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课件PPT01
    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课件PPT02
    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课件PPT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课件PPT,共17页。

    1  石头

    教学目标:

    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10~15)

    2)托盘、放大镜(可选)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十么游戏。

    1、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玩石头的经历,哪怕只是捡起小石子掷石头。

    2、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描述逐步聚焦到石头的形态上,,你还记不记得你看到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二:捡一块石头仔细观察并描述石头从各个方面特征。

    1、可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怎样观察石头,说一说这块石头是什么样的,再进行方法指导。

    2、先从具体的例子入手,看看别人是怎么描述石头的;再抽象到特征的层面:说“黄色”,其实就是说石头的“颜色”。

    3、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

    由组长组织,将一块石头放在图中央的大圈中,向观察者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三:给石头分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1、呈现一堆石头,启发他们思考:当我们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

    2、引导学生利用分类的结果获得新的发现,如:你发现这一堆石头中什么颜色的最多。

    活动四:讨论石头有哪些用途

    1、启发学生想一想生产和生活的场景,哪里用到了石头?

    2、提示学生,石头本身的特征是利用石头时的首要考虑。

     

    2   玩泥巴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

    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1)用于采集泥土的小铲子和塑料盒。

    2)泥土,培养皿,白色托盘(用于接取筛得的泥土)

    3)筛孔由大到小的三种规格的筛子。

    4)用于和泥的容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朋友交流是怎么玩泥巴的

    1、通过呈现一些玩泥巴的图片引出话题。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玩泥巴的经历,分享玩泥巴的经验。

    3、提前准备一些用泥巴捏成的泥塑作品,供学生观赏,激发学生也来捏一个泥塑作品的愿望,

    4、课前布置学生在花圃、农田等处采集一些泥土,带到课堂上来。

    活动二:筛泥土

    1、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要做一个泥塑的话,直接取花圃的泥土还不符合要求,因此要做一些加工。

    2、先做分拣泥土的活动,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泥土中拣出了哪些东西。

    3、将筛孔大小不同的三种筛子都呈现给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

    活动三:把筛出的土加水和成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

    1、首先是将筛成的细土加水和成泥,其次是用和成的泥来捏成型。

    2、学生通过真实的活动,体会“拣、筛、和、捏泥”这写词的意义,这也是科学学习与语文学习的不同之处。

    3、让学生通过阅读或实验,了解泥塑课可以烧制成陶瓷。

     

     

    3   沙子与黏土

    教学目标: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与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2)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

    3)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

    教学活动:

    活动一:识别沙子和黏土

    1、提出问题:沙子和黏土是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的东西,你认识它们吗?

    2、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哪里见过沙子,是怎么玩沙子的。

    3、了解学生关于黏土的想法,向学生介绍一种获得黏土的方法—筛。

    4、在课堂上做一些筛取黏土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直观经验。

    活动二: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

    1、为学生提供数量相当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各一份,提问:干沙子和干黏土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来发现不同。

    3、出示一些用于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特点的词语,提示学生用来描述干沙子与干黏土,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词语。

    活动三:慢慢往沙子和黏土里倒水,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

    1、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提前组装好器材,学生负责将两杯清水分别倒入沙子和黏土中。

    2、实验前,交代清楚:为了公平起见,要同时向沙子和黏土中倒水,随后仔细观察,不能在动实验器材。

    活动四: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沙子和黏土的几种妙用。

    2、启发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沙子和黏土。

    4   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

    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

    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

    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教学活动:

    活动一:举例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

    先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充分表达生活中的经验,再利用教材或教师补充的图片扩充一些生活用水的类别。

    活动二: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比较、找一找哪一杯是水

    1、出示装置,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用排除法的方法逐步将水找出来。

    2、通过分析找出哪一杯是水,启发学生用词语来描述谁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进一步巩固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3、解释气泡图,并示范填写第一个,学生模仿填写后面的圈圈。

    活动三:将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分组活动:

    1、通过玩一玩的活动,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中,观察水的不同形状。

    2、引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看到的画下来,从众总结出:谁没有固定的形状。

    活动四: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

    教师展示用手接水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会正确使用滴管的基础上,在手背上先一滴一滴地滴,再多滴一些,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

     

     

    5  玩转小水轮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

    2、能有意识的通过公平对比,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的转动快慢。

    3、通过看图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谁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

    难点:再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铅丝1根、水槽架子、漏斗2个、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组装一个小水轮,并让它转起来

    1、先展示制作好的小水轮,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在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组装)一个用来做后续研究的小水轮。

    2、做好的小组用各种方法玩玩小水轮,也是检验自己制作(组装)的小水轮是否灵活,在使用技术中进行技术调整。

    活动二:尝试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动起来,并探究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

    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看法,再出示实验器材,启发学生想想怎么用这些器材去试试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引导关注公平。

    2、采用小组合作方式。

    活动三:读图,了解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利用

    1、学生交流:生活中人们利用流水的力量可以做些?

    2、利用视频介绍教材上的水车提水灌溉、水力发电等。

    3、补充这一方面的实例,比如,水磨坊利用水力磨面粉、利用水力碎石等。

     

     

     

     

     

     

    第6课   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现象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难点:能够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盐、红糖、面粉、烧杯、滤纸、搅拌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2、用问题引导:怎样描述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哪些现象说明盐和红糖溶解了,而沙子没有溶解?

    活动二: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通过问题引导: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接近于沙子还是盐?

    2、先把面粉放入水中静置后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判断及理由。

    3、教给学生利用过滤的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滤纸上留下了什么?盐水和面粉水过滤后的现象一样吗?帮助学生分析看到的现象,最终完善对溶解的认识。

    活动三: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给学生一些生活情境,如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析,也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谈自己的看法。

    2、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拓展到课后,回家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实验,在做出判断。

    3、“油在水里是否溶解”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演示给学生看,把油倒入水中,经过搅拌,油还是浮在水面一层,说明油很难溶解在水中。

     

     

     

     

     

    第7课   找空气

    教学目标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口哨、水槽。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不同地点找空气

    1、用塑料袋在不同的地点兜空气。

    2、带领学生拓展思路,到窗口、电风扇下、树下找空气。

    3、提醒学生保证空气装的鼓鼓的,下面的学习要用到。

    活动二:用不同的方法将空气从塑料袋里放出来

    1、用不同的方法吧袋子里的东西放出来,用皮肤感受到、用耳朵听到、用眼睛看到“空气”。

    2、活动中,时刻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水中的气泡可以“找到空气”,这种方法非常重要。

    活动三:憋气活动

    1、提醒学生用手捏鼻子,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

    2.结合图片讨论人离不开空气时,可以列举讨论。

     

     

     

     

     

     

     

     

     

     

    第8课   这里面有空气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含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

    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有无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有无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有空气。

    难点: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1)水槽、矿泉水瓶;(2)粉笔、石块、海绵、砖头、弹珠。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

    1、敞口的空瓶中是否有空气与盖上盖子的空瓶中是否有空气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用“我发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思考。

    活动二: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

    1、尽可能发现冒气泡的情况也有不同。有的冒的泡大,有的冒的泡小,有的只是瞬间冒点泡,有的泡附着在物品的表面。

    2、如果学生直接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一些物品有孔隙,从而推断这些物品中有空气。

    活动三:想办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检测方法。

     

     

     

     

     

     

     

     

     

     

     

    第9课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和用气球中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

    3、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的描述空气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

    教学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1)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2)水槽、矿泉水瓶、杯子、纸屑。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气球里的空气是什么形状的

    1、选择形状差异较大的气球。

    2、可以让学生给圆形气球充气,体会到空气进入气球的过程。

    活动二:用空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

    1、不采用这民事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想办法看见空气的流动吗?学生提出自己的办法后,教师再演示用气球里面的空气吹纸屑。

    2、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一杯水“赶”出来?

    教师演示: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

    活动三:尽可能多的描述空气的特点

    1、空气与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描述空气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与水的类比进行。

    2、引导学生主动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空气。

     

     

     

     

     

     

     

     

     

     

     

     

    第10课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图片,知道动物是形形色色的,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名称。2、在猜谜、模仿等游戏活动中,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的。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科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

    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的。

    教学材料:

    教师材料:动物图片、动物音频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

    1、让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并可尽可能多的发现。如果学生没有更多的发现,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推进,千万不要一蹴而就。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增加一些活的动物,作为学习材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例如,可考虑提供便于观察的小兔、小鱼、小虾的。活动二: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

    1、通过猜谜、模仿声音、猜局部、模仿行为动作的都是小朋友愿意尝试、体验和展示的。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视频资源。

    活动三:归纳动物的主要特点。

    1、教学生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且对动物的主要特征尽可能从外形特征、行为方式、食性、声音等方面进行归纳,从具象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

    活动四:寻找校园里的小动物

    1、到校园里寻找、观察常见的小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录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不伤害小动物破坏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将校园分为几个地域分别进行调查。记录动物的名称,记录他们的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第11课   多姿多彩的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标本或者食物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

    2、通过测量树的粗细、拓树皮、用鼻子闻的方法,初步认识并描述植物的特征。3、通过讨论,意识到植物的生命也是宝贵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这是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植物。

    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材料:

    教师材料:植物图片、植物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1、教学时组织学生仔细辨认、大胆地说,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尽可能多地说出植物的名称。

    2、教师提供当地常见植物的图片,扩充学习内容。

    3、如果条件允许,准备少量盆栽作为教学资源,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活动二交流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1、对教材中提供的特定场景进行讨论,也可以以教室为载体,组织学生讨论。

    2、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展开,以交流的方式,发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3、小组合作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三:去校园里找到那棵树

    1、教师事先做好一些某一特征的任务卡片,让学生针对一种特征去寻找。比如寻找校园里最粗的树,要引导学生多量几棵树的粗细,确定那一棵是最粗的。

    2、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地设定数的特征,当然也可以设计另一种植物的特征卡片,不一定是一棵树。

    3、活动前一定要指导学生读懂卡片要求,在去寻找。

    4、事先指导如何量树的粗细,如何拓树皮,如何采集树叶和花瓣,如何画树叶。

    5、提醒小朋友预防花粉过敏。

    活动四:归纳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材中提供的两幅图是人造草坪和塑料花组织学生讨论人造草坪和塑料花是否是植物尽可能说出理由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第12课   动物·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人和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通过讨论,发现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不同之处。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归纳人和动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比较人和机器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教学材料:

    教师材料: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比较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

    1、作为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读懂图片意思,说出人与其他动物在需要吃东西、会长大、会繁殖后代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2、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更多的相同之处,如要呼吸、要喝水、会跑动、会死亡等等,为后续的讨论活动打下基础。

    3、可以选择具体的动物,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发现。

    活动二比较任何黑猩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在课前要收集更多关于黑猩猩能干之事的视频或者文字视中等资料,供学生阅读、讨论。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聪明的黑猩猩能像人一样做许多事,但它们使用的是简单工具,住的是天然洞吃的是野果、野菜等等。所以黑猩猩虽然能干,具有定的思考能力,但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维持简单的生活方式;而人具有精细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制造工具,还能利用工具创造更多的东西。同时,人具有更复杂的思能力以及改变环境的强大能力。

    3、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已有经验和认识,充分表达流。

    活动三比较人和机器人的相同于不同之处

    1、教师在课前要收集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资料,供学生阅读讨论。

    2、资料的收集包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如扫地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服务员等等

    3、机器人永远都是机器。机器人的反应能力取决于设计者的思维能力,而机器人的行为判断能力都在一定的程序下进行,是一种运算模式。机器人没有思想,也没有感情,只能取代人类部分生产、生活需要。

    相关课件

    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8.这里面有空气吗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8.这里面有空气吗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8这里面有空气吗pptx、8这里面有空气吗doc、这里面有空气吗实验记录单docx、3-8-01瓶子里有空气吗wmv、3-8-02这些物品里有空气吗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3.沙子与黏土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3.沙子与黏土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沙子与黏土ppt、3沙子与黏土教案doc、实验报告单doc、沙子与黏土练习题docx、1-3-01巧取黏土wmv、1-3-02比较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wmv、1-3-03认识沙子沙雕沙画wmv、1-3-04做泥塑wmv、1-3-05瓷器的制作过程wmv、1-3-06用沙子制作玻璃wmv等10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2.玩泥巴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2.玩泥巴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2玩泥巴pptx、2玩泥巴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