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01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02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03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展开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共15分)
    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像。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肆虐 凋凌 B. 集结 昼夜兼程
    C. 版图 稚嫩 D. 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席卷 系 扩展 B. 笼罩 停 扩展
    C. 席卷 停 扩充 D. 笼罩 系 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4.(3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 ,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 B.揠苗助长 C.运筹帷幄 D.不言而喻
    5.(3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中国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境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二、(共9分)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述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三、(共12分)
    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 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
    C. 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株连而获罪
    D. 贞累启固辞
    启:禀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 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C. 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 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



    ②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4分〕


     
    四、
    6.(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①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      。”
    (2)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五、(12分)
    8.(4分)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网络围观中貌似人人都有维护道德的责任感,①   这种责任感大多只局限于对他人行为的评判,而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省察;②   ,网络上有再多的道德言论,也往往难以转化为现实行动。有道德热情的义愤填膺③   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以切实的责任意识为出发点,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落脚点,④   网络围观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10.(4分)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4分〕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六、〔18分〕
    1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⑪“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⑫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⑬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⑭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⑮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⑯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⑰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⑱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⑲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⑳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21)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有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节选自乌热尔图《七叉犄角的公鹿》,有删改)
    【注】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1)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概况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4分〕


    (4)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共15分)
    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像。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 肆虐 凋凌
    B. 集结 昼夜兼程
    C. 版图 稚嫩
    D. 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 席卷 系 扩展
    B. 笼罩 停 扩展
    C. 席卷 停 扩充
    D. 笼罩 系 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形;
    (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
    【解答】解析:
    (1)“凋凌”应为“凋零”;故选:A.
    (2)席卷:迅速有力地掠过;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从词义来分析,席卷是动态的,而笼罩是静态的,“寒流”是动态的,所以选“席卷”;根据“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语意,船应是系在岸边,所以选“系”;扩充 :扩大充实,使增多;扩展:向外伸展,从词语意义分析,这里不是生命扩大充实使增多的意义,而是生命向外伸展,所以选“扩展”;故选:A.
    (3)根据“万物苏醒,盛装应和”语境,这里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所以第一空填“逢草逢花报发生”;根据“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语意,可知是百花盛开的春季,而“春归”是春天已过去,不合语意,故第二空填“似开未开最有情”;故选:C.

    答案:
    (1)A;
    (2)A;
    (3)C.
    【点评】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
    一看话题是否统一
    二看表述角度是否一致
    三看语境是否和谐一致
    四看语句顺序是否合理
    五看语言是否衔接呼应
     
    4.(3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 ,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 B.揠苗助长 C.运筹帷幄 D.不言而喻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知人善任: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使用正确;
    B.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使用正确;
    C.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使用正确;
    D.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句中的意思是“很明显地证明了”,与“不言而喻”的词意不吻合。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成语:(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5.(3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中国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境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病句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解答】A.句式杂糅,“包括…组成”杂糅,删去“组成”;
    B.表述正确;
    C.表意不明,“这位”修饰“记者”还是“专家”不清楚,将“这位”放至“专家”前;
    D.成分残缺,第二小句缺少主语,删去“在…中”。
    故选:B。
    【点评】主语残缺。
    1、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例如: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例如: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3、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例如: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
     
    二、(共9分)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述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解答】(1)C“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错,原文第一段“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不是“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是“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2)B“这种观点不可信”错,从原文第五段“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中的“更”可知,谷鲁斯的观点也是可信的.
    (3)D“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错,第四段“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统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我两忘.

    答案:
    (1)C
    (2)B
    (3)D
    【点评】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三、(共12分)
    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 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
    C. 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株连而获罪
    D. 贞累启固辞
    启:禀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 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C. 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 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
    ②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4分〕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A 从舅尚书王筠觉得他与众不同,诗赋有美好情趣.奇:认为…奇异.
    (2)C A.助词,表判断/句末语气助词;B.代词,你/连词,表假设,如果;C.副词,才;D.副词,于是,就/动词,凭借、依靠.
    (3)B “家人宾客”为并列名词短语,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C;“华严寺”为地名,作“往”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其父谢蔺居母阮氏丧期,茶水不进泣血而卒,家人宾客都担心谢贞又如此,叔父谢洽、族兄谢暠便去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谢贞讲道.
    (4)C “奉养母亲未曾间断”错,据原文“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可知,很长时间是谢暠在奉养其母亲.
    (5)①度:揣度;异志:谋反之心;疏:疏远;雅:很.句子翻译为:谢贞揣度王叔陵将会有谋反之心,便与阮卓一同主动与叔陵王疏远,每有宴会交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未曾参预,王叔陵很是敬重他,没有怪罪他.
    ②友善:与…交好;及:等到;省:探望.句子翻译为: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情好,等到谢贞病重,姚察前去看望他,问他后事怎么处理.

    答案:
    (1)A
    (2)C
    (3)B
    (4)C
    (5)①谢贞揣度王叔陵将会有谋反之心,便与阮卓一同主动与叔陵王疏远,每有宴会交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未曾参与,王叔陵很是敬重他,没有怪罪他.
    ②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情好,等到谢贞病重,姚察前去看望他,问他后事怎么处理.

    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谢安九世孙.其祖父谢绥,为梁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发作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食,历来如此,亲族都觉得他与众不同.母亲王氏,给谢贞讲《论语》、《孝经》,他读完便诵.八岁时,曾写《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觉得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对他的双亲说:“此儿将来可成大器,至如‘风定花犹落’,可以和惠连媲美.”自此那些名流望辈都知道他.十三岁时,谢贞略通《五经》大意,尤其熟悉《左氏传》,又擅长草隶虫篆.十四岁时,父亲离世,他顿首痛哭,数次哭得死去活来.当初,其父谢蔺居母阮氏丧期,茶水不进泣血而卒,家人宾客都担心谢贞又如此,叔父谢洽、族兄谢暠便去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谢贞讲道,又对谢贞说:“孝子既然无兄弟,极需自爱,你如若因哀伤过度而亡,谁来侍养母亲呢?”以后谢贞才进少许粥.
    太清之乱,亲属离散亡失.谢贞所居的江陵陷没,谢暠逃难移居番禺,谢贞母亲出家到宣明寺.到了高祖受禅,暠回乡里,供养贞母近二十年.大建五年(573),谢贞才回朝,任智武府外兵参军事,旋陈书即迁任尚书驾部郎中,不久迁任侍郎.到了始兴王陈叔陵任扬州刺史时,召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征辟谢贞为主簿,谢贞不得已才出任.不久迁任府录事参军,兼丹阳丞.谢贞猜度叔陵有谋反之心,便与阮卓一同主动与叔陵王疏远,每有陪宴,都称病推辞,未曾参预,叔陵很是敬重他,没有治罪.不久高宗崩,叔陵叛逆,府僚多因受牵连而被拘捕,只有谢贞和阮卓没定罪.
    后主接着诏令谢贞入掌中宫管记,迁任南平王友,加任招远将军,掌管记室事务.府长史汝南周确新任都官尚书,请谢贞写让官表,后主御览觉得此表文笔不同寻常.曾在宴席上问周确说:“卿表自己写的吗?”确回答说:“臣表为谢贞所作.”后主便敕令舍人施文庆说:“谢贞在王府,没有俸禄秩位,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585),因母亲去世离职,没过多久,敕令起身回府,又加任招远将军,掌记室.谢贞累次启请坚决推辞,敕令答曰:“览你奏表,你的心情我已知晓,虽然你内心伤痛,然而选拔官吏必因才施用,按礼法也有权且夺情除服之理.可整装立即回府.”谢贞因哀毁过度身体瘦弱不堪,最终没能回到官府.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探视谢贞.见谢贞骨瘦如柴,徐祚等人怆然叹息,徐祚规劝他说:“贤弟年岁已高,礼有常制,暂时应该节哀自保.”谢贞更是感伤悲痛,气断良久,徐、沈二人痛哭,不能自禁,忧郁不言而出.徐祚对客卿说:“的确,孝门出孝子.”客卿说:“谢公家传至孝,士大夫谁不仰望,此次恐怕不能起用,怎么办?”吏部尚书吴兴姚察与谢贞友情深厚,到了谢贞病重,姚察亲自探视,问及后事,谢贞说:“孤子遭遇不幸,将追随父亲入地下.同族兄弟之子谢凯等人刚刚自立,已上疏托付朝廷,这就不需再仰承厚德,劳您费事.说不定今天明天就不省人事,过不了多久,就要和你们永别.幼子今年才六岁,名靖,字依仁,感情所牵不能忘怀,冒昧相托.”当夜离世,敕令赐米一百斛、布三十匹,以办丧事.后主问姚察说:“谢贞有何亲属?”姚察便启禀说:“贞有一子才六岁.”马上敕令长期供给衣粮.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四、
    6.(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①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炼字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炼字能力.题干是“‘江回两崖斗,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简要分析.”答题时先解释“斗”“攒”的意思,“斗”“攒”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崖山峰人格化.然后在阐释该联的意思,阐释时注意突出“斗”“攒”这两个词的意思和修辞手法.最后指出本联运用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题目是“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是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主旨能力.本诗作于诗人入蜀途中.五盘岭,又名七盘岭,以道路曲折难登得名.诗中先写初夏早晨五盘岭的高山景物,沿途山高路险,江流回旋,山回路转,旅程艰难.但层峦叠翠松疏花密,景色优美.诗人沿途欣赏,心情舒畅,就不觉得路途艰难.还有是的最后一联“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意思是说诗人此行的目的是去看自己的知己好友,因此不觉得“蜀道难”.

    答案:
    (1)①斗、攒两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意为争斗对峙.江流回转曲折,两岸相互交错,山崖遥望对峙.斗字将山崖人格化,写出了山崖高耸遥望对峙的特点.②攒字意为聚集.太阳未出时群峰聚集.攒将山峰人格化,写出了群峰密集的特点.
    (2)①全诗中诗人笔下的五盘岭,江流回转,层峦叠翠松疏花密,景色优美.诗人沿途欣赏,心情舒畅,如此优美的景色给诗人以慰藉,所以不觉蜀道难.②诗人访友心切,思念知己,迫切地渴望与友人相见,所以也忘记蜀道艰难.
    【点评】此诗载于《全唐诗》卷198第90首,作于大历元年(766)二月作者入蜀途中.五盘岭,又名七盘岭,以道路曲折难登得名,在今四川广元县东北,与陕西交界,为古时川陕间交通要道.诗中写的是初夏早晨的高山景物,由此可见其行程艰难,然而诗中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愁苦之态.作此诗时作者已五十二岁,尚能保持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诚为可贵.
     
    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君子坦荡荡 , 小人长戚戚 。”
    (2)曹操《短歌行》中“ 明明如月 , 何时可掇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1)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重点字:戚)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重点字:掇)
    (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点字:涛)
    【点评】《论语》
    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孔子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朝闻道,夕死可矣.
    5.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教育弟子专心求学的几句话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孔子对于弟子宰予言行不一,言而无信感到生气的句子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五、(12分)
    8.(4分)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网络围观中貌似人人都有维护道德的责任感,① 但是 这种责任感大多只局限于对他人行为的评判,而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省察;② 所以 ,网络上有再多的道德言论,也往往难以转化为现实行动。有道德热情的义愤填膺③ 固然 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以切实的责任意识为出发点,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落脚点,④ 否则 网络围观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考点】2B:补充句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辨析能力,既要考虑到语言的连贯性,又要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是一种综合性题型.
    【解答】解答关联词首先应了解句间关系,注意上下文语境,①处前有“人人都有…责任感”,后有“责任感大多只局限于…”,从人人具有到局限性这是一种转折关系,可选填“但”“然而”等;②处注意前面的标点为分号,后文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本句内容是前文内容的一个结论,从语意看这里应是因果关系,可选填“所以”“因此”等;③处从“重要”到后文的“但”,可知本处为暂且承认某种事实,以引出后文的转折,可选填“固然”;④处前强调对网络事件的正确态度,后指出不良后果,可知这里说的是如果采用了相反的做法,可选填“否则”,表示假设否定.

    答案:
    ①但是 ②所以 ③固然 ④否则
    【点评】掌握常见的句子关系:
    (1)条件关系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2)承接关系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3)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4)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5)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6)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
    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7)假设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8)因果关系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9)解说关系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10)目的关系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考点】85:提炼语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阅读语段,分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再从主要信息中概括出与题干项对应的答案.写完后要检查,注意字数的限定.
    【解答】解析:
    ①这里谈的是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防潮防雨的特点,高台基、大屋顶,所以第一个特点是:高台基、大屋顶;
    ②这里谈的是中国古代木构房屋内部空间组合的特点,空间组合灵活,方式自由,所以第二个特点是:空间组合灵活,方式自由;
    ③这里谈的是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各种构件的艺术性,即在实用性上追求艺术美观,所以第三个特点是:构件追求艺术美观;
    ④这里谈的是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防腐处理,即用油漆作防腐处理,所以第四个特点是:用油漆作防腐处理;

    答案:
    ①高台基、大屋顶;
    ②空间组合灵活,方式自由;
    ③构件追求艺术美观;
    ④用油漆作防腐处理;
    【点评】“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
    ①对材料的理解.
    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
    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10.(4分)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4分〕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没有健康的心理,犹如精密的仪器缺少了重要的零件;没有健康的心理,犹如绚丽的春天失去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没有健康的心理,如同翱翔的雄鹰失去了矫健的翅膀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衔接语句的基本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衔接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题目的基本意图,尤其是要具体结合题干所表达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前文“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一句可以具体写出“健康心理的意义的具体内容”,比如“没有健康的心理,如精密的仪器少了零件”,在具体表达的时候用上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为生动,具体.

    答案:
    没有健康的心理,犹如精密的仪器缺少了重要的零件;没有健康的心理,犹如绚丽的春天失去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没有健康的心理,如同翱翔的雄鹰失去了矫健的翅膀.
    【点评】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六、〔18分〕
    1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⑪“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⑫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⑬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⑭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⑮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⑯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⑰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⑱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⑲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⑳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21)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有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节选自乌热尔图《七叉犄角的公鹿》,有删改)
    【注】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1)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概况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4分〕
    (4)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探究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的基本能力.作用一般有两个方面,内容和结构.内容方面主要是写了…,表现了…;结构方面主要根据位置,本题主要是在开头,一般是为下文服务,可以是为下文…做了铺垫(或提供依据),可以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内容上,主要写了冲突之下“我”的倔强,决定像个大人一般去打猎.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我去打猎遇到了那只七岔犄角的公鹿感受到它的不屈作铺垫.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从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如从文中“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可以分析运用了细节描写.从“快点,狼追上来啦!”可以分析得出为心理描写;从“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分析为比喻;从“发疯似的”分析为拟人,突出其人格形象的鲜活性;从“咬住”“蹬”“弓着腰”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出狼凶残的本质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从文章中找出与人物活动的语句进行分析,可以先到文中找现成的形容词,如“沉着”“不屈”,然后通过描写的方式来概括形象.主要有两大方式,一是正面描写(主要为动作描写),一是侧面衬托(狼的凶残).从“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突出公鹿的气势磅礴;从“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突出公鹿的勇敢坚毅.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探究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一般情况下依从作者,因为答案好组织,文中都会有体现.无论是赞成哪一个,要有观点,要有理有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分析得当即可.如从会开枪,可以从情节完整,“我”想猎杀鹿的心思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不会开枪,可以从被鹿的勇敢打动,对其钦佩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表达都可,所写的内容都必须紧扣文本.

    答案:
    (1)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两人冲突开篇可以吸引读者,将读者快速带入文章的具体情境.②为下文作铺垫.因为有两人的争吵与冲突,才有了“我”拿着父亲的枪打猎的结果.③表现了“我”刚毅不屈的人物形象,同时也突出了特吉好酒并且与“我”关系不是很融洽的人物个性.
    (2)①侧面描写(“我”的心理描写),通过“我”被受伤的鹿吸引了以及“心一下揪紧了”的侧面的心理描写,表现鹿与狼搏斗的激烈;②比喻.文中写狼想咬鹿的脖子,却被鹿角“像”叉子叉中,而后又像“石头”一样被抛下山崖,突出了鹿的勇猛;③动作描写.文中多次写鹿与狼的动作,如“咬住”“蹬”“跑在后面”“弓着腰”等动作描写突出了鹿的勇敢与狼的凶残;
    (3)①是一只很有气势且勇敢而有责任感的鹿.②外貌上,犄角分岔,很有气势;③具有责任感.从被“我”打中,到最后呼唤同伴,都表现出鹿的保护鹿群责任感.④勇敢.鹿虽然受了伤,但它一直坚持与凶恶的狼搏斗着,最后成功击败了狼.
    (4)答案一:不会向鹿开枪:①从内容与情感上看,本文表现出的是我对鹿的敬佩之感,是对它虽然受伤但 一直坚持保护鹿群的赞叹;②从形象上看.本文表现出的是一只勇敢,用性命拼搏去保护鹿群的公鹿,“我”在打伤它之后本身就有愧疚之情;③从主旨上看.本文着力表现的主题不是杀死一只鹿,若鹿最后被杀,与主题违背.
    答案二:会向鹿开枪:①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我”想要打猎的心思,如果开枪,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②情节上,“我”已经告诉特吉会去打猎,为了突显出我“我已经长大”,会向鹿开枪.
    【点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如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自然环境即人物活动的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第三,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对社会、历史,我们的认识越深刻,那么,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认识社会环境.
     
    七、(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从商家、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首先,24小时营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人文关怀,表明商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不以利益为先,追求精神价值的精神,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其次,24小时书店不拒绝任何人进入,体现了一种包容的思想;再次,这些来消遣、休息、躲避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买书人,他们是一群潜在的消费者,对他们包容,其实就是为将来书店的大发展埋下伏笔,据此可以写一写打开思路,改变经营理念;助人亦助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有大格局、大胸怀,等等。
    从进入书店者的角度来思考,一方面,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修养是不分身份地位和时间地点的;另一方面,可以谈一谈我们要如何去维护这种好的人文环境;第三,还可以谈一谈对商家这种行为的感恩思想。
    从这件事的影响来思考,在当今重视文化传承的大环境下,24小时书店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探讨一下这种经营模式的意义价值有哪些;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深层次思考商家以自己之力营造这种人文环境,对政府有什么启发等等。
    立意角度:
    1、要物质更要精神;
    2、包容别人成就自己,胸怀宽广方成大事;
    3、多一点人文怀;
    4、做一个随时随地的读书人;
    5、懂得感恩;
    6、传播文化我们应该做什么。
    【解答】
    读书与精神守望
    一个暖心的书店,一群读书的顾客,构成了一道精神守望的风景。书店24小时经营,展示的是职业的担当与社会责任;不同的人在书店读书,展现的是对精神的求索。我们要呼唤读书,呼唤朗读者,呼唤责任与精神的守望。为何一个书店要24小时营业?
    为何市民、大学生,甚至农民工、拾荒者也走进了书店?那是读书的力量。书店24小时经营,那是为了读者的需要,是市场呼唤的转型与升级。你作为实体商店,不适应市场就面临着消退与淘汰。正是有了这份职责与社会的责任,书店的灯光才通亮。而最可贵的是那痴迷的读者,那深夜走进书店的读书人,他们已经白天工作了,已经劳累了,但他们却自觉地拿起了书,那难道不是对精神灵魂的追索吗?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成长史。”读书对一个人的精神养育、精神洗礼是多么重要啊。当我们拿起《瓦尔登湖》,就走进梭罗简单、纯粹的心灵世界;当我们捧起《巴黎圣母院》,就走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
    书会让我们丰厚,更会使我们思想成长。正如俄国作家鲁巴金说:“读书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读书更需要社会的唤醒与环境的创设。为何24小时的书店有了那么多读者?就是因为这个书店给顾客以温情的爱心。“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这难道不是精神的抚慰吗?为何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备受国人的追捧?为何《中国诗词大会》那位武亦姝那么淡定而从容?就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阅读唤醒,更需要精神的慰藉与栖居。
    面对着网络短信自媒体时代,面对着快餐电商碎片化交互,我们的时代怎么了?太浮躁,太功利了。回转吧,归根吧,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吧。让我们走进书店重新捧起厚厚的名著、走进灵魂的守望吧。
    我深深地赞叹那些走进书店的读书人,更感谢24小时经营的书店。时代呼唤责任的担当,更呼唤精神的守望。正如白岩松所说﹣﹣“读书才有诗歌与远方”。
    【点评】2017年作文从所选材料来看,作文材料很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平等、友善。关注底层、弱势群体,很好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体现了山东卷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现实的特点,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能够很好地考查出学生写作水平。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