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01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02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共16页。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1.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车时,是人和车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是人,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是车。
    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间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 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符号用F表示,力的单位牛顿,单位符号N,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3.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4.力的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在一个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的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第三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第1课时 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说明:(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有的形变可以直接观察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仪器显示或放大微小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种类:有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4)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它利用的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的长度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使用注意:(1)测量范围,(2)校正零点,(3)看清刻度,(4)避免摩擦,(5)方向一致,(6)读数准确,(7)及时恢复。
    3.相互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又称相互作用力。
    说明: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就是说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
    第2课时 自制弹簧测力计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它的大小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仪器)叫做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第四节 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2.在物体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G=mg中,G代表重力,m代表质量,g等于9.8N/kg,它的物理意义:质量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利用这个性质,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还可以用重垂线来检查桌面或台面是否水平。
    4.一个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对于整个物体,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重心越低,它越平稳,物体的重心在工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增大物体的支撑面,降低它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第五节 摩擦力
    第1课时 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一般用f来表示。
    2.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条件
    ①两个粗糙物体;②互相接触且挤压;③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2)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作用点
    在接触面上(作图时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说明: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是与相对运动方向或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摩擦力分类
    (1)滑动摩擦力: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2)滚动摩擦力:物体发生相对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3)静摩擦力:物体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第2课时 滑动摩擦力大小 摩擦的利和弊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2.摩擦的利和弊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压力;③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减小压力;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自然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是有合力为“0”的情况。它与不受外力的运动状态等效。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得到的。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物体有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惯性。惯性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就说明它的惯性越大。
    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惯性不是力。
    第二节 力的平衡
    1.合力和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和,方向跟着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差,方向跟较大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F1>F2)。
    3.力的平衡: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物体保持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力有两种情况:一是物体受力平衡,二是物不受力的作用。
    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有两种情况:(1)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条件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第三节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物体受平衡力(F合=0)作用<=>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非平衡力(F合≠0)作用<=>物体做变速运动。
    说明: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减速,曲面运动)——非平衡状态。
    合力方向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合力方向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3.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运动的快慢改变或者运动的方向改变。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第1课时 压力和压强
    1.压力:
    (1)概念: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称作压力。
    (2)产生的条件:有接触,有弹性形变。
    (3)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说明:压力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意义:压强是反应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的符号:p。
    (4)压强的公式:p=FS
    (5)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说明:①关于定义方法:采用比值定义法,所以该公式普遍适用于任何求压强的情况,无论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只要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应同一个研究对象。
    ②两个变形公式:
    F=ps,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可求出压力的大小;
    S=Fp,已知压力和压强,可求出受力面积的大小。
    4.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如书包肩带做的较宽,挖土机车轮装有履带等。
    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和减小压力。
    (2)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磨的很薄,图钉尖端很小等。
    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和增大压力。
    第2课时 压强习题课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计算公式p=FS。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3,压强的单位是Pa。1Pa=1N/ m3。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压强。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竖直向下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2)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说明:(1)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受力面积,体积,形状等因素均无关,只跟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深度h指:从液体表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2)p=FS和p=ρgh的适用对象:p=FS是定义式,对固体,液体,气体都普遍适用。在研究物体压强时,一般都是从这个定义出发;但液体由于压力不好确定,所以常用p=ρgh来确定液体内部的压强。
    4.微小压强计使用原理: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的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如果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
    第2课时 液体压强习题课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m。
    第三节 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的工作原理:连通器内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开口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第四节 大气压强
    1.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历史上最著名的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3.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760mmHg。
    4.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夏天比冬天气压低。
    5.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第一节 在流体中运动
    1.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都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原理。
    第二节 认识浮力
    1.浮力定义: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说明:称重法求浮力大小:F浮=G-F。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3.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不相等,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F浮=F向上-F向下)
    第三节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1.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2)公式:F浮=G排
    说明:“全部浸入”和“部分浸入”: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
    (3)适用范围:液体(或气体)。
    说明:物体要受到了浮力才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的大小。
    3.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3)平衡法:漂浮、悬浮时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
    (4)原理法(公式法):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时常用)。
    说明:解决浮力问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第四节 沉与浮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方向竖直向上的浮力,还要受地球对它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在液体中的浮与沉取决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2.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
    当F浮>G物,物体上浮,ρ物<ρ液
    当F浮<G物,物体下沉,ρ物>ρ液
    当F浮=G物,物体悬浮,ρ物=ρ液
    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漂浮,此时F浮=G物
    3.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热气球:通过改变气球内气体的密度从而改变了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3)密度计:使用密度计测量密度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第一节 杠杆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
    1.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说明:杠杆是一个物理模型,杠杆既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杠杆的形状是任意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2)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3)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说明:①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都应该在杠杆上;
    ②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先明确支点,再作出动力和阻力,再由支点向这两个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分别标出支点到两个垂足的距离,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的状态:静止、匀速转动。
    (2)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第2课时 杠杆分类及动态平衡
    1.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特点:费距离
    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特点: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特点: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2.杠杆的动态平衡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动力臂就要最大。要使动力最小有两条途径:(1)使动力作用点离支点尽可能的远;(2)动力的方向应与支点和动力作用线的连线垂直。
    第二节 滑轮
    1.滑轮: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圆轮叫滑轮。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2.定滑轮:在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不能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是F=G。拉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升高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是s=h。
    3.动滑轮:在使用时,它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省力杠杆。拉力F与重力的关系是F=12(G物+G动)。拉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升高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是s=2h。
    4.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既可以省力,又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是F=1n(G物+G动)。拉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升高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是s=nh。
    说明:使用滑轮组,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根绳子承受,提起重物作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第三节 功 功率
    第1课时 功 功的计算
    1.做功:物理学中规定: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的作用在物体;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距离。
    3.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的计算公式是W=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牛顿·米,简称牛·米,符号是N·m。
    第2课时 功率 功的原理
    1.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表示做功的快慢,把它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2.功率的公式为。P=Wt
    说明:使用功率公式求解时应注意:①应明确是求哪个力做功的功率;②要注意单位的统一;③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Fv求解。
    3.为纪念英国科学家,功率的单位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其换算关系是1W=10-3kW=10-6MW。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说明:理想机械:指不计自重和摩擦的机械,使用理想机械时,人们使用机械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对非理想机械,人们使用机械所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多做的那一部分功就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第四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机械效率及其计算
    1.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它的符号是η,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W有用W总×100%,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大,说明机械效率越高。
    2.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则η又可以表示为η=W有用W有用+W额外×100%。
    说明:(1)η为一比值,无单位。
    (2)在实际中,由于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的存在,额外功W额外是一定存在的,即W额外>0。可见W有用<W总,所以η<100%;只有在理想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时,这时W额外=0,η=100%。
    (3)η的高低是机械性能优劣、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尽量减少额外功;②额外功一定时,尽可能增大有用功。
    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G(物重)、F(绳子自由端拉力)、h(物体被提高的高度)、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
    η=W有用W总=GhFs=W有用W有用+W额外
    3.忽略绳重和摩擦时,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物+G动n
    滑轮组机械效率η=G物G物+G动×100%
    4.使用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5.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重越小,机械效率也高。
    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减少动滑轮重。②减小摩擦力。③条件允许下,增大物重。
    第五节 改变世界的机械
    1.轮轴: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常见的轮轴有:轱辘、自行车把、汽车方向盘、脚蹬轴等。轮轴实质是一个杠杆。轮轴的平衡条件是F1R=F2r,轮轴的两个主要功能是①改变用力大小;②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
    说明:轮轴可看成不等臂杠杆。若动力作用在齿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臂半径为R,阻力臂半径为r,就省力。若阻力作用在轮上,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
    2.斜面:如果不计摩擦,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拉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几分之一;斜面能够省力;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时,斜面越长,越省力。当斜面不光滑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GhFs。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
    说明:利用斜面向上拉物体所需的拉力F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利用斜面可以省力。如果不计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为G,拉力为F,则有F=(h/L)G。
    3.螺旋:螺旋可以看作是绕在圆柱上的斜面。它的特点是可以将旋转运动与沿轴向的运动进行相互转化。
    第十二章 机械能
    第一节 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说明: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起得越高,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形变程度。
    5.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
    第二节 机械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规律:
    (1)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说明: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
    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与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2.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规律:
    (1)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2)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节 水能和风能
    1.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风和水(流体)都是具有能量的天然资源。
    2.水能的利用:①制作简单的水力机械(水磨);②水力发电:将上游的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下游水的动能;流量越大,落差(上下游水位差)越大,水能越多;③潮汐电站。
    说明: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风是流动的空气,风把风筝吹到天空,也就是对风筝做功;风能使你做的小风车飞转,即对小风车做功,所以说风具有机械能。风能的优点:风能不会枯竭,利用比较简单,不污染环境;缺点:单机容量小,不稳定,变化大。风能的利用:风筝、风车、风力发电。
    相关学案

    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共34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共34页),共4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70条必考知识点: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70条必考知识点,共6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