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3 三峡(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3 三峡(含解析)01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3 三峡(含解析)02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3 三峡(含解析)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3 三峡(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3 三峡(含解析),共31页。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B.仰视天如匹练然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C.有时朝发白帝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
    3.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答案】1.C 2.D 3.①句子是“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②特点是高耸、陡峭、崖壁平整。
    【解析】1.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同“缺”,中断\名词,借指宫殿或京城;
    B.……的样子\连词,然而,但是;
    C.名词,早上\名词,早上;
    D.连词,就\连词,如果;
    故选C。
    2.考查语句理解。
    A.“亭午夜分”意为:正午和半夜。“亭”不是亭子的意思;
    B.“虽乘奔御风”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不是虽然;
    C.“盖石上一罅”中“盖”的意思是原来,不是盖着;
    故选D。
    3.考查筛选信息。
    乙文中的“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是描写山的句子。意为: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两壁对耸”描写其高耸,“上入霄汉”描写其陡峭,“其平如削成”描写其平整。
    【参考译文】
    甲: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乙:二十六日,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原来是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
    (2)素湍绿潭 ____________
    (3)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
    (4)草树众而泉石嘉 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6.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林 寒 涧 肃 常 有 高 猿 长 啸 属 引 凄 异 空 谷 传 响 哀 转 久 绝。
    7.【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答案】4.同“缺”,空隙、缺口 白色 甚,很 美好 5.(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于是心胸潇洒脱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长久地留在此地,忘记了回去。 6.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甲文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广度),高大雄伟(高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乙文写出了群山环绕的样子,直接写出了山的特点。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字词。
    (1)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
    (2)素湍绿潭: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素:白色。
    (3)良多趣味:确实趣味无穷。良:确实。
    (4)草树众而泉石嘉: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嘉:美好。
    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含义:
    (1)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
    (2)洒然:潇洒脱俗;醒:清醒通明。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句子的含义可以进行断句。含义为“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林寒涧肃”描写了山林中的环境;“常有高猿长啸”秋季山中特有的景象;“空谷传响”和“哀转久绝”句式相同;由此可知断句应该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雄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通过写曦月来侧面描写山的高大雄伟。综上可知是正侧面相结合写山的特点;
    由乙文“以见夫群山之相环”可知这是运用的正面描写,写出山的高大众多。
    【参考译文】
    乙文: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
    (2023·湖南益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日观峰观日出
    秋末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峰,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瞬间,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罍樽②;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箔蚀状⑥;又次如葫芦、罍樽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既尽,然后全体昭融④,光芒四射,动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⑤海水也。
    (选自张慕勋《古文名篇写作技巧》)
    【注释】①縠(hú),有皱纹的纱。②罍(léi)樽:酒樽,形似壶而无把。③作菹(bó)蚀状:呈现出受到轻微浸蚀的样子。④全体昭融:全部通亮剔透。⑤殆:大概。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自非亭午夜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
    C.绝巘多生怪柏 曙光生
    D.蝉蜕既尽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9.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B.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C.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D.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如【甲】文中夏水的湍急,【乙】文中太阳升起过程中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B.【甲】【乙】两文写景顺序相同,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物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C.【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如【甲】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乙】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甲】【乙】两文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甲】文中“良多趣味”表现作者的赞美,【乙】文“苦日不至”表现作者的热切焦急。
    11.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
    【答案】8.A 9.B 10.B 11.(1)两地相隔一千二百多里的路,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2)忽然露出了一半,宛若弯弯的月牙,它的颜色深红,阳光不是很耀眼。
    【解析】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绝:动词,消失/动词,消失;
    B.自:连词,如果/代词,他们自己;
    C.生,动词,生长/动词,生出;
    D.既:副词,完全/副词,已经;
    故选A。
    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不久,浓雾之下忽然现出一条白练,一尺多长,大概是海水吧。“俄而重雾之下”是时间和地点,“忽出白练”是主语,“长可竟尺”是对“白练”的长度描写,“殆海水也”是猜测,因此可断为: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故选B。
    10.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B.甲文写景,是按夏、春冬、秋季江水变化的顺序,不是时间先后顺序;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乘:骑;奔:飞奔的马;御风:驾着风;以:比得上;疾:快;
    (2)若:像;月弦:上弦月;殷红:深红;曜:耀眼。
    【参考译文】
    【乙】
    秋末冬初,星光皎洁,云气明净,夜色如有皱纹的纱一般。村里的鸡开始鸣叫,晨光渐生,我登上日观峰,久久注目,看不到太阳。才一瞬间,忽然露出了一半,宛若弯弯的月牙,它的颜色深红,阳光不是很耀眼,最终成了一个完整的太阳慢慢向上升腾。不一会儿,太阳中忽然像灯里吐出焰火;接着像火炬;然后像酒壶;然后又像葫芦,上半部黄白色,下半部红紫相间,像烛光轻微侵蚀的样子;然后又像酒壶、葫芦倒了过来;最后像火炬的焰火。大概是起初被海上的雾气所遮蔽,像蝉脱壳一样完全出来后,整个太阳通亮剔透,光芒四射,跳动着向上升起,像船在大浪中动荡一样。太阳下面堆积的雾气很黑。不久,浓雾之下忽然现出一条白练,一尺多长,大概是海水吧。
    (2023·河南信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①,低枝拂潭,如幢竖②,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③,骈织承翳④,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⑤,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节选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注释】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被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易游庐山,独爱香妒峰下、遗爱寺旁的二处胜景,便在那里修筑一草堂,并写下这篇《庐山草堂记》
    ①戛(jiá)靡,摩挲。②幢: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以羽毛为饰。③萝茑(niǎ):女萝和茑,都是寄生草。④骈(pián):并列。织:交织。承:托着。翳(yì):遮盖。⑤华一箦(zé):置备张华美的竹席。⑥物至致知:谓各种景物纷至眼前,使人有所感受而增长智慧。
    1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中“自非”是如果不是的意思,间接表现了三峡两岸山峰的高峻挺拔。
    B.“虽乘奔御风”中的“奔”意思是飞奔的马,与“猛浪若奔”中的“奔”意思相同,都直接表现了江水的湍急和流速快。
    C.“故渔者歌曰”中“故”是因此的意思,作者在这里引用渔歌,烘托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氛围。
    D.“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中“骄矜”意思是骄傲自得,写出了一般人因获取物质享受而骄傲的态度
    1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4.【甲】文描写了“山”,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15.情与景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文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景与情二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写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两文是怎么体现这一观点的。
    【答案】12.B 13.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14.示例:①(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三峡山连绵不绝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突出了“山”高峻挺拔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表现三峡山的高峻挺拔的特点;②为下文写水设置条件,山的高导致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大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5.示例:情与景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①【甲)文中三峡夏、春、冬三个季节的景物并未引起作者的凄凉和同情的感受,秋季三峡景物萧瑟、两岸猿鸣引起了凄凉的氛围和感受,而作者通过引用渔歌,加深了内心的凄凉和同情之感,情与景相辅相成。②【乙】文白居易被贬谪,通过欣赏庐山美景排遣内心抑郁之情,开阔心胸。与此同时,豁然开朗的白居易又由美景引发出人不可被物质名利束缚,传达其物我两忘的情怀。(大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言字词。
    B.“都直接表现了江水的湍急和流速快”理解分析不正确。“虽乘奔御风”中的“奔”意思是飞奔的马,与“猛浪若奔”中的“奔”意思相同,都间接表现了江水的湍急和流速快。
    故选B。
    1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中注意重点字词“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良多(很多)”要理解正确。
    1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第①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三峡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三峡山连绵不断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突出了“山”高峻挺拔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表现三峡山的高峻挺拔的特点;据此可知,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山高,岭连,峡窄);为下文写水设置条件,山的高导致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
    1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情感主旨。
    结合甲文第④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知,秋季三峡景物萧瑟、两岸猿鸣引起了凄凉的氛围和感受,作者引用歌谣作结,使人进一步体会到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山猿哀鸣,渲染了三峡秋季哀婉凄凉的气氛;引用渔人的歌谣来反映三峡人民的悲惨生活,流露出作者悲哀、凄凉的感受和心中对苦难的三峡人民的同情之心,将三峡与人的生活有机结合,情与景相辅相成;体现了景与情二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观点;
    结合乙文“环池多山竹野卉……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可知,作者白居易被贬谪期间,欣赏庐山的美景,陶醉于美景之中,并通过欣赏庐山美景排遣内心抑郁之情,使心胸开阔。同时,豁然开朗的白居易又由美景引发出人不可被物质名利束缚,传达其物我两忘的情怀;据此可知,乙文体现了景与情二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观点。
    【参考译文】
    【乙】池子四周有很多山竹、野花,池里长满了白莲、白鱼。再往南走,就到一个石涧,石涧两旁长有古松、老杉,树的腰身几乎都要十个人才抱得住,树的高度不知几百尺,修长的树枝触摸着白云,低垂的枝条轻拂着潭水,像旌旗般地直立着,像雨伞般地张开着,像龙蛇游走着。古松下多灌木丛,茑萝枝叶蔓生,交错遮荫,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盛夏时的气候像八九月(秋凉)时节。下面铺着白色的石子,是进出的道路。……唉!一般人只要装潢了一个房间,拥有一张华丽的席子,然后生活在当中,尚且免不了有骄傲满足的样子;如今我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外物到了我跟前,求得我的感知,它们又按类别前来,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呢?
    (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乙】
    溪江平渡,二十里,望上虞①龙珠山,翠色扑人。三四曲(转),为金星吐月山。面前一山吐萼,树皆垂云。左一小山郁起,竹木森茂,而一小岗尾之。
    沿溪,山二十余,乍起乍伏。举头阙处,则有远岫②补之。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宛若舣舟③其下。入画则摩诘,入诗则青莲。山不甚奇而峭,水不甚阔宽而秀,人家不多而山呼谷应。“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境亦不寥寂。
    (节选自陈仁锡《剡溪记》)
    【注】①上虞:地名,现隶属浙江绍兴。②岫(xiù):峰峦。③舣(yī)舟:停船靠岸。
    16.下列对两个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水襄陵”中的“襄”为冲上、漫上之意,突出了夏季三峡水势之大。
    B.“素湍绿潭”的“素”是“白色”之意,它写出了三峡春冬时节水的宁静。
    C.“良多趣味”的“良”意为“确实、实在”,强调了“多趣味”绝非虚言。
    D.乙文中“翠色扑人”的“扑”化静为动,写出了龙珠山青翠逼人的感觉。
    17.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甲文选自地理著作《水经注》,乙文选自游记《剡溪记》,两篇选文都写景如画,但在写作目的和语言特点上显著不同。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简要概括。
    19.甲乙两文的最后都有引用,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16.B 17.参考答案: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18. ①先总写三峡的山高峡深,再分写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 ②按游踪顺序(移步换景),写一路所见的风光。 ③具体描写出游途中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对剡溪美景的喜爱和出游的愉悦。 ④四字句为主(整句为主),简洁凝练。 19.甲文借渔人歌谣,突出三峡(巫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和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乙文引用诗句描写牛羊在夕阳下牧归的景象,表现剡溪环境清幽但不乏生机的特点。
    【解析】16.本题考查文言词义。
    B.有误,“素湍绿潭”的“素”是“白色”之意,它写出了三峡春冬时节水的清澈。
    故选B。
    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及句式的理解。
    重点词:虽,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以:及,比得上。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①根据【甲】文内容可知,第一段是总写三峡的山,第二至四段分别描写夏季、春冬季节和秋季的水。因此,答案为:先总写三峡的山高峡深,再分写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
    ②根据【乙】“溪江平渡”“龙珠山”“三四曲(转),为金星吐月山”“沿溪,山二十余”“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等可知,作者按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描写了一路所见的风光。
    ③根据【乙】文内容及句子“望上虞龙珠山,翠色扑人(远望上虞龙珠山,只见青翠的颜色扑面而来)”,“面前一山吐萼,树皆垂云。左一小山郁起,竹木森茂,而一小岗尾之(眼前一座山像吐露的花萼,树木参天直耸云天。左边一座小山,竹林茂密,而一个小山岗尾随其后)”可知,这是描写旅游途中所见的美景。根据句子“山不甚奇而峭,水不甚阔宽而秀,人家不多而山呼谷应。‘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境亦不寥寂(山不是特别奇异却陡峭挺拔,水不是特别宽广却清澈秀丽,人家并不多但是有山谷呼应。‘太阳下山了,牛羊都被牵回家中’,环境也不寂寥)”可知,这是作者抒发感受,表达对溪江平渡的赞美之情。
    ④根据对【乙】文的语言特点“散句为主,描写细致生动”可知,要概括【甲】文句式特点。根据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知,【甲】文句式整齐,以四字句为主(整句为主),简洁凝练。
    19.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甲文引用了渔人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是“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这句话突出了三峡(巫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和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乙文引用诗句的意思是“太阳下山了,牛羊都被牵回家中”,描写牛羊在夕阳下牧归的景象,表现刻溪环境清幽但不乏生机的特点。
    【参考译文】
    【乙】
    从溪江平渡走二十里,远望上虞龙珠山,只见青翠的颜色扑面而来。转过三四个弯后,就是金星吐月山。眼前一座山像吐露的花萼,树木参天直耸云天。左边一座小山,竹林茂密,而一个小山岗尾随其后。
    沿着小溪,山脉连绵二十多里,高低起伏。抬头看见山的缺口处,就会有远处的山峦来补充。溪水有六七道弯,田地被环绕其中,溪水的声音临近,看见一段树根浮在水面上,好像一条停靠岸边的小船。景色入画,像王摩诘所画,景色入诗,则是李青莲所作。山不是特别奇异却陡峭挺拔,水不是特别宽广却清澈秀丽,人家并不多但是有山谷呼应。“太阳下山了,牛羊都被牵回家中”,环境也不寂寥。
    (2023·山东菏泽·统考二模)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
    2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阙处
    (3)良多趣味
    (4)林寒涧肃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B.乃复作襁褓儿耶/不敢出一言以复
    C.路绝矣/沿溯阻绝D.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虽有至道
    2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 游 白 岳 毕 遂 浴 黄 山 之 汤 泉 泉 甘 且 洌 在 悬 崖 之 下。
    24.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答案】20.(1)在(2)同“缺”,空隙、缺口(3)甚,很(4)肃杀,凄寒 21.(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22.C 23.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24.【甲】文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正面描写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侧面描写分析可知;【乙】文描绘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从“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正面和侧面描写分析可知。
    【解析】20.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自:在。
    (2)句意:完全没有缺口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
    (3)句意:有很多趣味。良:甚,很。
    (4)句意: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肃:肃杀,凄寒。
    2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1)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2)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
    2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A.带领/延长;
    B.又/回答;
    C.断绝/断绝;
    D.到/达到极点;
    故选C。
    23.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本句句意为:我游览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汤泉沐浴了。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所以,断句为: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故选C。
    2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甲】文,依据“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知,这是写出三峡两岸的山具有连绵不断的特点。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知,这是正面描写山的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依据“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这是侧面描写山的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乙】文,依据“‘虽兜笼不能容’”“步行良苦”这是侧面描写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依据“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可知,这是正面描写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乙】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日,我游览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汤泉沐浴了。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滑竿也容不下。您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用。”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笑,瘦弱的老人又重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
    (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心…
    2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 西蜀子云亭 亭亭玉立
    B.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滔滔不绝
    C.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亲密无间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虽死犹生
    2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甲】文段第三段描写的妙处。
    2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答案】25.B 26.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27.示例: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2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解析】2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亭午,正午/亭台/高耸直立的样子;
    B.都意为“断绝”;
    C.之间/参与/缝隙;
    D.即使/虽然/虽然;
    故选B。
    2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清:水清;荣:树木茂盛;峻:山高峻;茂:草茂盛;良:很。
    27.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甲】第三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知,本段景物描写中,作者描绘了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有静景也有静景,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细致描绘了春冬时节三峡两岸的景色,“清荣峻茂”言简意赅点明四种景致的特点,作者在本段结尾以“良多趣味”四字直抒胸臆,表达对三峡春冬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可据此作答。
    2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作答时需要一一分析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可以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然后加以概括。
    根据【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语句,可概括山的特点为:群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
    根据【乙】文“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等关键语句,可以概括出巫山及其神女峰高大、奇异、秀丽的特点。
    【参考译文】
    【乙】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的祠堂。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堂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
    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啊。
    (2023·北京·模拟预测)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2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不知天上宫阙B.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
    C.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D.哀转久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0.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B.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3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虽”和“虽途迳信宿”中“虽”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B.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C.故虽有名马(《马说》)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2)为了突出景物的特征,两篇文章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从本题选文中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29.B 30.A 31.(1)D
    (2)示例1:“色如人负刀牵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岩石比作人拿着刀牵着牛的样子,突出了黄牛山的特点,也点明了黄牛山的命名缘由。示例2:“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侧面表现了江水的迂回曲折的特点。
    【解析】2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同“缺”,空隙,缺口/宫殿;
    B.都是“有时”的意思;
    C.白色/不加装饰的;
    D.动词,消失/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故选B。
    30.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A.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夏季的水流速非常快的特点;
    故选A。
    31.(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例句句意:即使经过了很久。虽:表示假设,即使;
    A.句意为:即使我死了,但还有我的儿子。虽:即使;
    B.句意为: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虽:即使;
    C.句意为: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虽:即使;
    D.句意为: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虽:虽然;
    故选D。
    (2)本题考查修辞分析。
    从“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可知,引用行者的歌谣,是引用的修辞手法,表现的是江水的迂回曲折。根据“色如人负刀牵牛”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岩石比作人拿着刀牵着牛的样子,突出了黄牛山的特点,也点明了黄牛山的命名缘由。
    【参考译文】
    选文:江水又往东边流去,经过黄牛山下,有一个滩名字就叫作黄牛滩。南岸山岭重重叠叠,在最外面的高崖出有一块石头,颜色像是人背着刀,牵着牛,人黑色,牛黄色,很分明。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案。这块岩很高,加上江水湍急曲折,即使经过了很久,还是可以看见。所以有歌谣唱道“说早上从黄牛滩出发,晚上在黄牛滩驻扎,走了三天三夜,黄牛滩还在脚下”。这是说水路曲折,往回望还是一样而已。
    (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最奇者为石梁。长不计丈,狭仅盈尺。潜蛇窥而甲惊①,飞鸟过而魄堕。青苔十层,去履不啮;飞瀑万仞,来目未眩。遂休神于蓝桥②,啸咏于碧涧。至鱼鳖啖③其影,而步不移;猿揉摄其神,而坐不返。盖浑浑乎身世两忘焉。
    (节选自洪亮吉《游天台山记》。有删改)
    【注】①甲惊:蛇的鳞片都害怕得竖起来。②蓝桥:桥名,传说是唐装航遏仙女处。此处以蓝桥比喻石梁。③啖(dàn):吃,此处引申为“戏弄”。
    3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水襄陵”中的“襄”是“冲上、漫上”的意思,写出了夏水暴涨,水势浩大的样子。
    B.“素湍绿潭”中的“素湍”指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表现了江水的明净轻快。
    C.“属引凄异”中的“属引”是“接连不断”的意思,强调猿猴很多,一个接一个,叫声凄惨悲凉。
    D.“去履不啮”中的“不啮”在这里指“不硌脚”,突出了石梁上青苔之厚。
    3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4.【甲】文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35.【甲】【乙】两个文段都有对山的描写,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句子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乙】潜蛇窥而甲惊,飞鸟过而魄堕。
    【答案】32.C 3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34.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侧面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一泻千里的特点,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情万丈。 35.[甲]文段中的句子通过正面描写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表现了山势连绵不断的特点。[乙]文段中的句子通过写“潜蛇”因害怕鳞片都会竖起来,“飞鸟”飞过也因害怕而魄落胆破,从侧面表现了石梁之险峻。
    【解析】3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C.“属引凄异”中的“属引”是“接连不断”的意思,强调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猿猴很多,一个接一个”错误。故选C。
    3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得分点有: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甚,很。
    3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为: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三峡夏季水流湍急的特点,使人感到豪情万丈,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
    3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句意: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接着,作者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表现了山势连绵不断的特点。
    【乙】“潜蛇窥而甲惊,飞鸟过而魄堕”句意:隐伏的大蛇偷看一下害怕得鳞片都竖起来,鸟儿飞过也会惊得魄落胆破。结合“长不计丈,狭仅盈尺”可知,通过写“潜蛇"因害怕鳞片都会竖起来,“飞鸟”飞过也因害怕而魄落胆破,从侧面表现了石梁之险峻。
    【参考译文】
    【乙】(天台山)最奇异的当属石梁了。(它的)长度无法用丈来计算,窄才满一尺。隐伏的大蛇偷看一下害怕得鳞片都竖起来,鸟儿飞过也会惊得魄落胆破。梁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苔,脱鞋赤脚行走也不觉得疼痛;万仞之高的瀑布由天上飞落,看在眼里也未曾目眩。(我)就在这蓝桥上息神养性,在碧绿的涧水旁吟啸歌咏。(在这里安坐凝神)以至观看鱼鳖在水中戏弄人的倒影,却不再移动步子;山猿吸引着人的心神,却依然静坐而不返回。大概是人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忘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存在。
    (2023·云南昭通·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湘水又北径①四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国,一名芙蓉蓉峰最为竦杰②,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③云:“望若阵云,非清霁④素朝⑤萧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塑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橘练在山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径:同“经”。②竦杰:高耸突出。③罗含:人名。④清霁:雨止雾散,天气晴朗。⑤素朝:早晨天亮的时光。
    3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
    (2)属引凄异 属:______
    (3)望若阵云 若:______
    (4)故渔者歌曰 故:_______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38.请从色彩搭配、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
    39.【甲】【乙】两文都引用了渔者之歌,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36. 冲上、漫上 连接 好像 所以 37.(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2)从远处望去,苍苍茫茫(的山影)隐没于天际。 38.“湍”是动态,“潭”是静态;以“素”修饰“湍”,表现了水如白练;以“绿”修饰“潭”,表现出水的澄碧。急流上回旋着清波,绿潭中倒映着影子,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俊逸。 39.【甲】文引用渔者之歌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肃杀凄清的气氛。【乙】文引用渔者之歌表现“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的特点,使江水的曲折多变表现得更加鲜明。
    【解析】3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襄:冲上、漫上。
    (2)句意为: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属:连接。
    (3)句意为:遥望衡曲有如阵云。若:好像。
    (4)句意为: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故:所以。
    3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
    (1)良,甚,很。
    (2)自,从;隐,隐没。
    38.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意思是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水的澄碧。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39.本题考查“渔歌”的作用。(一)结合“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分析,引渔歌为证。写渔歌也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揭示三峡一带渔民的艰苦生活,对他们表示同情。(二)“帆随湘转,塑衡九面”意思是:风帆随着湘水转,眺望衡山有九面。结合“自长沙至此,江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从长沙到这里,沿湘水的七百里航程中,有九次面山,九次背山)”分析,引用渔歌具体表现“江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的特点。
    【参考译文】
    【甲】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乙】湘水又北流,经衡山县东。山在西南,共有三座高峰:一座叫紫盖,一座叫石困,一座名芙容。芙容峰最高峻,从远处望去,苍茫的山影隐没于天际。所以罗含说:遥望衡曲有如阵云,不是雨后放晴,或清晨射出日光的时候,就看不见山峰。衡山东南两面濒水,倒映于湘江中;从长沙到这里,沿湘水的七百里航程中,有九次面山,九次背山。所以渔歌说;风帆随着湘水转,眺望衡山有九面。山上有飞瀑下泻,与下面的青林相映,直向山麓倾泻而下,望去宛如挂在山间的白练。
    (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B.良多趣味 良:甚,很
    C.望峰息心 息:平息
    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
    4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飞漱其间 安陵君其许寡人
    B.春冬之时 小大之狱
    C.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D.不以疾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4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
    B.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
    C.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D.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43.下列句子中甲文与乙文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D.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答案】40.A 41.B 42.D 43.D
    【解析】40.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A.错误,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故选A。
    41.考查对多义词的辨析。
    A.代词,指代怪柏(柏树)/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可要”;
    B.都是助词,的;
    C.连词,就,便/连词,表假设,如果;
    D.动词,认为/介词,凭借;
    故选B。
    42.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要词语有:负,凭借;势,地势;竞,争着;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整句的意思是: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故选D。
    43.考查比较阅读和内容理解。
    D.不一致,“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凄凉气氛;“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描写山间的声音,勾勒出一支美妙动人的乐曲。以动衬静,用声音来衬托山林的寂静;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乙】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2023·辽宁葫芦岛·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江水又东迳巫峡①。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②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或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圈如箪③,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④,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⑤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⑥岭衡疑,更就霄汉⑦,辨其优劣耳。
    (《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
    ①巫峡:长江三峡之一。②郭仲产:南朝宋尚书库部郎。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④颓岩:颓落的岩石。所余:所剩余的。⑤非惟:不仅仅。⑥偕:同,等同。衡:即衡山,五疑:即九嶷(yí)山。⑦就:靠近。霄汉:天空。
    4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C.有时朝发白帝 皆朝于齐D.故谓之新崩滩 此之谓失其本心
    4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4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47.阅读【甲】【乙】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文都写了山,请概括出山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______,______”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夏天水流湍急;乙文中:“______,______”也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山的高峻(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案】44.D 45.(1)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2)都是从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腾怒吼,所以叫做新崩滩。 46.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47. 连绵、高峻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更就霄汉 辨其优劣耳
    【解析】44.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
    A.自:介词,在/连词,如果;
    B.属:动词,连接/名词,类;
    C.朝:名词,早晨/动词,朝见;
    D.谓:均为动词,叫做;
    故选D。
    4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时,季节;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2)句重点词语:皆,全、都;陨,塌下;致,致使;故,所以;谓,叫做。
    46.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山崩那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水涌高达几十丈。“当崩之日”是说山崩那天,应断开;“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分别介绍了山崩后的水势,中间应断开。故划分为: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47.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1)甲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意思是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乙文中“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意思是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峡所没有的,而且可以与岷山和峨眉山一争上下,与衡山和九巍山互比高低,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们的高下。由此可知,两文中山的共同点是连绵、高峻。
    (2)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是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乙文中“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意思是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峡所没有的,而且可以与岷山和峨眉山一争上下,与衡山和九巍山互比高低,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们的高下。“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山的高峻。
    据此总结作答。
    【参考译文】

    江水继续东流,穿过巫峡,巫峡是杜宇所凿,来疏通江水。郭仲产说:按《地理志》,巫山在巫县县城西南,但现在县城东却有巫山,或许这是郡县治所地址常有迁移变动的缘故吧。江水穿过山峡东流,经过新崩滩。这座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山崩,晋太元二年再次山崩。山崩那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水涌高达几十丈。现在滩上有很多巨石,有的圆形如饭箩,有的方形如房屋,像这样的有很多,都是从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腾怒吼,所以叫做新崩滩。崩塌后留下的石峰,与许多别的山岭相比起来,显得还是相当高峻的。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峡所没有的,而且可以与岷山和峨眉山一争上下,与衡山和九巍山互比高低,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们的高下。
    (2023·贵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③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④,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①巨阨(è):巨险。阨: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返:通“反”,反复,重叠。④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
    4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素湍绿潭 素气云浮
    B.春冬之时 非驷马之追也
    C.自非亭午夜分 非驷马之追也
    D.飞漱其间 河中漱广
    49.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分别描写长江的夏水和黄河的孟门之水,突出了二者的共同特点:既盛且速。
    B.甲文写水,作者是根据江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
    C.乙文对山势、水势的描写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的,先远望,再俯察,后仰视。
    D.从描写方法上看,甲文正侧面相结合写水,而乙文写水只有正面描写。
    50.甲乙两文的描写,都是先写山,后写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48.B 49.D 50.首先三峡和孟门的地理特征相同,都是 两山夹一水。其次先写山势能揭示水流湍急 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险峻雄奇的壮丽图景。
    【解析】4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均译为:白色的;
    B.的/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均译为:不是;
    D.均译为:冲刷、冲荡;
    故选B。
    4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乙文也运用了正侧面描写来写水,“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将乘船而下的速度与四匹马拉的车的速度相比,侧面表现水流湍急;
    故选D。
    5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乙文“夹岸崇深”可知,三峡和孟门的地理特征相同,都是两山夹一水;
    根据甲文“重岩叠嶂”,乙文“倾崖返捍”可知,山势连绵高耸,水是依山势从高处往低处流,揭示了水流湍急的原因,山水相映,构成险峻奇绝的画面,使人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图景。
    【参考译文】
    【乙】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水势猛冲山崖而又折回。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篇目
    写景顺序
    写作目的
    语言特点
    甲文
    ①______
    整体呈现三峡雄奇壮美的风光,突出三峡的地理特征。
    ④ ④
    乙文
    ②______
    ③______
    散句为主,描写细致生动。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2 咏雪(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2 咏雪(含解析),共27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1《论语》十二章(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01《论语》十二章(含解析),共32页。

    专题13 三峡-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三峡-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三峡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专题13三峡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