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2-教科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2-教科版01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2-教科版02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2-教科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背景,教学课题,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内容,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学科:信息技术
    章节:第1章第2节
    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年级:高一年级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中一年级
    2、学科:信息技术
    3、课时:1
    二、教学课题
    第1章第2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技术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本节课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以及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一)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四、学生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等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信息的四个特征?答: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
    (二)新课导入:
    用投影显示“马拉松起源”的故事:(由学生讲述)
    马拉松比赛的起源
    “马拉松”比赛起源于一个希腊历史故事。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希腊与波斯两国在马拉松村附近进行了一次会战。希腊军队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波斯侵略军,取得了胜利。当时的传令兵为将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闭上了双眼。
    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中的爱国战士,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增设一项以“马拉松”命名的长跑赛。
    教师活动:这是一则古代信息传递的故事,同学们,现在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手段传递这一则消息呢?
    学生答:用电话、网络、E-mail等;
    教师活动:大家想到了这么多好的方法,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要比故事中的古老的方法快捷得多,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现在我们的信息技术发展已非常迅速,可说用一个成语概括一下——(学生思考得出)日新月异,本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一起共同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三)新授:
    1.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师活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信息技术,哪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活动: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来阐述一下信息技术的概念吗?
    学生活动:学生列举一些使用信息技术的例子。
    教师活动:大家说得很好,“马拉松的起源”故事中提到的是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那古代的信息技术又是怎样呢?同学想了解一下吗?(生答:想)那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信息技术悠久的历史。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语言的使用
    教师活动:(按步骤呈现每次的信息技术革命代表性的特征)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是对前一代的超越,但不同时代产生的信息技术决不是此优彼劣和相互替代的关系。如语言,现在依然是我们交流的重要的方式之一。前面我们呈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请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设想一下第6代,第7代信息技术革命?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联想,说出各人所想。
    教师活动: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未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可能还要比同学们想象的还要丰富精彩,那我们就和同学一起来想象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面前的电脑装的是什么系统吗?
    生答:是Windws XP系统。
    教师:同学们现在使用的Windws XP系统,是一个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而早期的个人电脑使用的系统大都是DOS(磁盘操作系统)系统,那DOS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分别用:DOS系统查看一下C盘的内容和Windws系统查看一下C盘的内容,同学们在这过程中体验一下它们的异同点和你的感受。(教师将DOS系统的操作演示给学生看)
    学生操作:分别用DOS和Windws查看C盘的内容。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各人操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活动:同学们都有同样的一个感受,DOS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而Windws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简单,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1 \* GB3 ①虚拟现实技术
    教师活动:请同学打开D盘上的“故宫三维全景图”,浏览一下故宫美妙的夜景,并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打开“故宫三维全景图”,欣赏的同时在感受。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各人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感叹故宫的美妙的夜景同时,基本上都有一个感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虚拟现实技术要达到的目的。那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呢?
    虚拟现实技术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同学们是否能列举一下其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例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说明。(可能的举例如下图所示)
    = 2 \* GB3 ②语音技术
    教师活动:请大家看一下幻灯片上的图片,观察图中的人和机器人在干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幻灯片上的图片,并思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和机器人在干什么?
    学生活动:各人猜测人和机器人的行为。
    教师活动:同学们基本上都提到了一点,就是人和机器人在对话,但对话的内容各人想法不一样,其实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是日本京都大学的奥野教授和他研制的机器人在对话,实际上运用的语音技术。那什么是语音技术呢?
    语音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现在语音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如果语音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的话,同学设想一下,你操作电脑的情形。
    学生活动:学生设想操作电脑的情形,各人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同学的想象很丰富,确实是这样,如果语音技术成熟的话,我们操作电脑将会非常方便,键盘、鼠标等这些输入设备都不需要了;而且有人估计,那时中国将会有6亿多人购买电脑,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市场?同学们家里买电脑了吗?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各人的情况,教师作一个简单的统计。
    教师活动:家里有电脑的同学还真不少,请哪位同学说说家里电脑的配置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同学懂得的电脑的知识还真不少,知道了很多购买电脑的一些重要参考指标,下面我们就来一道看看电脑的配置情况。
    (2)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分析下面的图表,从这张图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同学之间交流各人的观点。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图片并交流。
    教师活动:很多同学分析得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的各主要配件的性能越来越好,而价格却越来越低,这也正是我们消费者所愿意看到的一个情景:物美价廉,专业术语表述为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又简称为高性价比。表中表述的最近年份是2003年电脑的配置和价格情况,而现在已经是2007年,那现在的电脑性价比又是怎样呢?我们就和同学一起在网上现场配置一台电脑看看现在电脑的性价比。
    请同学们登录到网站: 现场配置一台电脑。(教师演示在网上配置电脑)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登录到,亲身体验一下现在电脑的性价比。
    (3)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教师活动:请大家观察一下下面两幅图片的异同。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许多同学都看出来了,右边的一款手机要比左边的一款手机性能方面要好得多,其实我们的许多家电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的特点,这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另个一个趋势: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其实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上面谈到的中是它的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像,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简单描绘一下20年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景。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联想,交流各人的想法。
    教师活动:同学们的想法非常美妙和富于想象力,未来的生活真是太美妙了,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好信息技术,同时应该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那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师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呢?我们就从同学非常爱好的网络开始,请同学们自主辩论: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同学可以上网查资料,结合自己上网的经历,并和同学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待会儿我们集中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各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提炼本组的观点,同时搜索整理例证小组观点的材料。
    教师活动:请各小组发表本小组的观点,及相关的佐证材料,并和其它小组共同讨论各小组提出的观点。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自由热烈的辨论。
    教师活动:同学们刚才的辨论非常热烈。其实网络是中性的,关键是使用网络的人。我希望同学们要端正上网的态度,千万不要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愿用你的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团中央、教育部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上网问题,于2001年11月22日专门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内容为:(学生集体朗读)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而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帮助。
    七、板书内容:
    (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A、语言的使用;B、文字的创造;C、印刷术的发明;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传播; E、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的普及应用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4)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八、教学反思:
    (1)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如果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网络,电视)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
    相关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1.1.1 信息教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1.1.1 信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1.3 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1.3 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