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11课《短文二篇》(教师版) .docx
    • 学生
      第11课《短文二篇》(学生版).docx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1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2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3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1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文件包含第11课《短文二篇》教师版docx、第11课《短文二篇》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课  短文二篇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一、读背默写

    1.同桌互背《短文二篇》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qǐng)       夕日欲(tuí)

    B.至承天寺(suí)        竞跃(lín)

    C.藻交横(xìng)       其奇者(yù)

    D.盖竹影也(bái)        步于中庭(yǔ)

    答案C

    3.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C 【解析】C项朗读停顿划分有误,应改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默写。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都紧扣______特征去写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答案(1)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景物   

    二、知识积累

    5.填空。

    (1)陶弘景,字     ,自号        ,有“山中宰相”之称。本课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明  华阳隐居  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苏轼,字     ,号         ,北宋文学家,与其父       、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答案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6.“书”即书信,古代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下列诗句中书信的别称。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

    (3)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          )

    (4)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          )

    答案鸿雁  尺素  雁足  双鲤

    7.基础验收。(重点词、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和翻译)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时备(全,都)    晓雾将(消散)

    B.夕日欲(坠落)      沉鳞竞跃(指鱼)

    C.无与为乐者(怀念)  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竹柏影也            以诱敌

    B.念无为乐者          相步于中庭

    C.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夕日颓              实是界之仙都

    (3)下列加粗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俱备   B.晓雾将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相与步于中庭

    (4)下列加横线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五色交   B.猿鸟   C.相与于中庭   D.夕日欲

    (5)下列句子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    B.解衣欲睡      C.相与步于中庭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沉鱗竞跃。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答案(1)C 【解析】注意C项“念”指的是想到,考虑的意思。“相与”意思是和……一起的意思。

    (2)D 【解析】D项。意思分别为:将要/欲望。其他各项的意思是:A:原来。B:一起。C:只。

    (3)D

    (4)B

    (5)C

    (6)C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识。A项,运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没有运用修辞;D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据此,答案为C。

    8.下列对《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达方式上,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描写,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议论。

    B.两文所写景物特点各不相同,《答谢中书书》主要突出山川的秀美,《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

    C.表达感情上,《答谢中书书》传达出作者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D.《答谢中书书》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记承天寺夜游》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答案D【解析】D项,“选词用字颇多斟酌”错误。《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琢,天然中见真章。

    9.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班里决定开展一次“‘踩’访苏轼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连线苏轼】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都与苏轼有关系。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①赤壁   ②永州   ③承天寺   ④黄楼   ⑤杭州西湖

    示例:承天寺——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理解苏轼学习完本课后,小深和小圳两位同学交流了对文章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的看法。以下是他们的谈话内容——

    小深:“闲人”里的“闲”跟我们学过的“从今若许闲乘月”的“闲”应该是一个意思。

    小圳:这个句子与“夜夜有月,处处有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

    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巧联妙对】有人根据本文意蕴,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杭州西湖——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示例二:赤璧——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示例三:黄楼——苏轼: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2)小深的理解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闲人”里的闲”有“闲乘月”一句中“空闲、悠闲”“闲情雅致”之意。但苏轼的心境更为复杂,还包含了“无职无权的清闲人”的意思。一个“闲”,把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了。

    我不认同小圳的观点,改了不好。原文的反问句更能表达苏轼在不如意的环境中自得其乐、不胜快哉的达观自适。

    3)谪人共婵娟遣忧排愁 (或:闲人赏婵娟步入中庭)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甲】【乙】【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仿偟③,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节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①山阴:晋代县名,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仿偟:同“彷徨”,徘徊。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博学多才,隐居不仕。⑤剡(shàn):晋代县名,今浙江嵊州。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加点字。

    (1)康乐以来 _________    (2)猿鸟鸣 _____________(3)未复有能其奇者 ________    

    (4)月色入 _____________  (5)怀民亦未________   6起仿_____________           

    7人问其故 ____________           

    答案(1)  (2)此起彼伏  (3)参与,这里指欣赏  (4)这里指门  (5)睡觉 (6)于是

    (7)原因

    11.翻译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答案(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日光)照在庭院里好像一片积水澄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12.填空。

    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乙两段文字都是因为________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

    答案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触景(意对即可)

    13.【乙】【丙】两文所写月色有什么共同之处?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

    两文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乙】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又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互相映衬,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澄莹。【丙】文对月色描写粗略,“皎然”一词直接写出月光照在雪地上,一片洁白。             

    【参考译文】

        】王子猷住在山阴。夜里下大雪,()睡醒,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酒,四下望去,一片洁白的样子。于是起身徘徊,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逵。当时戴逵在剡县,(王子猷)即刻就连夜乘小船前去拜访他。经过一整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不进门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1课 《短文二篇》【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