉混合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气体,可加快疏通毛发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实验 1】按表中数据将各固体物质混合均匀后,加入 20 mL 水,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并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比较疏通效果(温度升高值越大,疏通效果越好)。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Ca(OH)2溶液的 pH 7(填“<”、“>”或“=”)。
    (2)Ca(AlO2)2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
    (3)实验①~④的目的是 。
    (4)欲探究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需对比的实验是⑤、⑥、⑦和 (填实验序号)。
    (5)由实验 1 可知,Ca(OH)2、铝粉、缓蚀阻垢剂的最佳质量比为 1.3∶ ∶ 。
    【进行实验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下水管道材料,测定管道疏通剂对各材料的腐蚀率。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6)进行实验 2 时,除了控制下水管道材料的形状、大小相同,水的体积相同,腐蚀时间相同,还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
    (7)由实验 2 可得到的结论是 。
    4.(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的配制方法对紫色石蕊溶液显色的影响。
    【查阅资料】石蕊能溶于水或乙醇中。
    【进行实验1】分别用某品牌的石蕊1g进行4种方法的石蕊溶液配制。
    【解释与结论】
    (1)方法①配制的石蕊溶液中,溶质是 。
    (2)方法④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时,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大于70mL。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进行实验2】用4种方法配制的石蕊溶液进行显色实验:向被测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
    【解释与结论】
    (3)通过实验可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呈 (填“酸性”或“碱性”)。
    (4)向饱和二氧化碳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呈浅红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5)进行实验2时,需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取用被测溶液的体积相同、 。
    【反思与评价】
    (6)经实验证明,配制方法④的滤渣中还有较多未溶解的石蕊。实验方案是:向滤渣中加入50mL蒸馏水, 。
    (7)用方法④配制的石蕊溶液进行显色实验时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
    5.(2022·北京东城·一模)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进行实验】
    (1)实验1:向分别盛有Fe片、Cu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①Fe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Cu与稀盐酸不反应,原因是 。
    (2)实验2:探究Fe与硫酸的反应(Fe片大小相同且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硫酸溶液体积相等)
    ①对比实验①和②,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②实验③中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3)实验3:探究Cu与浓盐酸的反应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溶液与浓盐酸中H+的浓度接近)。
    【解释与结论】
    ① ④是对照实验,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② 点燃⑥中气球内的气体,发出爆鸣声,则⑥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 ;经检测,⑥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成分是H3CuCl4。
    【反思与评价】
    ③综合以上实验,请写出你对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的新认识 。
    6.(2022·北京朝阳·一模)化学小组对市售“茶垢清洁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使用方法:将“茶垢清洁剂”粉末倒入容器中,加入50℃~70℃的水,浸泡10分钟,清水冲洗即可。
    ②过碳酸钠是常用的洗涤助剂。它是白色固体,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实验1:验证“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进行实验】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茶垢清洁剂”的饱和溶液。
    【解释与结论】
    (1)步骤I,关闭活塞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Ⅱ,分液漏斗b中的液体是 ,依据步骤Ⅱ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2:探究影响过碳酸钠去茶渍效果的因素
    【进行实验】25℃时,取洗碗基料15g于洗碗机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过碳酸钠,按照不同洗涤模式对具有相同茶渍的茶杯进行洗涤,洗涤后根据去茶渍效果打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3)对比②和⑥可知,常规洗涤模式比快洗模式去茶渍效果好,依据是 。
    (4)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5)生活中碳酸钠也是常用洗涤剂。继续实验,发现碳酸钠比过碳酸钠去茶渍效果差,其实验方案是:在25℃、水的硬度为250mg·kg-1、pH为11的条件下,取洗碗基料15g于洗碗机中,加入2g碳酸钠, 。
    7.(2021·北京朝阳·二模)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使溶液变浑浊,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某同学发现不同条件下出现浑浊的时间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有: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体积。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每次实验时均在试管里加入1mL饱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相同浑浊程度所需时间,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补全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2SO4=□Na2SO4+ □H2O+□CO2↑ 。
    (2)实验①④⑤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
    (3)得出“二氧化碳流速越快,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越快”的结论,依据的3个实验是⑦和 (填实验序号),⑦中x为 。
    (4)结合实验①②③,可得出的结论是 。
    (5)若要研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体积对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是否有影响,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
    8.(2021·北京朝阳·一模)20℃时,将镁条放入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7.7%)的Na2CO3溶液中,观察到持续产生较多气泡,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
    ②Na2CO3、K2CO3溶液均显碱性,其溶液中除金属离子,CO32-外,还有OH-。
    实验1: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
    【猜想与假设】Ⅰ.气体是H2;Ⅱ.气体是CO2;Ⅲ.气体是H2和CO2。
    【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I00mL饱和Na2CO3溶液,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2:探究持续产生较多气体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
    【进行实验】20℃时,利用图示装置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依据实验1-1、1-2的现象,可得出猜想Ⅰ正确。
    ①补全实验1-1的现象 。
    ②实验1-2中有小液滴生成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实验2-4、2-5中加入的X是 。
    (3)得出“Na2CO3溶液浓度越大,反应更剧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是 (填编号)。
    (4)实验2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5)欲进一步检验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碳酸盐,所需试剂是 和 。
    9.(2021·北京房山·二模)下图“点火成蛇”实验中,在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周围的草木灰上滴加20滴酒精,点燃酒精引燃混合物,一段时间后,产生疏松弯曲的蛇状物。
    【提出问题】影响“点火成蛇”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
    “点火成蛇”实验的反应原理是:蔗糖受热发生燃烧、熔化、氧化、炭化等变化,蔗糖氧化和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顶着黏稠变软的蔗糖不断向外生长,形成“蛇”的形状。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一定的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进行实验。
    实验2:取0.5g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进行实验。
    实验3:取0.5g质量比为10:1的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碳酸氢钠的俗称为 。
    (2)实验1的目的是 。
    (3)实验2中,产生“长蛇”的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最佳质量比为 。
    (4)实验3中,对比第1组和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5)综合分析,影响“点火成蛇”实验效果的因素有 。
    【反思与评价】
    (6)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填序号)。
    A.作催化剂B.作“点火成蛇”的反应物C.燃烧时放热,以提供热量
    10.(2021·北京顺义·二模)Fent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课外小组探究有关因素对Fent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1)Fentn 试剂是 Fe2+和 H2O2 共同组成的氧化体系
    (2)“m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符号。1ml 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6.02×1023 个)的分子。“ml/L”为浓度单位。
    〖进行实验〗用浓度为 1×10-3ml/L 的 H2O2 溶液和浓度为 1×10-3ml/L 的 FeSO4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果〗用数据采集器测定 p-CP 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④中的 X 是 。
    (2)实验①~⑤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3)实验得出温度对 Fentn 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p-CP 的速率有影响,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4)上述实验中除温度外,还研究了 对 Fentn 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p-CP 速率的影响
    (5)实验结果表明,Fentn 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几乎不能降解有机污染物 p-CP,原因之一是硫酸亚铁与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①的作用是 。
    11.(2021·北京朝阳·二模)用甲、乙两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1)甲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实验,测得瓶内气压变化如图所示。
    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填“H2O”或“NaOH溶液”)。
    ②对比坐标图中的 两段曲线,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2.(2021·北京房山·二模)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础实验:用图1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试管C和试管D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中铁钉严重锈蚀。
    (1)B中用煮沸蒸馏水的目的是 。
    (2)对比分析试管C和试管 的现象,可推出铁锈蚀必须与氧气接触。
    (3)向试管D中(含有生锈铁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浸泡一段时间。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4)图2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 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
    (5)图3表示水样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是 。
    (6)生活中常用在金属表面涂油的方式“防生锈”,其原因是 。
    拓展实验:研究水样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见图)。
    (1)由试管A、B、C中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因为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先进行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持续10h,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
    ①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 。
    ②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
    13.(2021·北京石景山·二模)课外小组对铜能否与盐酸和硫酸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进行实验】
    取10支试管,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光亮铜片,配制不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分别倒入试管,浸没铜片,用酒精灯加热(其中倒入盐酸的试管中:加一层石蜡油液封,用小火持续加热,使盐酸处于微沸状态30 min)。
    【解释与结论】
    (1)浓硫酸稀释时的操作是 。
    (2)盐酸加热时,用石蜡油液封的目的是 。
    (3)由实验得出,盐酸与铜不反应的浓度范围是 。
    (4)铜与81%的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变为蓝色,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5)铜与98%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SO2铜与37%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同一种气体,并说明理由: 。
    (6)从金属活动性角度解释,铜与17%的稀硫酸不反应的原因是 。
    14.(2021·北京石景山·二模)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1)能证明①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观察到③中固体几乎不溶解,④中固体溶解,对比③和④得出的结论是 。
    15.(2021·北京西城·二模)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为了得到维生素C含量高的柠檬水,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
    ①维生素C易溶于水,具有酸性,能与碘水反应。
    ②柠檬酸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酸,不能与碘水反应。
    ③柠檬中其他物质不与碘水反应。
    ④淀粉溶液遇碘水变为蓝色。
    Ⅰ.选择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试剂
    实验1:
    【解释与结论】
    (1)柠檬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答1种即可)。
    (2)实验1中均观察到明显现象。实验1-1的现象是 。
    (3)同学甲认为不能用实验1-1测定柠檬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其理由是 。
    Ⅱ.探究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因素
    柠檬水的泡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2:用实验1-2的方法,探究泡制温度对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实验3:用实验1-2的方法,探究泡制时间对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中,当观察到 时,记录柠檬水滴数。
    (5)实验3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 (填“减小”或“增大”)。
    【反思与评价】
    (6)实验3中,泡制柠檬水时,除要从同一柠檬中取形状和质量相近的柠檬片外,还应控制泡制温度和 相同。
    (7)结合上述实验,要提高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你的建议是 。
    16.(2021·北京大兴·一模)维生素C(C6H8O6)简称V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素。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实验探究其性质并比较饮料中VC的含量。
    实验准备:VC片研碎后加蒸馏水溶解,过滤得到无色透明VC溶液。
    Ⅰ.探究VC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右图装置完成实验。

    【实验记录】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由上述实验可知,VC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比较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 ① 淀粉溶液遇碘(I2)变蓝。
    ② VC可以和碘发生反应:C6H8O6 + I2= C6H6O6 + 2HI。
    【进行实验】取8支试管,分别加入0.6%的淀粉溶液和0.06%的碘水(每支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的量相同,碘水的量相同),溶液变蓝。再逐滴加入不同的饮料,记录溶液蓝色褪去时所加的饮料滴数。
    【解释与结论】
    (3)VC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4)设计实验1~5的目的是 。
    (5)对比实验5~8可得到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6)根据实验的数据,请你为同学们饮用饮料提出合理建议: 。
    17.(2021·北京顺义·一模)小明网购金鱼时,商家附赠了一包增氧颗粒(如图),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增氧颗粒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2)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含量一般应保持在5-8mg/L,当溶氧量低于3mg/L时,不利于鱼类生长。
    【进行实验】
    探究1.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探究2.各取1升鱼池水,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增氧颗粒,并用传感器测定溶氧量(图2),结果如下表:
    探究3.在1L下列水样中放入2.4g增氧颗粒,并用图2装置测定溶氧量(mg/L),结果如下表:
    【反思与评价】
    (1)探究1的步骤2中,预期的现象是 。
    (2)探究3的实验目的是 。
    (3)通过探究3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你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 。
    【解释与结论】
    (4)投入增氧颗粒后,水中溶氧量增加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5)依据以上探究,在运输金鱼的过程中,若水体溶氧量小于3mg/L,应向每升水中加入 g增氧颗粒,理由是 。
    18.(2021·北京丰台·一模)俗话说“碱去油污、酸除锈”,纯碱(Na2CO3)能做日常生活中的去油污剂。
    Ⅰ.探究温度和浓度对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室温下,取8个大小相同涂有0.5g植物油的玻璃片,分别浸泡在100g试剂中15分钟,取出干燥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如下:
    已知:去油污效果=去除油脂质量/初始油脂质量
    【解释与结论】
    (1)配制100g 10% Na2CO3溶液,需要称量Na2CO3固体 g。
    (2)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 。
    (3)欲探究“浓度对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影响”需对比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4)对比实验④⑥⑧可得到的结论是 。
    Ⅱ.探究温度和浓度对Na2CO3溶液碱性的影响
    【查阅资料】相同温度下,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
    【进行实验】
    实验⑨:20℃时,用pH传感器测定不同浓度Na2CO3溶液的pH(结果如图1)。
    实验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定不同温度下10% Na2CO3溶液的pH(结果如图2)。
    【解释与结论】
    (5)结合第1组实验和图1数据分析,欲得出“溶液的碱性越强,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越好”的依据是 。
    (6)由图2可知,10% Na2CO3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是 。
    【反思与评价】
    【查阅资料】相同浓度下,Na2CO3溶液的温度越高,碱性越强
    (7)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温度升高,水的去油污能力增强”有关
    B 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温度升高,溶液碱性增强”有关
    C 10% 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时,pH可能相同
    D 溶液碱性增强,pH一定增大
    19.(2021·北京房山·一模)氢氧化钠是常见的化工品之一,也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必备的化学试剂。
    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A: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溶液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猜想B: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一:
    【解释、结论一】
    (1)①氢氧化钠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配制2%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用煮沸过的蒸馏水目的是 。
    ③分析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二:
    【解释、结论二】
    (2)①实验二的目的是
    ② X的数值是
    ③如果你是化学老师,做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的演示实验,为了保证本节课堂内实验现象相对稳定,你应该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实验室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使用后忘了盖上盖子,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小敏取少量该试剂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她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序号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起始
    呈红色
    呈浅粉色
    阶段①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无气泡产生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阶段②
    溶液颜色继续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不断产生气泡
    阶段③
    不断产生气泡
    没有新气泡产生
    阶段④
    没有新的气泡产生
    ——
    序号
    原料
    蒸制后的效果
    1-1
    面粉
    馒头是实心的
    1-2
    面粉+食用碱(Na2CO3)
    馒头是实心的,有碱味
    1-3
    面粉+食用小苏打(NaHCO3)
    馒头较膨松,有气孔,有碱味
    1-4
    面粉+食用碱+有机酸
    馒头较膨松,有气孔,几乎没有碱味
    1-5
    面粉+食用小苏打+有机酸
    馒头更膨松,气孔多,几乎没有碱味
    加工工艺
    和面→发酵→醒发→蒸制
    序号
    某品牌酵母添加量/%
    发酵温度/℃
    发酵时间/min
    醒发时间/min
    感官评分

    0.6
    36
    70
    28
    77

    1.4
    36
    70
    28
    88

    1.4
    36
    x
    35
    81

    1.4
    36
    40
    28
    5
    【配料】碳酸氢钠(15%)、碳酸钙(13%)、酒石酸(11%)、磷酸二氢钠(10%)、柠檬酸(7%)、木聚糖酶(5%)、食用盐、淀粉
    【规格】20克
    【保质期】18个月
    【用途】适用于油条等油炸膨松食品
    序号
    Ca(OH)2质量/g
    铝粉质量/g
    缓蚀阻垢剂质量/g
    混合前后温度升高值/℃

    1.3
    0.55
    0.18
    63

    1.3
    0.75
    0.18
    78

    1.3
    0.95
    0.18
    89

    1.3
    1.15
    0.18
    83

    1.3
    0.95
    0.04
    86

    1.3
    0.95
    0.09
    87

    1.3
    0.95
    0.27
    87
    材料
    塑料




    铝合金
    腐蚀率
    0.1%
    0.4%
    0.5%
    0.3%
    100%
    80%
    方法
    蒸馏水体积/mL
    操作
    石蕊溶液
    溶液颜色

    100
    搅拌,静置1h,过滤
    滤液
    紫色

    100
    煮沸后过滤
    滤液
    紫色

    100
    搅拌,静置24h,过滤
    滤液
    紫色

    50
    搅拌,静置24h,过滤
    滤液加30mL乙醇,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紫色
    被试溶液
    方法①
    方法②
    方法③
    方法④
    10%盐酸



    浅红
    饱和二氧化碳溶液
    浅红
    浅红
    浅红
    不明显
    饱和碳酸钠溶液



    浅蓝
    澄清石灰水



    浅蓝
    序号
    药品
    现章

    Fe片+硫酸溶液(V浓硫酸:V水=1:2)
    快速产生气泡

    Fe片+硫酸溶液(V浓硫酸:V水=1:200)
    缓慢产生气泡

    Fe片+硫酸溶液(V浓硫酸:V水=1:200000)
    无气泡产生
    装置
    序号
    药品
    现象


    浓盐酸
    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Cu粉+硫酸溶液
    24小时后得无明显变化

    Cu粉+浓盐酸
    24小时后气球变鼓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加入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然后_______。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Ⅱ.待Ⅰ中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加入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组别
    第1组(常规洗涤模式)
    第2组(快洗模式)
    实验序号








    过碳酸钠用量/g
    0
    1
    2
    3
    0
    1
    2
    3
    水的硬度/mg·kg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pH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去茶渍效果打分
    2
    5
    7
    9
    2
    4
    6
    8
    实验序号
    温度(℃)
    试管内径(mm)
    CO2流速(个/秒)
    时间(秒)

    25
    10
    5~8
    317

    32
    10
    5~8
    230

    40
    10
    5~8
    228

    25
    14
    5~8
    396

    25
    25
    5~8
    525

    25
    10
    10~13
    302

    x
    10
    2~5
    340
    编号
    1-1
    1-2
    装置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 。
    气体被点燃,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装置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2-1
    向试管中加入2mL17.7%的Na2CO3溶液
    持续产生较多气泡
    2-2
    向试管中加入2mL1%的Na2CO3溶液
    有少量气泡
    2-3
    向试管中加入2mL17.7%的Na2CO3溶液
    持续产生较多气泡
    2-4
    向试管中加入2mL17.7%的X溶液
    无明显现象
    2-5
    向试管中加入2mL1%的X溶液
    无明显现象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g
    0.1
    0.2
    0.3
    0.4
    0.5
    0.6
    成“蛇”长度/cm
    5
    14.5
    21
    24
    25
    33.4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蔗糖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
    5:1
    6:1
    7:1
    8:1
    9:1
    10:1
    成“蛇”长度/cm
    23.5
    23.8
    24.5
    25
    19.6
    16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草木灰颗粒大小
    未研磨
    未研磨
    未研磨
    研磨
    研细
    研细
    研细
    研细
    草木灰质量/g
    0.2
    0.3
    0.4
    0.5
    0.2
    0.3
    0.4
    0.5
    成“蛇”长度/cm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实验编号
    H2O2 溶液
    (mL)
    FeSO4 溶液
    (mL)
    蒸馏水(mL)
    pH
    温度
    (℃)

    1.5
    3.5
    10
    3
    25

    1.5
    3.5
    10
    3
    40

    3.5
    3.5
    8
    3
    25

    1.5
    4.5
    x
    3
    25

    1.5
    3.5
    10
    10
    25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内容



    现象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硫酸浓度%
    17
    63
    65
    81
    98
    现象
    加热20min,铜表面光亮
    加热20min,铜表面光亮
    加热15min,铜表面变黑
    加热5min,铜表面变黑,10min后反应剧烈
    加热1min,铜表面变黑,3min后反应剧烈
    铜片表面都有气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溶液变为蓝色
    盐酸浓度%
    12
    14
    16
    27
    37
    现象
    溶液无色,铜片没有变化
    溶液几乎呈无色,铜片没有变化
    溶液呈很淡的黄色,铜片没有变化
    溶液呈淡黄色,铜片表面有极细小的极少气泡
    溶液呈明显的黄色,铜片表面气泡明显
    序号
    1-1
    1-2
    实验
    现象
    ___________
    溶液蓝色褪去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泡制温度/℃
    70
    70
    70
    24
    24
    24
    泡制时间/min
    15
    15
    15
    15
    15
    15
    柠檬水滴数
    50
    51
    48
    96
    98
    94
    序号
    3-1
    3-2
    3-3
    泡制温度/℃
    70
    70
    70
    泡制时间/min
    10
    20
    30
    柠檬水滴数
    59
    43
    34
    实验序号
    饮料名称
    开盖后存放时间/h
    所用饮料滴数
    1
    A饮料
    0
    2
    2
    B饮料
    0
    47
    3
    C饮料
    0
    大于50滴不褐色
    4
    D饮料
    0
    7
    5
    E饮料
    0
    10
    6
    E饮料
    12
    12
    7
    E饮料
    24
    18
    8
    E饮料
    36
    4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完全溶解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小气泡冒出,木条无明显现象
    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伸入燃着的木条

    序号



    所加增氧颗粒质量(g)
    0.3g
    0.6
    1.2
    最大溶氧量(mg/L)
    9.25
    9.38
    9.80
    序号




    水样
    鱼池水
    自来水
    中水
    蒸馏水
    加增氧颗粒前
    8.4
    8.4
    8.5
    10.63
    增氧颗粒溶解后
    10.99
    10.12
    10.82
    11.55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编号








    温度
    20℃
    20℃
    20℃
    20℃
    30℃
    30℃
    40℃
    40℃
    试剂

    1% Na2CO3溶液
    5% Na2CO3溶液
    10% Na2CO3溶液

    10% Na2CO3溶液

    10% Na2CO3溶液
    去油污效果
    5%
    16%
    20%
    27%
    60%
    90%
    75%
    97%
    试管编号
    1
    2
    配制NaOH溶液的蒸馏水
    未煮沸的蒸馏水
    煮沸的蒸馏水
    NaOH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0
    2.0
    NaOH溶液体积(mL)
    5
    5
    酚酞试液(滴)
    5
    5
    有无液封
    无植物油液封
    有植物油液封
    溶液变红色后红色褪去时间(min)
    8~9
    8~9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NaOH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8.0
    5.0
    3.0
    2.0
    1.0
    0.5
    NaOH溶液体积(mL)
    5
    5
    X
    5
    5
    5
    酚酞溶液(滴)
    5
    5
    5
    5
    5
    5
    溶液变红色后红色褪去时间(min)
    0.4
    2.0
    5~6
    8~9
    12min后慢慢褪色,到30min,后变成无色
    45min后慢慢褪色,直至2h后仍能看到淡红色
    参考答案:
    1.(1)CO2 + Ca(OH)2 =CaCO3↓+ H2O
    (2)碱
    (3)NaHCO3 + HCl=NaCl + H2O + CO2↑
    (4)Na2CO3 + HCl=NaHCO3 + NaCl
    (5)不能,二氧化碳可能是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6)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
    【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Na2CO3溶液中预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起始溶液呈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碱性;
    (3)实验2中,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对比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浅粉色,阶段①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说明生成了碳酸氢钠),无气泡产生,所以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1加热碳酸氢钠试管内壁有水生成,①中冷却后的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二氧化碳可能是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实验1不能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
    (6)由上可知,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
    2. 碱性 ABC 酵母的添加量 70 酵母添加量1.4%,发酵时间70min,醒发时间28min 阴凉干燥处保存
    【详解】[解释与讨论]
    (1)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碳酸钠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2)A、根据实验1-1和实验1-3对比得出,食用小苏打能使馒头膨松,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照实验1-2和1-4,1-3和1-5可以分析得出,有机酸可以去除馒头中的碱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C、食用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食用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有机酸属于酸,则有机酸中的H+能与碳酸钠中的及碳酸氢钠中的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
    [解释与结论]
    (3)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得出①和②两组实验数据中除了酵母的添加量不一样其它的数据都一样,故①和②探究某品牌酵母添加量对实验的影响;
    (4)用②和③探究醒发时间对蒸制馒头效果的影响,则除了醒发时间是不一样其它的实验数据要保持一致,故x=70;
    (5)在发酵温度为36℃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②感官评分最高,则在发酵温度为36℃时,使用该品牌酵母蒸制馒头的最佳条件是:酵母添加量1.4%,发酵时间70min,醒发时间28min;
    [反思与评价]
    (6)该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钙、酒石酸、柠檬酸,这些物质在溶于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且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该膨松剂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3. > 钙、铝 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铝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 ③ 0.95 0.18 温度 管道疏通剂对各材料的腐蚀率不同
    【详解】(1)Ca(OH)2溶液是碱的溶液,呈碱性,其pH>7,故填:>;
    (2)Ca(AlO2)2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钙、铝,故填:钙、铝;
    (3)实验①~④中Ca(OH)2质量、缓蚀阻垢剂质量相同,唯独铝粉质量不同,所以实验①~④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铝粉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铝粉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
    (4)根据温度升高值越大,疏通效果越好,欲探究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需对比的实验是⑤、⑥、⑦和③,因为③、⑤、⑥、⑦中除了缓蚀阻垢剂的用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故填:③;
    (5)根据温度升高值越大,疏通效果越好,①~④对比可知铝粉的最佳用量是0.95, ③、⑤、⑥、⑦对比可知缓蚀阻垢剂的最佳用量是0.18g,故填:0.95;0.18;
    (6)进行实验 2 时,除了控制下水管道材料的形状、大小相同,水的体积相同,腐蚀时间相同,还需要控制相同的是温度,因为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要素,故填:温度;
    (7)由实验2中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管道疏通剂对各材料的腐蚀率不同,故填:管道疏通剂对各材料的腐蚀率不同。
    4. 石蕊 分子间有间隔 碱性 滴加石蕊溶液体积相同、温度相同 搅拌,静置24h,过滤 溶解的石蕊较少
    【详解】解释与结论: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所以方法①配制的石蕊溶液中,溶质是石蕊。
    (2)方法④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时,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大于20mL。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隔。
    解释与结论:
    (3)通过实验可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所以说明呈碱性。
    (4)向饱和二氧化碳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呈浅红色,说明遇到了显酸性的物质,来源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所以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5)进行实验2时,需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取用被测溶液的体积相同、滴加石蕊溶液体积相同、温度等等相同。
    反思与评价:
    (6)配制方法④的滤渣中还有较多未溶解的石蕊。实验方案是:向滤渣中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静置24h,过滤,将滤渣里的溶质继续溶解。
    (7)用方法④配制的石蕊溶液进行显色实验时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溶解的石蕊较少。
    5.(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
    (2)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的浓度越低,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越慢 酸的浓度太低,铁与氢离子接触少
    (3) 浓盐酸挥发 氢气/H2 一定条件下,氢后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详解】(1)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故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2)①实验①和②中,酸的浓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且酸的浓度越低,产生气泡的速率越慢,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的浓度越低,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越慢;
    ②实验③中酸的浓度太低,铁与氢离子接触少,故没有气泡产生;
    (3)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④是对照实验,目的是排除浓盐酸挥发的干扰;
    ②点燃⑥中气球内的气体,发出爆鸣声,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u、H、Cl,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故则⑥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氢气;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但是铜粉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一定条件下,氢后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6.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处 稀盐酸(合理即可) 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常规洗涤模式去茶渍效果打分更高 常规洗涤模式下,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过碳酸钠的量是否影响去茶渍效果 记录去茶渍效果打分值
    【详解】(1)根据步骤I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加入适量溶液后,生成了氧气,所以分液漏斗a的溶液中有过氧化氢,检验是否生成氧气应观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处是否复燃;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步骤Ⅱ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加入适量溶液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分液漏斗b的溶液是稀盐酸,由此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3)洗涤后根据去茶渍效果打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对比②和⑥可知,常规洗涤模式比快洗模式去茶渍效果好,是因为常规洗涤模式去茶渍效果打分更高;
    (4)对比①②③④可知,进行常规洗涤模式洗涤时,在水的硬度和酸碱性相同的条件下,加入过碳酸钠的量越多,去茶渍效果好越好;
    (5)碳酸钠比过碳酸钠去茶渍效果差,由此可知:在25℃、水的硬度为250mg·kg-1、pH为11的条件下,取洗碗基料15g于洗碗机中,加入2g碳酸钠,记录去茶渍效果打分的结果是否小于6。
    7.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试管内径 ①⑥ 25 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越快 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
    【详解】(1)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故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2)实验①④⑤中控制的变量为试管内径,故研究的影响因素是试管内径。
    (3)要得出“二氧化碳流速越快,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越快”的结论,那么控制的实验变量为:二氧化碳流速,此外的其它因素完全相同;分析比较数据表格可知,依据的3个实验是⑦和①⑥,⑦中x为25。
    (4)实验①②③控制的变量为温度越高,研究温度对实验的影响,比较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越快。
    (5)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都是影响实验的一些因素,若要研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体积对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是否有影响,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
    8. 不变浑浊 氢氧化钠/NaOH 2-1、2-2 Na2CO3溶液中的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详解】(1)①根据实验结论是:气体是氢气,进行反推,氢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1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②氢气燃烧生成水,所以方程式是:;
    (2)反应后溶液中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需要排除两种离子影响,确定是碳酸根离子的影响,因此加入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两者现象明显不同,就可以证明是碳酸根离子影响的,因此加入X为氢氧化钠溶液;
    (3)得出“Na2CO3溶液浓度越大,反应更剧烈”的实验变量是浓度,其它量必须相同,所以2-1、2-2的对照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4)由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是:Na2CO3溶液中的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
    (5)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检验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碳酸盐,所需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9. 小苏打 探究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质量对“成蛇”长度的影响 8:1 草木灰的质量对“成蛇”长度没有影响 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蔗糖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 C
    【详解】解释与结论:(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2)实验1除了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目的是:探究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对成“蛇”长度的影响;
    (3)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8:1时,成”蛇“长度最长;
    (4)由实验3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草木灰的颗粒大小和质量对“成蛇”长度没有影响;
    (5)由以上分析可知,影响“点火成蛇”实验效果的因素有: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蔗糖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
    反思与评价:(6)由题干信息可知,在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周围的草木灰上滴加20滴酒精,点燃酒精引燃混合物,故酒精的作用是燃烧时放热,以提供热量,达到混合物燃烧的着火点。
    故选C。
    10. 9 使混合液的总体积相等,避免混合对浓度的影响 对比①②两条曲线,其他条件都相同,当时间相同时,p-CP浓度的浓度不同
    H2O2溶液浓度、FeSO4溶液浓度、pH 做对比组
    【详解】(1)实验①为对照组,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③④是探究浓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⑤是探究pH降解速率的影响,所以所取溶液的总量为15mL,则x=9;故填:9;
    (2)加入蒸馏水主要是为了使混合液的总体积相等,避免混合对浓度的影响;
    (3)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①为对照组,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对比①②两条曲线,其他条件都相同,当时间相同时,p-CP浓度的浓度不同;故填:对比①②两条曲线,其他条件都相同,当时间相同时,p-CP浓度的浓度不同;
    (4)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①为对照组,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③④是探究浓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⑤是探究pH降解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中除温度外,还研究了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pH降解速率的影响;故填:H2O2溶液浓度、FeSO4溶液浓度、pH;
    (5)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
    (6)探究实验常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其他各个反应条件相同,从表中看出实验①为对照组,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①的作用是做对比组,故填:做对比组。
    11. a试管内液面上升比b试管高 2NaOH+CO2=Na2CO3+H2O 水 bc、de
    【详解】(1)图甲中是一组对比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生反应,则a中二氧化碳消耗的多,对应的实现现象就是试管a内液面比试管b内的液面上升的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分析图乙中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可知:ab段压强变大,是因为水进入三颈烧瓶,气体体积被压缩,bc段压强变小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cd段压强变大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进入三颈烧瓶,气体被压缩,de段压强显著变小是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对比bc和de两段压强减小的速率和幅度,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生了反应;
    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水;
    ②对比bc和de两段压强减小的速率和幅度,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生了反应。
    12. 防止溶解在水中氧气干扰实验 B 、 铁与水样中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随着溶解氧浓度变大,钢铁腐蚀速率加快,当溶解氧浓度超过20mL ▪L-1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减慢 隔绝空气中氧气和水 O2、H2O 除去溶解在水中氧气 说明不是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在酸性条件下,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使溶液显浅绿色
    【详解】(1)B中用煮沸蒸馏水的目的是防止溶解在水中氧气干扰实验。
    (2) 试管C、试管B控制的变量为氧气,故对比分析试管C和试管B的现象,可推出铁锈蚀必须与氧气接触。
    (3)向试管D中(含有生锈铁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浸泡一段时间;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首先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一段时间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4) 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当pH﹤4时,溶液酸性较强氢离子浓度较大,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铁与水样中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5)由图可知,水样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是随着溶解氧浓度变大,钢铁腐蚀速率加快,当溶解氧浓度超过20mL ▪L-1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减慢。
    (6)生活中常用在金属表面涂油的方式“防生锈”,其原因是隔绝空气中氧气和水。
    (1)试管A、B、C中的现象分别为只有氧气铁不生锈、只有水铁不生锈、存在氧气和水铁生锈;对比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O2、H2O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氧气。
    ①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铁能否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②实验I中溶液仍为黄色,说明不是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II说明在水(中性环境)中,氯化铁不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III在酸性条件下,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使溶液显浅绿色。
    13. 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防止HCl挥发 小于14% 生成物中有CuSO4,CuSO4溶液呈蓝色 不是同一种气体,因为Cu和HCl中不含硫元素和氧元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
    【详解】(1)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加热时,用石蜡油液封的目的是防止HCl挥发,故填:防止HCl挥发。
    (3)盐酸浓度14%溶液几乎呈无色,铜片没有变化,16%时溶液呈很淡的黄色,铜片没有变化,可知浓度小于14%时,盐酸与铜不反应,故填:小于14%。
    (4)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铜与81%的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变为蓝色,原因是生成物中有CuSO4,CuSO4溶液呈蓝色,故填:生成物中有CuSO4,CuSO4溶液呈蓝色。
    (5)铜与98%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SO2,铜与37%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不是同一种气体,因为Cu和HCl中不含硫元素和氧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故填:不是同一种气体,因为Cu和HCl中不含硫元素和氧元素。
    (6)从金属活动性角度解释,铜与17%的稀硫酸不反应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故填: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
    14. 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稀盐酸与能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详解】(1)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呈无色,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后,若溶液红色退去,则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2)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钙不溶于水,但加入稀盐酸后,氢氧化钙溶解,故说明稀盐酸与能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
    15. 维生素 溶液红色褪去 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也可以与NaOH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蓝色褪去 增大 水的用量 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多泡制一段时间
    【详解】(1)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2)维生素C易溶于水后,水溶液呈酸性,会中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且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实验1-1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
    (3)柠檬汁中除维生素C外,含有的柠檬酸也呈酸性,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填: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也可以与NaOH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4)记录柠檬水数据时应该是恰好完全反应时,淀粉溶液遇碘水变为蓝色,维生素C溶于水后能与碘水反应,柠檬酸及柠檬中其它物质均不能与碘水反应,故待碘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蓝色退去,故填:溶液蓝色褪去。
    (5)分析实验3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柠檬水的滴数越来越少,说明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越来越大,故填:增大。
    (6)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除受泡制温度有关外,还跟加入的水的量有关,水量越大,浓度越小,故还应控制水的用量。
    (7)通过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泡制温度越高,维生素C含量越高,实验3得到的结论是泡制的时间越长,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故要提高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多泡制一段时间。
    16. 酸性 有机化合物 比较刚打开盖后不同饮料中VC的含量 E饮料开盖后存放时间越长,VC含量越低 开盖后即时饮用
    【详解】(1)将VC溶液滴加入碳酸钠粉末中,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由上述实验可知,VC溶液呈酸性;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维生素C(C6H8O6)简称VC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4)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1~5中,开盖后存放时间相同,分别加入0.6%的淀粉溶液和0.06%的碘水(每支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的量相同,碘水的量相同)的量也相同,逐滴加入不同的饮料,记录溶液蓝色褪去时所加的饮料滴数,从而说明不同饮料中VC的含量不同;
    (5)对比实验5~8,饮料开盖后存放时间越长,使相同的淀粉碘化钾溶液褪色所需要的滴数越多,由此说明相同E饮料开盖后存放时间越长,VC含量越低;
    (6)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饮用饮料,应饮用后及时盖好饮料瓶盖,防止VC的含量减少;开盖后即时饮用。
    17. 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熄灭 探究不同水质对增氧颗粒增氧效果的影响 蒸馏水中的溶氧量为什么比其他水样高? 2.4 从探究2和探究3中的①可知,每升水加入2.4克增氧颗粒可使水体的溶氧量增加超过2mg/L,从而使水体溶氧量从3mg/L升高到5mg/L以上
    【详解】反思与评价:(1)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实验现象为: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熄灭;
    (2)由探究3表格可知,水样不同,水样的体积相同,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增氧颗粒增氧效果的影响;
    (3)由表中数据可知,蒸馏水中溶氧量比其它水样高,故可进一步研究:蒸馏水中的溶氧量为什么比其他水样高?
    解释与结论:(4)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从探究2和探究3中的①可知,每升水加入2.4克增氧颗粒可使水体的溶氧量增加超过2mg/L,从而使水体溶氧量从3mg/L升高到5mg/L以上,故应向每升水中加入2.4g增氧颗粒。
    18. 10 20℃时,排除水对本实验的影响 ②③④ 相同浓度时,温度越高,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越好 相同温度时,浓度越大,Na2CO3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在20℃至8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10%Na2CO3溶液的pH先升高后减小 ABC
    【详解】(1)配制100g 10% Na2CO3溶液,需要称量Na2CO3固体的质量为:100g×10%=10g。
    (2)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对照实验,20℃时,排除水对本实验的影响。
    (3)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变量唯一性,所以欲探究“浓度对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它因素都应相同,故需对比的实验是②③④。
    (4)④⑥⑧只是温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所以对比实验④⑥⑧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浓度时,温度越高,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越好。
    (5)结合第1组实验和图1数据分析,欲得出“溶液的碱性越强,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越好”的依据是相同温度时,浓度越大,Na2CO3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6)由图2可知,10% Na2CO3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是在20℃至8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10%Na2CO3溶液的pH先升高后减小。
    (7)A 、由实验④⑥⑧可知,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温度升高,水的去油污能力增强”有关,此选项正确;
    B、在20℃至5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10%Na2CO3溶液的pH增大,即碱性增强,所以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温度升高,溶液碱性增强”有关,此选项正确;
    C、由图2可知,10% 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时,pH可能相同,此选项正确;
    D、由图2可知,溶液碱性增强,pH不一定增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ABC。
    19. 大于 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气 猜想A不正确或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探究红色消失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5 0.5% 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此现象
    【详解】解释结论一:
    (1)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
    ②配制2%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用煮沸过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溶解氧;
    ③分析实验一,两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时间相同,说明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猜想A不正确;
    实验二:(2)①由表可知,除了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红色消失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其它因素都应相同,故X的数值是5;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时,45min后慢慢褪色,直至2h后仍能看到淡红色,故为了保证本节课堂内实验现象相对稳定,你应该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此现象,故不合理。
    相关试卷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8科学探究题(基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68科学探究题(基础),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