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01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02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共25页。

    2023年高考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江苏卷)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14题,每题 2 分, 共 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氧
    B.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C. 相同质量的糖类比脂肪所含的能量多
    D. 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最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详解】A、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最高的是氧,A正确;
    B、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B正确;
    C、.与脂肪相比,相等质量的糖类中H元素含量少,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脂肪少,C错误;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以DNA做为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2、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固氮蓝细菌,具有独特的耐旱机制和固氮能力。下列与发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各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发菜染色体上的DNA与细胞质中的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C. 发菜某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
    D. 发菜独特的耐旱性可能是干旱导致抗旱基因出现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膜,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有核膜,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常见的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和衣原体。
    【详解】A、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中的DNA为环状,因此,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不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发菜是原核生物,其DNA是裸露的,没有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发菜细胞中DNA与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
    C、发菜细胞中有核糖体结构,其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从而加快了蛋白质合成的速度,C正确;
    D、发菜独特的耐旱性是干旱选择了抗旱性状导致抗旱基因被保留并传递到下一代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3、c-Myc基因是一种常见的原癌基因。某实验小组在研究c-Myc基因对白血病前体细胞系的影响时发现,正常生长条件下,c-Myc基因的过度表达对该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而当白细胞介素(IL-3)缺失时,过度表达的c-Myc蛋白则会促进细胞的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Myc基因表达的蛋白质通常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B. IL-3会加速c-Myc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凋亡
    C. c-Myc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分裂进程失去控制
    D. 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②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③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
    【详解】A、c-Myc基因是原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A正确;
    B、根据题意分析,当IL-3缺失时,过度表达的c-Myc蛋白则会促进细胞的凋亡,而正常生长条件下,c-Myc基因的过度表达对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B错误;
    C、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从而导致细胞的分裂进程失去控制,C正确;
    D、细胞凋亡对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起关键作用,D正确。
    故选B。
    4、生物学研究中常需对物质和结构进行提取、分离,下表中实验目的与原理或方法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实验目的
    原理或方法

    A
    DNA分子的粗提取
    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B
    DNA分子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一定pH下DNA分子可带上正或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DNA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
    C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D
    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
    采用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颗粒大小的细胞器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A、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这一原理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可用于提取DNA,A正确;
    B、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时,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琼脂糖的浓度、DNA分子大小和构象等因素有关,B正确;
    C、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C错误;
    D、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它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用不同转速的离心机离心即可将各种细胞器分开,这种方法叫差速离心法,该方法的分离顺序是先将大的颗粒沉降到试管底,D正确。
    故选C。
    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 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 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且得出了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A正确。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B错误。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最终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以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6、生态位宽度指的是种群在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是反映种群利用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从时间、空间、营养等维度来研究生态位宽度
    B. 某种群生态位越宽,其种内竞争就越强
    C. 鱼类生态位宽度值会受到季节变化、自身生态习性、增殖放流等的影响
    D.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位宽度指的是种群在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是反映种群利用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
    【详解】A、生态位宽度指的是种群在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所以可从时间、空间、营养等维度来研究生态位宽度,A正确;
    B、某种群的生态位越宽,所利用的资源越丰富,其种内竞争就越弱,B错误;
    C、季节变化、自身生态习性、增殖放流会使鱼类生态位值发生变化,C正确;
    D、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
    故选B。
    7、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判断是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部分。下图是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蝶螺肺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三个连续的阶段。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图a到c染色体逐渐变得更加清晰 B. 图a细胞可能属于分裂的前期
    C. 图b细胞可能在进行染色体复制 D. 图c中着丝粒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a到c染色体螺旋化,逐渐变得更加清晰,A正确;
    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逐渐消失,则图a细胞可表示分裂的前期,B正确;
    C、图b细胞核膜不完整,表示已解体,处于分裂前期,此时不可能在进行染色体复制,C错误;
    D、图c中染色体数目清晰可能是分裂中期,此时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故选C。
    8、如图甲为果蝇唾腺染色体,是唾腺细胞分裂永久停留在间期时细胞核中出现的巨型染色体。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其中每条染色体不断复制,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又称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同、密疏各异的横纹(如图乙),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的特征。多线染色体中局部出现的胀泡(如图乙)为转录的活跃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线染色体在分裂后期,一个着丝粒分裂产生多个着丝粒
    B. 多线染色体中深色横纹具有遗传效应,浅色横纹不具有遗传效应
    C. 多线染色体中胀泡区不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D. 胀泡区中可能包括呼吸作用相关酶基因和唾液淀粉酶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详解】A、多线染色体所在的唾腺细胞分裂永久停留在间期,着丝粒不分裂,A错误;
    B、胀泡区段即基因区段,从图乙可以看出,胀泡既有深色横纹也有浅色横纹,故深色与浅色横纹都有可能具有遗传效应,B错误;
    C、多线染色体中局部出现的胀泡为转录的活跃区段,转录时存在DNA和RNA聚合酶的复合物(是一种DNA-蛋白质复合物),C错误;
    D、多线染色体中局部出现的胀泡为转录的活跃区段,唾腺细胞中唾液淀粉酶基因和呼吸作用相关酶基因都会表达,D正确。
    故选D。
    9、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作泡菜时加盐过多会导致泡菜咸而不酸
    B. 可通过检测发酵前后发酵液pH的变化来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
    C. 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分离提纯酵母菌发酵生产的单细胞蛋白
    D. 传统发酵的发酵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答案】D
    【解析】
    【分析】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详解】A、制作泡菜时加盐过多,会抑制乳酸菌的生命活动,导致乳酸含量低,所以加盐过多会导致泡菜咸而不酸,A正确;
    B、制作果醋是利用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可通过检测发酵前后发酵液pH的变化来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B正确;
    C、分离、提纯酵母菌发酵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指的就是单细胞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C正确;
    D、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D错误。
    故选D。
    10、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秋菊切花为材料,探究KT(一种细胞分裂素)对鲜切花进行保鲜的适宜浓度,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越多说明切花新鲜程度越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KT浓度(mg/L)
    0
    5
    10
    20

    80
    结果






    A. 实验前,各组切花的新鲜程度应相似
    B. 根据KT浓度梯度分析,表中“?”处为“40”
    C. 切花新鲜度可用相同时间内每组脱落的花瓣数衡量
    D. 应在5mg/L-20mg/L之间设置更小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切花保鲜的最适KT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在进行分裂的幼嫩根尖,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分化。
    【详解】A、切花的新鲜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实验中各组应一致,A正确;
    B、根据KT浓度梯度分析,T1与T2两组浓度差5,T2与T3两组浓度差10,据此推测表中“?”处为“40”,B正确;
    C、因变量是切花新鲜度,可用相同时间内每组脱落的花瓣数衡量,C正确;
    D、应在5mg/L-40mg/L之间设置更小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切花保鲜的最适KT浓度,D错误。
    故选D
    1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其进入巨噬细胞后,能抑制亚油酸(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使巨噬细胞吞噬和分解细菌的能力下降,导致机体慢性或持续性感染。研究发现,亚油酸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孵育时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但用亚油酸处理感染的巨噬细胞时,能激活亚油酸代谢通路,使巨噬细胞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显著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B. 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C.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引发巨噬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得以在细胞内存活
    D. 亚油酸通过激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亚油酸代谢通路来提高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进入巨噬细胞,对于侵入细胞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需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在体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因此,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A正确;
    B、巨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还能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分析题意“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巨噬细胞后,能抑制亚油酸(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使巨噬细胞吞噬和分解细菌的能力下降”可知,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引发巨噬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得以在细胞内存活,C正确;
    D、亚油酸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中的亚油酸代谢通路来提高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D错误。
    故选D。
    12、“鉴别”与“筛选”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移植前,可取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鉴别动物性别
    B.生物大分子RNA可用于鉴别蜥蜴与其他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需经筛选获得所需杂种细胞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答案】D
    【分析】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杂交瘤细胞,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详解】A、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取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不会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A正确;
    B、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均具有物种特异性,可用于鉴别蜥蜴与其他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B正确;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同种细胞也可能发生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后需经筛选获得所需杂种细胞,C正确;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错误。
    故选D。
    1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因高洁的品质备受人们喜爱。为实现菊花的快速繁殖,研究人员利用其外植体培养出大量幼苗,下列属于该培养过程必需条件的是( )
    A. 外植体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B. 外植体需经过彻底灭菌处理
    C. 外植体需用酶分散成单个细胞 D. 外植体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详解】A、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含有该种植物完整的遗传信息,故将兰花细胞培养成幼苗过程中植物细胞必须具有完整的细胞核,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外植体需消毒处理,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无需用酶分散成单个细胞,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具体过程: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形成新植体,故外植体细胞无需处于未分化状态,D错误。
    故选A
    14、通过大量试验,在多种候选基因中筛选得出Sox2、Klf4、Oct4、c-Myc(简称SKOM)4种基因。将这些基因导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可使其重编程,形成类似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称为iPS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分裂和分化潜能基本相同
    B. 胚胎干细胞因需要从胚胎中获取涉及伦理问题而限制了其应用
    C. 诱导产生iPS细胞的过程中需用到基因工程技术和核移植技术
    D. iPS细胞和ES细胞具有相同基因组成且都能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胚胎干细胞(简称ES)是早期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环境,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
    【详解】A、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它们的分化潜能是有差别的,如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大于多能干细胞,A错误;
    B、胚胎干细胞全能性较高,仍会涉及伦理问题,其在医学上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B正确;
    C、根据题意将Sox2、Klf4、Oct4、c-Myc基因导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可使其重编程,形成iPS细胞,需要用到基因工程,没有核移植技术,C错误;
    D、ES直接从胚胎提取,iPS是通过体细胞导入Sox2、Klf4、Oct4、c-Myc基因诱导产生,基因组成不同,但是都能体现出细胞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 共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B.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C. 葡萄糖从肠腔进人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详解】A、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ATP,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由图可知,葡萄糖和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共用同一载体,且由图中信息可知葡萄糖从肠腔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是由Na+从肠腔顺浓度梯度到小肠上皮细胞产生的电化学势能提供,所以二者的运输相伴随,C正确;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需细胞提供能量;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二者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CD。
    16、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过程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③/(①+⑤)×100%
    B. ④中的能量用于植食性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C. ⑤⑥⑦的能量未流入第二营养级,导致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是递减的
    D. 若该植食性动物为经济动物,采取适当措施提高③/②、④/③的值可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生产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又可以流入分解者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详解】A、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这一营养级同化量 ×100%,图中①+⑤不是第一营养级同化量,是第一营养级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A错误;
    B、④为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可用于植食性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又可以流入分解者和流向下一营养级,B正确;
    C、能量的去向一般有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三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四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C正确;
    D、提高③/②的值可提高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提高④/③的值可提高植植食性动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可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
    故选BCD。
    17、某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智力低下综合征)家系,如下图1所示。X染色体上F基因的某区域存在(CGG)n三核苷酸片段重复,正常基因(F)、前突变基因(F+)和全突变基因(f)的相关差异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卵细胞形成过程中,F+基因的(CGG)n重复次数会显著增加,而精子形成过程中则不会增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B. 只要表达F蛋白的个体,表现即为正常
    C. 含f基因男性一定患病,含一个f基因的女性可能患病
    D. 若I-2的基因型是XFXF+,Ⅱ-2为男孩,该男孩一定不患病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析图1:“无中生有为隐性”,因此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分析图2:F基因(CGG)n重复序列<55次,F基因(CGG)n重复序列在55到200次之间,f基因(CGG)n重复序列大于200次;F基因和F'基因都能编码F蛋白,但f基因不能编码F蛋白。
    【详解】A、调查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A正确;
    B、分析图2可知,F基因和F+基因都能编码F蛋白,即使F+基因可以编码F蛋白仍然有患病的,B错误;
    C、由于F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含f基因的男性的基因型为XfY,该男性一定患病,含一个f基因的女性的基因型XFXf、XF+Xf,若该女性的基因型是XF+Xf则有可能患病,C正确;
    D、分析图1、2,若I-2的基因型是XFXF+,Ⅱ-1患病,则Ⅰ-1号的基因型XFY或XF+Y,则Ⅱ-2男孩XFY或XF+Y、若该男孩基因型为XF+Y有可能患病,D错误。
    故选AC。
    18、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病毒引起机体产生1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其分泌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热觉感受器兴奋
    B. 使用地塞米松降温时,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产热小于散热
    C. 皮质醇可能通过抑制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
    D. 长期服用地塞米松会导致机体皮质醇分泌增加,炎症反应减轻
    【答案】BC
    【解析】
    【分析】据题干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由于在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此时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减少 散热的主要方式为减少汗液的分泌,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增加产热主要的方式为分泌甲状腺和肾上腺激素,加快代谢,增加机体产热;
    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降温的实质是指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散热使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增加散热的主要方式为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详解】A、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由于在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此时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故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而非热觉感受器,A错误;
    B、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降温的实质是指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散热使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增加散热的主要方式为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B正确;
    C、依据题干“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 ”、“ 引起机体产生1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 ”,推测皮质醇可能通过抑制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C正确;
    D、地塞米松为皮质醇类似物,与皮质醇性质、作用类似,由于皮质醇的分泌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推测长期服用地塞米松可能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机体皮质醇分泌减少,炎症反应并不能减轻,长期使用反而没有疗效,D错误。
    故选BC。
    19、某种螳螂褐体色对绿体色显性;在某地区释放一群人工饲养的螳螂,这群螳螂中,褐体色约占90%,而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77%;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下降至80%;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
    A.被释放的群体中,显性基因频率约55%
    B.第二年褐体色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原野生螳螂种群隐性基因频率很高
    C.该地区绿体色较褐体色更有利于螳螂生存
    D.连续两年的调查,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
    【答案】AD
    【分析】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详解】A、被释放的群体中,杂合子约为90%×77%=69.30%,显性纯合子比例为90%—69.30%=20.70%,则显性基因频率约为20.70%+69.30%/2≈55%,A正确;
    B、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稍有下降,说明褐体色螳螂个体数的减少与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死亡有关,B错误;
    C、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稍有下降,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从题意分析,绿体色螳螂个体比例保持基本不变,说明该地区绿体色螳螂能适应环境生存,C错误;
    D、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说明褐体色和绿体色个体数目比例保持不变,则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7 分。
    20、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质子(H+)和电子(e-)的传递情况,实线代表H+传递,虚线代表e-传递,PQ既可传递e-,又可传递H+。请回答问题:

    (1)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有_____,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_____和_____。
    (2)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分子在光能激发下失去高能e-,失去e-的叶绿素分子,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e-,使水分解为_____;e-经光系统Ⅱ→PQ→细胞色素b6f→PC→光系统Ⅰ等最终传递给_____,合成NADPH;伴随着e-的传递,H+通过_____方式从叶绿体基质转运至类囊体腔积累,形成一定的H+梯度,驱动ATP合成,最终实现光能转换为_____。
    (3)当植物处于NADP+缺乏状态时将启动循环电子转运,该状态下叶绿体中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ATP。
    (4)光呼吸是植物绿色组织在光下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能量损耗的一个副反应。天然光合作用的效率较低,这与光呼吸消耗以及两个光系统间对光吸收的竞争限制有关。某科研团队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与光合电子传递链相结合,明显提高了蓝细菌固定CO2的效率(如图2)。

    据图2分析,该项改造能有效提高蓝细菌光合效率的原因主要有_____。
    【答案】(1) ①. 脂质和蛋白质 ②. 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③. 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2) ①. 氧和H+ ②. NADP+ ③. 主动运输##主动转运 ④. (活跃的)化学能
    (3)能 (4)缺乏光系统Ⅱ,不能产生氧气,既能解除光系统间对光吸收的竞争限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光呼吸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小问1详解】
    类囊体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 )和蛋白质;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小问2详解】
    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分子在光能激发下失去高能e-,失去e-的叶绿素分子,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e-,使水分解为氧和H+;e-可与NADP+合成NADPH,该过程是经光系统Ⅱ→PQ→细胞色素b6f→PC→光系统Ⅰ等传递的;结合题意分析可知,H+从叶绿体基质转运至类囊体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经过光反应过程,实现了光能向活跃的化学能的转变过程。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循环电子转运可以启动光系统I,该状态下,叶绿体中仍可合成ATP。
    【小问4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该系统缺乏光系统Ⅱ,不能产生氧气,既能解除光系统间对光吸收的竞争限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光呼吸,故该项改造能有效提高蓝细菌光合效率。
    21、“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及其团队首创全新育种方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1)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是小麦育种和遗传分析的基础材料。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也可被视为二倍体(用2N=42W表示),在培育过程中可发生______________,从而出现单体和缺体。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____________种缺体。
    (2)研究团队利用带有蓝粒性状标记的单体小麦(图1),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可育缺体小麦。

    蓝粒单体小麦(E代表携带蓝粒基因的染色体)自交以后,产生三种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即:40W+E、_________。由于蓝粒性状具剂量效应,会出现三种表现型,即白粒、蓝粒和深蓝粒,其中________粒小麦为缺体小麦。自交后,筛选得到了育性高的株系4D缺体(缺少4号染色体)。
    (3)二倍体黑麦(2N=14R)是小麦的近缘物种,耐旱耐寒和抗病能力都很强。为引入黑麦优良性状培育异种染色体代换的小麦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2。

    以4D缺体小麦为母本,经过人工__________后授以黑麦花粉,所得F1代体细胞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由于F1雌雄都不育,用图中①__________处理F1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经过细胞学观察,选择_______条染色体的F1植株进行回交。在F2代中选择小于47条染色体的植株继续回交,所得F3植株染色体数以40条、41条、42条居多。其中可选择_______条染色体的个体进行自交,即可得到染色体数恢复的小黑麦异种染色体代换系小麦,经筛选鉴定后可用于生产。该方法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有计划地引入异源染色体。
    (4)育种专家在小麦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隐性纯合突变体,为判断此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在几号染色体上),利用正常小麦植株和各种单体小麦植株,结合上述方法,提出你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染色体变异 ②. 21
    (2) ①. 40W、40W+2E ②. 白
    (3) ①. 去雄 ②. 27 ③. 秋水仙素 ④. 54 ⑤. 41
    (4)利用各种单体小麦作为母本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个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单体是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单倍体是体细胞和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组一样多,三体是多一条染色体,三倍体是多一个染色体组。
    【小问1详解】
    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在培育过程中可发生染色体变异导致单体和缺体的出现。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即有21对同源染色体,共有21种缺体。
    【小问2详解】
    蓝粒单体小麦缺少一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0W+E,由于E染色体不能配对,只考虑该染色体,可产生E和0型(不含E)两种配子,故后代包括40W+E、40W+EE,40W三种后代。缺体小麦缺少一对染色体,40W的小麦为缺体,表现为白色。
    【小问3详解】
    杂交实验中应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后授以父本花粉;4D缺体小麦含有40条染色体,黑麦含有14条染色体,F1含有27条染色体。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达到染色体加倍的目的。用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原来27条染色体的F1正常应加倍成含54条染色体的植株,选择含54条染色体的植株与4D缺体进行回交。加倍后含有54条染色体的植株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27条染色体,其中20条来自普通小麦,7条来自黑麦,4D缺体配子有20条染色体,在F2代中选择小于47条染色体的植株继续回交,所得F3植株染色体数以40条、41条、42条居多,40和42的染色体成对存在,41条染色体的个体中不成对的染色体来自黑麦,自交后可得到染色体数恢复的小黑麦异种染色体代换系小麦,经筛选鉴定后可用于生产。该方法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有计划地引入异源染色体。
    【小问4详解】
    小麦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隐性纯合突变体,为判断此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可利用各种单体小麦作为母本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个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22、传统方式养殖扣蟹(营底栖生活)往往需要投喂大量的颗粒饲料,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添加葡萄糖、碾磨后的颗粒饲料等有机碳源,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繁殖,细菌絮凝成团状菌体蛋白,从而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利用率的养殖技术。科研人员研究了扣蟹对生物絮团(絮凝物)的摄食情况以及不同摄食条件对扣蟹摄食效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2.请回答问题:

    注:① 肠道饱满指数越高,摄食效率越高;② 曝气主要影响食物在水体中的浮沉状态。
    (1)在自然水体中,扣蟹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等为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扣蟹属于_____和_____。
    (2)实验用蟹捕捞后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暂养2周,期间投喂颗粒饲料。扣蟹暂养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组(A、B、P)中加入的絮凝浓度应为_____mg/L,对照组(C)应进行的处理是曝气、无水草、_____;P组用塑料仿真水草替代真实水草的原因是_____;在实际生产中,水草除了能固定絮凝物外,还能_____,从而有利于扣蟹的生长发育。
    (4)实验开始后1.0~1.5 h,B组扣蟹的摄食效率显著高于A组,请从扣蟹栖息环境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蟹和小龙虾经常错时混养,小龙虾会因感染W病毒而死亡,处于同一养殖塘中的蟹随后死亡。可依据W病毒的_____设计并合成检测引物,以死蟹体内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确诊蟹是否感染W病毒。
    【答案】(1) ①. 分解者 ②. 消费者
    (2)让扣蟹适应实验中的养殖环境
    (3) ①. 500~600 ②. 加入颗粒饲料 ③. 为避免扣蟹摄食水草影响实验结果 ④. 为扣蟹提供栖息遮蔽场所;净化水体,提高溶氧量和透明度
    (4)扣蟹营底栖生活,A组曝气,使絮凝物呈悬浮状态,扣蟹摄食困难(或B组不曝气,使絮凝物沉降聚集,便于扣蟹摄食)
    (5)(部分)基因序列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添加葡萄糖、碾磨后的颗粒饲料等有机碳源,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繁殖,细菌絮凝成团状菌体蛋白,从而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利用率的养殖技术。由图1可知,加入的絮凝浓度500~600mg/L和800~900mg/L肠饱满指数相等,说明加入的絮凝物最佳浓度为500~600mg/L。
    【小问1详解】
    扣蟹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等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小问2详解】
    扣蟹捕捞放入循环水养殖系统,扣蟹转移至新的环境,需要先适应一段时间,再开始进行实验,扣蟹暂养的目的是让扣蟹适应实验中的养殖环境。
    【小问3详解】
    由图1可知,加入的絮凝浓度500~600mg/L和800~900mg/L肠饱满指数相等,说明加入的絮凝物最佳浓度为500~600mg/L,本实验研究扣蟹对生物絮团(絮凝物)的摄食情况以及不同摄食条件对扣蟹摄食效率的影响,对照组(C)应进行的处理是曝气、无水草、加入颗粒饲料,P组用塑料仿真水草替代真实水草的原因是为避免扣蟹摄食水草影响实验结果。水草属于生产者,能净化水体和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和透明度,还可以为为扣蟹提供栖息遮蔽场所。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实验开始后1.0~1.5 h,B组扣蟹的摄食效率显著高于A组,可能是由于扣蟹营底栖生活,A组曝气,使絮凝物呈悬浮状态,扣蟹摄食困难(或B组不曝气,使絮凝物沉降聚集,便于扣蟹摄食)。
    【小问5详解】
    要判断蟹是否感染W病毒,可根据W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根据电泳结果判断
    23、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胡海岚研究组在产生抑郁情绪的神经环路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组发现大脑中反奖赏中心—外侧缰核(LHb)中的神经元活动是抑郁情绪的来源。LHb神经元可以被厌恶性条件如压力、消极、恐惧等刺激,导致产生簇状放电(发放连续高频的动作电位),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使机体出现抑郁,部分机制如图所示。

    (1)LHb神经元进行单个放电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在厌恶性条件作用下,模型小鼠LHb神经元的兴奋性会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证明,位于LHb神经元的T型钙通道、NMDAR通道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NMDAR通道可以改变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若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则机体容易出现抑郁。从离子运输的角度,结合题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3)氯胺酮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______________。若长期服用氯胺酮,其抗抑郁效果会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②. 增强 ③.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分泌,且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NMDAR和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
    (3) ①. 氯胺酮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降低了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Ca2+进入细胞减少,使LHb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的抑制被解除 ②. NMDAR和T型钙通道对氯胺酮的敏感性降低
    【解析】
    【分析】LHb神经元胞体表面存在NMDAR和T型钙通道,正常状态下二者均处于关闭状态,细胞表现为单个放电;当压力、消极刺激后,NMDAR和T型钙通道被激活,钙离子内流,细胞内钙离子增多,细胞表现为簇状放电,进而输出增强,对下游的奖赏中心过度抑制而引起抑郁;用氯胺酮处理,可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细胞正常单个放电,解除对下游奖赏中心过度抑制,恢复正常状态。
    【小问1详解】
    LHb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进行单个放电(动作电位)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据图可知,在厌恶性条件作用下,NMDAR和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使机体出现抑郁,故模型小鼠LHb神经元的兴奋性会增强;神经细胞间存在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分泌,且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故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小问2详解】
    由题图可知,若受到压力刺激,T型钙通道、NMDAR通道开放,促使Ca2+进入细胞,使LHb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产生簇状放电,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使机体出现抑郁。
    【小问3详解】
    氯胺酮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由图可知,氯胺酮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降低了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Ca2+进入细胞减少,使LHb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产生单个放电,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的抑制被解除,恢复正常;若长期服用氯胺酮,其抗抑郁效果会下降,原因可能是长期服用氯胺酮,会使NMDAR和T型钙通道对氯胺酮的敏感性降低,导致Ca2+的通透性增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细胞间的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24、 CRISPR相关基因位于细菌中。当外源DNA入侵细菌时,细菌将其作为新的“间隔序列”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使CRISPR相关基因能“记住”攻击过自己的外源基因,当再次遇到该外源基因时能对其进行识别、定位和剪切,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相关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rRNA为CRISPR相关基因的转录产物,其与Cas酶结合就能起到基因剪辑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菌获取新的间隔序列后,CRISPR相关基因通过转录形成crRNA链,与Cas酶形成crRNA-Cas复合物,当再次遇到相同外源DNA时,crRNA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Cas酶起到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视网膜上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引起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基因突变,首先会导致视杆细胞死亡,继而引起视锥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视网膜退化,眼睛失明。某实验室利用上述基因编辑技术和视网膜退化小鼠模型为实验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使模型小鼠的视杆细胞身份基因丧失功能,诱导视杆细胞获得视锥细胞特征,使之能够不受有害致病突变的影响。
    ①从DNA分子中获取模型小鼠的视杆细胞身份基因,需要使用的酶是_______,然后使用_______酶将视杆细胞身份基因与cas基因、CRISPR相关基因构建为重组载体。
    ②可使用________法将重组载体导入模型小鼠的受精卵中,然后使受精卵发育为小鼠。
    ③检测到小鼠的视网膜未退化,视觉得到改善,说明导入的重组CRISPR相关基因________,使视杆细胞不被引起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基因突变所影响,不发生死亡。
    【答案】(1) ①. 特异性识别外源DNA ②. 剪切外源DNA
    (2) ①. 限制酶 ②. DNA连接 ③. 显微注射 ④. 转录出crRNA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表达Cas酶将其剪切
    【解析】
    【分析】CRISPR相关基因通过①转录形成crRNA链,通过②Cas酶切割成crRNA,与Cas酶结合,crRNA识别外源DNA,Cas酶切割外源DNA,使其降解。
    【小问1详解】
    外源DNA整合到细菌DNA的基因组中,成为新的间隔序列,使细菌的CRISPR相关基因转录出cRNA来识别外源DNA,crRNA和外源DNA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识别,表达出的Cas酶切外源DNA,以保护细菌自身。
    故crRNA作用是特异性识别外源DNA,,Cas酶作用是剪切外源DNA。
    【小问2详解】
    ①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视杆细胞身份基因(目的基因)与cas基因、CRISPR相关基因构建为重组载体;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受精卵,使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③重组CRISPR相关基因成功导入并表达后,会转录出crRNA来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Cas酶再将其剪切,避免被视网膜相关突变基因所影响,进而导致视杆细胞死亡和眼睛失明;
    故答案为转录出crRNA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表达Cas酶将其剪切。
    【点睛】本题考察基因编辑技术,需要学生能分析处理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共18页。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共21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全解全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