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01
    2021版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02
    2021版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展开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考纲定位

    要点网络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H)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活化能的概念。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吸热反应:热能化学能。

    放热反应:化学能热能

    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

    燃烧反应:化学能热能,化学能光能

    原电池反应:化学能电能。

    电解池反应:电能化学能。

    (4)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2焓变、反应热

    (1)(H)

    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H)

    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l1kJ/mol

    (3)反应热

    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kJ·mol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关系:ΔHQp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反应热      反应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提醒:熟记常见的放热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水或酸的置换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铝热反应。

    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Ba(OH)2·8H2ONH4Cl反应;碳和水蒸气、CCO2的反应。

    注意:有能量变化的物理变化不属于放热或吸热反应。

    4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1)E1反应活化能,E2反应活化能,ΔHE1E2

    (2)催化剂能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能提高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含量,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5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2 mol H21 mol O2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基础判断]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

    (2)燃烧反应既有热能的变化又有光能的变化。 (  )

    (3)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

    (4)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中的ΔH与可逆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              (  )

    (5)可逆反应的ΔH(正反应)ΔH(逆反应)互为倒数。 (  )

    [答案] (1)× (2) (3)× (4) (5)×

    [知识应用]

    1.已知:2SO2(g)O2(g)2SO3(g) ΔH=-a kJ·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为b kJ·mol1,则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为________kJ·mol1

    [答案] ab

    2.常温常压下,1 g H2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 H2(g)O2(g)===H2O(l) ΔH=-2a kJ·mol1

    3H2ICl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分别属于________反应、________反应,反应谁的反应较快?________

    (2)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放热 放热 反应

    (2)H2(g)2ICl(g)===I2(g)2HCl(g) ΔH=-218 kJ·mol1

    命题点1 能量变化图像与活化能

    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D

    2.根据如图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C(s)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

    B.反应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由C(s)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1.2 kJ·mol1

    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则CO热值ΔH=-10.1 kJ·mol1

    C [A项,由图可知1 mol C(s)1 mol O2(g)的能量比1 mol CO2(g)能量高393.5 kJ,错误;B项,2CO(g)O2(g)===2CO2(g)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错误;C项,由图可知1 mol C(s)O2(g)生成1 mol CO(g)放出热量为393.5 kJ282.9 kJ110.6 kJ,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焓变为负,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1.2 kJ·mol1,正确;D项,若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则CO的热值为10.1 kJ·g1,错误。]

    3(2019·福州一模)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s)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ΔH=+(ab) kJ·mol1

    C.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ab的差值

    D1 mol A21 mol B2完全分解为气态原子需吸收a kJ能量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ΔS<0,则ΔHT·ΔS>0,故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ab) kJ·mol1B项正确;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即ab的差值不变,C项错误;1 mol A2(g)1 mol B2(g)完全分解为气态原子需吸收a kJ能量,D项错误。]

    4(2019·三晋名校联考)在苯中,HA发生二聚:2HA(HA)2,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则ΔH________(>”“<)0。已知该二聚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约为活化能的。下列能量关系图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解析] 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 说明ΔH<0,故2HA的能量比(HA)2的能量高,又因为该二聚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约为活化能的,故选B

    [答案] < B

    命题点2 反应热的基本计算

    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如下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15.6 kJ·mol1

    B.使用催化剂能使该反应的焓变增大

    C.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D.断裂H2O(g)1 mol H—O键比断裂HCl(g)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多

    D [A项,活化能不等于反应热,错误。

    B项,催化剂对反应焓变的大小无影响,错误。

    C项,考生易因不清楚反应热与活化能的关系而出错,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0,故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错误。

    D项,考生利用键能计算时,易因忽视1 mol H2O中含有2 mol H—O键而出错,4×E(H—Cl)498 kJ·mol1[2×243 kJ·mol14×E(HO)]=-115.6 kJ·mol1,整理得E(H—O)E(H—Cl)31.9 kJ·mol1,故断开1 mol H—O键比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多,正确。]

    6.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1)D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解析] (1)根据化合价可知,AClBClOCClODClO

    (2)BAC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2Cl(aq)ClO(aq)

    ΔH(2×0633×60) kJ·mol1

    =-117 kJ·mol1

    [答案] (1)ClO (2)3ClO(aq)===2Cl(aq)ClO(aq) ΔH=-117 kJ·mol1

    ΔH的三种基本计算公式

    (1)ΔH=反应物总键能之和-生成物总键能之和。

    (2)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H(生成物)H(反应物)

    (3)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注意:常见物质(1 mol)中化学键数目

    命题点3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7.根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N2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NaBH4(s)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室温时AX3为液态(l)AX5为固态(s)

    (2)根据碳原子守恒有:C2H5OH2CO22CaCO3。生成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为0.5 mo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1 mol N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kJ4Q kJ,故N2(g)3H2(g)2NH3(g) ΔH=-4Q kJ·mol1

    (4)消耗1 mol NaBH4(s)放热×38 kJ216 kJ

    [答案] (1)AX3(l)X2(g)===AX5(s) 

    ΔH=-123.8 kJ·mol1

    (2)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mol1

    (3)N2(g)3H2(g)2NH3(g) ΔH=-4Q kJ·mol1

    (4)NaBH4(s)2H2O(l)===NaBO2(s)4H2(g)

    ΔH=-216 kJ·mol1

    8已知P4(s)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s)10Cl2(g)===4PCl5(g) Δ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请回答:PCl3(g)和氯气反应生成PCl5(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设已知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P4(s)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s)10Cl2(g)===4PCl5(g) ΔHb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4得:PCl3(g)Cl2(g)===PCl5(g) ΔH kJ·mol1

    [答案] PCl3(g)Cl2(g)===PCl5(g) ΔH 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应包括、数值和单位(kJ·mol1)

    (4)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5)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系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6)同素异形体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除了注明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燃烧热 中和热 能源

    1燃烧热和中和热

     

    燃烧热

    中和热

    相同点

    能量变化

    放热

    ΔH及其单位

    ΔH<0,单位均为kJ·mol1

    不同点

    反应物的量

    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

    不确定

    生成水的量为1 mol

    反应热的含义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

    表示方法

    燃烧热ΔH=-a kJ·mol1(a>0)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2.中和反应热(简称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测定原理

    QC(T2T1)

    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3)注意事项

    中和热测定实验关键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微过量

    3能源

    (1)分类

    (2)科学开发利用能源的措施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一是保证燃烧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如鼓入空气、增大O2浓度等;二是保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将固体粉碎成粉末,使液体喷射成雾状等。

    开发新的能源

    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的新能源等。

    [基础判断]

    (1)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  )

    (2)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  )

    (3)在中和热测定时,加酸液或碱液的动作缓慢,或用铁丝搅拌,所测中和热均减小。 (  )

    (4)天然气与沼气的主要成分均为CH4,二者均为绿色能源。 (  )

    (5)为了使燃烧更充分,空气的量越多越好。 (  )

    (6)固体可燃物粉碎可以使可燃物燃烧更完全。 (  )

    [答案] (1)× (2)× (3) (4)× (5)× (6)

    [知识应用]

    1.已知丙烯(C3H6)的燃烧热为a kJ·mol1,则表示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3H6(g)O2(g)===3CO2(g)3H2O(l) ΔH=-a kJ·mol1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1)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________114.6 kJ·mol1(>”“<)

    (2)NaOHH2SO4反应时,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命题点1 燃烧热、中和热与能源

    1(2019·昆明模拟)已知:

    H(aq)OH(aq)===H2O(l)   ΔH1=-57.3 kJ·mol1

    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含0.1 mol 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NH3·H2O(aq)H(aq)===NH(aq)H2O(l)

    ΔH=-57.3  kJ·mol1

    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若反应中水为气态,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ΔHH2

    A [因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吸热过程,故生成0.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正确;NH3·H2O为弱碱,反应中的ΔH>57.3 kJ·mol1B项错误;反应消耗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故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C项错误;D项,水为气态时,放出的热量少,但ΔH大,即ΔHH2D项错误。]

    2(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甲烷

    890.3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60.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21.5

    甲基丁烷

    353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 531.3 kJ·mol1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C [表示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应为液态,且该反应的ΔH=-3 121.6 kJ·mol1A错误;由表中燃烧热数据可知,1 mol 正丁烷、异丁烷分别完全燃烧时,正丁烷放出的热量多,说明等量的两种物质,正丁烷具有的能量高于异丁烷,则异丁烷更稳定,B错误;甲基丁烷的稳定性强于正戊烷,  由于甲基丁烷的燃烧热为3 531.3 kJ·mol1,故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 531.3 kJ·mol1C正确;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D错误。]

    3.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燃烧煤和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率相同

    B.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C.人们可以把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而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D.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B [A项,将煤进行深加工后,脱硫处理、气化处理能很好地减少污染气体,提高燃烧效率,燃烧的效果好,错误;C项,有时需要通过吸热反应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有利用价值,如摇摇冰的上市就是利用了吸热反应原理,错误;D项,地热能、风能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错误。]

    命题点2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4.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温度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0 g·mL1,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4)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则ΔH1ΔH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3)2组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去,其他三组的温度差平均值约为4.0 ΔH=-[(5030)mL×1.0 g·mL1×4.0 ×4.18×103 kJ·g1·1÷0.025 mol]53.5 kJ·mol1放出的热量少可能是散热、多次加入碱或起始温度读得较高等原因。(4)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盐酸的反应中NH3·H2O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中和热要小一些,ΔH2要大一些,即ΔH1H2

    [答案] (1)隔热保温,防止热量的损失

    (2)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

    (3)4.0 53.5 kJ·mol1 b

    (4)ΔH1H2 稀氨水中NH3·H2O在反应时电离吸热,测定的中和热偏小,ΔH2偏大

    盖斯定律在ΔH求算中的应用

    ——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

    盖斯定律充分体现了能量守恒定律,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率100%,难度中档。呈现形式主要是根据两个或三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推导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或其ΔH。体现了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的化学核心素养。

    1盖斯定律的内容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体现了能量守恒定律。

    2盖斯定律的定量关系

    方程式

    反应热间的关系

    aABAB

    ΔH1a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ΔH3ΔH4ΔH5

    [典例导航]

    (2019·全国卷,节选)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Cl2(g) ΔH183 kJ·mol1

    CuCl(s)O2(g)===CuO(s)Cl2(g)  ΔH2=-20 kJ·mol1

    CuO(s)2HCl(g)===CuCl2(s)H2O(g)  ΔH3=-121 kJ·mol1

    4HCl(g)O2(g)===2Cl2(g)2H2O(g)ΔH____kJ·mol1

    [思路点拨] 

    第一步: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位置。

    4HCl(g)O2(g)===2Cl2(g)2H2O(g)

    第二步: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方向系数ΔH

    2CuO(s)4HCl(g)===2CuCl2(s)2H2O(g) ΔH=-121×2 kJ·mol1

    2CuCl(s)O2(g)===2CuO(s)Cl2(g) ΔH=-20×2 kJ·mol1

    2CuCl2(s)===2CuCl(s)Cl2(g) ΔH83×2 kJ·mol1

    第三步:加和已调整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确定待求反应的ΔH

    ΔH(121×220×283×2) kJ·mol1=-116 kJ·mol1

    [答案] -116

    三步确定热化学方程式或ΔH

    1(1)(2019·贵阳模拟)NH3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反应4NH3(g)3O2(g)2N2(g)6H2O(g) ΔH1a kJ·mol1

    反应N2(g)O2(g)2NO(g) ΔH2b kJ·mol1

    反应4NH3(g)6NO(g)5N2(g)6H2O(g) ΔH3c kJ·mol1

    则反应中的b________(用含ac的代数式表示),反应中的ΔS________(>”“<)0

    (2)(2019·辽宁五校联考)若某温度下,CH3COOH(aq)NaOH(aq)反应的ΔH=-46.8 kJ·mol1H2SO4(aq)NaOH(aq)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CH3CO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反应热ΔH1________

    (3)(2019·云南七校联考)已知: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1)

    412

    348

    612

    436

    又知H2和苯乙烯的燃烧热ΔH分别为-290 kJ·mol1和-4 400 kJ·mol1,则乙苯的燃烧热ΔH________ kJ·mol1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反应)÷3,得N2(g)O2(g)2NO(g) ΔH2 kJ·mol1。反应中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反应物的,所以反应是熵增反应,ΔS>0

    (2)醋酸和NaOH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可以分为CH3COOH的电离(反应热ΔH1)HOH的中和(反应热ΔH2)两步,故ΔH1ΔHΔH2=-46.8 kJ·mol1(57.3 kJ·mol1)=+10.5 kJ·mol1

    (3)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乙苯催化脱氢反应的ΔH等于—CH2CH3的总键能与—CH===CH2H2的总键能之差,故乙苯催化脱氢反应的ΔH(5×4123483×412612436) kJ·mol1=+124 kJ·mol1。根据H2和苯乙烯的燃烧热可以写出:H2(g)O2(g)===H2O(l) ΔH1=-290 kJ·mol110O2(g)===8CO2(g)4H2O(l) ΔH2=-4 400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求O2(g)===8CO2(g)5H2O(l)ΔHΔHΔH1ΔH2=-4 566 kJ·mol1

    [答案] (1) > (2)10.5 kJ·mol1 

    (3)124 kJ·mol1 -4 566

    2(2019·北京高考,节选)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

    .CH4(g)H2O(g)===CO(g)3H2(g) ΔH1

    .CO(g)H2O(g)===CO2(g)H2(g) ΔH2

    .CH4(g)===C(s)2H2(g) ΔH3

    ……

    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反应的ΔH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可确定目标反应。

    [答案] C(s)2H2O(g)===CO2(g)2H2(g)C(s)CO2(g)===2CO(g)

    3已知2CH3OH(g)3O2(g)===2CO2(g)4H2O(l) ΔH1

    2CO(g)O2(g)===2CO2(g) ΔH2

    2H2(g)O2(g)===2H2O(l) ΔH3

    2H2(g)O2(g)===2H2O(g) ΔH4

    CO(g)2H2(g)===CH3OH(g)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2<0

    BΔH3H4

    CΔH1ΔH2H3ΔH5

    DH5ΔH1<0

    D [①②③④反应均为燃烧反应,故ΔH1ΔH2ΔH3ΔH4均小于0,根据盖斯定律,H5ΔH1ΔH2H3<0]

    4(2019·长沙模拟)2 mol金属钠和1 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K(s)H2ΔH3)<Na(s)H2ΔH3)

    BΔH4的数值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

    CΔH5<0,在相同条件下,2Br(g)ΔH5H5

    DΔH7<0,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

    D [KNa活泼,相同条件下K更易失去电子,则K(s)H2ΔH3)<Na(s)H2ΔH3)A项正确;形成1 mol Cl—Cl键放出的能量和断开1 mol Cl—Cl键吸收的能量在数值上相等,B项正确;气态非金属原子得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释放的能量越多,其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故相同条件下,2Br(g)ΔH5H5C项正确;NaCl为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分子间作用力,D项错误。]

    利用物质状态迅速比较反应热大小的方法

    (1)同一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也不同。

    (2)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状态相同、生成物状态不同时,生成固体放热最多,生成气体放热最少。

    (3)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状态不同、生成物状态相同时,固体反应放热最少,气体反应放热最多。

    (4)在比较反应热H)的大小时,应带符号比较。对于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ΔH反而越小。

    1(2019·全国卷,节选)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大于”“等于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始态相对能量高于终态相对能量,ΔH<0,由图可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1.860.16)eV2.02 eV。该步骤起始物质为COOH*H*H2O*,产物为COOH*2H*OH*

    [答案] 小于 2.02 COOH*H*H2O*===COOH*2H*OH*(H2O*===H*OH*)

    2(2019·全国卷,节选)已知:

    (g)===(g)H2(g) ΔH1100.3 kJ·mol1 

    H2(g)I2(g)===2HI(g) ΔH2=-11.0 kJ·mol1

    对应反应:(g)I2(g)===(g)2HI(g)

    ΔH3________kJ·mol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ΔH2

    [答案] 89.3(或+89.3)

    3(1)(2018·全国卷,节选)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 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 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O2(g)ΔH______ kJ·mol1

    (2)(2018·全国卷节选)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g)

    ΔH2=-30 kJ·mol1

    则反应4SiHCl3(g)===SiH4(g)3SiCl4(g)ΔH____kJ·mol1

    [解析] (1)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ab根据盖斯定律×abN2O5(g)===2NO2(g)O2(g) ΔH kJ·mol1=+53.1 kJ·mol1

    (2)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3,可得:4SiHCl3(g)===SiH4(g)3SiCl4(g) ΔH3×48 kJ·mol130 kJ·mol1114 kJ·mol1

    [答案] (1)53.1 (2)114

    4(1)(2017·全国卷,节选)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和系统()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

    (2)(2017·全国卷,节选)已知:

    As(s)H2(g)2O2(g)===H3AsO4(s) ΔH1

    H2(g)O2(g)===H2O(l) ΔH2

    2As(s)O2(g)===As2O5(s) ΔH3

    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ΔH________

    [解析] (1)系统()令题干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可得出H2O(l)===H2(g)O2(g) ΔHΔH1ΔH2ΔH3

    系统()可得出H2S(g)===S(s)H2(g) ΔHΔH2ΔH3ΔH4

    (2)将反应依次编为反应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2×3可得As2O5(s)3H2O(l)===2H3AsO4(s) ΔH2ΔH13ΔH2ΔH3

    [答案] (1)H2O(l)===H2(g)O2(g) ΔH286 kJ·mol1 H2S(g)===H2(g)S(s) ΔH20 kJ·mol1 系统()

    (2)2ΔH13ΔH2ΔH3

    5(2014·全国卷)室温下1 mol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1 mol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H3     BΔH1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H3

    B [虚拟路径法。

    根据盖斯定律:ΔH1ΔH3ΔH2

    由于ΔH1>0ΔH3>0ΔH2<0

    所以ΔH1H3]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