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01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02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性填空,真题训练,2022★江苏连云港,背景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学常识
    “记”即记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题目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简洁明了,概括性强。
    二.课文知识过关梳理
    ㈠课下注释
    ①选自《苏轼文集》。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②[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27-1085)。
    ③[念]考虑。
    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不旮也贬官在黄州。
    ⑤[相与]共同,一起。
    ⑥[中庭]院子里。
    ⑦[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⑧[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⑨[盖]大概是。
    ⑩[但]只是。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户:这里指门窗。欣然:愉快地)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于:在。)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5、交横:交错纵横。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㈡字音
    ①遂(suì)②相与(xiāng yǔ)③藻(zǎ)④荇(xìng)竹柏(bǎi)
    ㈢翻译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三.表格思维导图
    【内容理解】
    ㈠主题思想
    【答案】这篇游记通过对作者与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所见月下美景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㈡写作特色
    ⑴叙事简约,写景富有特色
    ⑴叙事简事扼要。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
    ②解衣欲睡,月色入户“,简单几字,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点出“夜”的特点是月色溶溶,而非月黑风高。作者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简洁入题。
    ⑵绘景特色鲜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①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月色之明;
    ②“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柏枝叶,投影到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
    ⑵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文章虽然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
    ①如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
    ③结尾更是点睛之笔。境由心生,景因人异,正是审美的普遍心理。
    ④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犹如一池空灵澄澈的积水,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㈣重要问题探究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为写月的传神之笔。
    ①比喻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妙境界。
    ②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烘托月光的澄澈,二者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③动静结合。“积水空明”写出月光澄澈透明的静谧之美,“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雅趣。
    2.“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3.“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4.“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5.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6.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7.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8.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五)重难点探究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写出竹柏之影参差交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满诗情画意。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是因为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他落寞,当然也是他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
    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4.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理解性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5.文中描绘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真题训练】
    【2022★江苏连云港】
    阅读·理解(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6~11题。(21分)
    【甲】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6.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苏轼自夸身上虽穿着粗衣劣布,但因为饱读诗书而气质高雅。
    B.颔联“踏槐花”源自“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指学子忙于春游活动。
    C.颈联写董传身处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D.尾联意为相信董传定能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表达了对董传的期许和祝愿。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月色入户 ▲
    (2)亲入村落 ▲
    (3)臣亦不觉流涕 ▲
    (4)臣窃度之 ▲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10.“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请你谈谈“气”和“诗书”的关系。(2 分)
    11.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你结合乙、丙两文写出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4 分)
    【答案】二、阅读·理解(58分)
    (一)(21分)
    6.(3分)D
    7.(4分)(1)门 (2)亲自 (3)眼泪
    (4)揣测,估量
    8.(2分)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答对一处得1分,斜线超过两处不得分)
    9.(6分)
    (1)(3分)庭院的地面好像积满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3分)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
    (第一句中“空明、交横、盖”,第二句中“乏、犹、生”为关键词,错一处扣 1分)
    10.(2分)“气”指气质或精神气色,读书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心明确,表述合理得2分)
    11.(4 分)①作者在写作乙文时,是被贬黄州期间,正是人生失意之时,但文中无一处有悲凄可怜之态,反而随缘自适,“欣然”邀友赏月,透露出豁达乐观的天性。②丙文中作者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百姓因苦于官府催缴欠债难于活命而落泪时,“亦不觉流涕”,并将情况如实上奏朝廷,以期朝廷能施仁政,解百姓之忧,和“黎民百姓”忧戚与共,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每点2分,表述充分即可)
    [译文]
    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收景象)。我常常摒退身边的人,亲自进入村庄。(我)询问父老乡亲,(他们)脸.上都有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如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催缴积累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枷棒打在身上,一家人求死不能。”说完流下眼泪,我也忍不住落泪。(我)又到别的地方,看到很多流亡的百姓……
    我听过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过去我常常不信这话,根据现在(情形)看,大概比这更严重。水灾旱灾伤害百姓,比老虎凶猛百倍;然而百姓害怕催缴欠债,竟然比畏惧水灾旱灾更厉害。我私下揣测,每州催缴欠债的士卒,不少于五百人。拿整个天下的情况来说,这就是有二十多万的虎狼散落在民间,百姓怎么能够安心生活呢?朝廷的仁政怎么能够实现呢?
    (一)【2020·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盖竹柏影也( )
    (4)皆可以饱(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3. 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答案】
    1. (1)考虑,想到
    (2)共同,一起
    (3)大概是
    (4)吃饱(使……饱,让……饱)
    2.(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如果有可以观赏(观看)的地方,都可以获得快乐。
    3. 示例一:景物特点鲜明,“积水空明”等句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用竹柏的影子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示例四:“交横”(“空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4.①在苏轼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观(美好)的。②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中)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欣赏月下美景),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
    (二)【2020·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5.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欣然起行(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③共买食之( )
    ④饮酒但饮湿( )
    6.翻译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8.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答案】
    5.①高兴的样子 ②考虑,想到 ③吃 ④只,仅
    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②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
    7.B
    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三)【2020·山西省初三一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馏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左牵黄,右擎苍( )
    (2)解衣欲睡(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行之有效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至高无上
    C.怀民亦未寝/废寝忘食
    D.相与步于中庭/百步穿杨
    11.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 ,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12.同一作者,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表达了苏轼 的雄心壮志;而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抒发的微妙又复杂的情感是 。
    【答案】
    9.(1)qíng (2)jiě 10.C
    11.(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2.示例:渴望得到重用、报效朝廷、杀敌为国;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或“随缘自适、自我排遣”“悠闲而又有被贬的悲凉”等)
    (四)【2019·河南省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夜游》)
    (二)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②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③,如镜中,复如画中。
    (节选自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注释】①印持:僧人名。 ②西泠:桥名。古时原是西湖从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荡:荡漾。
    13.下面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
    晦明变化者(《醉翁亭记》)
    B.相与步于中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C.欣然起行
    性行淑均(《出师表》)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14.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5.语段(一)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冋悲见,后被贬为黄州因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16.同样是描绘月色之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3.D
    14.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5.①苏轼满腹才华却被贬黄州,有职无权,才能无以施展,可谓职闲;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赏月,醉心空明月色,可谓情闲;③作者以闲人自称,既有被贬的惆怅苦闷,也有赏月中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可谓心闲。
    16.示例一: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语段(一)(二)分别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堤上柳枝来表现月光的明亮。示例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段(一)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语段(二)将湖面比作镜子,将美景比作画。
    相关学案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四篇 三峡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四篇 三峡 学案(解析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内容理解,真题训练,过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四篇 愚公移山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四篇 愚公移山 学案(解析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品梗概,作者简介,文言知识积累,鉴赏品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五篇鱼我所欲也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五篇鱼我所欲也 学案(解析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重点字词小结,课文诵读节奏,基础字词,文学常识,重点语句翻译,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