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01
    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考察,探究
    D.泣下沾襟 泣:泪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仓皇东出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函梁君臣之首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告以成功
    C.世言晋王 之将终也 抑本其成败 之迹
    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和猪叫“太牢”,羊叫“少牢”。
    B.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C.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话是“ , ”。
    (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 !”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 ?”
    (4)《五代史伶官传序》深度反思得失成败的规律的三句话是“ ?
    ,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节选自欧阳修《朋党论》,有删改)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B.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C.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D.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古代泛指有道德的人,常与“小人”对举,文中的君子与《论语》“君子喻于义”中的“君子”意思相同。
    B.“以同道为朋”中的“道”与成语“志同道合”中的“道”意思一样,都指“志趣”。
    C.太庙是天子的祖庙,最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经皇帝批准也可被供奉在太庙。
    D.《书》即《尚书》,儒家四书之一。“尚”即“上”,《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先划清君子和小人的界限,紧接着剖析“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的道理,最后指出朋党与兴亡的关系。
    B.乙文通过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先盛赞其成功,继而感叹他的迅速衰败,从而强调成败得失皆由人事的道理。
    C.选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对比论证,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同时也使事理在正反两面的对比中显得更加明白清楚
    D.选文均借前朝旧事劝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2)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12.历史总能给人以启迪,请简要概括两则选文在国家治理方面给予后人的启示。






    课时把关练
    参考答案
    11 五代史伶官传序
    1.B(“恨”,怨恨,仇恨。)
    2.D(A项,古义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指“干某项事业”;B项,古义指“人的作为”,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C项,古义指“……的原因”,今义为“连词,表因果关系”。 )
    3.C(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函”,名词,本义是木匣子,这里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4.B(A项,祈使语气,一定;商量语气,还是。B项,介词,把。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助词,的。D项,表顺承;表转折。)
    5.D(A、B、C三项均为被动句,D项不是。)
    6.A(古人又把牛叫“太牢”。)
    7.(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8.B(“暂……者”,是判断句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见利而争先”与“利尽而交疏”句式相同,句意相关,由“或”连接,应在“或”前断开,排除D。)
    9.D(D.“儒家四书之一”错误,《尚书》为儒家“五经”之一,“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0.C(C.“选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选文甲并未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
    11.(1)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2)用绳索捆绑着燕国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太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位前。[(1)“用”,凭借,因此;“兴”,兴盛;“厌”,满足。(2)“组”,绳索;“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句,用绳索捆绑着燕国父子;“函”,用匣子装。]
    12.①要能分辨君子与小人,使君子形成一个同心共济的整体;②要能博采众长充分发挥团队中君子的才能。③要有忧患意识,勤勉为政,不可耽于享乐。(结合君子“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可概括出,要能分辨君子与小人,使君子形成一个同心共济的整体。结合“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可概括出,要能博采众长充分发挥团队中君子的才能。结合庄宗李存勖兴国亡国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要有忧患意识,勤勉为政,不可耽于享乐。)
    参考译文:

    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我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喜爱的,是财利荣实禄;所贪图的,是货物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援引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着赶在前头,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疏浅之时,(他们)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人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守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他们)用这些来修身养性,就能志趣一致而相互补益;用这些来服务于国家,就能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自始至终,一贯如此。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应当摈斥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得上是不结朋党了,然而纣王却因此亡国。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有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高洁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他们的国家都由此发生祸乱以致灭亡。再说互相称赞、谦让而不相互猜疑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都任用了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讽虞舜被这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骗,却称赞虞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可是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有道的人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这些使国家兴盛、衰亡、安定、动乱的史事,作君王的可以引为借鉴啊。

    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立他为王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我归顺了梁。这三个人是我到死还感到悔恨的事情。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愿!”庄宗领了箭,将其收藏在祖庙中。其后庄宗出兵的时候,便派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恭敬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凯旋时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
    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祖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位前,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骄气盛,可以说豪壮极了!等到仇人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人在夜里呼喊,作乱的人四方响应,他匆忙往东逃,还没见到乱贼,手下的士卒就溃散了,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哪里去,最后剩下的那些将领只落得截断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相报,大家的泪水浸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是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都出自人的原因吗?《尚书》上说:“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相关试卷

    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优秀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选择类,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