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01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02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归纳,问题探究,真题演练,过关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归纳】
    一、文学常识
    1、选自《韩愈文选·杂说》。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于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说的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
    二、重点字词
    1、解释加点的字
    (1)故虽有名马(即使) (2)祗辱于如隶人之手(只)(受屈辱)
    (3)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骈驾一车,引申为并列) (4)一食或尽粟一石(吃)(有时)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用如动词,日行千里)
    (6)外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7)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能,能够)(9)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方法) (1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懂得)
    2、一词多义
    (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2)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其真无马邪(难道)
    不以千里称也(拿) 其真不知也也(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4)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3)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它)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辞) (5)策: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并列) 执策而临之(马鞭)
    (6)虽:故虽有名马(即使) 策勋十二转(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3、通假字
    (1)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2)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食”通“饲”,喂养 读sì
    (3)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4)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
    (5)其真无马邪 “其”通“岂”,难道
    4、古今异义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古义:通“饲”,喂养;今义:指吃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等同、一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3)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 ;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三、翻译: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而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们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民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翻译: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食之……,鸣之……,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翻译: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撕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课文内容理解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有何作用?
    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后人常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2、文中哪一句反映千里马悲惨命运?表达了什么情感?
    语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情感:一个辱,一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3、千里马为什么被埋没?(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概括: 因为“食马的”无知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美”。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如何理解“安求其能千里也”?
    一个反问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愤懑之情。
    5、文中哪一句具体表现庸者“不知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活画出执策者一幅愚昧蛮横的丑态,表现了作者的愤郁之情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为什么?
    “其不知马也” 因为天下不是无千里马,而是食马者不知马,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意,所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8、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9.分别概括1、2、3的内容。
    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3段总结全文,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
    10、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1、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本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压抑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文中抨击了什么现象?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抨击的现象: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1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要有千里马的才能;(2)要有展示的机会;(3)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五、中心思想
    本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贫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六、理解默写
    1、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的主旨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伯乐不常有。
    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语句: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问题探究】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有何作用?
    答:
    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后人常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2、文中哪一句反映千里马悲惨命运?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语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情感:一个辱,一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3、千里马为什么被埋没?(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
    概括: 因为“食马的”无知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美”。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如何理解“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
    一个反问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愤懑之情。
    5、文中哪一句具体表现庸者“不知马”?
    答: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答:
    活画出执策者一幅愚昧蛮横的丑态,表现了作者的愤郁之情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为什么?
    答:
    “其不知马也” 因为天下不是无千里马,而是食马者不知马,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意,所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8、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9.千里马和伯乐是什么关系?这篇课文以伯乐与千里马为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在作者看来,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者借此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委之以重任,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文章从这一观点出发,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深入地分析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抨击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1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

    本文托物寓意,言简意赅。以马喻人,用“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以“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言简而意赅。文章通篇说马,而意在论人,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其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使文章不仅行文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未遇伯乐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其才能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当时千千万万有才之士的悲愤。
    11.本文的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
    答:

    本文虽然短小,结构却十分精巧。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如此亲密,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并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辛辣的讽刺。最后以“其真不知马也”结束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
    12.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就“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答:

    观点一:我认为先有千里马。如果没有千里马,那么发现千里马的人(伯乐)又从何而来呢?
    观点二:我认为先有伯乐。世上缺少的不是千里马,而是发现千里马的人(伯乐)。因为千里马与一般马不同,如果不按照培养千里马的方法去培养它,其才能往往难以显示出来。这样,在一般人看来,它也就不是千里马了。换言之,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因此,我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真题演练】
    (2022·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3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
    3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答案】34.(1)同“饲”,喂 (2)用马鞭驱赶 (3)面对
    35.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解析】
    34.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句意是: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食:)同“饲”,喂。
    (2)“策之不以其道”的句意是: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策:原指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3)“执策而临之”的句意是: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临:面对。
    35.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故(所以)、虽(即使)、祗(只、仅)、辱(受辱)、于(在)、奴隶人(奴仆)、骈死(一同死)”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021·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
    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4.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①
    如闻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③,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注]①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ǎn。
    【答案】
    1.D
    2.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3.A
    4.相同点:爱惜人才(或:重视人才)。
    不同点:韩愈认为人才多,但识才者少,呼吁要善于识别人才;张九成认为人才难得。
    【分析】
    1.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名贵/出名;
    B.食:吃/通“饲”,饲养;
    C.道:正确的方法/道路;
    D.临:都是面对的意思;
    故选D。
    2.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2)重点字词:第一个“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第二个“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
    3.
    B.有误。根据“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分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
    C.“鄙视与反抗”有误,文中没有此意思;
    D.“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有误。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故选A。
    4.
    本题考查对比分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马说》通过论述世上存在着千里马,而伯乐却很少有的情况,来表达出作者自己面对怀才不遇的境遇的愤懑与无奈之情,希望统治者,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也侧面揭露除了封建社会之下,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张诗中根据“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大意“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分析,张诗认为人才稀有,要重视人才。据此写出异同点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链接材料: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这不是当今社会独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过关测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槽枥(cá)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尽粟(sù)一石(shí)
    C.骈死(pián)其真无马邪(yé)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才美不外见(jiàn)策之不以其道(cè)
    1.A
    【解析】B项,“石”应读dàn。C项,“称”应读chēng。D项,“见”应读xiàn。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D.执策而临之(面对)
    2.C
    【解析】C项,“且”的意思是“犹,尚且”。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公将鼓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3.B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的,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项,和题干中的“之”都是音节助词,不译。A、C、D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之不能尽其材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B
    【解析】A项,“见”同“现”;C项,“食”同“饲”;D项,“与”同“举”。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A项,两个“千里”都是“日行千里”的意思。B项,表示反问语气;它的。C项,音节助词,不译;代词。D项,结构助词,的;代词。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问题:①千里马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里马遭遇:_________________。(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①千里马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其真不知马也!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把握。可根据要求从文章中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从正面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千里马命运为“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遭遇为“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得出结论是“其真不知马也”。答此题读懂文句是前提。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答:

    2.“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解析】考查文章的写法。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朝廷埋没人才的愤慨。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答:

    3.“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4.怀才不遇之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
    【解析】考查对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情感的把握。文章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悲惨命运,讽刺了当时宋朝统治者不识人才和埋没人才,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特别要抓住“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从中可以看出表达的是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相关学案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四篇 三峡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四篇 三峡 学案(解析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内容理解,真题训练,过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八篇爱莲说 学案(解析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性填空,真题训练,2022★江苏连云港,背景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五篇鱼我所欲也 学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十五篇鱼我所欲也 学案(解析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重点字词小结,课文诵读节奏,基础字词,文学常识,重点语句翻译,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精练 第三十二篇马说 学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