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化学 课本实验总结全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初中化学 课本实验总结全册01
    人教版初中化学 课本实验总结全册02
    人教版初中化学 课本实验总结全册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 课本实验总结全册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 课本实验总结全册,共1页。主要包含了活动与探究,实验1-10,实验2-1,实验2-2,实验2-3,实验5-2,实验2-4,实验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蜡烛浮在水面
    (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
    (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结论:⑴ 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小 , 不 溶于水
    ⑵ 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高 。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H2O ,其中含 氢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CO2,该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 变 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 碳 元素。
    ⑶ 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CO2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 O2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 H2O 的含量高)
    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
    基本操作插图
    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 “ 一横 、 二送 、 三缓速 ”(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
    操作要点:“取下瓶塞 倒放在桌上 ,标签 向手心 缓慢倒,
    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
    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滴管的使用
    胶头滴管用于滴加 少量液体,使用时_垂直在容器上方_,一般不可___实验台上_,也不可___放在其它位置_____;不要__平_放或__倒_放,用过后应立即 清洗干净 再去吸取其它药品。滴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_不能__冲洗。
    4.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①禁止向 燃着 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
    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酒精灯 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 外焰 加热;
    ④熄灭时,用 灯帽盖灭 ,不能用嘴吹;
    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也不得少于 1/4 。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加热前应先 预热 试管 ;试管应 与桌面成45°放在外焰上;试管口不能朝着 有人的 方向;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
    ④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固体的受热面积,试管口要略 向下 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加热方法

    【实验1-10】现象: 产生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蓝色沉淀逐渐变黑 2 Cu O△ 2 Cu + O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 红磷 。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 燃烧结束冷却 后,打开弹簧夹。
    (4)现象:有大量 白烟 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瓶中原空气的1/5 体积
    (5)结论:空气是 是混合物 ; O2约占 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 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6)探究: = 1 \* GB3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 2 \* GB3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 有 残余的氧气。
    (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课题2 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实验2-2】(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CO2
    现象:发出 白光 ,放出 热 ,
    生成 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实验2-3】⑵硫燃烧, S + O2 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产生有 刺激性气味 无色气体;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 大量白烟 。
    【实验5-2】⑷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
    现象:发出 耀眼强 光,放出热量,
    生成 白色固体 。
    【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 盘成螺旋状 ,下端
    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 火柴快燃尽时 ,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此实验注意事项: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 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 更剧烈 ,原因是 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2-5】实验目的 探究 MnO2的催化作用
    现象: 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4中木条复燃,加入MnO2后冒大量气泡 。
    解释: MnO2使H2O2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
    【实验2-6】实验目的 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 则装置不漏气
    若没有气泡冒出, 则装置漏气

    木炭的燃烧





    夹取木炭的仪器为 坩埚钳,在酒精灯上加热到 红热,由瓶口 向下缓慢插入(充分利用瓶中的O2),倒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 ,观察到 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木炭燃烧生成CO2。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实验3-2】现象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在不断扩散
    说明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活动与探究】
    1、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置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2、现象: A杯溶液颜色变红,B杯无变化
    原因: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杯中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课题3 水的净化
    【实验3-3】实验目的: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①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 硬 水,有大量
    泡沫出现的水是 软 水。
    ②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 硬 水。
    【实验3-4】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
    装置:简易装置所需仪器 铁架台 、 酒精灯 、 石棉网 、 烧瓶 、 试管、烧杯 等。
    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 加热时出现暴沸/突然剧烈沸腾 。
    收集到的蒸馏水是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白磷燃烧)
    方案一:装置:锥形瓶底部铺有细沙,作用 防止白磷燃烧放大量热使锥形瓶炸裂。玻璃管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作用 1) 防止气体逸出/保证装置密封,2)调节瓶内气压 。
    现象: 1)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2)气球先变鼓,再变瘪;3)天平仍旧平衡,指针在中间 。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现象: 1)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2)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天平仍然平衡 。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现象: 1)冒出大量气泡,白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2)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
    解释: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CO2气体从烧杯中冒出,使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
    【实验5-2】镁条燃烧
    现象: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解释: 燃烧放大量热,使部分白色固体进入空气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 。
    讨论:如果把镁条燃烧的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比镁条的质量 大 ,为什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MgO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Mg与O2的质量之和,燃烧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实验6-1】实验目的: 探究木炭的吸附性
    现象: 红色墨水变为无色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
    (2)可燃性 C + O2 点燃 CO2 2C + O2 点燃 2CO
    【实验6-2】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实验目的:探究木炭的还原性 。
    装置: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 是火焰集中,达到高温条件 ,
    也可以用酒精喷灯)。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 。
    操作:把刚烘干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混合均匀 ,小心地
    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 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加热。然后先 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待 冷却 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现象: 黑色 固体变为 红色 固体,同时放出能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的无色气体。
    分析:氧化铜失去氧发生 还原 反应,木炭把氧化铜 还原 为铜,具有 还原
    性,可用于 冶金 工业 。化学方程式为C+ 2CuO 高温 2Cu +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6-3】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燃着 (带火星
    或燃着)的木条 靠近 (靠近或伸入)集气
    瓶口,若 木条熄灭 则 CO2收集满 。
    【实验6-4】倾倒二氧化碳
    操作:将二氧化碳_沿烧杯壁_倒入烧杯中。
    现象: 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
    结论: (物)CO2密度比空气大。(化)CO2具有
    不可燃性,不支持燃烧。
    【实验6-5】目的: 探究CO2的溶解性
    操作:向一个收集满 CO2 的质地较软的 塑料瓶 中
    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 塑料瓶变瘪 。
    分析: CO2可溶于水,使瓶内气压降低,瓶子变瘪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现象
    结论
    ①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用一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口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③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多
    用一燃着的木条置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口
    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是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注: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这个实验时应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电解水的电源为直流电。
    V正:V负 = 1 :2
    注:氢气的量少时,在检验时往往看不到淡蓝色火焰,而能听到爆鸣声
    m正:m负 = 8 :1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 O2 ↑
    (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 本实验还可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实验6-6】探究目标 CO2是否与水发生反应;CO2溶液中谁使石蕊变红
    设计原理: 控制变量法
    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 + H2 O =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2)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用烧碱溶液除去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H2 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 + 2NaOH = Na2CO3 + H2O(无明显现象)
    (3)与碳反应:C + CO2 高温 2CO
    (4)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实验7-1】实验目的 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无变化,水中白磷不燃烧。用导管向烧杯中通入少量氧气后,水中白磷燃烧 。
    分析: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 燃烧的条件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 达到着火点的同时还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本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 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
    结论: 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
    【实验7-2】目的 探究蜡烛燃烧现象的不同
    现象: 倒扣烧杯中的蜡烛一会熄灭,正放烧杯中的
    焟烛正常燃烧,加入碳酸钠和稀盐酸的烧杯中蜡烛很快熄灭。
    分析: 倒扣烧杯中的蜡烛因缺氧而熄灭,正放烧杯中的蜡烛满足燃烧条件正常燃烧,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氧气而熄灭。
    【实验7-3】目的: 探究粉尘爆炸
    现象: 呯的一声,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
    分析: 面粉被吹起后,有空气接触,被蜡烛点燃
    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
    说明:可燃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实验7-4】目的 探究甲烷的成分
    操作:先 检验甲烷的纯度 ,再点燃。在火焰上 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过一会观察。盖上玻璃片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 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 振荡 ,再观察。
    现象:发出 明亮的蓝色 火焰,放出 热量,烧杯内壁 有水雾 ;石灰水 变浑浊 。
    结论: 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点燃
    化学方程式:
    【实验7-5】目的 探究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现象: 镁条逐渐减少,放热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实验8-1】目的 探究金属与合金硬度差
    现象:在纯铜表面出现划痕
    结论: 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探究目的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现象: 1)铜表面无明显变化
    2)铁钉表面出现少量气泡
    3)锌粒表面出现大量气泡
    4)镁条立即冒出大量气体
    结论:氢 后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生成H2,氢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Mg>Zn>Fe>Cu
    【活动与探究】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高温条件:酒精喷灯,酒精灯+网罩
    工业炼铁的原理:
    加热仪器为 酒精喷灯 ,
    石灰水的作用是 检验是否生成CO2
    现象: 红色 固体变为 黑色 固体, 同时
    放出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分析:氧化铁粉末为_红 色,变成的_黑_色
    粉末是_铁粉_。
    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
    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活动与探究】
    探究目标 钢铁生锈的条件
    设计原理:控制变量(燃烧条件)
    实验准备:铁钉要 打磨干净(无锈)
    蒸馏水要 煮沸,冷却(去除溶解的气体)
    至室温 。
    用品: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
    要点:试管乙中的植物油的作用 隔绝空气,防止氧气溶入水中
    试管丙中干燥剂的作用 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气
    连续观察约一周。
    结论: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更容易生锈(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9-1】蔗糖溶解
    现象: 蔗糖很快“消失”了
    分析:蔗糖分子在 水分子 作用下,
    向水里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形成稳定的混合物— 蔗糖溶液 。
    【实验9-2】高锰酸钾和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操作:在 2支试管中各加入 2-3mL水,分别加入 1-2粒 碘或高锰酸钾;另两支试管各加入2-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粒碘或高锰酸钾。 振荡 ,观察。
    现象: 1)碘几乎不溶于水,2)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3)碘溶于汽油,形成紫红色溶液,4)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
    【实验9-3】水和乙醇能互溶吗?
    目的: 探究水和乙醇能否互溶
    操作:高锰酸钾的作用 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现象:振荡前 上层酒精无色,下层高锰酸钾溶液红色。
    振荡后 均一稳定的红色溶液
    静置后:不分层、不沉降,仍旧均一稳定
    结论:水和乙醇能互溶
    【实验9-4】水和油的小实验
    目的:探究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设计思路: 控制变量
    操作:在2支试管中 2-3ml 水和 几滴 植物油,
    观察液体 是否分层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 几滴 洗
    涤剂。振荡前要 用胶塞分别塞进试管 ,振荡,观察 。静置几分钟,再观察。倒掉液体后,用水冲洗试管。
    现象:振荡前 都分层
    振荡后 1)水和植物油成乳状浑浊液体,
    2)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则出现较多气泡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分层;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不分层
    用水冲洗后,试管内壁比较干净的是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分析:洗涤剂有 乳化 作用
    课题2 溶解度
    【活动与探究】
    探究目标: 一定量的溶剂能否无限地溶解某种溶质
    1、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
    2、最多能溶解多少硝酸钾
    操作: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 垫石棉网
    现象:不再溶解后,加热剩余固体 固体全部溶解 。
    再加入 5g硝酸钾,搅拌,固体又全部溶解 ,
    冷却后, 有晶体析出 。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9-5】目的:
    【实验9-6】
    【实验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操作步骤:① 计算配制 →② 称量 →③ 量取 →④ 溶解 装瓶,贴标签(标签中应包括 药品名称 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注意事项:
    ① 计算配制(填步骤名称,下同)根据要求计算所需要的 水 质量、
    氯化钠 质量。
    ② 称量 用 托盘天平称量 取所需物质的质量。
    ③ 量取 用 量筒 量取所需物质的 体积 。
    ④将有关溶质和溶剂倒入 烧杯 ,用 玻璃棒 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实验10-1】实验目的: 探究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中变 蓝 色,在食醋和盐酸中变 红 色。无色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中变 红 色,在食醋和盐酸中为
    无 色。
    结论: 紫色石蕊在酸溶液中变红,在碱溶液中变蓝
    【实验10-2】实验目的:学习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操作:闻气味的方法 用手煽闻
    现象:浓盐酸是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液体,打开瓶盖后 瓶口冒白雾(盐酸小液滴)。
    浓硫酸是 无色无味,粘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后 无明显现象 。
    【实验10-3】浓硫酸的腐蚀性
    现象: (纸张、木材、衣服、皮肤等)纸变 黑,木材变黑,棉布出现漏洞
    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实验10-5】目的: 探究浓硫酸稀释的方法
    现象: 液滴飞溅,放大量热
    解释: 浓硫酸遇水放大量热,使水沸腾,向外喷溅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注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玻璃棒的作用: 通过搅拌加快热量的扩散
    【活动与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操作: 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各种液体
    现象:
    现象: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 红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长时间浸泡后, 铁钉表面冒出气泡 。
    【实验10-6】目的: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现象:氢氧化钠是 白色 固体,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 表面变潮湿(习水性,易潮湿),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用手触摸 试管外壁 ,感觉 热(NaOH溶于水并放热)。
    【实验10-7】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
    观察到 放大量热,块状固体粉碎 ,说明 CaO与水反应放大量热 ,
    化学方程式为 CaO + H2O = Ca(OH)2
    【实验10-8】溶液导电性试验
    结论: 酸、碱、盐溶液均可导电
    解释: 酸、碱、盐在溶液中分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可以导电 。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实验10-9】中和反应
    操作:所用仪器 烧杯 、 玻璃棒、 滴管 。稀盐酸是 缓慢 滴加,同时用玻璃棒 搅拌 。
    现象: 酚酞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
    溶液蒸发,蒸发后出现白色固体
    说明: 有氯化钠生成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
    目的: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步骤:
    (1)溶解:仪器 烧杯 、 玻璃棒 ,
    玻璃棒作用 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
    (2)过滤:仪器 铁架台 、 漏斗 、 玻璃棒 、
    烧杯,用品 滤纸 ,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
    如滤液仍浑浊,应 再次过滤 。
    (3)蒸发:仪器 铁架台 、 蒸发皿 、 玻璃棒 、 酒精灯,玻璃棒作用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炎或液体飞溅;或者防止固体出现影响液体对流,待 有大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利用 余热 蒸干。
    【实验11-1】目的:验证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
    操作:加入盐酸后,需 立即用胶塞堵住 试管口。
    现象: 大量气泡冒出,白色固体消失,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实验11-2】验证碳酸钠与熟石灰的反应
    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解释: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 ↓
    【活动与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
    现象:硫酸铵和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可以闻到 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的化肥是 氮肥和钾肥 。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实验12-1】目的:验证塑料的热塑性
    现象:加热后 塑料溶化成无色液体 ,冷却固化后再加热, 再次溶化 。
    说明: 塑料有热塑性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小花变红
    小花仍为紫色
    小花仍为紫色
    小花变红
    分析
    石蕊遇酸变红
    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CO2不能使石蕊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操作:铝丝要先用 砂纸打磨(去除表面Al2O3薄膜),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
    现象:铝丝 表面附着红色固体 ,
    溶液: 由蓝色变为无色 。
    结论: 铝比铜活泼
    化学方程式 2Al + 3CuSO4 =Al2(SO4)3 + 3Cu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操作: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
    现象:铜丝 表面附着白色固体
    溶液: 由无色变为蓝色
    结论: 铜比镁活跃泼
    化学方程式: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0mL水,搅拌
    现象
    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部分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结论
    20ml水可完全溶解
    5g氯化钠
    20ml水不能全部溶解
    10g氯化钠
    30ml水可完全溶解
    10g氯化钠
    1 2 3
    试管
    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1
    浅蓝
    10g
    0.5g
    10.5g
    4.8%
    2

    10g
    1g
    11g
    9.1%
    3
    深蓝
    10g
    2g
    12g
    16.7%
    溶质质量/g
    水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10%
    20
    80
    20%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变红
    仍为无色
    稀硫酸
    变红
    仍为无色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