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0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0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反思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的内容大体分两段。第一段,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二段,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以及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扩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关键在两点:一是要掌握乘的顺序,二是要理解和掌握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时,得到的数是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正确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时,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的道理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组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8课时
    第1课时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材第1、2页及“想想做做”。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道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例1 12×9=108(个) 108+12=120(个)
    例2 列式:30×60=1800(千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掌握口算方法,找出计算规律,能正确进行口算。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简便,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材第3-5页及“想想做做”。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想: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例3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而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简单的计算,实际对初次学习的孩子来说是挺困难的事情。在教学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
    2
    4
    ×
    1
    2
    4
    8
    2
    4
    2
    8
    8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材第5-6页及“想想做做”。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课件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24×53=1272
    讲解计算过程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的提高。这几天的课堂上,学习过新知识之后,请这些学生上黑板前板演,共同纠正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将学生做题中的错例作为课堂练习题。请学生找出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2
    4
    ×
    5
    3
    7
    2
    2
    4
    ×
    5
    3
    7
    2
    1
    2
    0
    1
    2
    7
    2
    第4课时 练习一
    教材第7-8页。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课件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出示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填。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这辆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5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5辆车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约是250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因此,在练习环节,通过辨别对错,提醒学生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以外,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的技巧,使学生能够用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解决问题。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网络,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第5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材第9-10页及“想想做做”。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积末尾的0的个数。
    课件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让做错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本节课我是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因此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这是一堂计算课,不但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3
    2
    ×
    3
    0
    9
    6
    0
    4
    0
    ×
    5
    3
    1
    2
    2
    0
    2
    1
    2
    0
    5
    3
    ×
    4
    0
    2
    1
    2
    0
    3
    2
    ×
    3
    0
    9
    6
    0
    第6课时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11-12页及“想想做做”。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件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呈现学习内容,通过生活原型,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其次,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在讨论、争辩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见解,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补充,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要注重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完整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在说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7课时 练习二
    教材第13-14页。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综合整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
    2.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3.巩固练习设计的最优化: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第8课时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材第18-19页。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课件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习题。
    有趣的乘法计算,是一个活动实践课。上活动实践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和学生理解力掌控不够。在上之前就有点担心,怕学生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怕学生发现不了规律,比如24乘11,53乘11;第二种,发现规律了,但很难表达出自己的发现;第三种,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是不一样的,又想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观察思考,所以时间不够用。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一个导学案,先给学生算,再把有结果的算式排列好,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下一个算式的结果,再验证一下。这样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完成,那在随后的课堂上,总结一下我们的计算规律,这样可能更好一些。2
    4
    ×
    1
    1
    2
    4
    2
    4
    2
    6
    4
    5
    3
    ×
    1
    1
    5
    3
    5
    3
    5
    8
    3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29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明确任务,探究算法,理解算理,反馈练习,拓展提升,知识梳理,回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2页。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