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1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2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4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5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6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7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08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4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广东东莞2021高二期中]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甲骨卜辞(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本题考查甲骨卜辞对中华文化的作用。据材料“甲骨卜辞……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D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A项说法错误;甲骨卜辞可以反映“自然与人的关系”,但材料内容体现不出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甲骨卜辞与秦汉以后政治文明走向之间的关系,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知识点1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湖北宜昌2021高二月考]下图两位思想家经常被学者放到一起研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孔子 董仲舒A.两者都主张限制封建君权B.董仲舒是理学的集大成者C.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D.两者都主张“天人感应”,重视礼仪
    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对儒学的传承。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提出了新儒学,因此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这一时期封建制度还未建立,所以孔子不可能提出限制封建君权的思想,排除A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排除B项;主张“天人感应”的是董仲舒,排除D项。
    3.[河北秦皇岛一中2021高二月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  )A.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B.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C.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D.三教并立局面已被打破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根据“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吸收老庄思想,遵奉道家经典,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道家和儒家出现融合趋势,故选B项;儒家思想在当时仍然属于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也没有丧失其影响力,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儒道出现融合趋势,不能说明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涉及佛教,无法体现三教并立局面被打破,排除D项。
    4.[陕西咸阳实验中学2021月考]某学者认为: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王(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据此可知,王阳明心学(  )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B.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规范C.具有近代民权意识特征D.对程朱理学思想有扬弃
    本题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不同,但又“潜藏……理学末端”,说明心学对于程朱理学有所扬弃,D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仍属于儒学范畴,并未背离传统儒学思想,A项错误;材料强调了王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不同,无法得出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规范的结论,B项错误;心学的发展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特征,C项错误。
    【刷有所得·拓展】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前者偏向外在的客体性,后者偏向内在的主体性。二者都维护封建统治。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5.[吉林通化2020高二期末]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在长期万马齐喑的思想界撕开了一道口子。其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表现为新文化运动(  )A.号召推翻清王朝统治B.揭开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C.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D.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思想界“撕开了一道口子”指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封建正统地位,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时清王朝的统治早已结束,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已揭开,B项错误;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不是“撕开了一道口子”的表现,C项错误。
    6.[安徽江南十校2020月考]孟子认为,没有“恒产”的人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等犯了罪,再施加刑罚去处置他,这是对人民的坑害,“仁人在位”不能这样治理国家。这体现了孟子(  )A.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 B.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C.“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D.礼法并施的治国方略
    本题考查孟子“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从材料可知,孟子认为老百姓有“恒心”的前提是有自己固定的产业,并强调仁君不应重罚因无“恒心”而犯罪的人民,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孟子“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重义轻利是孟子对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思考,人性本善是孟子对人性的哲学思考,这些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B两项;礼法并施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
    知识点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区别。孔孟认为人性本善,因此主张实行德治,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通过法律与刑罚来制约人民,由此可知,二者不同的吏治观是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故选A项;儒家吏治观是为了恢复礼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并非为了维护民权,排除B项;材料中儒家主张“‘出于公心’的荐贤制”,而法家主张“形式主义的考试制”,二者选官标准并不相近,排除C项;两种吏治观虽在理念、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因为材料中没有将二者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所以无法看出哪一家更优,排除D项。
    7.[江苏苏州2021期中]下表为儒家与法家的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
    A.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B.儒家吏治观在于维护民权C.两者奉行相近的选官标准D.法家吏治观优于儒家吏治观
    8.[江西南昌2021高二月考]有学者发现,宋明理学修改了《大学》的一些原文,并颠倒次序,如宋明理学家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这一修改体现了理学家们(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对传统儒学的质疑与否定C.具有责任意识和济世精神D.主张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意识。根据“宋明理学家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可知,理学家们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感,这一修改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济世精神,故选C项;“平天下”体现了理学家们的历史使命感,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排除A项;宋明理学家们的这一修改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质疑与否定传统儒学,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理学家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能体现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的主张,排除D项。
    9.[河北唐山2021高二期中]《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C.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D.理学引导贵族文化的兴起
    本题考查宋代文化的多元性特点。材料没有体现市井文化冲击贵族文化,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宋代市井文化和贵族文化并存,不能体现宋代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B项错误。材料表明在贵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市井文化也在兴起和发展,这说明宋代的文化艺术不再被贵族所垄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C项正确。贵族文化早已兴起,宋代理学并不能引导贵族文化的兴起,D项错误。
    知识点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0.[北京平谷2021高二期中]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中“至哉坤元”的说法,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  )A.中华文化凝聚力加强B.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C.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D.少数民族吸收中原文化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受传统经典启发,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以及雍正帝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表明,到封建社会后期,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日益加强,A项正确;传统的华夷观“被摒弃”的表述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传统华夷观与“民族平等思想”不符,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并非少数民族吸收中原文化,D项错误。
    1.[江苏南京2021高二期末]在先秦时期,他对于宇宙本原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极为深刻,他对于以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开辟了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纪元。材料中的“他”赞同(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据材料“以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并联系所学可知老子的思想具有辩证特征,因此这是老子的思想主张,他还主张“无为”的治国理念,故B项正确;A项是儒家孟子的言论,排除;C项是墨家墨子的主张,排除;D项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全面把握与理解。
    2.[河北衡水2021高二期中]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把“孝悌”“忠信”“礼”等都放在“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广泛的“仁”。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相结合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的结合。“孝悌”“血亲之爱”“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实质上都体现出宗法血缘关系的特征,这说明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相结合,C项正确;儒家思想对信仰和社会规范有影响,但“统一”表述夸大,A项错误;“仁政”是维护等级秩序的体现,不是掩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遏制人欲,D项错误。
    【刷有所得·拓展】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态度。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的编写、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当今,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宗法制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地位的思考。前两则材料体现人的地位,后两则材料对人本身的关注说明重视人的价值,故选B项;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政权,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而材料仅是突出的人的地位和价值受到关注,排除A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中儒道两派有重视人的共性,但并未出现诸子思想融合的信息,排除D项。
    3.[湖南师大附中2021高二期中]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
    A.民本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B.人的地位和价值受到关注C.儒家道统思想被普遍接受D.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
    【刷有所得·易混】儒家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区别儒家民本思想以君主为主,为统治阶级服务,是在承认君主权力至上的前提下的民本思想。现代民主思想主要表现为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和法治三个方面,它的提出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实现人民自治。现代民主思想下民主的实现依靠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的是人民当家作主。
    4.[江苏苏州2021月考]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材料的意思是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本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为他们选择君主来教化他们为善,这是天意。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性本善和君权神授,故选D项,排除B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礼”,排除C项。
    5.[湖北武汉2021高二期中]下图为汉代“车马过桥”画像砖,画像砖中二马拉一轺车,一骑吏在车的右后侧跟随。画像砖中的情境(  )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B.全面再现了汉初社会风貌C.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显著D.反映了礼制对社会的影响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思想的影响。题中两匹马拉车,一骑吏在车的右后侧跟随,结合汉代礼乐制度相关知识可知,“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车上坐的可能是下级小官吏。汉代不同等级的贵族出行所乘坐的车骑数量和种类是有严格规定的,该画像砖是礼制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故选D项;材料中画像砖很明显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排除A项;仅通过“车马过桥”画像砖是没法全面再现汉初社会风貌的,排除B项;“车马过桥”画像砖不能体现中外交流,排除C项。
    6.[四川绵阳江油一中2021高二期中]东晋葛洪明确将“忠孝和顺仁信”作为修道的前提;宋代道教净明道指出“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全真教奉《道德经》《孝经》为圣典。这反映出道教(  )A.受到儒家伦理影响B.倡导三教融合C.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首倡无为而治
    本题考查东晋至宋代儒家伦理思想对道教的影响。根据“东晋葛洪明确将‘忠孝和顺仁信’作为修道的前提”“宋代道教净明道指出‘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可知,东晋和宋代的道教都受到儒家忠孝、仁孝等儒家伦理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教受到了儒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佛教以及出现三教融合的现象,排除B项;虽然当时道教盛行,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依旧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道教的主张与无为而治无关,排除D项。
    7.[天津市部分区2020高二期末]“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本题考查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由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儒、道、佛三教文化共存,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当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排除B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联系不大,C项排除;从材料无法推断出当时的绘画风格,排除D项。
    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根据题干“修文德以来之”“不以兵强于天下”“兼爱”“非攻”“乐兵者亡”可见,表中思想家们均反对战争征伐,侧面反映了民众渴求社会安定,D项正确;仅凭材料中几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不能说明各派均反对争霸战争,排除A项;材料旨在体现思想家们反对战争,并非关注军事斗争,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诸子主张渐趋一致,排除C项。
    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高二期中]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简表,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各派均反对争霸战争B.诸子关注军事斗争C.诸子的主张渐趋一致D.民众渴求社会安定
    【刷有所得·方法】表格类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有哪些项目(包括单位、说明);行和列各有什么规律;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等。2.理解表格行、列的含义;筛选信息,选择性地注意表格内容。3.挖掘表格隐含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
    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21高二段考]对于宋代理学,有人认为它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有人认为它以三常五纲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理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B.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倒退C.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D.历史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宋明理学。材料表明,对于宋明理学,有人以其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而给以肯定;也有人以其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而给以批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历史研究者所站角度不同,对宋明理学的解释就不同,故选D项;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并非理学,排除A项;理学是儒学发展进入成熟时期的体现,是对儒学的发展和完善,而非倒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宋明理学的看法,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历史依据,所以不能说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排除C项。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优质课件ppt,共21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优秀ppt课件,共58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客观唯心主义,文化专制,情境体验,素养史论,素养达标,随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