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2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2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精练,文件包含《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5.3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2021·福建·厦门市国祺中学高二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文中常见文学常识的能力。

    D项,“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表述有误。“老子”即老聃,字伯阳;不是“墨子”。

    故选D。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           之:结构助词,的

    B.止于至善       在:介词,在于

    C.定后能静       而:连词,表顺承

    D.壹是皆修身为本    以:连词,来,表目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礼记·大学之道》中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D项,“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以”理解为“连词,来,表目的”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介词,把,表方式、手段”。译文: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故选D。

    3.(2021·天津·静海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恕”乎          欲齐家者

    B.人不仁,如礼何    物格后知至

    C.小人喻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D.迩事父         恻隐心,仁之端也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言虚词的能力。

    A项,其: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

    B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

    C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对象。

    D项,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

    故选C。

    4.(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若火之始然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知者不惑

    D.君子喻于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

    A项,句意为:(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然”同“燃”。

    B项,句意为: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内”同“纳”,纳交,结交。

    C项,句意为: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知”通“智”。

    D项,句意为:君子明白大义。无通假字。

    故选D。

    5.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恐惧。

    B.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C.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通“徼”,求取。

    D.若火之始,泉之始达         然:……的样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然”,同“燃”,燃烧。句意:(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故选D。

    6.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够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特别是名家名作以及课下注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识记时要牢记细节,易错点、易混点要列出表格对比整理记忆。

    C项,“《孟子》列为‘五经’之一”错,“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孟子》应当是“四书”之一。“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故选C。

    7.下列对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课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C项,“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是从人的思想意识出发的。因此应当是“唯心主义思想”。

    故选C。

    8.(2022·浙江台州·高二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这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①____,因为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②___,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答案】     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     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通读语段可知,所填句子对应后文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所以可填: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

    第二空,依据“……也都是……”可知,所填句子是说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共性,“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所以二人“都是从人性出发”。

    9.(2022·陕西·铜川阳光中学高一期末)请筛选并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关于“知人论世”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75个字。

    孟于在《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由此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这意味着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可以更接近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也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答案】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文学批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的格式是: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本题中,根据‘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可知,属概念为“文学批评方法”。分析所给语段,这一说法是孟子提出,“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些都是关于“知人论世”本质特征的信息。最后按照格式,将找到的信息连词成句,调整字数,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一)2021·湖南·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C.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孺子:儿童、幼儿。宋代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D.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

    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

    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14.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10B

    11D

    12C

    13.(1)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

    2)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14.(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的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君主的人。

    是主语,是谓语,是四端是宾语,是句末语气词,主谓宾俱全,句子结构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

    句中将人之有是四端也比喻为犹其有四体也,两句结构相似,且后一句中的宾语是四体是句末语气,后面应断开,排除D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表述有误。依据语境足以保四海四海指的是天下,古人常以四海和天下来指代中国,并不是指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理解有误。从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恶其声而然也可知,孟子认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听到孩子的哭声,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一定会出手相助的,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而不是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不忍,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引申为怜恤之意;,治理;,运转;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是比喻句,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

    2)得分点:,所有;,好像;,通,燃烧;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比喻句,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来看,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不矛盾

    然后结合文意分析孟子这样说的原因。

    从文中来看,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并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私欲的膨胀,这四心就会熄灭或枯竭,所以需要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所以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二)2021·浙江·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二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乙)

    为学者日,问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以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丙)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辞让之心                           辞让:谦逊推让

    B.自者也                              贼:伤害

    C.为学者日                           益:好处

    D.于是旦而之大夫曰                属:聚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为无以为                        不仁

    B.人皆有不忍人                   有是四端也

    C.而钓莫钓                           皆出于此乎

    D.不足取天下                        作《师说》贻之

    17.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文王观于臧

    A.止,吾止也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D.其坚不能自举也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B.乙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句中的无为,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思想,即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C.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最终也没再听人说起过。

    D.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

    【答案】15C

    16D

    17B

    18D

    19C

    20.(1)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入江河)。

    2)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为:为学者旨在每天增进知见。此处作动词,解释为增加”“提升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就,表顺承/表假设,如果;

    B.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代词,他/副词,表推测,大概;

    D.连词,来,表目的。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为状语后置句,为标志,正常语序为文王于臧观

    A.   判断句,表句末判断;

    B.   状语后置句,为标志,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

    C.定语后置句,为标志,正常语序为有可以一终身行之者言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其坚不能举自也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随后典章法规无一更改,也没发布什么偏颇的政令。三年后,文王观察国政,文武士人自行解散了朋党,年长的官员也不再自诩有德。

    三年是一个时间状语,独立存在,前后应断开,排除AC两项;

    文王观于国是状语后置句,之间不可断开,应在后断,;为连词,引出后边内容,一般前边断开,所以排除B项。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错误。应该是老人早上还接受文王的指令,晚上就逃走了的意思。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萌芽;,都;,就像;,开始;,通,燃烧;第一个,代词,它们;最后两句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得分点:,托付;,介词,给;庶几,差不多;,本义为疾病消失了,活译成安定

    参考译文:

    (甲)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节选自《孟子》)

    (乙)

    “为学者”旨在每天增进知见,“为道者”重在日渐减损执著;减损再减损,直到无所造作无所执著的境地,无所造作无所执著便能无入不自得,顺着自然常道,安宁无事。若是生事扰民,那便无法得到天下了。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丙)

    周文王来到臧地观游,只见一位老者在垂钓,但他的样子似钓非钓。他不是那种手拿钓竿的钓法,却经常见他这样钓。文王很想请他来参议国政,又担心大臣和父兄们心里不服;转念还是想放弃这打算,却又不忍心百姓失去天赐的机会。于是第二天召见属下大夫说:“昨夜寡人梦见一位贤良之士,面色焦黑满脸胡须,骑着毛色斑驳的马且马蹄半边是红色,口里念着号令:‘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众大夫吃惊地说:“这是先祖君王啊。”文王便说:“要不还是占个卦来决定吧。”众大夫说:“既然是先王的托命,大王就不用多虑,又何必占卦呢。”于是乎迎请臧地老者前来面授国政。随后典章法规无一更改,也没发布什么偏颇的政令。三年后,文王观察国政,文武士人自行解散了朋党,年长的官员也不再自诩有德,不合规的量具也不敢擅自流入四方境内。文武人士解散朋党,说明大家崇尚同心;年长的官员不树德,说明开始同德务实,不合规的量具不敢入境,说明四方诸侯不再有二心。为此文王拜臧老为大国师,以臣下之礼问道:“此政可以推广全天下么?”臧地老者默不作声,漫不经心地走开了,早上接的令当晚就隐遁了,终身再无消息。

    (节选自《庄子》)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9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