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题的答题模板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题的答题模板01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题的答题模板02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题的答题模板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题的答题模板

    展开

    一、诗歌中对字、词的鉴赏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我们要重点体味不同词语的特点。

    如:

    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所具有的特殊韵味。如“夹岸桃花蘸水开”很传神。蘸,是沾着水面。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下垂,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传达出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

    2.表示修饰的形容词

    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写出了春天来临,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景象;“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一个“凄凉”,写尽了诗人无限辛酸的感情。“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老”“昏”等词语,渲染了深秋悲凉的气氛,蕴含着诗人悲苦的秋思。

    3.数词或量词

    在古典诗词中,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常常使用数词,一般情况上都不是确数。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和“谁家”用的极其精妙。如“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中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因为是远景,“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4.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从视觉角度看,红绿映衬,色彩鲜明,春意盎然。往往包含下面几个要素:

    ①对特殊字含义或手法的解释(这些修辞手法以词类活用为主,多数情况用作动词。修辞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

    ②对特殊字的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形象);

    ③对艺术效果或感情主旨的分析(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上述要素需要我们根据题目要求及诗歌本身来灵活作答,可以简单总结为:

    解释含义/手法+放入原句分析+情感主旨/艺术效果

     

    二、诗歌中对句子的鉴赏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类试题答案往往包含下面几个要素: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内容阐释该手法的运用;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取得了什么艺术效果。

    上述要素需要我们根据题目要求及诗歌本身来灵活作答,可以简单总结为:

    手法概括+分析+情感主旨/艺术效果

    知识链接: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正反对比

    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


    衬托

    ①从正面衬托。“江山荒城猿乌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是涛声似旧时。”(陆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表现手法。该句以“荒城”的悲衬托“乌”悲,衬托诗人内心的悲,猿猴、乌鸦与悲凉、愁苦相联。

    ②从反面衬托。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绝项,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岭都会显得十分渺小。该诗句表面上是在写景抒情,而实则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虚实结合的手法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文的虚写“铁马冰河入梦来”,与前文的实写“僵卧孤村不自哀”相照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慨叹。


    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词《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归三件事比喻离别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见,沉痛哀婉,十分凄凉。


    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一纯写景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的是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三、小说、散文中对字、词的鉴赏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这类试题的答案中,往往包括:

    ①品析语言技巧(方法)

    ②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

    ③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

    ④揭示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人物情感、性格、品质……)

    模板可以总结如下:

    方法+规范化+具体化+表达效果
     

    四、小说、散文中对句子的鉴赏

    小说、散文中的句子如果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那么它往往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

    ①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③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④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⑤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答题思路即写了什么、怎样写、写得怎样,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答题模板可以总结如下:

    方法+规范化+具体化+表达效果

    记叙文中和诗歌中不同的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对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渲染、烘托等。

    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与主题。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颂扬所描写对象,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达到意外效果。

    托物言志: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借景抒情:是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

    想象: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渲染: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交代。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拟人: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③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④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⑤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⑥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⑦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

    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