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01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02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1~2题。
    1.图示信息显示,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资源丰富程度
    C.经济发展程度 D.人口消费水平
    2.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的限制性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下表为我国四省水资源和耕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据此回答3~4题。
    3.仅考虑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表中四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4.目前,乙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超其过去预测的水资源所能容纳的极限,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乙省 (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水平提高
    C.消费水平提高 D.对外开放程度增加
    图1示意人口容量值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图2为“木桶短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人口合理容量
    B.乙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C.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人口容量就大
    D.消费水平高人口容量就大
    6.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新疆——水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气候资源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据此回答1~2题。
    1.该材料反映出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2.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容量具有不稳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进行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③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对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人口容量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之上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读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与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回答3~4题。
    3.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4.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地理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5~6题。
    5.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组合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④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易错题]以上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资源蕴藏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消费水平 D.地区开放程度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回答7~8题。
    7.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8.下列关于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③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增大资源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1.[真实情境命题——生活情境]“以前羡慕出行有高铁的城市,如今我们也要享受快速出行,体验互联互通的便捷了。”宿迁市民王静之言,说出了苏北地区广大民众心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区域环境承载力
    B.对区域环境承载力无影响
    C.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变化
    D.区域环境承载力减小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
    C.我国人口约为14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3.有关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多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也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
    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规模上限示意图”,回答4~6题。
    4.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可能为( )
    A.600万人 B.200万人
    C.700万人 D.400万人
    5.影响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资源 B.能源
    C.水环境 D.大气环境
    6.为了提高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 )
    A.改善城市水环境
    B.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C.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D.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第7题。
    7.[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土壤 ④热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8~9题。
    8.两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很大,下列因素对此现象影响最小的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9.下列决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放宽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
    C.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建设高耗能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南
    11.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
    ①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②人口数量少 ③自然灾害少 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⑤区域面积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②④⑤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较低,生态良好
    B.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C.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14.读表格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
    (1)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所能承载的________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所能承载的________人口数量;并且人口合理容量总是________资源环境承载力。
    (2)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它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3)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的改变。
    (4)图中的C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
    (5)图中D表示________。
    (6)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________(填“变化”或“稳定”)的。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漫画体现的是资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得出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丰富程度,B正确。
    2.答案:C
    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C正确。
    3.答案:C
    解析: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丙省的水资源总量最少,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可知,丙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4.答案:B
    解析: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过预测数值,说明乙省水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增加,这与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密切相关,而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主要与科技水平高密切相关。矿产资源丰富和开放程度增加会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力,但不能改变水资源所承载的人口规模。消费水平提高会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5.答案:C
    解析:图1曲线表示人口容量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故A、B错误,曲线表示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经济呈正相关,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故C正确。
    6.答案:B
    解析:四川水力资源、黑龙江矿产资源是优势因素,新疆限制因素是水资源,内蒙古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限制因素是水资源。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B
    解析:该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差异,反映出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容量会增大,B对。
    2.答案:D
    解析: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进行估计,有利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意义重大,①错。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人口容量的估计值,②对。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假设的条件相同,人口容量的估计值才相同,③错。对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人口容量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之上的,④对。
    3.答案:B
    解析: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答案:C
    解析:甲处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大于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可能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5.答案:C
    解析: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很多,资源越丰富、科技越发达、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关系。
    6.答案:B
    解析:对比清朝和现在的人口数量,科技水平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7.答案:B
    解析: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则说明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
    8.答案:B
    解析:表格信息显示西藏、青海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③对。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资源环境承载力,④对。
    9.答案:(1)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趋势。
    (2)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地区开放程度的差异;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布和产生差异的原因。第(1)题,结合图例和图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呈减小的趋势。第(2)题,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②地区开放程度;③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④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等。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A
    解析:加强了宿迁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了区域环境承载力,故A正确。
    2.答案:A
    解析: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资源、环境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读材料可知我国土地资源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为16.6亿,A对;当前我国人口数量约为14亿,还没有达到16亿的最大容量,B错;虽然没有超过人口容量,但我国人口数量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水资源紧张、能源资源紧张等问题日渐严重,C错;16.6亿为最大人口规模,是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应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D错。
    3.答案:B
    解析:消费水平越高,人均占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A对;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则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B错,符合题意;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多,人口容量越大,C对;社会分配制度也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若分配制度不合理使资源集中分配给少数人,则可能导致资源紧张,资源环境承载力小,D对。
    4.答案:B
    解析:根据木桶短板效应,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受水环境影响,应在300万人以下。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水环境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上限为300万人,小于水资源、能源和大气环境等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的上限,因此影响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环境。
    6.答案:A
    解析:解决短板问题需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水质量,可以提高其人口的承载力,A正确;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当地的水资源,但是不能改变水环境,不能提高水环境的人口承载力,B不对;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能改变水环境,对提高人口承载力的最低限度影响不大,C不对;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可以节约资源,但是对水环境影响不大,对人口承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D不对。
    7.答案:C
    解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大。青藏高原地区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
    8.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从清朝到今天,中国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资源;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9.答案:A
    解析: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能够节约资源,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10.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而其余三省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小于人均生态足迹,故西藏生态环境压力最小。
    11.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区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少,故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②⑤正确。西藏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①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④错误;西藏地质灾害多发,③错误。故C正确。
    12.答案:B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为农业大省,产业技术较好,能耗较高,生态环境较差,A错误;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差值最大,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B正确、C错误;多数省份资源储量不均衡,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弱,D错误。故选B。
    13.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原因:气候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不足;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沙漠广布,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措施:防治土地荒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第(2)题,塔里木盆地南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域辽阔,经济较为落后,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沙漠广布,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从而使得该地人口容量较小。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如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14.答案:(1)最大 最适宜 小于
    (2)自然资源或资源的丰富程度
    (3)科技发展水平
    (4)人口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
    (5)对外开放程度
    (6)变化
    解析:第(1)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题,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第(3)题,B是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因此B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以及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分析可知,C是人口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第(5)题,D既会影响资源开发,也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故D是对外开放程度。第(6)题,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在不断变化,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在不断变化的。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
    项目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4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知识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地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
    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
    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
    西藏
    10 000
    1 000
    4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具体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
    口(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生活类型
    富裕型
    小康型
    宽裕型
    温饱型
    可承载人口(万人)
    85 358
    93 894
    104 330
    117 370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