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01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02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要点速记】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是指由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
    (2)连线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

    (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比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_______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消化道吸收
    ②组织液
    ③_________
    ①_______
    ②细胞内液
    _________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_________
    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水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血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还含有血细胞。

    2.内环境主要成分的关系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直接与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_______________的参与。
    (3)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___________。
    4.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过程

    (1)物质交换的去向:
    ①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代谢废物→内环境→__________→泌尿系统和皮肤。
    ②O2→_________→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O2→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2)物质交换过程中通过生物膜的层数:
    例如:O2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肺泡(2层)、毛细血管壁(4层)、红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共11层生物膜。
    【重难点突破】
    1.内环境相关易混淆概念辨析
    (1)血液≠血浆≠血清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③血清是血液凝固后由血浆经离心、沉淀后得到的上清液,内含抗体等成分。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组织液蛋白
    ①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③组织液蛋白是存在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3)体外液体≠体液≠内环境
    ①体外液体: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外分泌腺等)中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属于体外液体。
    ②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内环境(细胞外液)。
    ③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

    考点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
    【要点速记】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
    (2)pH:7.35~7.45。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左右。 
    2.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
    (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①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消化系统、_______系统、泌尿系统和_______系统。
    ②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_________系统(体液调节)
    和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①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内环境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3)实例——血浆pH的维持:

    (4)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5)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_。
    【重难点突破】
    1.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1)存在的物质:

    (2)不存在的物质:

    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3.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四类“信息分子”归纳
    调节方式
    信息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作用部位
    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释放
    突触后膜
    体液调节
    激素
    内分泌腺细胞
    靶细胞
    免疫调节
    抗体
    浆细胞
    抗原
    淋巴因子
    T细胞
    B细胞





    要点速记答案
    考点一、1.(1)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生命起源于海洋  (2)①-c  ②-d  ③-e  ④-a  ⑤-b  (3)血浆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较高  很少  组织液  血浆  2.血浆  细胞内液  淋巴  3.(1)内环境  (2)各个器官、系统  (3)形成和维持  4.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考点二、1.(1)蛋白质、无机盐  Na+和Cl-  (3)37℃  2.(1)循环  呼吸  内分泌  (2)理化性质  (4)神经-体液-免疫  (5)必要条件  

    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基础)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都属于人体内环境中成分的是( )
    A.消化液、神经递质 B.泪液、尿液 C.胃蛋白酶、胰液 D.葡萄糖、胰岛素
    【答案】D
    【解析】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相通,消化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A错误;泪液和尿液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胃蛋白酶和胰液都在消化道里,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葡萄糖、胰岛素都属于内环境成分,D正确。
    2.接种流感疫苗时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
    A.血液 B.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答案】C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3.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蛋白、生长激素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pH明显变化
    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答案】C
    【解析】血浆蛋白、生长激素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B正确;人体内环境中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一般情况下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使内环境PH下降,C错误;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
    4.肝癌患者晚期常会出现腹水(组织液积水)。为利尿排水,临床上静脉输液的主要成分最可能是(  )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氧气 D.血浆蛋白
    【答案】D
    【解析】葡萄糖可以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相互渗透,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A错误; 生理盐水不影响细胞外液参透压,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B错误;氧气不影响细胞外液参透压,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C错误;为腹部积水患者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回渗入血浆,使其及时随尿排出,以缓解病情,D正确。
    5.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D
    【解析】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的水平,B错误;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6.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
    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C
    【解析】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的环境,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的④经过需要排除废物,可能是泌尿系统,B错误;细胞不能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取营养物质,都是从内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C正确;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是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代表的依次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形成②,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8.人体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和乳酸钠
    C.产生的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答案】D
    【解析】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A正确;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B正确;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正确;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而不是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D错误。
    9.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不变的,B错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泌尿四大系统的共同参与,C正确;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10.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错误;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错误,C正确。
    11.下图表示人体部分体液关系图,则人的肝脏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组织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组织液。
    1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进入室外寒冷环境后,人体的散热量与产热量相等
    B.一次性摄入较多的高盐食物,人体的排尿量会减少
    C.若机体流失较多的 ,会影响细胞外液的pH 的稳定
    D.人体肝脏组织细胞内液的CO2/O2的值小于组织液的
    【答案】D
    【解析】冬季进入室外寒冷环境后,产热增加,但人体需要维持体温恒定,故散热量与产热量会保持一致,A正确;当人体一次性摄入较多的高盐食物时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从而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正确;血浆中的HCO3-、H2PO4-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若机体流失较多的HCO3−,会影响细胞外液的pH的稳定,C正确;CO2从肝脏细胞内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内,肝脏细胞CO2浓度大于组织液,O2从组织液中自由扩散进入肝脏细胞,肝脏细胞O2浓度小于组织液,故人体肝脏组织细胞内液的CO2/O2的值大于组织液的,D错误。
    1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进入到血液中会参与体液调节
    C.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C
    【解析】草履虫为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C正确;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14.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答案】A
    【解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②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错误;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正确;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⑤正确;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②④⑤,A正确,B、C、D错误。
    15.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答案】A
    【解析】人体运动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但仍处于动态平衡中,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B正确;当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得不到保证,因而可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
    16.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增加体内水分
    C.增加体内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答案】A
    【解析】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A正确;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增加体内水分,但不是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的原因,B错误;相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可维持血浆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形态,C错误;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生理盐水不能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错误。
    17.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红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是淋巴,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而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A错误;B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是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而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C错误;D是血浆,是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正确。
    1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D
    【解析】人体细胞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一般都需要经过内环境来完成,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19.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层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答案】B
    【解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时,气体从血浆进入到肺泡,需要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至少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1层膜)2层线粒体膜,共计5层膜,10层磷脂分子层,B错误;肾小管通过重吸收,将原尿中的水分、葡萄糖氨基酸等有用的小分子或离子重新摄取回内环境中,C正确;人体通过皮肤,将水分、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D正确。
    20.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机体细胞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项错误。
    21.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出现( )
    A.细胞呼吸产生的乳酸进人血浆,使血浆pH显著降低
    B.肌细胞消耗血浆中葡萄糖分子,使血糖水平持续降低
    C.血液中CO2浓度增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
    D.大量出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抑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故pH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A错误;肌细胞消耗血浆中葡萄糖分子,但是肝糖原和非糖物质能转化成血糖,故血糖能维持正常水平,B错误;血液中CO2浓度增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的过程,C正确;大量出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从而产生渴觉,并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上升,D错误。
    22.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病后的发烧总是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B.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C.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答案】C
    【解析】人生病后持续高热发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调节体温作用的,C正确;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错误。
    二、综合题
    2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稳态指的是____________的状态。
    (2)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某同学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细胞外液____________,最终引起使肾小管、集合管____________。严重腹泄还会导致Na+丢失过多,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血钠不足引起脑细胞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2)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渗透压升高 重吸收作用加强 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
    【解析】(1)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在人体中,内环境①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某同学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最终引起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强。严重腹泄还会导致Na+丢失过多,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因此血钠不足也会引起脑细胞水肿。
    24.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_系统。
    (3)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__________(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哪种不可以进入血液_____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_____;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不得少于2种)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_(填字母)内存在着_______物质。
    【答案】(1)内环境
    (2)消化系统 循环
    (3)胰岛素 胰蛋白酶
    (4)组织水肿 过敏反应、 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
    (5)B 缓冲
    【解析】(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3)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图示血管中血液里胰岛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由于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分泌后进入消化道,不进入血液。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由于过敏反应、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等病理引起组织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5)由于血浆中(图中B)存在着缓冲物质,因此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
    25.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虚线内液体总称为___________,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填写图中 D、E 系统的名称:D_______;E_______。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答案】(1)内环境(细胞外液) B
    (2)B、C
    (3)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4)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1)由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内液体总称为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即图中的B。
    (2)毛细淋巴管浸浴在组织液中,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组织液和淋巴,即图中的B、C。
    (3)结合分析可知,图中 D表示消化系统,E表示泌尿 系统,它们分别担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和运输代谢废物的功能。
    (4)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进行。



    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提高)
    一、单选题
    1.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答案】A
    【解析】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淋巴回流受阻,使细胞间隙液(组织液)单向渗入淋巴管内受阻,造成细胞间隙积聚液体,进而引起下肢肿胀,A正确;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不会影响细胞接受氨基酸,也不会影响细胞对脂肪进行分解,B、C错误;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Na+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因此细胞外液Na+浓度是细胞内液的12倍不会造成下肢肿胀,D错误。
    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①②③的成分保持恒定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③中可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是组织液,②是淋巴,③是血浆,A错误;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错误;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C正确;血浆中的血浆蛋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答案】A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HCO3-、HPO42-等分别与H2CO3、H2PO4-构成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血浆中,其内环境就是淋巴、血浆,D正确。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答案】A
    【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D正确。
    5.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B
    【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所以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内环境的稳态除了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外,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也必不可少,B错误;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在血浆pH调节的过程中产生的NaHCO3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失调,D正确。
    6.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B.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C.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D.血红蛋白、尿素、神经递质、抗体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答案】C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A错误;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B错误;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C正确;血红蛋白易与氧气结合,在红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
    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故A错。激素通过血浆运输,葡萄糖、氧气可以通过细胞外液运输到组织细胞,故B正确。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故C错。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只能与外界环境中的部分物质进行交换,外界环境的物质必须要经过机体的吸收和转运才能到达细胞周围的内环境,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加,故D错。
    8.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可推知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B正确;组织液不能很好进入血浆和淋巴中,容易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甲为血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含量比较高,C错误;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浆或是淋巴液中,D正确。
    9.稳态是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以下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C.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
    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
    【答案】B
    【解析】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稳态可以发生在各个层次上,因此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C正确;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物质,也会将代谢物和分泌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10.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对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过程a提供物质和能量,过程b排出代谢废物,过程c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三者都比较重要;①错误;组织液中的CO2可调节呼吸运动,可作为缓冲物质;并非有害无益,②错误;组织液处在动态平衡中,组成物质是变化的,③正确;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④正确。故选D。

    11.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 该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  )
    A.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D.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
    【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用药物处理动物后,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很可能是该药物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其中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答案】A
    【解析】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某处皮下青紫”说明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流,“局部水肿”说明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局部组织液增多,A正确。
    13.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呼吸氧化酶、尿素、CO2等物质
    C.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D.氧气由①中的红细胞进入③要穿过4层膜,③处氧气浓度最低
    【答案】D
    【解析】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④组成的,A错误;体液①为血浆,其中含有激素、尿素、CO2等物质,呼吸氧化酶存在于细胞内液中,B错误;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错误;氧气由①中的红细胞进入③要穿过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细胞膜)、一层细胞膜共4层膜,氧气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③处氧气浓度最低,D正确。
    14.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D.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C
    【解析】②即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项错误;淀粉酶由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肠腺)分泌到消化道中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在③(组织液)中不能检测到淀粉酶,B项错误;与①(血浆)相比,③(组织液)⑤(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C项正确;若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D项错误。
    15.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而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部分氧气,导致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比生成组织液中的低,A错误;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血浆中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二、综合题
    16.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量_____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造成 pH 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生成水,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发生变化。
    17.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物质。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_____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6)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_______________,内环境稳态的本质为_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③  
    (2)自由扩散  6
    (3)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7.35~7.45  缓冲
    (5)③组织液
    (6)降低  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解析】(1)毛细血管壁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图中的②③。
    (2)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过程为:红细胞膜(1层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6层膜。
    (3)②是血浆,③组织液,血浆中含大分子蛋白质,组织液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正常人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和磷酸氢钠等缓冲物质。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组织液③含量增加而导致组织水肿。
    (5)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组织细胞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同时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进而使内环境pH下降.内环境稳态的本质为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18.图甲表示G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物质。图乙是人的体液的不同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代谢旺盛,需频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以满足其代谢需求。若图甲中的G细胞是肝细胞,则在以下物质中,①氧气、②葡萄糖、③尿素、④肝糖原,c可代表的物质有____(填序号) 。人体饥饿时,图甲中与α 端相比,β 端的血糖浓度更________(填高或低)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中的G细胞是胰岛B细胞, 则在以下物质中,可以影响其分泌激素的物质有 ________(填序号)。
    ①神经递质 ②葡萄糖 ③胰高血糖素
    (3)图乙中,D是___________,血红蛋白存在于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答案】(1)②③ 高 人体饥饿时,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细胞产生肾上腺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2)①②③
    (3)淋巴 E
    【解析】(1)若G细胞是肝细胞,则c可表示肝细胞的代谢产物、代谢废物等,如②葡萄糖、③尿素;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细胞产生肾上腺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图甲中与α端相比,β端的血糖浓度更高。
    (2)若G细胞是胰岛B细胞,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①神经递质、②葡萄糖和③胰高血糖素。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中D是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即图乙中的E。
    19.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两者之间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的含量不同。
    (2)有些细菌入侵人体后,其产生的毒素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人体将会出现_________现象。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4)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_________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_________等。
    【答案】(1)组织液 血浆 蛋白质
    (2)组织水肿
    (3)无机盐、蛋白质
    (4)4 组织液 HCO3-、HPO42-
    【解析】(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两者之间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不同,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有些细菌入侵人体后,其产生的毒素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组织液量增加,人体将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至少要穿过毛血管壁(单层细胞)、肺泡壁(单层细胞)共4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②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挑战)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平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①错误;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③正确;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④错误,故选B。
    2.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时,腿部等处的组织有轻微类似水肿(休息一段时间后 即可恢复正常)的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血浆蛋白明显降低 B.肌肉细胞产生大量水分运至组织液中
    C.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积累 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时,腿部等处的组织有轻微类似水肿,应该是由于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使得代谢产物积累引起的,休息一段时间后,随着组织液不大通过静脉端回流进入血浆以及部分组织液进入淋巴,导致水肿现象消失,即可恢复正常。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3.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D
    【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即可,A错误;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C错误;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4.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答案】D
    【解析】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5.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甲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A正确;淋巴循环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B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内环境主要由乙(组织液)、丙(血浆)和淋巴组成,C错误;丙是血浆,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D正确
    6.某人腹泻,一朋友给他注射食用盐兑开水的浓盐水进行治疗,并以为“盐水越浓消炎效果越好”,结果导致他的手肿胀流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水未经灭菌处理,会导致局部细胞感染坏死
    B.浓盐水会引起局部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可能使细胞坏死
    C.此人恢复健康需要药物治疗及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参与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D
    【解析】有些病菌耐盐,可在浓盐水中生存,所以如果浓盐水未经灭菌,直接注射则会导致局部细胞感染坏死,A正确;盐水浓度大于0.9%(生理盐水),会引起局部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可能使细胞失水而坏死,B正确;该病人有腹泻,且注射的浓盐水未经灭菌,二者均可能会有病菌感染,所以此人要恢复健康,需用药物消灭感染病菌,同时需要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参与,内环境稳态恢复正常,C正确;腹泻会导致食物蛋白质未经消化和分泌的消化酶等来不及起催化作用就随消化道中水分排出而大量丢失,这里的水和蛋白质都是消化道内的,不是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D错误。
    7.检测发现,原尿中的葡萄糖主要在肾小管的近曲小管被完全吸收,当血糖浓度逐渐增大到2.0g/L左右时,健康人的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会出现生理性糖尿。当健康人一次性摄入过多葡萄糖,血糖浓度在达到2.0g/L的过程中机体的生理变化不包括( )
    A.某些神经元兴奋,使垂体向血液中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B.胰岛B细胞的分泌增强,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比常态时高
    C.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大脑皮层,由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D.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加快并产生乳酸,使血浆pH降低
    【答案】D
    【解析】当健康人一次性摄入过多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可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向血液中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A正确;由于血糖浓度升高,通过调节可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增强,向血浆中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可能会比常态时高,B正确;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可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回下丘脑,下丘脑再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可促进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但并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另外,即使产生乳酸,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与乳酸发生反应,因此,血浆中的pH也不会大幅下降,D错误。
    8.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O2结合,随血液循环将O2运输至人体各处的细胞,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下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血液中的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C.红细胞数量增加,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
    D.返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
    【答案】A
    【解析】人体属于需氧型生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或剧烈运动时,部分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以补充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不足,所以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仍主要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O2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正确;红细胞数量增加,在低氧条件下可有更多的机会结合氧,有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C正确;在高海拔处,机体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这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调节过程,返回低海拔时,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会使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逐渐消失,D正确。
    9.将台盼蓝注入家兔的血管中,过一段时间,取家兔的不同器官进行观察,肝脏、肾等器官的组织液和淋巴内都检测到了蓝色,但是脑未被染色。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台盼蓝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B.台盼蓝由血管流入淋巴管再到组织液
    C.脑组织可能有阻止台盼蓝进入的特殊屏障
    D.家兔不同组织和器官的通透性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只有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台盼蓝才能进入细胞,A错误;由于只能由淋巴转化成血浆,所以台盼蓝不能由血浆进入淋巴,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脑未被台盼蓝染色,所以脑组织可能有阻止台盼蓝进入的特殊屏障,C正确;不同组织和器官的通透性基本不同,D错误。
    10.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
    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
    D.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C
    【解析】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血浆,其自身代谢也可以产生水进入内环境,B正确;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错误;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均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11.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基质)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D正确。
    12.媒体报告一大学生在1000米的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体质的讨论.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引起的,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
    D.长期不吃早餐,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答案】D
    【解析】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A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中暑是因为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C正确;长期不吃早餐,体内缺少能源物质糖类,导致血液中缺少葡萄糖,虽然通过胰高血糖素而不是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D错误。
    二、综合题
    13.氧气对动物的生命至关重要,机体逐渐进化出确保向各组织细胞充分供氧的机制。人的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和肾脏中都含有专门感受血液中氧气浓度变化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物圈范围来看,人体血液中氧气的最终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过程。
    (2)当人在运动时,血氧消耗增加会引起颈动脉体中的细胞A和主动脉体中的细胞B向位于____________中的呼吸中枢发放神经冲动,以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的供氧量。
    (3)当人处于高海拔时,血氧降低会刺激肾脏中的细胞C合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激素可以促进骨髓中的红细胞生成,帮助人体适应低氧环境。氧气进入红细胞后____________(填“参与”或“不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4)由上可知,人体血氧含量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血氧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内环境稳态是指____________。
    【答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脑干
    (3)不参与
    (4)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
    【解析】(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人体血氧的最终主要来源。本题渗透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存观念,微观的光合、呼吸生理过程,织就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3)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氧气不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4)从(2)(3)小题可以看出,呼吸中枢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了血氧调节,可见人体血氧含量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就是内环境稳态。
    14.下面为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代表的液体量是a代表的液体量的90%,a的10%进入毛细淋巴管,最终在_____处汇入血浆,如图因某种原因导致淋巴循环受阻,则可能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毛细淋巴管具有的特殊结构能够使组织间隙中的细菌进入淋巴液,而在淋巴回流途径中要经过多个___________(填某种免疫器官),在这里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均可对细菌发挥作用,推测该免疫器官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细胞。
    (3)如果该图所示组织细胞代表肝脏细胞,则饭后4小时,图中毛细血管静脉端的血管含量较动脉端_______,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左右锁骨下静脉 组织液不能正常回流,导致组织液增多,形成水肿
    (2)淋巴结 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3)高 饭后4小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及非糖物质转变成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使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高于动脉端
    【解析】(1)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组织液不能正常回流,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2)淋巴回流途径中要经过多个淋巴结,淋巴结是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其中的吞噬细胞可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3)饭后4小时,由于消化道可吸收的物质有限,加上体内代谢的消耗,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在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作用下,肝糖原分解成的葡萄糖以及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静脉端的血糖浓度高于动脉端。
    15.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反映。
    (3)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血浆中的____________(填“NaHCO3”或“H2CO3”)可以中和其酸性,并最终形成CO2和H2O排出体外。
    (4)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 0. 9%、1.1%、1.3%的NaCl溶液,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如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预期结果

    试管
    NaCl溶液/%
    红细胞形态
    1
    0.5
    ①体积变大,或涨破
    2
    0.7
    ②?
    3
    0.9
    ③?
    4
    1.1
    ④体积缩小
    5
    1.3
    ⑤体积缩小,皱缩
    ②、③处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③
    (2)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3)NaHCO3
    (4)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体积变大、维持正常形态(体积不变)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①③为淋巴形成及回流。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回流到血浆,此过程是单向的,因此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①、③。
    (2) 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处于动态平衡中,而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因此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来反映。
    (3) 细胞D为肌细胞。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乳酸进入血浆中,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NaH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排出体外。
    (4)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为患者输液治疗时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原因,自变量是NaCl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和给出的不完善的实验步骤可知:步骤④应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⑤预期结果:0.7%的NaCl溶液为低渗溶液,小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红细胞吸水膨胀,所以②体积变大;0.9%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同,水分子进出红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因此③维持正常形态(体积不变)。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36 细胞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36 细胞工程(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35 基因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35 基因工程(含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工程的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5 免疫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5 免疫调节(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分层练习专题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