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01
    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02
    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分析论证,播放视频,学生实验,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3节 机械效率
    教学
    目标
    1. 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 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教材
    分析
    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学习其他效率,如热机效率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节由“有用功和额外功”和“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其中机械效率是本节重点。教学中要通过实例仔细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便学生真正认识机械效率的含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经历测量的全过程,如让学生经历组装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实践体验。
    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机械使用历史发展的资料,通过汇报、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理念。
    教学
    器材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一定一动”的滑轮组、“二定二动”的滑轮组和细绳等。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与“效率”有关的一词: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等等,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生活中的“效率”有多种含义,通常理解为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在物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机械效率”,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②要把重100N的大米运上三楼,图中画了三种办法。
    哪种办法最好,哪种办法最不好?学习今天的知识你就明白了——《12.3机械效率》。
    观看漫画并思考问题,进入情景,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学习新课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提出问题】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的功是否相同吗?
    1. 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演示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出拉力所做的功。
    ②如图乙所示,利用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出拉力所做的功。
    做功方式
    拉力
    F/N
    拉力移动的
    距离S/m
    拉力做的
    功W/J
    直接提升
    2个钩码
    2
    0.1
    0.2
    用动滑轮提
    升2个钩码
    1.2
    0.2
    0.24


    【分析论证】
    ①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提升2个钩码所作的功W1=F1S1=2N×0.1m=0.2J
    ②用动滑轮提升2个钩码所做的功 W2=F2S2=1.2N×0.2m=0.24J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比直接用手提升重物并不省功。
    【评估】使用动滑轮会省一半的力,但拉力移动的距离增加了一倍,加上动滑轮的自重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非但不省功,还要费功。
    2. 机械的三种功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为什么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非但不省功,还要费功呢?人做的功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
    【讲解】
    ①有用功W有用:提升钩码是目的,有利用价值,对钩码做的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
    ②额外功W额:要提升钩码,必须将动滑轮和绳子也提升,同时还要克服摩擦做功。这些功是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③总功W总:有用功跟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W总=W有+W额。
    【提出问题】
    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②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分析】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②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提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播放视频】——《有用功和额外功》
    【例题1】水桶掉进水里,打捞时桶里带了些水,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答案】A。
    【解析】水桶掉进水里,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桶提上来,所以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但水桶里面有一些水,又不得不对水做功,所以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手对绳子的拉力做的功,包括对水做的功、对桶做的功和对绳子做的功为总功,故BCD错误,A正确。
    观看演示实验,进行分析论证,分别计算出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归纳出结论: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比直接用手提升重物并不省功。

    思考问题,知道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的含义。
    进行交流讨论,代表回答.
    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含义。
    做习题并进行交流回答。
    学习新课
    二、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要把重100N的大米运上三楼。图中用了三种方法,怎样比较哪种方法好?
    1. 比较做功的效率
    【组织学生分别计算出三种情况下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①人走楼梯提大米做功情况
    对大米做功W米=Gh=100N×6m=600J 对桶做功W桶=Gh=20N×6m=120J
    克服自重做功W人 = Gh=400N×6m= 2400 J
    总功 W = W米 + W桶 + W人= 600J+120J +2400J =3120J
    ②人用动滑轮和桶提大米做功情况
    对米做功W米=Gh=100N×6m=600J 对桶做功W桶=Gh=20N×6m= 120J
    对动滑轮做功W动 = Gh=10N×6m= 60 J
    总功 W = W米 + W桶 + W动= 600J+120J +60J =780J
    ③人用动滑轮与口袋提大米做功情况
    对米做功W米=Gh=100N×6m=600J 对口袋做功W桶=Gh=5N×6m= 30J
    对动滑轮做功W动 = Gh=10N×6m= 60 J
    总功 W = W米 + W口袋+ W动= 600J+30J +60J =690J
    【提出问题】三种情况下有用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做功形式
    人走楼梯
    用动滑轮
    和桶
    用动滑轮
    和口袋
    有用功W有/J
    600
    600
    600
    额外功W额/J
    2430
    180
    90
    总功W总/J
    3120
    780
    690
    W有/W总
    19.5%
    77%
    87%
    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出三次中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归纳出结论。
    【结论】 EQ \F(W有,W总)越大,效率越高,第三种方法效率最高。
    2. 机械效率
    ①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②计算公式:η= EQ \F(W有,W总)
    注:机械效率只有大小,没有单位。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③一些机器的机械效率
    蒸汽机6% ~ 15% 汽油机22~27% 起重机40%~50%
    3. 一些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简单机械效率的推导计算】
    ①杠杆
    如图所示,使用杠杆把重力为G的物体提高h,所用的动力为F,S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则W有用 = Gh,W总 = FS,机械效率 η=W有 W总=GhFS
    杠杆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把重力为G的物体提高h。F 为动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为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
    机械效率:η= EQ \F(W有,W总)= EQ \F(Gh,Fs)= EQ \F(G,nF)
    不计绳重、摩擦力时,机械效率:
    η= EQ \F(W有,W总)= EQ \F(Gh, Gh+ G动h)= EQ \F(G, G+ G动)= EQ \F(1, 1+ EQ \F(G动,G))
    由公式可知:当动滑轮的重力一定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③滑轮或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不计滑轮及绳重)
    如图所示,使用滑轮或滑轮组用力F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 s绳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n为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机械效率:η= EQ \F(W有,W总)= EQ \F(fs物,Fs绳)= EQ \F(f,n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④斜面
    如图所示,用力F沿斜面把重力为G的物体提高,h为斜面的高度,l为斜面的长度,f 为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则:
    有用功为W有用=Gh,总功为W总= Fl
    额外功为克服斜面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W额=fl
    机械效率 η= EQ \F(W有,W总)= EQ \F(Gh,Fl)= EQ \F(Gh, Gh+fl)
    【学生实验】
    4.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η= EQ \F(Gh,Fs)
    【实验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弹簧测力计,钩码和刻度尺。
    (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按照图甲那样安装滑轮组,算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②如图乙,匀速竖直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慢上升,读出拉力F的值,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③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并填入表格。
    ④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甲 乙
    实验
    次数
    钩码的
    重力G物/N
    提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m
    总功
    W总功/J
    机械
    效率η
    1
    1.0
    0.1
    0.10
    0.55
    0.3
    0.165
    60.6%
    2
    1.5
    0.1
    0.15
    0.70
    0.3
    0.210
    71.4%
    3
    2.0
    0.1
    0.20
    0.85
    0.3
    0.255
    78.4%

    【分析论证】发现三次的机械效率不同。同一滑轮组,钩码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按照图甲安装滑轮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动滑轮A重力GA,分别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②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③如图乙所示,改变动滑轮的重力,换用动滑轮B,重复上述实验。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分析论证】
    次数
    动滑轮的
    重力G动/N
    提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η
    1
    0.5
    0.1
    0.3
    1.55
    0.3
    0.465
    64.5%
    2
    1.0
    0.1
    0.3
    1.90
    0.3
    0.57
    53.0%

    发现二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不同。说明不同的滑轮组提高重力相同的重物,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实验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重力的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不同滑轮组提升重力相等的物体,动滑轮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交流、反思与评估】
    ①实验时拉力的方向应竖直向上,应在钩码匀速移动时读取拉力的大小。
    ②确定绕线方式与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与动滑轮连接的段数即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如图所示,n=3,用“奇动偶定法”确定绕线方式。
    ③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与绳子的绕法、绳子段数无关。
    ④动滑轮重力、物重相同时,所测机械效率不同的可能原因:绳子与滑轮或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同。
    ⑤可以省略的工具是刻度尺,省略后用下列公式计算,反而能够提高精度。
    η= EQ \F(W有,W总)= EQ \F(Gh,Fs)= EQ \F(G,nF) ×100%
    【播放视频】——《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影响因素
    分析
    改进措施(提高效率)
    被提升
    物体的重力
    同一个滑轮组,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在机械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动滑轮自身
    的重力
    有用功不变时,减小提升动滑轮时做的额外功,可提高机械效率.
    改进滑轮结构,减轻动滑轮自身的重力.
    滑轮组自身
    部件的摩擦
    机械自身部件的摩擦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对机械进行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播放视频】——《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例题2】如图2所示,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适当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 B.换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
    C.增大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D.增大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答案】B。
    【解析】ACD.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时,
    有用功为 W有用= G物h,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为:W额=G动h,
    总功为W总=W有用+W额= G物h+ G动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EQ \F(W有,W总)= EQ \F(G物h, G物h+ G动h)= EQ \F(G物, G物+ G动)= EQ \F(1, 1+ EQ \F(G动,G物))
    由此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重物上升的高度、增大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增大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B.由以上分析可知,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减小额外功,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B符合题意。
    图2 图3
    【例题3】如图3所示,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某快递员用500N的力,将重800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不考虑斜面形变,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上,80%,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货物相对斜面向上运动,所受的斜面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如图所示,斜面的长度为l,其高度h=0.5l,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EQ \F(W有,W总)= EQ \F(Gh, Fl)= EQ \F(G×0.5l, Fl)×100%= EQ \F(800N×0.5, 500N)×100%=80%
    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不变,即有用功保持不变,可通过减少额外功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所以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来提高机械效率。
    【例题4】如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不计绳重和摩擦)。
    ①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8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②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
    ③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A。
    【解析】①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直线拉动绳子自由端,此时系统为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的大小。
    ②由图知,测力计从B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
    s=30.0cm-15.0cm=15.0cm=0.15m
    有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n=3,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5.0cm=0.05m
    由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为2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EQ \F(W有,W总)= EQ \F(Gh, Fs)= EQ \F(4.8N×0.05m, 2N×0.15m)×100%=80%
    ③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物体,此时有用功不变,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变大,总功变大,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
    观看漫画,各小组分别进行计算三种情况下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计算三种情况下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是多少,从而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物理意义。

    了解一些机器的效率。

    小组合作,推导出四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分析实验原理、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归纳出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重力的关系。

    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归纳出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的关系。
    进行交流评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完整.
    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完整过程。
    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做例题2并进行交流回答。知道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做例题3并进行交流回答。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做例题4并进行交流回答。会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进一步掌握“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升旗过程中,克服旗的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人对绳子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 (均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答案】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解析】升旗过程中,克服旗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对绳子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B.做总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做额外功少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D.在总功中有用功所占比例大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机械效率η= EQ \F(W有,W总),其大小取决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只看有用功或总功都无法比较大小。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大的机械效率高。
    所以选D。
    3. 用绳子将钩码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如图2所示,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 )
    A.提升钩码所做的功 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C.提高绳子所做的功 D.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A。
    【解析】用绳子将钩码提升一定的高度,此过程做的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

    图2 图3
    4. 工人用如图3所示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 )
    A.10% B.45% C.80% D.90%
    【答案】D。
    【解析】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η= EQ \F(W有,W总)= EQ \F(G物h, G物h+ G动h)= EQ \F(G物, G物+ G动)= EQ \F(9G动, 9G动+ G动)=90%
    5. 如图4所示,为使重为 1 500 N 的物体匀速运动到长 100 m 的斜面顶端,若斜面的高为 10 m。需用 180 N 的推力,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20,200.
    【解析】W有用 = Gh = 1 500 N×10 m = 15 000 J
    W总 = Fs = 180 N×100 m = 18 000 J
    η= EQ \F(W有,W总)= EQ \F(15000 J, 18000J) ×100%=83.3%
    6. 如图5所示,小明用滑轮组把质量为54kg的重物匀速提升了1 m.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为675 J,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____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g取10 N/kg)
    【答案】225,80%.
    【解析】由图可知,n=3,重物匀速提升了h=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
    则拉力 F=W总/s = 675J /3m=225N
    W有=Gh=mgh=54 kg×10N/kg=54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EQ \F(W有,W总)= EQ \F(540 J, 675J) ×100%=80%
    图4 图5 图6
    7.工人利用如图6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5m,工人所用的拉力F为600N,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①人的拉力做的功为多少J?
    ②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③若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1 500 N的物体,绳上的拉力是多少N?
    【答案】①600J;②75%;③900 N.
    【解析】①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0.5m=1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600 N×1m=600 J.
    ②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900 N×0.5 m=45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450J/600J×100%=75%.
    ③由于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物+G动)/2
    所用动滑轮的重G动=2F-G=2×600 N-900 N=300 N
    若用此滑轮组提升1500N的重物,
    此时拉力F′=(G物′+G动)/2=(1500N+300 N)/2=900 N.
    8. 如图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则:
    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②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①80%;②12W.
    【解析】①由图可知,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 W总=fLFS= f3F = 48N3×20N =80%
    ②功率 P=Fv=20N×3×0.2 m/s=12W.
    9. 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提升A的拉力较大 ②A物体比B物体轻
    ③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 ④提升A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答案】B.
    【解析】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 W总=G物hG物h+G动h =G物G物+G动= 11+G动/G物
    因为ηA>ηB,所以GA>GB,故②错误。
    ①绳子的拉力F=12G物+G动
    因为GA>GB,所以FA>FB,故①正确。
    ③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
    因为GA>GB,所以W有A>W有B,故③正确。
    ④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指的是克服动滑轮做功,
    根据W额=G动h可知, W额A=W额B,所以④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①③正确,所以选A。
    10. 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钩码重
    G/N
    弹簧测力计
    提升的高度s/m
    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η
    1
    0.2
    0.1
    0.1
    100%

    (1)实验时,小明________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5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匀速;(2)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为0.3m;(3)66.7%;(4)变大.
    【解析】(1)实验时需要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升高,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大小。
    (2)由图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钩码上升高度h=0.1m,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应为 s=nh=3×0.1m=0.3m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0.2m,则测力计移动的距离错误,从而导致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错误。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W有 W总=GhFS= GnF = 1N3×0.5N =66.7%
    (4)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在提升高度不变时,由W有=Gh可知,有用功增大,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增大,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第3节 机械效率
    一、机械的三种功
    1. 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
    2. 额外功:是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3. 总 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W总= W有+ W额
    二、机械效率
    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 计算公式:
    3. 机械效率η<1,用百分数表示。
    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重力的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不同滑轮组提升重力相等的物体,动滑轮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2.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增加被提物体的重力;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减小滑轮与绳、轴间的摩擦。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共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