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3 综合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3  综合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01
    专题13  综合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02
    专题13  综合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03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3 综合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综合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阅读纳米材料并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象。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
    2.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_________.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_________.
    3.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如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图像应是下列哪些图像;
    (2)由表数据可知144km/h=_________m/s,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_s;
    (3)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4)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请你在下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v﹣t大致图像_________。
    4.小明一家驾车旅游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高速公路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以此来判断是否超速。
    (1)图甲中数字“100”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的。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所处的位置到周口市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3)若监测点A、B相距16km,小明爸爸驾驶汽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如图乙所示。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这一区间路段是否超速。_________
    5.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譬如用皮卷尺测出_________(选填“走曲线”或“沿直线”)步行_________(选填序号“①一步的距离”或“②10步或多步的距离,除以步数”),测出的步距误差较小。
    (2)小冰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6m,她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70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_________,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她的步行速度是多少_________?
    (3)小冰按照上述的速度,从家到学校用时10min,则小冰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_________?
    6.请阅读纳米材料并回答问题。
    纳米材料
    近年来,“纳米”一词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场里纳米护肤、纳米水杯、纳米羽绒服屡见不鲜。到底什么才是“纳米”?为什么纳米材料这么神奇?
    纳米又称毫微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把它径向平均剖成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利用纳米材料还可以制作出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用纳米级金属微粉烧制成的材料,强度和硬度大大高于原来的金属。一般的陶瓷强度低并且很脆,但纳米级微粉烧制成的陶瓷不但强度高,并且有良好的韧性。纳米材料的熔点会随超细粉直径的减小而降低。例如金的熔点为,但金粉熔点降低到,金粉熔点降低到,因而烧制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纳米陶瓷的烧制温度大大低于原来的陶瓷。
    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设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
    记得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它一共用了个电子管,总质量吨,占地面积约,可是这个庞然大物,它在内只能完成次运算。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学、信息存储技术、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的计算机小巧玲珑,可以摆在一张电脑桌上,它的质量只有老祖宗的万分之一,但运算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如果采用纳米技术来构筑电子计算机的器件,那么这种未来的计算机将是一种“分子计算机”,其袖珍的程度又远非今天的计算机可比,而且在节约材料和能源上也将给社会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纳米材料级存储器芯片已投入生产。计算机在普遍采用纳米材料后,可以缩小成为“掌上电脑”。
    (1)_________m。
    (2)纳米级金属颗粒的熔点同种金属的熔点。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图所示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字母)。
    (4)写出纳米材料的应用_________(一种即可)。
    7.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甲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
    8.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单位是m/s.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故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_________.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8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v=_________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m/s2.
    9.“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甲的速度是_________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_________(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_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_________m;
    (4)经过5s,甲车与丙车之间发生的距离为_________m。
    11.科学重器——原子钟
    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影随形。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
    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秒”重新定义为铯133原子辐射电磁波荡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时空的标尺。
    虽然制定了统一的时间测量标准,但若各地时间不能同步,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比如,若电网调节时间不同步,可能会烧坏电机;金融市场时间不同步,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有一个时间基准,用于实现时间的同步。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原子钟堪称“导航卫星的心脏”,使我国在导航精准度方面达到厘米级,处于全球领先水准。计时工具的演变,展现了人类“时间文化”的进程更彰显出人类精益求精、不探索、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体相比较,最适合提供计时基准的是_________(选填下面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悬挂在细线上摆动的小球
    B.沿直线匀速运动的汽车
    C.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
    分析说明你进行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 )
    (2)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 )
    (3)我国的北斗导航精准度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准,请列举两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北斗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 ( )
    12.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8的含义:_________; 40的含义:_________;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_________?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人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个时间范围_________。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14.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kHz到_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__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_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
    15.如图甲为高速路上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_________Hz,超声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选填“可以”或“不能”);
    (2)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与时间s—t图象如图乙所示,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km/h;
    (3)如图甲所示,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1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
    (4)如图丙所示,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s,图中每1小格的时间为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m/s(保留1位小数点)。
    16.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_______(选填“快”或“慢”),频率较大的为_________区,图中低音区为_________区,高音区为_________区。
    (3)演奏时,声音通过_________传入人们耳中,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_________辨别的。
    17.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电话,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它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如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 、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 = λf。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对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当温度为22℃时,空气中声速为334.8m/s,水中声速为1440m/s,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___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的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 ( )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频率增大,波速变大 B.频率不变,波速变小
    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1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Hz的声音,人耳通常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_。
    (3)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_________。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4)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10-6s,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900m/s,不计SenseID系统的大小)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_________(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
    (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 ( )
    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
    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
    (3)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如图丙),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是 ( )
    A.P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D.P与M相遇
    (4)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_________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5)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丁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 ( )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声呐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有限。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声呐系统是超声波应用的一种,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
    (4)假设开始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此时信号频率不变,此时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m(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且传播速度不变)。接下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此时潜艇B在向潜艇A_________(选填“靠拢”或“远离”),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请问声波频率变低1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_________m。
    21.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____;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___(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填序号即可)。
    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22.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实验通过乒乓球的现象来探究声音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过2.4s接受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
    23.在物理活动中,小华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他与活动小组的其他同学估测一根空直铁管的长度,小组中的小亮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的小华同学测得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时间为2.8s。(测量时的气温为20℃)求:
    (1)由表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2)直铁管的长度;( )
    (3)若直铁管中装满水,且水温为20℃,敲击声在水中传播的时间。( )
    24.请你利用《声的世界》中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回答: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在图甲音叉的右边再放一个音叉,如图乙所示,当用锤敲击音叉时,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_________;
    (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填“高”或“低”);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逐渐变大的力分别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越来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_________有关。
    25.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振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
    (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h.(保留整数)
    (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
    (3)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
    26.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熔点是_________℃;
    (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__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27.如图所示,电冰箱工作时,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迅速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___热量,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侧的冷凝器,在此冷凝剂(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_________热量,使冰箱外侧温度升高。液态的制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1)冰箱中的“制冷剂”应具有沸点_________(“低”或“高”)的物理性质;
    (2)冷冻室中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冰箱的自动除霜功能实际上就是通过化霜系统加热使霜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除霜所形成的水,由箱内经引水管流至冰箱底部蓄水盒中,自动蒸发。
    28.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的工作物质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制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
    (1)致冷设备主要由冷凝器、_________和压气机三部分组成。
    (2)在致冷设备中,“工作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
    A.熔点低 B.沸点低 C.熔点高 D.沸点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冷凝器中的氨是用降温的方法液化的
    B.液体汽化时有致冷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
    C.蒸发器里发生的是放热变化
    D.流入冷凝器的水温高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
    (4)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水的凝固点。
    (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生活中的物态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的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盖上锅盖,加热锅里的水。几分钟后就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打开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
    (1)“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_(选填“热锅”或“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2)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小冰粒”的形成是水洗后蔬菜上的小水珠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小冰粒”的消失是因为小冰粒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了小水珠;
    (3)下列事例中,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_________
    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30.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各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倒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________m;
    (2)如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图中________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_____。
    31.物理实践活动中,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只温度计,通过实验发现此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并不准确,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的关系图像。
    (1)分析图像信息,请推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T=_________;
    (2)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若将此温度计放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 )
    (3)若用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则教室实际气温有多高?( )
    32.海浩与海雾
    2022年1月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15℃左右。受冷空气影响,岛城前海云雾升腾,宛若仙境。大海突然“开了锅”,一时间青岛出现“海浩”的视频便在全国微信圈传开。网查,所谓“海浩”现象是在极寒天气中才会出现的一种奇观。当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呈现出“白茫茫云雾”的现象,形成了“浩气”。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已有文献资料表明:过冷的水蒸气在有凝结核的情况下,-30℃以下可以凝结成冰雾,-10℃以上凝结的都是水雾,-30℃至-10℃之间凝结的冰水混合雾。因此中国海洋大学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认为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
    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认为,此次出现的大气现象应当是海面的水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此次现象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描述的真正的“海浩”现象时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平流蒸发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员在播报新闻时,说“1月7日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负15度左右”,小明认为播报员对气温的播报有误,正确的说法应为“1月7日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_________左右”;
    (3)如图所示,物理课上老师曾带领同学们用小瓶、橡皮塞、细玻璃管、有颜色的水自制温度计。2022年1月7日小明想要用这个自制温度计粗略测量一下室外的温度,没有成功。请你说一下他测量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33.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象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数据绘制成图象,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倒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如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如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图象,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________m.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选择如图中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4.小红发现生活中用到很多特殊“反光镜”,这些“反光镜”引起小红浓厚的兴趣,她仔细观察,并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请你帮助小红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小红看到“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如图所示,小红发现它是一个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_________(选填“扩大”或“缩小”)视野的作用。
    (2)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西藏旅行时,看到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所示,小红很好奇,于是她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依据反射和入射情况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图,可见凹面镜可以使光线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_________(选填“a”、“b”或“c”)点。
    (3)小红骑自行车放学时,发现自行车尾灯的“反光镜”利用了相互垂直的镜面组合。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可以引起汽车司机的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丙、丁所示。
    请完成图戊中的光路图。_________
    自行车尾灯采用相互垂直的镜面组合,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
    3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某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为汽车研制了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________(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声学中原理相同的仪器叫_________;改变按压汽车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2)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_________(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_________(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3)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
    (4)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___度,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显示器的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透明度为100%时,车内光照度为_________Lx。
    3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研究表明,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物理学规定:发生折射时,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空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所以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不同,我们把折射率较小的称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称为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例如,空气、水和玻璃三种介质相比较,水对空气来说是光密介质,对玻璃来说则是光疏介质。当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如图1),如果入射角不断增大,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这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从水射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8˚,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临界角为42˚。
    (1)光在空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_________ 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光从水射向空气时,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气泡时,一分部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_________消失,入射光几乎全变为_________的缘故;
    (3)一个由玻璃构成的三棱镜,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光的光路图_________。
    3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红外测温仪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辐射能量探测仪,如图甲为某手持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工作时,会探测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并将红外能量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最后将电信号转变为被测物体的温度值。红外测温仪具有测温范围大、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能量,物体辐射红外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辐射的红外波长有关,其关系如图乙所示。红外测温仪测量物体温度时,测温仪除了会接收到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还会接收到物体表面反射的红外能量,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物体温度时,红外测温仪通常会探测物体辐射的最佳红外波长,以便接受到更多的红外能量,提高测量的精度。
    (1)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红外能量越_________(大/小);
    (2)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探测_________(选填“温枪”或“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
    (3)物体的温度一定时,物体辐射能量的大小与波长的关系是_________;
    A.波长越长,辐射的能量越大
    B.波长越长,辐射的能量越小
    C.随着波长的增加,辐射能量减小
    D.随着波长的增加,辐射能量先增大后减小
    (4)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时,红外测温仪应探测波长_________(较长/较短)的红外波。
    38.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3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
    (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_________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
    3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牛顿发现,颜色不是物体固有的特性,而是光经过物体表面吸收和反射之后,我们看到反射的光。比如,红色不是苹果本身带有的,而是苹果表面将其它颜色的光吸收,反射的光的颜色被我们的眼睛所接收,大脑识别是红色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反射,也可能被散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障碍物会将光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散射出去的能量占多大比例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少,而穿过的能量多,可以传到越远的地方,因此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的信号,可以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雾灯,也是这个道理。太阳光中蓝光被微小生埃散射要比红光强十倍以上,因此天空呈浅蓝色,是大气散射太阳光的结果。
    (1)红光波长在630nm至780nm之间,630nm= _________m,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 m/s。
    (2)如图所示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光的色散实质是属于光的_________现象。
    (3)雾天行车,要开黄色雾灯的道理是黄色光的波长_________(选填“较长”或“较短”),穿过的能量(选填“较多”或“较少”),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
    4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是某餐厅墙上的图片,在图片对面墙上的平面镜中可观察到的字母是_________;
    (2)如图乙中的图(a)所示,物体AB和平面镜MN都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cm。现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cm,如图(b)所示,则AB的像水平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平移_________cm;
    (3)若在图(a)的基础上,保持AB不动,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如图(c)所示,则关于物体AB中的点A的像A´,其运动轨迹为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像A´到N点的距离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1.如图小龙站在平静的泳池边上,他看到了泳池对面小华举起的旗子顶端点的像,
    ①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出小龙看到的光路;( )
    ②小龙看到的像点是点的_________像(选项“实”或“虚”)。
    42.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_
    4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般手电筒都有一个俗称灯窝的东西,灯窝相当于一面凹面镜,它有聚光焦点。当光源在焦点上时,光就会被强烈地反射出来,近似地形成平行光,这样手电筒的光就能照亮较远的地方,避免发散的光照到远处时就很快地变暗。然而,钢笔型电筒、打火机电筒等微型电筒并没有灯窝,它们发出来的光也能近似平行射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要从微型电筒的电珠分析入手,微型电筒使用的电珠和普通的电珠不同,它顶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恰好是一个凸透镜,能起聚光作用,所以不用灯窝也能使电珠发出的光近似于平行地射出。
    (1)一般手电筒得到近似的平行光,是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利用凹面镜的“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凹面镜_________后平行射出”这一性质制成的。
    (2)微型手电筒得到近似的平行光,是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上,利用凸透镜的“从_________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_________后平行射出”这一性质制成的。
    (3)如下图中虚线范围的光变成实线范围的光这种电珠的灯丝应放在凸透镜的 ( )

    A.一倍焦距内 B.一至二倍焦距内 C.二倍焦距外 D.都可以
    44.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_________变大;
    (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_cm处最为合适;
    (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45.小东同学通过调查,得到如下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一些信息:
    (a)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晶状体太厚或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或太弱时,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在前后方向偏离视网膜,导致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产生.
    (b)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当焦距单位为m时,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即可.
    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1)人的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_镜.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____(填“前”或“后”),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矫正措施:近视者应该佩带_________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对光线的_________作用,使图像聚焦在人眼的_________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
    (3)现有一度数为200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_________m.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72
    12
    20
    108
    18
    44
    144
    24
    74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空气
    0
    331

    20
    1500
    空气
    15
    340
    松木
    20
    3320
    空气
    20
    343

    20
    5100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
    80
    72
    64
    59
    55
    51
    47
    46
    45
    参考答案
    专题13综合专训45题
    1. 68
    【解析】[1]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
    所以超声波从传感器到汽车的时间为
    所以汽车与传感器的距离为
    [2]根据乙图路程--时间的坐标图像可以发现,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所以得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2.4 0.8 V0t+at2
    【解析】(1)(2)由题意知: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时间t=5s后的速度变为vt=6m/s,则速度变化量△v=vt-v0=6m/s-2m/s=4m/s;物体的加速度a=△v /t=4m/s÷5s=0.8m/s2.
    (3)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若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则a=△v /t.
    (4)由a=(vt-v0)/t得vt=v0+at,由题意知:s=(vt+v0)t/2=(v0+at+v0)t/2=(2v0+at)t/2.
    3. C、D 40 0.6 原行驶速度
    【解析】(1)[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则如果在v- t图像中,速度v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图像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果是s - t图像,则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关系,图像应该是正比例函数图像,故CD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2)[2][3]由表数据可知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速度为144km/h时,反应距离为s1=24m,由可知反应时间为
    (3)[4]由表格数据可知,原行驶速度越大,汽车制动距离越大,由此可见,原行驶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4)[5]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因此汽车运动的v﹣t大致图像如下图所示:
    4.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h 运动相对 0.6h 没有超速
    【解析】解:(1)[1][2][3]图甲中数字“100”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h;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有位置的变化,因此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4]由图可知从交通标志牌所处的位置到周口市的路程为s=60km,允许行驶的最大v=100km/h,由可知从交通标志牌所处的位置到周口市最少需要的时间为
    (3)[5]已知监测点A、B相距的距离为s′=16km,由图乙可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为
    t′=10∶43-10∶31=12min=0.2h
    则小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为
    因此小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这一区间路段没有超速。
    答:(1)图甲中数字“100”表示的意义是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h;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从交通标志牌所处的位置到周口市最少需要0.6h时间;
    (3)通过计算说明小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这一区间路段没有超速。
    5.沿直线② 42m 1.2m/s 720m
    【解析】(1)[1][2]如果走曲线,则不易用皮卷尺测出通过的距离;如果只测量一步的距离作为步距,则误差较大,为减小测出的步距误差,可测量出走多步的距离,再除以步数。故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用皮卷尺测出沿直线步行10步或多步的距离,除以步数,测出的步距误差较小。
    (2)[3]小冰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6m,她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70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
    [4]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她的步行速度是
    (3)[5]小冰按照上述的速度,从家到学校用10min,根据速度公式,则小冰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6.1.4×10-8低于 c 纳米防水布制雨衣
    【解析】(1)[1]1纳米等于10-9米,故
    14nm=1.4×10-8m
    (2)[2]由题意知,纳米材料的熔点会随超细粉直径的减小而降低。例如金的熔点为,但金粉熔点降低到,故纳米级金属颗粒的熔点低于同种金属的熔点。
    (3)[3] 纳米级微粉烧制成的陶瓷不但强度高,并且有良好的韧性。而同条件下c曲线的磨损程度最小,故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c。
    (4)[4] 纳米材料的应用例如:纳米防水布制雨衣。
    7.静止乙 3m/s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解析】分析丙车图象可以知道,在AB段随着时间的增加,丙车的路程一直保持在20m不变,说明丙车在这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止;
    从三个图象中可以看出,当时间t=5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10m,乙通过的路程为15m,丙通过的路程为10m说明在5s的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最长,则乙运动最快;乙的速度为:
    【点睛】图中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当物体运动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会逐渐增大;当物体静止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保持不变;分别从三个图象上找出时间为5s时对应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8.△v/t 6 1.2
    【解析】试题分析:比值定义法是物理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可以利用速度的变化值除以时间,即.根据题意,速度从2m/s变为8m/s,速度增大了6m/s,代入上述公式可得,加速度.
    考点:比值定义法的应用
    9.(1)不会被判为超速;(2)轿车超速;(3)只要标语能起到提醒作用即可.比如: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
    【解析】解:(1)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的速度分别为vA =100km/h,vB=110km/h.因为vA=100 km/h<120 km/h, vB=110 km/h<120 km/h,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2)由题,sAB=30km,tAB =10:43-10:31=12min=.
    由可得,这辆轿车通过区间AB的平均速度,
    该轿车超速.
    (3)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只要标语能起到提醒作用即可.比如: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
    10. 4 西乙 10 0
    【解析】(1)[1]左边图象是s - 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车的速度是
    (2)[2]右边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大小6m/s,丙的速度大小为4m/s,已知乙丙同时、同地向东运动,由于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所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向西运动。
    (3)[3][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v甲= 4m/s、v乙= 6m/s、v丙= 4m/s,由s=vt可得经过5s后,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20m、s乙=30m、s丙=20m,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10m。
    (4)[5]经过5s,甲车与丙车之间发生的距离为0m。
    11. A 见解析见解析见解析
    【解析】(1)[1][2]计时方法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为基准的,A小球做的是来回周期性的摆动,B、C没有做周期性运动下列物体相比较,所以最适合提供计时基准的是A。
    (2)[3]原子钟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依据的是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
    (3)[4]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汽车导航、判定汽车行驶在哪个车道;可以实现送货的无人机精准地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可以给安装了芯片的共享单车设定电子区域;可以实现位置定位等。
    12.见解析见解析 36km/h 11∶30~13:00
    【解析】(1)[1][2]由图可知,标志牌到南阳的路程是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3]行驶时间
    t=30min=0.5h
    车速应为
    (3)[4]最慢走完所用时间
    最快走完所用时间
    现在时间是上午10∶00所以小明告诉他爸爸的那段时间是11∶30~13∶00。
    13.不能反射能力强 68 51 60
    【解析】(1)[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根据文中,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3]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3)[4][5]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因此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跑车遇第一次信号,到测速仪接到信号,时间是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3s,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因此跑车再走0.4s,才发出第二次信号,到跑车与第二次信号相遇,时间要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15s,因此跑车二次与信号相遇的间隔时间为
    跑车速度为
    14. 10 20 7500m 8700m 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2)先算出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两者的距离;首先算出1分钟内潜艇B通过的距离,根据声波频率的变化分析出潜艇AB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解析】(1)[1][2]人耳能听到20Hz到20000Hz,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即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kHz到20kHz之间的声音。
    (2)①[3]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
    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②[4]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
    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3)[5][6]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点睛】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
    15. 20000 不能 108 170 0.1 17.9
    【解析】(1)[1][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在甲图中,汽车运动3s时,通过路程为90m,则汽车运动的速度
    (3)[4]根据公式可得,超声波1s内传播的距离
    s=vt=340m/s×1s=340m
    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4)[5][6]P1、P2之间有30个小格,时间长为3s,则图中每1小格的时间为
    P1、n1之间间隔的刻度值为1.2s,所以对应的时间为1.2s;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0.9s,所以对应的这两点之间对应的时间为0.9s;P1、n1之间的时间为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后遇到行进的汽车又回来所用的时间,所以超声波传播到汽车所用的时间t1为0.6秒,由此可以求出汽车在接收到P1的信号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距离
    s1=vt1=340m/s×0.6s=204m
    同理可求出汽车在接收P2信号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s2=vt2=340m/s×0.45s=153m
    由此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s=s1-s2=204m-153m=51m
    汽车运行s所用的时间
    t=3s-0.6s+0.45s=2.85s
    则汽车的行驶速度
    16.响度慢ACA空气音色
    【解析】(1)[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发生变化的是响度。
    (2)[2]口琴在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3][4][5]由图知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频率较大的为A区,振动频率较小的为C区;故C区发出的音调最低,为低音区;A区发出的音调最高,为高音区。
    (3)[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演奏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中。
    [7]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人能听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音色辨别的。
    17.空气 A A C
    【解析】(1)[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空气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2]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然后能听到更清晰的声音,这与“传声筒”原理是相同的,选项A符合题意;
    B.水杯琴表明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与“传声筒”原理是不同的,B项不合题意;
    C.天坛回音壁,是指回声,利用了声音的反射,与“传声筒”原理是不同的,C项不合题意;
    D.超声波医学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与“传声筒”原理是不同的,D项不合题意;
    (3)[3]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说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正确;
    B.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当温度为22℃时,空气中声速为334.8m/s,水中声速为1440m/s,钢铁中声速为5000m/s,所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是340m/s,B错误;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但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错误;
    D.电磁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速度非常快,根本探测不了多远。相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能接近1500米每秒,而且传播距离比电磁波更远。因此,潜艇为了提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放弃雷达,选择声呐。D错误;
    (4)[4]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声速变大,但是频率是不变的,根据可知,波长是变大的,故选C。
    18. 20000Hz 不能较强的穿透能力 A 3.6 A
    【解析】(1)[1][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波,人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听不到超声波。
    (2)[3]由文章可得,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4]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定位。
    (4)[5]距离为
    (5)[6]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所以选A。
    19.左右 A B 小于 C
    【解析】(1)[1]图甲中,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会引起两侧空气的疏密相间的变化,因此,音叉两侧的空气也会左右振动。
    (2)[2]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一会儿变密,一会儿变疏,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故音叉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疏密相间的,故只有A说法正确,故选A。
    (3)[3]由题干中的表述可知,“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对照选项可知
    A.P与Q相遇属于两列声波的“密部”相遇,故A不符合题意;
    B.P与N相遇符合“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相遇”,消声效果会明显,故B符合题意;
    C.M与N相遇属于两列声波的“疏部”相遇,故C不符合题意;
    D.P与M相遇属于自身的“密部”与“疏部”相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4]由上述“消声”原理可知,声音从A处传来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因此,A处声音的响度大于B处声音的响度。
    (5)[5] ABD.对照图象可知,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B响度为40dB,频率为200Hz,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所示的声音,在消声后所对应的坐标位置都不在图象中达标的阴影范围之内,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的声音在消声后所对应的坐标位置在图象中达标的阴影范围之内,因此消声达标,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0. 20Hz-20000Hz 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7500 远离 8700
    【解析】(1)[1]由材料可知,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2)[2]由于超声波具有能量,所以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
    (3)[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4)[4]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s=vt=1500m/s×10s=15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s1==7500m;
    [5]由材料可知,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潜艇A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此时潜艇B远离潜艇A;
    [6]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
    sB=vBt=20m/s×60s=1200m,
    潜艇B与潜艇A之间的距离
    s2=s1+sB=7500m+1200m=8700m。
    21.超声波 A 是海水 CBAD
    【解析】(1)[1]由于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故其所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2)[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
    (3)[3]“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故这些声音对于鲸鱼来说是噪声。
    (4)[4]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海水能传播声音。
    (5)[5]根据原文的描述,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试验,后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故正确的次序是CBAD。
    22.物体的振动响度转换法空气可以传递声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会 1800
    【解析】(1)[1]由图甲知道,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越大,即响度越大。
    [3]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的跳动说明音叉的振动,采用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
    (2)[4]由于空气可以传递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3)[5]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仍然会振动,所以会弹起,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乙实验乒乓球不会弹起。
    (4)[6]根据题意知道,经过4s后收到回波,所以,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由知道,海底的深度为
    s=vt=1500m/s×1.2s=1800m
    23.种类温度 1030m 0.7s
    【解析】(1)[1][2]由左边三栏数据知,在不同温度的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由右边三栏数据知,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可见,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3]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传播路程相同时,由可知声音在铁中传播的时间少;由此可得
    t空气-t铁=2.8s
    设直铁管的长度为s,则

    解得直铁管的长度
    s=1030m
    (3)[4]由表格数据知,声音在20℃水中的传播速度
    v水=1500m/s
    声在水中传播时间
    2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塑料球被弹开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将轻微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低大振幅
    【解析】(1)[1]用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塑料球被弹起,是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3]如图乙所示,敲击一个音叉时,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还能观察到另一个音叉将塑料球弹开了,原因是被敲击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将能量传递给未被敲击的音叉,引起其振动,从而将塑料球弹开,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4]音叉在发声时的振动是很轻微的,直接用人眼比较难观察,而与振动音叉接触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较大,便于观察,所以小球的作用是:将轻微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5]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不同,且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这是因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就越慢,音调就越低。
    [6][7]用逐渐变大的力拨动伸出长度相同的钢尺,可听到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因为拨动伸出相同长度的钢尺,用力越大,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25. 98 小能量用脚踩踏大地
    【解析】(1)[1]次声波绕地球三圈走过的路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
    (2)[2]由材料“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可知,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小;
    (3)[3]由材料可以知道,次声波武器可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这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能量;
    (4)[4]由材料可以知道大象用脚踩踏大地可发出次声波,这次声波能传播的距离较远,可以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而吼叫的声音相对来说传不了多远.
    26.48 ③温度吸收
    【解析】(1)[1]由图乙知,该物质的熔点为48℃。
    (2)[2]①可以增加海波的质量,可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增加水的质量,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上升得较缓,从而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只能使加热的时间延长,不能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故③符合题意;
    ④撤去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可以减少水吸收的热量,从而使的温度上升得较缓,可以延长海波的熔化时间,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③。
    (3)[3][4]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27.汽化吸收液化放出低凝华熔化
    【解析】[1][2][3][4]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迅速汽化,汽化时要从冰箱内吸收热量,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侧的冷凝器,在此冷凝剂液化,液化时放出热量。
    (1)[5]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
    (2)[6]冷冻室中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7]冰箱的自动除霜功能实际上就是通过化霜系统加热使霜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28.蒸发器 B B低于增大散热面积
    【解析】(1)[1]由题干可知,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
    (2)[2]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
    (3)[3]A.由题文“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可知,冷凝器中的氨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故A错误;
    B.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具有致冷的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故B正确;
    C.由题文“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可知,汽化时需吸热,则在蒸发器里发生的是吸热变化,故C错误;
    D.由题文“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可知,流入的冷水在冷凝器内吸收了热量,因此流出的水温会升高。即流入冷凝器的水温低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故D错误。
    故选B。
    (4)[4]水凝固成冰需要温度降到凝固点,还需要放热。而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温度差,因此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则食盐水的凝固点必须低于水的凝固点。
    (5)[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弯曲的形状,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热量的传递。
    29.热锅液化凝固熔化 C
    【解析】(1)[1][2]揭开锅盖时,热锅内的水蒸气与外界空气接触遇冷液化变成液态的小水滴飘在空中就是看到的“白气”。
    (2)[3]小水珠变成小冰粒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
    [4]小冰粒变成小水珠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3)[5]A.冰冻食品温度低于0,使食品不易腐烂变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利用了熔化和凝固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是为了防止水凝固结冰体积变大将水箱胀破,故C符合题意;
    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利用了冰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 10 乙
    【解析】(1)[1]由图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当路程s=1m时,时间t=1s,则小宇的速度为
    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
    (2)①[2]由表格数据知温度的最高温度为80℃,最低温度为45℃,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纵坐标需要从低于最低温度的40℃开始即可,故图乙更合理。
    ②[3]由表格数据知第20min时的温度为55℃,描出该点,连接图像,如下图所示:
    31. 0.9t+5℃ 0 5℃ 20℃
    【解析】(1)[1]分析图像信息可知,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是一次函数的关系,设T与t之间的关系为
    由图可知,图像经过点、,把数据代入关系式中有
    联立解得,,即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
    (2)[2][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
    (3)[4]将23℃代入
    可得
    所以t=20℃。
    32.凝华液化负15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见解析见解析
    【解析】(1)[1]由材料可知,“海浩”现象是水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3]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应为“1月7日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零下15摄氏度左右”。
    (3)[4]失败原因:水的凝固点为0℃,外界气温低于0℃,水结冰无法粗略测温。
    [5]改进建议:将液体更换为酒精。
    33. 10 乙
    【解析】(1)由图1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路程为5m时,时间为5s,
    所以小宇的速度为:;
    小宇步行10s经过的路程为:

    (2)①由表格数据知温度的最高温度为80℃,最低温度为45℃;
    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纵坐标需要从低于最低温度的40℃开始即可,故图2的乙更合理;
    ②由表格数据知第20min时的温度为55℃,描出该点;
    根据文中描述的连接图像的方法,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温度最高和最低点,且经过20min时的温度点,得到图象,如图所示:
    点睛: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所以图像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和显示物理规律的方法,很多的物理题中都有图像,要多练习,能从图像熟练获得我们解题所需的有用信息.
    34.扩大会聚光可按原来方向返回到汽车司机眼睛
    【解析】(1)[1]街头路口的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更广的地方,说明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的作用,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增大司机的观察范围,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2][3]由图可知,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在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焦点位置,即应放在图乙中的点。
    (3)①[4]先画出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同理,再画出经过第二块镜面时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②[5]由图可知,自行车尾灯采用相互垂直的镜面组合能够把车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都朝着相反方向反射回去,从而引起司机的注意,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35.超声呐响度黑紫内 45 靠近增强 60
    【解析】(1)[1][2]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超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声学中原理相同的仪器叫声呐。
    [3]改变按压汽车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响度。
    (2)[4]黑色能够减少光的反射,吸收所有的光。
    [5]过量的紫外线会对身体皮肤造成伤害。
    (3)[6]车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汽车挡风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4)[7][8]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物体与像相互垂直,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想要使成像向下运动,物体应靠近挡风玻璃。
    [9]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应增强车内显示器的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10]由题意可知,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图丙图像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可知
    即该车内光照强度为60Lx。
    36.大于大于会折射光反射光(线)
    【解析】(1)[1][2]光在空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由材料内容可知折射率为,而c大于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
    (2)[3]由材料内容可知,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而水对于空气来说是光密介质,故光从水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4][5]发生全反射时,折射光线消失,入射光线全部转变为反射光线,因此更明亮。
    (3)[6]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光线不发生偏折,光线到达斜面时,入射角为45°,大于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临界角42°,故发生全反射,反射角为45°,故垂直射向三棱镜的下面不发生偏折,沿直线射出,如图所示:
    37.大人体 D 较短
    【解析】(1)[1]由图乙可知,波长相同时,温度越高,所对应的纵坐标越大,即红外能量越大。
    (2)[2]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准确地测定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而不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3)[3]根据图乙的图像可知,随着波长的增加,辐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4]由图乙可知,测量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波长越短,所以,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时,红外测温仪应探测波长较短的红外波。
    38. 4 5cm
    【解析】解:(1)[1]由题意可知,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则入射角也为45°,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30cm,下移的次数是
    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4次。
    (2)[2]由上述解析可知,光线下移了3.17次,下移到第3次时,离地面的高度
    第4次反射时,反射角为45°,第4次反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则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为5cm。
    答:(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4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为5cm。
    39.(6.3 × 10-7 3 × 108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色光)折射较长较多
    【解析】(1)[1]因为1nm=10−9m,所以
    630nm=630×10−9m=6.3×10−7m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0×108m/s。
    (2)[3]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4]各种色光经过三棱镜时,因为偏折程度不同,所以出现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
    (3)[5][6]雾灯最好用黄色的光,因为黄光波长较长不容易散射,这样才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穿过的能量较多,才能让更远的人看到,所以雾灯采用黄光。
    40.左 20 曲线不变
    【解析】(1)[1]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平面镜中的像与物左右颠倒,故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字母是左右颠倒的,如下图所示:
    (2)[2][3]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cm,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AB的像与MN的距离也为20cm,则AB的像与AB的距离为40cm;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cm,则AB与MN的距离为30cm,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此时AB的像与MN的距离也为30cm,则此时AB的像与AB的距离为60cm;所以AB的像将向左平移20cm。
    (3)[4]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则A点距离平面镜的距离随旋转而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故A´点运动轨迹是曲线。
    [5]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A到N点的距离不变,所以A´到N点的距离也不变。
    41.虚
    【解析】[1] [2]如图水平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正立、等大、虚像,所以P点的像为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旗子顶端P反射的光线经过水平面反射后进入了小龙的眼睛,小龙看到了P在水平面中的虚像,先做出点P关于水平面的对称点P′,然后连接P′和小龙的眼睛,连线与水平面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PO即为入射光线,O和小龙的眼睛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并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42. 41.8° 反射光不会
    【解析】(1)由题意可知,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故临界角为41.8°;
    (2)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几乎全部变成了反射光;
    (3)由于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是小于入射角的,所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4)光路图如上图所示.
    43.反射焦点焦点折射 A
    【分析】(1)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
    (2)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灯泡尖端很厚、呈半圆形的玻璃是凸透镜,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线。
    (3)点光源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对于同一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是相同的。
    当点光源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
    当点光源在凸透镜的二倍焦点上,点光源在凸透镜的二倍焦点上成清晰的像。
    当点光源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点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介于平行和会聚在二倍焦距之间。
    当点光源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点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光路比平行光要宽。
    【解析】(1)[1]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
    (2)[2][3][4]灯泡尖端很厚、呈半圆形的玻璃是凸透镜,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线。
    (3)[5]A。当灯丝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灯丝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比原来的光路变窄,但是光路比平行光路要宽。故A符合题意;
    B.当灯丝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灯丝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比原来的光路变窄,点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介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
    C.二倍焦距外灯丝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比原来的光路变窄,点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介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A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现象,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
    44.视角 12.5 后变小
    【解析】(1)[1]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它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我们就感觉到物体大,物体离眼睛越远视角越小,就感觉到物体小。
    (2)[2]正常人眼睛看物体最清晰、最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即为明视距离为25厘米,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如能清晰看到镜中的像,就必须人到像的距离为25厘米,那么人到镜的距离为人到像距离的一半,即为12.5厘米。
    (3)[3][4]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处的物体,就应该增大晶状体的会聚功能,即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小。
    45.透前凸凹视网膜 0.5
    【解析】(1)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之前,原因是晶状体过厚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近视者应该佩带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 (3)透镜焦度φ===2m−1凸透镜的焦距为:f==0.5m。
    相关试卷

    专题12 计算推导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专题12 计算推导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共29页。

    专题11 作图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专题11 作图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共32页。

    专题10 实验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专题10 实验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共47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