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1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2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3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4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5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6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7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08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较探究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上海崇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邴原,三国时魏人也。数岁时,过书舍,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入舍而学者,有亲也。”师问其故,原曰:“吾少而孤。一则羡其不孤,二则慕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苟欲学,不须资也。”原于是入舍就学,卒成国士。
    1.【甲】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1分)2.解释文中加划线的词。(2分)(1)益慕圣贤之道 (2)师问其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句。(2分)不敢出一言以复4.【甲】文“_______”表明前来求教的人很多,【乙】文“_______”引起邴原想到自己的伤心之处。(2分)5.【甲】文作者“色愈恭,礼愈至”的目的是________,【乙】文“师恻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6.概括两段选文能共同揭示的道理,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跟着老师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 B.学习能让人有所成。C.要学有所成需有老师的教导。 D.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答案】1.送东阳马生序 2.(1)更,更加 (2)原因,缘故 3.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不敢说一句辩解的话) 4.门人弟子填其室 闻琅琅声 5.等前辈高兴时再请教 邴原从小就成了孤儿,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到学读书校 6.D 【甲】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内容可知,跟着老师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乙】文“原于是入舍就学,卒成国士”说明学习能让人有所成,要学有所成需有老师的教导;“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在两文中并未体现;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均为必考题型,分值基本在10-16分之间。考点涉及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写作手法、理解感悟等方面。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通过阅读提供的两篇文言文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最近两年在很多省市的中考题中都出现这种题型,比较阅读也渐成规模。主要有课内两段的比较阅读、课外两段的比较阅读、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其中尤以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较为常见,所以,考生在熟练阅读课内文言文的同时应重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
    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4)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题型主要有词语解释题、选择题、句子翻译题、问答题。考查内容涉及到两个文言文语段,尤其是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一般是对两个文言文语段从语句、语言、内容、人物、写法、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   (1)解释词语题。   一般可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先了解整个句子的大意(必要时联系整个段或篇),然后用换词法揣摩加点字的意思;二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文言实(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然后依照句意确定词语含义。
     (2)翻译题。   翻译题的题量为1或2个,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译文要通畅顺达,富于表现力。 (3)选择题。   先仔细读题,认准所要选择的项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这一“要求”辨析所给的各项,找出最切合“要求”的项。
    (4)简答题。   求同型题目要通过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分析,找到几者间的“联系点”;求异型题目关键是找准有助解题的指向性词语,以免跑题。   ①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 ②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 ③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 ④综合型:前一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陈后主)初惧阽危①,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②,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③。谋谟所及,遂无骨鲠④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⑤盈朝,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⑥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⑦,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选自《陈书•后主》) 注:①阽(diàn)危:面临危险。②诸公:指与后主一道游玩的所谓“狎客”。③衡轴:本指观测天体仪器上可以旋转的横管。此比喻中枢要职。④骨鲠:原意指鱼骨,鱼刺,比喻正直。⑤尸素:“尸位素餐”,居住食禄而不理事。⑥嬖(bì)宠:特指受君主宠爱的妃嫔。⑦寤:觉悟。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指所受的蒙蔽,这个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的接受了邹忌的谏言。B.“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指的是诽谤讥刺,表明齐威王鼓励大家要敢于提那些刺耳的意见。C.“门庭若市”指门前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这个成语一直沿用到现在,仍有鲜活的生命力。D.“冀以苟生”中的“冀”是希望的意思,指陈后主藏进枯井企图苟且偷生,表现了这个亡国之君的荒唐可笑。(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甲】文中邹忌善谏体现在哪些方面?(4)《出师表》里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结合语段【甲】【乙】分析齐威王与陈后主是如何做的,有何不同的后果。
    【答案】(1)B(2)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3)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4)齐威王听从贤臣邹忌的进谏,并且马上整改,有着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政治智慧,所以最后“战胜于朝廷”。陈后主亲近小人,委以要职,使得出谋划策、执掌权要者都是贪婪之人。因而,政务刑罚日渐混乱,最后成了亡国之君。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表明齐威王鼓励大家要敢于公开议论。故选B。(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词: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受,给予,付予。(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解析】(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结合“乃卞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句可知,齐威王听从贤臣邹忌的进谏,并且马上整改,有着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政治智慧,所以最后“战胜于朝廷”。乙文结合“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句可知,陈后主亲近小人,委以要职,使得出谋划策、执掌权要者都是贪婪之人。因而,政务刑罚日渐混乱,最后成了亡国之君。
    【参考译文】【乙】(陈后主)起初害怕危险,常常发布哀伤、怜悯的诏书,后来局势逐渐安定一些以后,他又煽动起荒淫、奢侈的风气。礼待公卿,只知道陶醉在文章美酒之中;亲近小人,都委任他们要职。这样,出谋划策者没有一个是正直之臣,执掌权要者没有一个不是剥削民众的官吏。政务刑罚日渐紊乱,尸位素餐之辈充斥朝廷。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荒废政事,宠幸妻妾,身处危亡之境也不顾,上下蒙骗,众叛亲离,面临危难不觉悟,反而自投枯井,希望苟且偷生。看他以这种方式保全自己,或许也就是民众中的下等人了。
    一、(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正 衡 家 有 山 场 请 日 馈 肩 薪2.解释文中加划线词语。①持汤沃灌:____________ ②缊袍蔽衣:____________③请借不许:____________ ④朝食荷薪:____________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4.阎正衡喜欢读书,但是“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他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5.【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2. 热水 破 同意 肩负,扛(背着,挑着) 3.①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②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岁之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4.①向友人借书;②以柴薪换书读。 5.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衬托作者的勤奋好学。乙文则通过语言描写,直接表现他的勤学品质。
    【乙参考译文】石门的阎正衡,字季蓉,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他所居住的地方偏僻简陋,不能得到书,他就从朋友那里借到《文选》和及其注解。读了几个月,都能够记诵。同村有一个老年人,家里有《史记》这本书,他请求借来翻阅,但主人不同意,请求到他家里读也不答应。那个老年人生活上缺少柴草,正好阎正衡家有山场,他就向请求那个老年人允许他每天馈赠一担柴草以换取《史记》的借阅权,老年人才答应他。阎正衡就吃完早饭担着柴草携带着笔墨前往阅读,边读边写,几个月才完成。阎正衡苦于处在条件较差的县,见识浅薄孤陋,又去长沙游学,好事的人听说他的名声就来拜访他,他都推辞不见。阎正衡喜欢抄书,九经、三史、老、庄、管、荀、韩非、墨子、韩文、杜诗没有不被抄写的。他做的文章峭劲雄悍,风格和半山老泉类似,可是从不多写。他曾经说过:“文章用来传达道理的,道理不充足,那么文气就不充实,只用修辞怎么能达到呢?我学问未达到,十年之内应当多读书,四十年后才打算写作。”
    二、(2023·河南周口·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速,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惟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欬①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节选自梅曾亮《游小盘谷记》)【注释】①謦欬(qǐng kài):咳嗽。轻曰謦,重曰欬。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具答之            百废具兴            独具匠心B.遂与外人间隔    又何间焉            间不容发C.既出,得其船    既克,公问其故        既来之,则安之D.探之不可穷        欲穷其林            山穷水尽2.把甲文段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甲文段中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4.甲、乙两个文段中都透露出一种神秘色彩,但其目的又有不同。请你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甲文段结尾写①________的内容,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这样写的目的是②_________;乙文段开篇中“③_________”(填原文)的内容增添了小盘谷的神秘色彩,这样写的目的是④__________。
    【答案】1.D 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因为桃花源中生活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桃花源中人对自己的美好生活很珍惜,既不愿离开,也不愿外面的人来打扰。 4. 真实人物刘子骥探寻桃花源未果 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表明小盘谷的幽深难测
    【乙参考译文】江宁府城,它的西北面被卢龙山包围而止。我曾经去探访过小盘谷,到了那里,当地有的人却说没有这地方。只见许多茂盛的竹子遮蔽了天空,歧路很多,曲折广狭却相同,顺路寻求也见不到尽头。(忽然)听到狗的叫声,急忙赶去,终不见人。约走了可以煮热五斗米的时间,到一寺院,叫归云堂。当地的土地宽阔舒缓,居民以种桂树为职业。寺旁有一条小草径,向南一伸,便下垂至大谷。四面山上都是大桂树,山沿崖倾斜。形状像大孟仰天,空响积贮其中,咳嗽之声也不能泄散;寂寥无声,耳边却常常听到嗡嗡的声音。深潭中的积水,一直贯注到山脚才停止。
    三、(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魄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苏轼《书杨朴事》)【丙】夜饮东坡⑥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⑦。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今河南省杞县。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⑥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⑦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庄子·庚桑楚》云:“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2.请选出加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B.但少闲人C.妻子送余出门D.长恨此身非我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4.同样写夜晚之景,《记承天寺夜游》突出了夜(1)____的特点,《临江仙》突出了夜(2)____的特点,后者从(3)____、(4)____(填写文中词语)中可以看出。5.三篇诗文都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了苏轼相同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文内容,谈谈你对乙文的看法。
    【答案】1.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 2.A 3.(1)庭院里(月光)如同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2)(我)没有其他话对他们说,就回头对妻子说:“你就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吗? 4. 澄澈透明(月光如水) 寂静 夜阑风静 鼻息雷鸣 5.示例:都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之际,但是他并未沉浸在仕途失意中,而是旷达乐观。《书杨朴事》中,苏轼面对妻儿的大哭,幽默地安慰,可反映出苏轼的心胸豁达,乐观看待人生的得失起伏。
    【答案】1.B 2.(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3.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不好,但人格是可以高尚的。 4.文本一中,作者借菊花、牡丹衬托莲花(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文本二中,作者借菊花的美衬托种菊人的美,突出赞美种菊人勤劳的主题。
    【乙参考译文】从前经过洛阳,见到李公简,他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遍寻天下隐者,得知杞(地名)人杨朴,能作诗。皇上把他召来问话的时候,他自己说不会作诗。皇上问:‘你临来的时候有人作诗送给你吗?’杨朴说:‘只有我的小妾作了一首诗。说是:‘且休落魄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上大笑,放他回家,并封他儿子一个官职以养家。我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和儿女送我出门,都大哭。我没有话说,回头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妻子和儿女破涕为笑,我才从家里出来。
    四、(2023·安徽池州·校联考二模)阅读回答问题。【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后生家①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②。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节选自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注]①后生家:年轻人。②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②假诸人而后见也③辄曰“吾不会做”④不做则安能会耶(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②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3)【甲】【乙】两段选文都点明了后辈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甲】文作者指出年轻人学业不精是因为“____________”;【乙】文作者则直接批评了年轻人做事时两个严重的错误:爱说“_________”和“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你认为中学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读书和做事?
    【答案】(1)①赠送;②借;③就;④怎么。(2)①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②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3) 心不若余之专耳 吾不会做 且待明日(4)示例:甲文中的作者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终于学有所成;乙文作者反对把“不会”“明天再说”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启发我们:做学问要勤奋刻苦,要专心致志;做事情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拖延。
    相关课件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较探究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9 文言文阅读——写作方法(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9 文言文阅读——写作方法(复习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8 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8 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复习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考点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