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01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02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共26页。

    2023年高考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湖北卷)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建立在生物大分子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是单体的聚合物,以碳链为骨架
    B. 单体的种类不同导致纤维素和淀粉结构不同
    C.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D. 核酸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1、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详解】A、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纤维素和淀粉的单体种类相同都是葡萄糖,B错误;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C正确;
    D、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正确。
    故选B。
    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岷山等山系,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区域。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增加到1800多只,圈养的大熊猫也超过了500只。 2021年大熊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等级由“濒危”降级为“易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 增加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在大熊猫种群不同活动区域间建立走廊,可以减少地理隔离,增加基因交流
    D. 濒危等级的下降说明我国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可完全将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
    【答案】D
    【解析】
    【分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
    【详解】A、动物的繁育能力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故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A正确;
    B、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所以增加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改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环境容纳量,B正确;
    C、隔离(地理隔离等)导致熊猫不能相遇,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在大熊猫种群不同活动区域间建立走廊,可以减少地理隔离,增加基因交流,C正确;
    D、濒危等级的下降说明我国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但不能完全将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D错误。
    故选D。
    3、四尾栅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对污染物有一定耐受性,为了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对四尾栅藻数量变化的影响,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基础培养液(含四尾栅藻所需的各种元素)中添加磷酸二氢钠,并控制培养液中的磷浓度,以观察不同磷浓度下四尾栅藻的密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P是藻类主要能源物质的组成元素
    B. 磷浓度的变化与四尾栅藻的密度呈正相关
    C. 四尾栅藻大量繁殖改善了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D. 降低氮磷比可抑制水华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其组成元素是C、H、O。
    2、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详解】A、藻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
    B、由图可知,随着磷浓度的增加,四尾栅藻的密度减小,即磷浓度的变化与四尾栅藻的密度呈负相关,B错误;
    C、四尾栅藻大量繁殖,会使水体中的溶氧量下降,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存,C错误;
    D、降低水中的氮磷比,可降低四尾栅藻的密度,抑制水华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
    故选D
    4、水培营养液是经过专业水培技术调配而成的,能代替自然土壤为植物体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无机盐等养分,不同植物的营养液配方会有所不同。下列对水培植物根细胞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培植物根细胞从水培营养液中吸收无机盐属于协助扩散
    B. 根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 不同植物的水培营养液配方有所不同与膜上载体种类及数量有关
    D. 若根细胞中原生质层的体积减小则说明营养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幼苗需要通过根细胞从完全营养液中吸收所需的各种无机盐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对于主动运输的理解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详解】A、水培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水培营养液中吸收无机盐,A错误;
    B、根吸收水分不需要载体,而吸收无机盐需要载体,说明根对两种物质的吸收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根对两种物质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正确;
    C、由于不同植物根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水培营养液的配方也不同,C正确;
    D、当根细胞液浓度低于营养液浓度时,根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原生质层体积减小,D正确。
    故选A。
    5、百香果酒酿造工艺流程:预处理—破碎打浆—调节pH值—接种酵母—主发酵—陈酿—澄清—精滤—灭菌灌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取无病害、新鲜成熟、表皮完好的百香果进行预处理
    B. 调节pH呈酸性使接种酵母菌及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该环境
    C. 主发酵时会使发酵罐内的温度升高,并产生气泡
    D. 灌装前需要严格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详解】A、选取无病害、新鲜成熟、表皮完好的百香果进行预处理,A正确;
    B、调节pH呈酸性使酵母菌能大量增殖,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到抑制,B错误;
    C、主发酵进行无氧呼吸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CO2,所以会使发酵罐内的温度升高,并产生气泡,C正确;
    D、灌装前需要严格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B。
    6、秀丽线虫是唯一身体中所有细胞都被逐个盘点归类的生物,雌雄同体的成虫体内共有959个体细胞,英国科学家John Sulston在显微镜下从受精卵开始,一步一步靠肉眼数到了成虫总共出现过1090个细胞,确定了成虫的每个体细胞分别是由哪个细胞分裂而来、位置在哪,关于线虫发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说明细胞分化是不稳定的
    B. 线虫发育时被清除的细胞在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才开始表达
    C. 线虫发育过程中131个细胞被清除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D. 线虫发育过程中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基因的执行情况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详解】AC、分析题意可知,秀丽线虫总共出现过1090个细胞,而其雌雄同体的成虫体内只有959个体细胞,说明线虫发育过程中131个细胞被清除,该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数目减少,不是说明细胞分化不稳定,而实际上细胞分化后,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即保持稳定性),A错误,C正确;
    B、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时期,线虫发育时被清除的细胞不是在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才开始表达的,B错误;
    D、线虫发育过程中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发生了分化,而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部位的细胞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错误。
    故选C。
    7、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IR)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失调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系统紊乱,主要表现为长期高血糖。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T2DM),其中 T2DM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9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2DM主要病因是IR,通过改善IR是T2DM的一种防治策略
    B. IR引起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无法在肝脏、骨骼肌中发挥相应的催化作用
    C. 当体内出现IR时,胰岛素敏感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导致血糖升高
    D. 胰岛素分泌不足原因的是胰岛A细胞受损
    【答案】A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
    【详解】A、T2DM(2型糖尿病)主要病因是IR(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调节作用,通过改善IR是T2DM的一种防治策略,A正确;
    B、IR引起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无法在肝脏、骨骼肌中发挥相应的调节作用,激素不起催化作用,B错误;
    C、当体内出现IR时,胰岛素敏感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导致糖尿病,C错误;
    D、胰岛素分泌不足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D错误。
    故选A。
    8、谷爱凌是北京冬奥会上“双冠王”,同时也是一名学霸,科学家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不仅对学习和记忆都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促进神经元分泌bdnf等蛋白类神经营养因子(过程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谷爱凌对知识的长期记忆可能与其脑部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运动对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促进作用是谷爱凌成为学霸的原因之一
    C. a过程表明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D. 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短时间内突触间隙中的b增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人的长期记忆可能与脑部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
    B、运动刺激能够促进bdnf基因表达,而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这有利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也有利于人的学习和记忆,故运动对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促进作用是谷爱凌成为学霸的原因之一,B正确;
    C、a过程为bdnf基因表达的过程,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和RNA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可见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C正确;
    D、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则神经递质b的释放量减少,短时间内突触间隙中b的量减少,D错误。
    故选D。
    9、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病原体感染机体会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中储存大量记忆T细胞,在机体受到再次感染时可以发起快速强力的记忆应答反应,这表明白色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刺激实验鼠的抗原1与抗原2应该是同一种类似的抗原
    B. 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C. 鼠体内效应T细胞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 实验鼠B在接受白色脂肪组织移植之前应接种抗原1处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实验鼠A注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将脂肪组织移植到实验鼠B中,当其感染病原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因而不患病。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应是验证“机体受到再次感染时可以发起快速强力的记忆应答反应”,且据图可知,实验鼠A注射了抗原1,使得脂肪组织中含有记忆细胞,将记忆细胞移植到实验鼠B,当注射抗原2,不患病,说明记忆细胞也能识别抗原2,即抗原1与抗原2应该是同一种抗原,A正确;
    B、由于缺乏对照实验,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B正确;
    C、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或记忆T细胞(二次免疫)增殖分化而来,C正确;
    D、若在接受白色脂肪组织移植之前对实验鼠B进行抗原1的接种试验,则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无法验证白色细胞的作用,故为了排除自身抗原抗体的影响,接受白色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检测体内是否含有相应的抗原抗体,形成前后对照,D错误。
    故选D。
    10、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B.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植株开花结实,这体现了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C.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 利用青鲜素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的贮藏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雌蕊继续发育,获得无子番茄,A正确;B、摘掉顶芽,使生长素不能由顶端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促棉株开花结实,B错误;
    C、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防止大蒜等在储藏期间发芽,还能强烈抑制芽和茎的生长,促进植物提早结束生长,可利用青鲜素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的贮藏期,D正确。
    故选B。
    11、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泡菜制作过程中,密封处理有利于醋酸菌的生长
    B. 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C. 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有利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 酸奶制作过程中,密封处理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详解】A、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是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形成乳酸,A错误;
    B、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B正确;
    C、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在密封也就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正确;
    D、乳酸菌为厌氧菌,密封处理有利于乳酸菌发酵,D正确。
    故选A。
    12、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1和图2.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蓝莓果实细胞的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 蓝莓果实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C. 0.5℃时CO2生成速率低是因为酶的活性较低
    D. 容器内CO2浓度升高会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与25℃相比0.5℃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二氧化碳生成速率较低。
    【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
    B、蓝莓是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
    C、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0.5℃时CO2生成速率低是因为酶的活性较低,C正确;
    D、容器内CO2浓度升高会降低果实的细胞呼吸,D错误。
    故选C。
    13、血液中CO2能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与H2O结合成碳酸,碳酸解离出来的H+刺激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速、加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脑脊液、血浆中的碳酸及CO2等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哺乳动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O来自于葡萄糖和H2O
    C. 哺乳动物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造成血浆pH值持续下降
    D. 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后,可使感受器神经元膜受刺激部分Na+内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1、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2、内环境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的,脑脊液、血浆中的碳酸及CO2(代谢废物)等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正确;
    B、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来自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物是丙酮酸和H2O,而丙酮酸是由葡萄糖分解产生,故CO2中的O来自于反应物葡萄糖和水,B正确;
    C、哺乳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不会持续下降,C错误;
    D、结合题意可知,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后,可使感受器神经元兴奋,则神经元膜受刺激部分Na+内流,D正确。
    故选C。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进行的
    B. 农田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物质输入才能维持其物质平衡
    C.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
    D. 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功能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2、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4、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等。
    【详解】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进行的,A错误;
    B、农田生态系统因其农产品的输出,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物质输入才能维持其物质平衡,B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C错误;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很可能使当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B。
    15、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单克隆抗体、高效“弹头”药物以及接头三部分构成,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将免疫后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B. ADC中抗体发挥靶向运输作用,药物发挥治疗效应
    C. ADC通过抗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肿瘤细胞
    D. 抑制细胞内信息传递或细胞分裂的药物可以作为“弹头”
    【答案】C
    【解析】
    【分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通过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被肿瘤细胞特异性识别,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导致溶酶体裂解,释放药物,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详解】A、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利用该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A正确;
    B、ADC中抗体的作用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并与之结合,发挥靶向运输作用,B正确;
    C、ADC与肿瘤细胞识别后,被肿瘤细胞以胞吞的方式吸收进入细胞,C错误;
    D、抑制细胞内信息传递或细胞分裂的药物可以抑制细胞增殖,选择它们作为“弹头”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D正确。
    故选C。
    16、亨廷顿舞蹈症(HD)是一种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人,目前无有效治疗措施。患者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H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下面图1为某HD家系图,图中Ⅰ-2没有患亨廷顿舞蹈症,图2为该家系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的电泳结果,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亨廷顿舞蹈症(HD)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图1中Ⅱ-1个体可能伴随年龄的增长出现渐进性发病
    C. 细胞内H基因的CAG重复次数越多可能导致发病时间晚
    D. Ⅰ-1产生的所有精子中H基因的CAG的重复次数可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根据图1可知,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X显性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病。
    2、根据图2可知,Ⅰ-1重复次数超过25次,还未达到50次就患病了,所以不患病需要CAG重复次数不超过25次。Ⅱ-1CAG重复次数接近50次,又由图1可知Ⅱ-1是暂未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呈渐进性发病。而Ⅱ-3CAG重复次数超过50次,未达到75次;Ⅱ-4CAG重复次数75次;Ⅱ-5CAG重复次数100次;又由图1Ⅱ-3、Ⅱ-4和Ⅱ-5可知已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随着CAG重复次数越多,可能导致发病时间越早。
    【详解】A、根据图1分析可知,亨廷顿舞蹈症(HD)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病,A正确;
    B、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Ⅰ-1重复次数超过25次,还未达到50次就患病了;而Ⅱ-1CAG重复次数接近50次,暂未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呈渐进性发病,B正确;
    C、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Ⅱ-1CAG重复次数接近50次,暂未患病;而Ⅱ-3CAG重复次数超过50次,未达到75次;Ⅱ-4CAG重复次数75次;Ⅱ-5CAG重复次数100次;他们都已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随着CAG重复次数越多,可能导致发病时间越早,C错误;
    D、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Ⅱ-1、Ⅱ-3、Ⅱ-4、Ⅱ-5是Ⅰ-1的孩子,而他们的CAG重复次数不相同,所以推测在Ⅰ-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H基因的重复次数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亨廷顿舞蹈症为情景,结合系谱图和电泳结果图,考查伴性遗传等有关知识。考生要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利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从题图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选项进行推理,作出准确的判断。
    17、非洲草原上的鬣狗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它们会成群结队的猎捕食物,但有时会出现个别鬣狗在觅食时表现为求偶或其他与觅食无关的行为,此种行为一经出现,经常被群体攻击,这种现象属于进化稳定对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化稳定对策有利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 进化稳定对策不利于种群基因多样性的发展
    C. 进化稳定对策的发生有利于生物间的共同进化
    D. 当出现环境的剧烈改变时,进化稳定对策将会被消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共同进化。

    2、是否发生进化的判断依据是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详解】A、题中动物表现出与觅食无关的行为时被群体攻击,不合群动物被攻击也是一种自然选择,进化稳定对策有利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
    B、对不合群的动物攻击,会导致这一类动物的减少,不利于种群基因多样性的发展,B正确;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共同进化,而进化稳定对策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对共同进化影响不大,C错误;
    D、当出现环境的剧烈改变时,物种由于要适应环境,进化稳定对策将会被削弱,D正确。
    故选C。
    18、人类Y染色体末端的SRY基因能激活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促使未分化的性腺发育成睾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SRY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后代可能出现XY的女性
    B. SRY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后代可能出现XX的男性
    C. 5α-还原酶基因缺陷的XY个体,雄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D. XYY男性染色体异常是母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以此来控制性状。
    【详解】A、题意显示,SRY基因能激活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促使未分化的性腺发育成睾丸,据此可推测SRY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后代可能出现XY的女性,A正确;
    B、SRY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若移接到X染色体上,则可能激活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促使未分化的性腺发育成睾丸,使后代可能出现XX的男性,B正确;
    C、5α-还原酶基因缺陷的XY个体,则会表现为二氢睾酮无法合成,进而无法促使未分化的性腺发育成睾丸,进而表现为雄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C正确;
    D、XYY男性染色体异常是由正常的卵细胞和染色体异常的YY精子结合产生的,该染色体异常的精子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异常,进而产生异常精子参与 受精形成的,D错误。
    故选D。
    19、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一个精原细胞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模板链的两个胞嘧啶发生羟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有两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减II中期的两个细胞中均有一条染色单体含羟化胞嘧啶
    C. 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一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D. 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可产生C-G碱基对替换为A-T碱基对的突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1、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则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则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有两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密啶,A错误;
    B、由于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所以减II中期的两个细胞中可能有一条或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B正确;
    C、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则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一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则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C错误;
    D、有丝分裂间期可产生C-G碱基对替换为A-T碱基对的突变,D错误。
    故选B。
    20、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实现侵染,目前研制新冠疫苗根据采用的主要技术路径不同分为核酸疫苗、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基因工程在体外大量生产并提纯新冠病毒的S蛋白可制成重组蛋白疫苗
    B. mRNA疫苗在人体细胞内可直接作为模板合成病毒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C. 新冠病毒在琼脂培养基上大量培养,然后通过灭活和纯化,可制成灭活疫苗
    D. 将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和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重组,可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
    【答案】C
    【解析】
    【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详解】A、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大量生产并提纯新冠病毒S蛋白,制成重组蛋白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A正确;
    B、mRNA疫苗在人体细胞内可直接作为模板翻译出病毒S蛋白,病毒S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
    C、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琼脂培养基不能培养病毒,C错误;
    D、基因工程的载体常用的是质粒,病毒(无害的腺病毒)也可以作为载体,因此用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和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基因(如S蛋白基因)重组,可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D正确。
    故选C。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参与常春藤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

    (1)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推测细胞同化甲醛(HCHO)的场所应是_____________。
    (2)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下表是常春藤在不同浓度甲醛胁迫下测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甲醛脱氢酶(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图2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图3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下表是不同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含量
    组别
    样品
    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1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658
    2811
    3271
    3425

    2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415
    2936
    2789
    1840

    不含甲醛的培养液
    2271
    2311
    2399
    2462
    2529

    ①表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①②③)。
    ②常春藤在甲醛胁迫下气孔开放程度下降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常春藤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综合上述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A. 可溶性糖增加引起气孔开放度下降
    B. 1个单位甲醛浓度使FALDH的活性增强
    C. 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
    D. 甲醛代谢过程中能产生CO2用于光合作用
    (4)综合分析表、图2和图3的信息,写出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同位素示踪 ②. 叶绿体基质
    (2) ①. ③ ②. 可以减少空气中甲醛进入植物体内 (3)ABD
    (4)植物通过降低气孔的开放程度,减少甲醛的吸收:同时FALDH酶的活性提高,增强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起到抗逆作用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叶绿体模式图,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②是常春藤利用甲醛同化二氧化碳的过程。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甲醛的浓度单位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甲醛脱氢酶(FALDH)的活性和气孔开度,图2表明1个甲醛浓度单位的甲醛脱氢酶活性最高,图3表明随着甲醛浓度增加,气孔开度逐渐降低。
    【小问1详解】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稀有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可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据图可知,常春藤利用甲醛(HCHO)同化二氧化碳是在叶绿体基质进行的。
    【小问2详解】
    ①据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甲醛的浓度单位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甲醛脱氢酶(FALDH)的活性和气孔开度,故③组(不含甲醛的培养液)为对照组。
    ②据图3分析可知,随着甲醛浓度增加,气孔开度逐渐降低,气孔导度下降,可以减少空气中甲醛进入植物体内。
    【小问3详解】
    A、可溶性糖增加使保卫细胞失水,引起气孔导度下降,A正确;
    B、根据图2可知,1个单位甲醛浓度使FALDH的活性增强,B正确;
    C、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可能供应不足,暗反应降低,进而会导致光合产物下降,C错误;
    D、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甲醛经过图1过程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供给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ABD。
    【小问4详解】
    据图表分析可知,低浓度的甲醛胁迫,植物一方面通过降低气孔的开放程度,减少甲醛的吸收;另一方面,在减少气孔的同时,提高FALDH酶的活性,增强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起到抗逆作用。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对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
    22、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
    (1)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图1结果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图2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__________。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环境中。


    (4)上述研究表明,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具有一定的生态防控效果。大量种植披碱草也可能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消费者 (2) ①. 降低 ②. 技碱草与原有植物形成竞争关系,导致高原鼠兔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减少
    (3) ①. 空间/垂直结构和水平 ②. 鼠兔种群密度减小 ③. 视野开阔
    (4)物种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由图1可知,从洞口数判断,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可降低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3、由图2可知,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洞口数减少,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降低。
    【小问1详解】
    高原鼠兔以牧草为食,故属于消费者。
    【小问2详解】
    ①通过洞口数判断,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可降低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②可能由于技碱草与原有植物形成竞争关系,导致高原鼠兔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减少,从而导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降低。
    【小问3详解】
    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该过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洞口数减少,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降低。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视野开阔的环境中。
    【小问4详解】
    大量种植披碱草会导致其他物种在竞争过程中被淘汰,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结构特征,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能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3、肾脏是一个既能产生利用、又能滤过并重吸收葡萄糖的器官,在血糖稳态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脏葡萄糖调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脑神经递质功能障碍,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等八种生理异常,被称为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八重奏”。如图表示正常人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过程(图中SGLT2,SGLT1为转运葡萄糖的两种转运载体,百分数表示重吸收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某糖尿病人是否为Ⅱ型糖尿病,必须获得的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
    (2)糖异生是指非糖前体(乳酸、甘油、丙酮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肾脏和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健康人体发生糖异生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此时血液中含量上升的激素有___________(答两种)。
    (3)神经递质在血糖调节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受血糖含量变化的刺激,不同神经细胞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分泌细胞不同,原因是不含葡萄糖____________;如果机体功能障碍导致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并使之买奋,机体产生的异常情况有___________(答一种)。
    (4)有人根据肾脏对葡萄糖调节机理提出了减少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数量来治疗糖尿病,他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你对此观点的意见是___________(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1)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2) ①. 长期饥饿(血糖浓度降低) ②.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 ①. 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具有特定受体的分泌细胞 ②. 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血糖升高(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过程加快)
    (4) ①. 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重吸收的葡萄糖占总吸收量的90% ②. 赞同或不赞同 ③.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有利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或通过尿液流失大量的糖,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
    【解析】
    【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外促进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小问1详解】
    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要想鉴定某糖尿病人是否为Ⅱ型糖尿病,必须获得的衡量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小问2详解】
    糖异生是指非糖前体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当健康人体长期饥饿或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发生糖异生,此时会引起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浓度升高。
    【小问3详解】
    神经递质作用特点是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或被分解)、微量高效。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具有特定受体的分泌细胞,故不同神经细胞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分泌细胞不同;如果机体功能障碍导致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并使之兴奋,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过程加快。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重吸收的葡萄糖占总吸收量的90%,理论上可以减少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数量来治疗糖尿病。但是这样的话会通过尿液流失大量的糖,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故可以持不赞成的态度。而减少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有利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也可以持赞同的态度。
    【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血糖的调节,意在考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4、鸡的黑羽基因E位于常染色体,该位点存在3个复等位基因E,e+和es,其中基因E控制纯黑色,基因e+控制形成黑斑点、基因es控制形成不规则黑条纹,它们之间的显隐关系为E>e+>es。基因B/b是一对等位基因,只有基因B存在时,羽毛上才出现黑色,否则羽毛为白色。现有纯黑色公鸡甲和白色母鸡乙杂交,F1中出现纯黑色:黑斑点:黑条纹=2: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黑色公鸡甲和白色母鸡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若F1中的纯黑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出现黑斑点的概率为___________。研究发现基因E突变成基因e+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比原来蛋白质少了35个氨基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确定黑羽基因和基因B/b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选择F1中的黑斑点和黑条纹个体进行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两对等位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写出利用F1中的黑斑点母鸡与黑条纹公鸡杂交,繁育纯合黑条纹公鸡过程的遗传图解。
    【答案】(1) ①. BBEes、bbe+es ②. 9/64或0 ③. 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2) ①. 黑斑点:黑条纹:白色=3:3:2 ②. 黑斑点:黑条纹:白色=1:2:1
    (3)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推测B_E_表现为黑色,B_e+es和B_e+e+表现为黑斑点,B_eses表现为不规则黑条纹,bb__为白色。
    纯黑色公鸡甲(B_E_)和白色母鸡乙(B_e+_)杂交,F1中出现纯黑色:黑斑点:黑条纹=2:1:1,子代出现了黑条纹,即eses,说明亲本基因型是BBEes和bbe+es。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纯黑色公鸡甲和白色母鸡乙的基因型分别为BBEes和bbe+es。
    F1基因型有BbEe+、BbEes、Bbe+es,Bbeses,比例为1:1:1:1,所以F1中的纯黑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如果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将两对基因分开考虑,Bb随机交配,子代BB:Bb:bb=1:2:1,考虑E基因,E:e+:es=2:1:1,所以随机交配后,E_:e+_(e+es和e+e+):eses=12:3:1,所以出现黑斑点B_e+es和B_e+e+的概率为3/4×3/16=9/64;
    如果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只能产生BE、Bes、be+和bes的配子,没有Be+的配子,所以随机结合不可能产生B_e+es和B_e+e+的基因型,所以比例为0。
    基因E突变成基因e+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比原来蛋白质少了35个氨基酸,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后导致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从而使翻译提前终止。
    【小问2详解】
    F1中的黑斑点的基因型是Bbe+es,黑斑点的基因型是Bbeses,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黑斑点(B_e+es和B_e+e+):黑条纹(B_eses):白色(bb__)=3/4×1/2:3/4×1/2:1/4=3:3:2。
    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则F1中Bbe+es产生的配子Bes:be+=1:1,Bbeses产生的配子Bes:bes=1:1,所以随机结合后黑斑点(B_e+es和B_e+e+):黑条纹(B_eses):白色(bb__)=1:2:1。
    【小问3详解】
    如果B/b基因位于Z染色体,则F1中的黑斑点母鸡的基因型是e+esZBW,黑条纹公鸡的基因型是esesZBZb,二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及伴性遗传。能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遗传现象,知道伴性遗传的遗传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共18页。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共21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