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 .docx
    • 解析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01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02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03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01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02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
    考点一:实验方案
    1.实验方案设计
    (1)基本要求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②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所用药品、仪器、装置安全可靠。
    ③安全性:要尽量避免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若无法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则应采取防范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④简约性: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2)解题思路和方法
    ①明确目的和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
    ②选择仪器和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③设计装置和步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④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而又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⑤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方案评价
    (1)方案可行性评价的原则
    化学实验设计的原理、操作顺序和方法,必须与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实验操作的合理性相一致,即要科学合理。
    (2)方案优劣评价的原则
    ①设计简洁:设计简洁就是要尽可能采用简单的仪器或实验装置,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试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充分体现实验设计的简约性原则。
    ②效果明显:效果明显就是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产生的现象直观,易于观察、记录。
    ③安全可靠:安全是指实验设计要尽量避免选用有毒药品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选用,应在设计方案中给出明确提示和预防措施,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实验事故;可靠是指设计方案要确保成功。
    (3)最佳方案的评价标准
    方案:科学合理。
    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种类和用量少。
    实验:装置简单、条件不高、步骤简短、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产物:容易提纯,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
    考点二:科学探究
    1.探究题的命题特点
    (1)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
    (2)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科技动态,追踪社会热点。
    2.探究题题型分类及解法
    要正确解答探究题,需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过程类型及遵循的“四性”原则,即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不同的探究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类
    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可用八种方法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①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②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③从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④从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⑤在异常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⑥在类比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⑦在归纳判断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⑧在“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然后结合猜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宏观性质和特征)去解答问题。注意提出的假设要周密,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有科学依据。
    (2)设计实验及验证类
    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分析题干、紧扣假设、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行、经济环保。该类试题是在现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完成的,多以填写实验步骤的形式出现。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紧扣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进行思考、解答。
    (3)分析结果、反思与评价类
    该类试题要求对试题情境中所呈现的猜想与假设、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论等作出评价,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紧扣实验目的,从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解题时还应做到:表达要准确,语言要通顺、有逻辑性。
    典型例题1:(2021重庆B)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闻气味
    B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用pH试纸测定
    C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直接加入NaOH溶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加入过量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A、碳酸氢铵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正确;
    B、pH试纸比较粗略,只能够精确到整数,错误;
    C、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制取氢氧化铜错误;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能够反应,不能用来除杂,错误。
    典型例题2:(2021绍兴)下列科学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①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②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③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A
    【解析】
    A、①铁能被磁铁吸引,而硫化亚铁不能被铁吸引,用磁铁吸引可区分铁和硫化亚铁,正确;
    B、②装蒸馏水的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完全没入水中,同时接触水和空气,装干燥剂的铁钉没有接触空气,该实验没能做到控制变量,无法验证铁生锈是因为水还是因为氧气,错误;
    C、③氧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即长导管进气,短导管排空气,错误;
    D、④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用于测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错误。
    典型例题3:(2021山西晋中)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图所示,当把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铵根离子 B.处理酸性废水

    C.检验气体成分 D.证明反应发生
    【答案】A
    【解析】
    A、硝酸铵与浓碱溶液反应生成氨气,会观察到蘸有酚酞溶液的纸条变红色,可以检验铵根离子,正确;
    B、图中实验,硫酸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但最终溶液显碱性,错误;
    C、图中实验,能产生气泡,不能检验气体成分,错误;
    D、硝酸钾与氯化铁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证明反应发生,错误。
    典型例题4:(2021黄冈)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加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同学们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是Mg(OH)2
    猜想②是MgCO3
    猜想③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1.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
    【实验现象】装置A中 ______ ,装置B中 ______ 。
    【实验结论】猜想③正确。请写出Mg(OH)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 ______ ,也能检验MgCO3的存在。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了下列探究。
    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36.8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2所示装置C和D吸收。
    【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C增重3.6g,装置D增重13.2g。
    【实验结论】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则x:y= ______ 。
    【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
    ②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答案】无水硫酸铜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Mg(OH)2△Mg+H2O 稀盐酸(或稀硝酸或稀硫酸) 
    2:3  ③
    【解析】【实验现象】依据【查阅资料】可知,MgCO3受热分解生成MgO和CO2;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实验结论猜想③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正确,则实验现象是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Mg(OH)2加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2O,则Mg(OH)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故填:Mg(OH)2△MgO+H2O;
    【拓展探究】MgCO3与稀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也能检验MgCO3的存在,故填:稀盐酸(或稀硝酸或稀硫酸);
    【实验结论】设碳酸镁的质量为x,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
        MgCO3 △ MgO + CO2↑  
        84          44
        x          13.2g
     84/44=x/13.2g
            x=25.2g
       Mg(OH)2 △ MgO + H2O
    58           18
         y           3.6g
           58/18=y/3.6g
            y=11.6g
    则xMg(OH)2⋅yMgCO3中x:y=11.6g58:25.2g84=2:3;故填:2:3
    【反思评价】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x:y;
    ②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根据C增重质量计算出Mg(OH)2的质量,再用白色不溶物的质量减去Mg(OH)2的质量算出MgCO3的质量,也能计算出x:y;
    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都被D装置吸收,无法计算出x:y;故填:③。
    典型例题5:(2021北京)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问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很多






    【解释与结论】
    (1)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    。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    。
    (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解释与结论】
    (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    。
    (6)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    。
    (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    。
    【答案】(1)产生泡沫多少 (2)1 (3)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4)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 (5)湖水 (6)煮沸 (7)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
    【解析】
    (1)②和⑧不同实验现象是产生的泡沫多少不同,因此据此判断区分软硬水;
    (2)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的原则可知,x加入混合液体积相同,也是1滴;
    (3)第2组实验中验证不同催化剂 肥皂水的用量,产生泡沫量不同,因此是探究肥皂水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4)从3组实验可以看出,当在相同体积蒸馏水加入不同量氯化钙和氯化镁溶液,同时加入相同量的肥皂水,则可以看出蒸馏水泡沫多,而加入氯化钙和氯化镁体积越多的泡沫越少,而水的硬度根据钙。镁离子含量来表示,所以说明硬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少,软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
    (5)根据题目数据可以看出,湖水硬度最大;
    (6)根据煮沸自来水与自来水加入肥皂水的体积,可以知道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7)为了确保只改变水质,其他实验条件一致,因此需要取相同量的山泉水,然后滴加肥皂水,记录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时,使用的量,与自来水的数据相比,得出实验结论。
    【巩固提升】
    1.(2021河北)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
    C.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
    D.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案】C
    【解析】
    A、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只能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还有氯化钙等可溶液杂质没有除去,故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错误;
    C、氯化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或无明显现象,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刺鼻的氨气,故可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正确;
    D、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片、锌片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证明镁、锌都比银活泼,但无法证明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错误。
    2.(2021龙东)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D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的K2CO3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C、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难溶于水的是CaCO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
    D、K2CO3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3.(2021泰安)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C
    【解析】
    A、必须溶质相同,溶剂不相同,或溶质不相同,溶剂相同,错误;
    B、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两者均为可燃物,在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错误;
    C、左边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正确;
    D、稀盐酸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错误。
    4.(2021潍坊)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
    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D
    区分棉纤维、涤纶、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答案】A
    【解析】
    A、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时,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后过滤,会导致反应剩余的过量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无法除去,应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之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Ca2+和过量的BaCl2,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过滤除去生成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可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得到到精盐水,错误;
    B、加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正确;
    D、灼烧棉纤维有纸燃烧的气味,灼烧羊毛线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涤纶有刺激性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5.(2021广安)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
    C
    鉴别氮肥(氯化铵)和钾肥(氯化钾)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答案】D
    【解析】
    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时不能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应该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错误;
    B、加入的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应该用加入熟石灰研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钾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无现象,错误。
    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无现象,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正确。
    6.(2021南充)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完全合理的是( )
    A.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可先加水,并加热溶解,再降温结晶
    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SO4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答案】C
    【解析】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将溶液蒸发结晶、过滤、干燥,错误;
    B、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除去硫酸钾的同时带入过量的氯化钡,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正确;
    D、加熟石灰研磨,硫酸铵和氯化铵都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错误。
    7.(2021云南)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B.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C. 验证木炭的还原性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B
    【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正确;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错误;
    C、木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D、探究铁生锈分别设计实验验证与氧气和水蒸气的关系,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存在时,铁生锈,缺一不可,正确。
    8.(2021鄂尔多斯)分离、检验、鉴别、陈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
    B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取样, 滴加BaCl2溶液, 观察现象
    C
    鉴别NH4Cl和NH4NO3固体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答案】D
    【解析】
    A、在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中加适量水溶解,由于CaCO3难溶于水,CaO可以与水反应生成Ca(OH)2,过滤可以得到CaCO3固体,无法得到CaO固体,故不能通过加适量水溶解的方法分离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错误;
    B、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取样,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法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错误;
    C、NH4Cl和NH4NO3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法鉴别,错误;
    D、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O2可以和铜反应生成CuO,而N2不与Cu反应,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9.(2021广西)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用氢氧化钡溶液可鉴别硝酸镁、氯化铁、硫酸钠三种溶液
    B.用水可鉴别氢氧化钠、硫酸钾、硝酸铵三种固体
    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棉线、蚕丝、合成纤维三种丝线
    D.用燃着的木条可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答案】A
    【解析】
    A、氢氧化钡与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用氢氧化钡溶液不可鉴别硝酸镁、氯化铁、硫酸钠三种溶液,错误;
    B、硫酸钾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下降,可以鉴别,正确;
    C、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产生特殊的气味,棉线燃烧产生烧纸气味,可以鉴别,正确;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不同,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种气体,可以鉴别,正确。
    10.(2021德阳)在化工生产中通过除去杂质得到较纯净的产品。以下除杂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设计
    A
    N2
    O2
    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充分反应
    B
    CaO
    CaCl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硝酸
    H2SO4
    加入适量Ba(NO3)2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Cl
    MgCl2
    溶于水。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和铜网反应,O2与铜网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O2+2Cu△2CuO,生成固体CuO,能除去氧气,正确;
    B、 CaCl2都可以溶于水,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溶液,形成二者的混合溶液,不可以除杂,错误;
    C、加入适量Ba(NO3)2溶液,H2SO4 + Ba(NO3)2 = BaSO4 ↓+ 2HNO3,经过过滤除去BaSO4沉淀得到硝酸,正确;
    D、加入过量的NaOH与MgCl2反应,产生Mg(OH)2沉淀,经过滤可以除去沉淀,加入适量稀盐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最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正确。
    11.(2021呼伦贝尔、兴安盟)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B.CO2(HCl)——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
    C.NaCl 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 Ba(NO3)2溶液,过滤
    D.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 Cu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D
    【解析】
    A、 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水溶解,由于CaCO3难溶于水,CaO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错误;
    B、 除去CO2中的HCl,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会把原物质除去,错误;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加入适量硝酸钡,会反应除去硫酸钠,但会生成新的杂质硝酸钠,错误;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铁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FeSO4溶液和Cu,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12.(2021南充)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完全合理的是( )
    A.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可先加水,并加热溶解,再降温结晶
    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SO4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答案】C
    【解析】
    A、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可先加水溶解,再用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氯化钠,从而与硝酸钾实现分离,错误;
    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SO4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BaCl2,应该是适量的BaCl2溶液,错误;
    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出去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浓硫酸吸收除去水蒸气,正确;
    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都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13.(2021荆州) 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2CO3·3H2O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
    【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
    【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
    【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
    【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______
    溶液中含有H2O2。该操作中H2O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Na2CO3
    【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______。
    【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______。
    【答案】(1)二氧化锰 (2)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2H2O2 MnO2 2H2O + O2↑ (4)氯化钙溶液 (5)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6)低温密封保存
    【解析】
    【再次探究】(1)实验结论为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故该实验是验证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含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 + O2↑;
    (2)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
    【得出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评价反思】过氧化氢受热容易分解,故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低温密封保存。
    14.(2021桂林)在老师指导下,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某气体a的成分,a中含水蒸气、氯化氢、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夹持仪器未画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已知:Ⅰ.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
    Ⅱ.①H2+CuOCu+H2O;②CH4+4CuO4Cu+CO+2H2O
    (1)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2)用装置B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X试剂可选    (填数字序号)。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石蕊溶液 ④酚酞溶液
    (3)装置C中的试剂是    ,它的作用是    。
    (4)必须先通气体a,验纯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否则可能    。
    (5)若反应后装置E、F分别增重4.2g、4.4g,则a中一定含有    ;装置D中的现象是    。
    (6)装置G的作用是    。
    【答案】(1)A (2)① (3)浓硫酸 干燥气体 (4)爆炸 (5)甲烷和氢气 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 (6)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解析】
    (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A。
    (2) ①AgNO3溶液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可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②NaOH溶液与氯化氢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③氯化氢可使石蕊溶液变红,但溶于水使紫色石蕊变红的还可以是二氧化碳,因此不能可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④氯化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因此不能可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
    (3) 该实验是检验混合气体的成分,D装置的作用是利用氢气与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E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和吸收是否有水生成,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B装置检验氯化氢后,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为避免影响氢气和甲烷的检验,应将气体干燥后再通过D装置,因此C装置中应盛装浓硫酸,对气体进行干燥。
    (4)玻璃管中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氢气和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酒精灯前必须先通气体a,将空气排尽,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以防爆炸。
    (5)反应后装置E、F分别增重4.2g、4.4g,即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4.2g、4.4g,因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一定含有甲烷,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甲烷的质量为4.4g×1244÷1216=1.6g,再根据氢元素质量守恒,则甲烷生成水的质量为1.6g×216÷218=1.8g,而生成水的总质量为4.2g,因此其它的水是由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则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氢气和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铜,装置D中的现象是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
    (6)氢氧化钠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G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15.(2021福建)已知:H2+CuO△Cu+H2O。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Ⅰ.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1)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氧化钙的作用是    。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    ,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Ⅱ.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变化情况。
    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Cu2O的质量(m),结果如图2。
    (4)由图2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势是    。
    (5)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    。
    Ⅲ.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原因。
    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经历2CuO+H2△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假设2.经历CuO+H2△Cu+H2O、Cu+CuO△Cu2O、H2+Cu2O△2Cu+H2O三个反应。
    (6)结合探究Ⅱ结果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    。
    (7)若要确认“假设2”是否合理,在探究Ⅱ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
    【答案】(1)Zn+H2SO4═ZnSO4+H2↑ (2)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 (3)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4)先增大后减小 (5)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 (6)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0.5400g,而不是0.3218g (7)隔绝空气加热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把所得固体放入烧杯,加入氨水、搅拌,如果溶液变蓝色,说明假设2合理,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假设2不合理
    【解析】
    (1)制取氢气时,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氧化钙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即氧化亚铜溶于氨水形成蓝色溶液。
    (4)由图2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
    (5)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是因为加热时通入氢气时间越长,氧化亚铜质量越小。
    (6)设分步进行,0.6000g的CuO和氢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质量为x,
    2CuO + H2 △ Cu2O + H2O,
    160 144
    0.6000g x
    1600.6000g=144x
    x=0.5400g,
    结合探究Ⅱ结果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0.5400g,而不是0.3218g。
    (7)若要确认“假设2”是否合理,在探究Ⅱ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隔绝空气加热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把所得固体放入烧杯,加入氨水、搅拌,如果溶液变蓝色,说明假设2合理,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假设2不合理。
    16.(2021达州)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
    (2)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室里也可利用上述装置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则制取装置为_______。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甲烷气体置于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37.6 g,同时测得水的质量为36 g,请根据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对甲烷的其他化学性质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甲烷除了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作出假设】甲烷具有还原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该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论】
    通入甲烷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A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C装置中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根据现象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证明,甲烷具有还原性。
    【反思与评价】
    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通入甲烷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2H2O2MnO2 2H2O+O2↑ efc (3)AD CH4+902点燃2CO+3CO2+10H2O 【实验现象与结论】CH4+4CuO△4Cu+2H2O+CO2 【反思与评价】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装置发生爆炸
    【解析】
    (1)分液漏斗
    (2)B装置制取氧气是固液常温型,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 2H2O+O2↑
    制取收集干燥的氧气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洗气瓶为长进短出,最后通入集气瓶中,连接顺序为efc
    (4)实验室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该反应需要加热,则制取装置为A,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甲烷气体置于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设化学方程式为CH4+O2点燃xCO+(1-x)CO2+2H2O, 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37.6 g,同时测得水的质量为36 g,根据化学方程式则有:,x=0.4,将x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整理将化学计量数变为整数,故化学方程式为5CH4+9O2点燃2CO+3CO2+10H2O。
    【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单质,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有水产生,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根据配平得到CH4+4CuO△4Cu+2H2O+CO2。
    【反思与评价】在实验前应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甲烷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
    17.(2021南充)(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需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④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⑤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填“b”或“c”)端导入。
    (2)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氯气(Cl2)和氢气,并进而生产具有消毒、漂白作用的漂白液。
    ①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_________________操作除去,以免破坏电解装置。
    ②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想知道某一瓶放置一段时间的漂白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Ⅰ.制取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的原理: 。
    Ⅱ.在空气中 NaClO易发生反应: ,HClO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且HClO含量越高,漂白效果越好;HClO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Ⅲ.Ca(ClO)2易溶于水。
    【提出问题】放置一段时间的漂白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猜想1:未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 NaClO;
    猜想2:部分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 NaClO、Na2CO3;
    猜想3:全部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 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适量该溶液于烧杯中,放入有色布条
    ____________
    猜想3不成立
    b.另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成立
    写出实验操作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由【查阅资料】和右图可知,需控制pH约为__________时(填整数),漂白液具有最佳漂白能力。

    【答案】(1) ①锥形瓶 ② 2KClO3 2KCl + 3O2 ↑ ③ E ④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⑤ c (2) ①过滤 ②2NaCl +2H2O通电 2NaOH + H2↑+ Cl2↑③【实验探究】a.有色布条褪色  b. 2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拓展应用】5
    【解析】
    (1)②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 + 3O2 ↑。③若需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 应选用的装置是E 。④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⑤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则气体应从 c端导入。
    (2)①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 过滤操作除去,以免破坏电解装置。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通电2NaOH + H2↑+ Cl2↑。
    【实验探究】由给出的实验结论可知猜想3不成立,所以漂白液并为全部变质,所以实验现象为有色布条褪色;由出现的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可知,产生了碳酸钙,所以证明了猜想二成立;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拓展应用】由图可知,当pH为5时,含氮物质中HClO的质量分数最高。
    18.(2021凉山州)某化学兴趣小组以A装置为核心装置设计了如图系列实验:(固定装置的仪器已省略)

    按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添加药品,固定装置,进行实验。
    (1)关闭K2,打开K1,将H2O2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待D装置中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点燃C装置中的酒精灯,观察到V型管内a处的硫燃烧,现象是    ,试写出在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待V型管内的硫燃尽后仍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
    (2)打开K2,关闭K1,继续将H2O2溶液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到装置E中    (填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3)兴趣小组有同学提出疑问:E装置内反应后的废液中除酚酞以外还有哪些溶质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NaOH
    猜想三:   。
    【分析】以上有一种猜想一定错误,请写出错误猜想的序号及错误理由    。
    【资料】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排除了错误猜想后,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E装置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并向其中加入①   。
    ②   
    猜想三正确
    【交流反思】该废液未经处理不能随意倒入水池。
    【答案】(1)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NaOH+SO2=Na2SO3+H2O 将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赶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NaCl、HCl 猜想二,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说明溶液一定不呈碱性,因此溶液中不会含有氢氧化钠 ①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碳酸钠,氧化铜) ②溶液变红(或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解析】
    (1)关闭K2,打开K1,将H2O2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经B装置中浓硫酸干燥,点燃C装置中的酒精灯,V型管内a处的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与D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为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D装置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因此待V型管内的硫燃尽后仍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将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赶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2)E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为红色,打开K2,关闭K1,继续将H2O2溶液缓慢滴入锥形瓶,生成的氧气将盐酸压入E装置中,当观察到装置E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3)猜想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反应时溶质只有氯化钠;氢氧化钠过量时,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盐酸过量时,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分析】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一定不呈碱性,因此溶液中不会含有氢氧化钠,因此猜想二错误;
    【设计并进行实验】根据结论猜想三正确,因此只需证明溶液中含有盐酸,盐酸具有酸的通性,故实验操作为取少量E装置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并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碳酸钠,氧化铜),若观察到溶液变红(或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的实验现象,则说明含有盐酸。
    19.(2021大庆)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说明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验证,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②Na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一】
    步骤1:打开活塞,让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气体。
    步骤2: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为获得纯净的CO2,可利用装置B除去CO2中混有的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    。
    (2)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    。
    【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
    【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四:氢氧化钠。
    (3)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二】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    。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与评价】
    (4)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5)请将方案2结论补充完整: Na2CO3 。(填化学式)
    (6)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7)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    成立。
    (8)请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氯化氢 浓硫酸 (2)碳 (3)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不能生成氢氧化钠 Na2CO3(4)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 (5)Na2CO3 (6)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Na2CO3+CaCl2═CaCO3↓+2NaCl (7)二 (8)4Na+3CO2点燃2Na2CO3+C
    【解析】
    (1)为获得纯净的CO2,可利用装置B除去CO2中混有的氯化氢,是因为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2)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
    (3)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不能生成氢氧化钠。
    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白色物质中一定有Na2CO3。
    (4)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
    (5)方案2结论补充完整:Na2CO3。
    (6)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7)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综上所述,猜想二成立。
    (8)Na在CO2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a+3CO2点燃2Na2CO3+C
    20.(2021吉林)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验证实验】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溶液变    色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结论
    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
    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    溶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完全反应了。
    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    溶液(填盐类物质),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延伸】
    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确定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请在图中?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总结提升】
    (1)通过上述实验验证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2)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消失(或减少)或有新物质生成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
    【答案】 【验证实验】红 CuSO4+2NaOH=Cu(OH)2↓+Na2SO4 【探究实验】酚酞 氢氧化钙 氯化钡 【拓展延伸】50mL水
    【解析】
    【验证实验】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探究实验】
    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氢氧化钙完全反应了。
    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钡,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延伸】
    通过对比可知,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图中?的内容应该是50mL水。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2 科学探究(第02期)(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2 科学探究(第02期)(原卷版+解析),共8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制成纳米铁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科学探究题特训专题3 实验方案设计及其评价(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科学探究题特训专题3 实验方案设计及其评价(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对下列实验,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2 期中考试模拟测试(一)(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2 期中考试模拟测试(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2期中考试模拟测试一解析版docx、2022-2023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2期中考试模拟测试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5 实验方案与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