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1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2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3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4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5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6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7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知识构建,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真题研析·规律探寻,核心提炼·考向探究,大气受热过程,题型特训·命题预测,大气运动与降水,影响降水的因素,常见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
    1月份,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在地方时14:40左右,辽源的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在地方时13:40左右;7月份,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在地方时15:20左右,辽源的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在地方时14:10左右。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
    珲春位于日本海附近,受海洋影响强,升温速度慢,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明显滞后于正午
    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
    读图可知,1月偏离天数珲春为20.8天,辽源为14.4天,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
    辽源冬季各日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偏离天数较少,说明大气较稳定,多晴天;雨雪天气、温带气旋、冷锋过境影响下,气温不稳定,偏离的天数会增多
    (2022·辽宁卷)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文字信息:图1所示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图2示意四个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
    甲、乙气象站海拔1900米,丁气象站海拔1700米,丙气象站海拔低于1700米。分析平均气温变化曲线要看准图例。
    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高;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慢;夜间气温并非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4.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
    图示信息:图1显示丙气象站位于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谷中,且海拔较低
    必备知识:此地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盛行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冷空气密度大;山谷风的原理
    西北季风带来的冷空气在此处聚集,气温降低;夜晚,山坡上的冷空气下沉,在山谷聚集,气温下降
    5.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表现在丙气象站气温比丁气象站气温低
    等压线稀疏区,风力微弱,大气层结稳定,与与题意相符
    海拔越低,气温越低,出现逆温现象,气流下沉,大气层结稳定
    气旋大风区、等压线低值中心、气旋降水区都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与题意不符。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B.平原C.谷地D.丘陵
    冬季是降温、下沉气流盛行的时段,多晴朗天气,容易形成辐射逆温。夜晚时,谷地山风盛行,山风会导致谷地降温加剧,且谷地地形闭塞,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冷空气常集聚在底部,容易加强辐射逆温。
    山峰、丘陵受谷风和热量交换通畅的影响,难以形成辐射逆温(或会削弱辐射逆温)。与谷地相比,平原地区不易受到山风的影响,而且热量交换较通畅,形成辐射逆温的概率小,一般不会加强辐射逆温
    7.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辐射逆温是在降温过程中,地面强烈吸收近地面大气辐射热量造成的
    日出之前近地面热量损失大,是近地面气温最低的时候,容易形成辐射逆温。逆温出现时,大气稳定,往往对应的天气是风力微弱、对流弱、晴天或雾。同时,晴天大气逆辐射弱,有利于加剧地面辐射冷却降温,故D正确。
    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迷雾,大气逆辐射强,地面不易强烈辐射冷却,C错误。故选D。
    8.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D.热力对流强盛
    夏季,青藏高原地表获得大量太阳辐射,就像一个“加湿器”,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相同高度;冬季,青藏高原地表明显降温,就像一个“制冷器”,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相同高度,因此容易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且近地面气温低,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
    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故选B。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太阳辐射是根本热源。
    大气中云层越厚、湿度越大、大气污染越严重,大气的两个作用越强
    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影响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水陆热力性质、植被、冰雪等下垫面状况差异不仅直接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度
    全球变暖、气温日变化、烟雾喷水防霜冻、温室大棚、铺沙石增甜
    ①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地势高低: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强,白天地温高。天气状况:晴天白天气温高,光照强。日照时间:夏季白昼长,气温高。
    ②下垫面:反射率:反射率大,吸热少。(冰雪>裸地>草地>林地>湿地、水域)比热容:比热容大,吸热慢,白天气温低。(水域>砂石)
    ③大气保温作用天气状况:阴天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晴天晚上气温低。大气密度:海拔高,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大气成分:大气中含水汽、二氧化碳多,保温作用强,气温高。
    ①海洋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调节,沿海地区冬季比内陆地区气温高,夏季低,(年、日)温差小。寒、暖流流经: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③地形阻挡:阻挡暖空气——使气温降低。阻挡冷空气——使气温升高。
    ②冷空气影响:冷锋、寒潮过境,气温降低。
    ①全球性:全球气候变暖。②区域性:城市热岛效应。
    气温差异影响因素的判断
    北半球最冷月1月,海洋则是2月,北半球陆地最热月7月,海洋则是8月
    气温年较差:高纬>低纬;内陆>沿海;平原>高原;凹地>凸地;干旱区>湿润区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气温度(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气温日较差:高纬<低纬;内陆>沿海;平原<高原;凹地>凸地;晴天>云雨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分析气温差异成因的方法
    等温线弯曲与闭合成因分析
    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气温高低差异一般考虑洋流因素。
    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一陆南,七陆北
    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
    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高低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因素。某地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
    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也往往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
    对流层中随海拔升高气温上升的现象,形成“上暖下冷”/实际气温高原理论气温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中高纬地区黎明前最强。
    平流逆温: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空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大,气温下降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出现中纬沿海地区。
    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冷气团在下部,所以自下而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形成逆温。出现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
    地形逆温:由于夜晚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即地形逆温。出现在盆地谷地。
    早晨易出现多雾天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出行,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逆温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地形产生的逆温,谷地冷空气堆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山坡温度较高利于农作物生长
    考向1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的两个作用
    2021年8月,格陵兰岛冰盖最高点首次出现降雨而非降雪。当地时间2022年9月13日,瑞士航拍冰川3000度假村,拍到人们用毯子覆盖上个冬季的雪。下图为毯子覆盖积雪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格陵兰岛冰盖最高点8月出现降雨而非降雪密切相关的是( )A.大气成分改变B.地表蒸发加剧 C.暖流影响增强D.盛行西风影响
    【解析】1.格陵兰岛冰盖最高点8月首次出现降雨而非降雪说明当地气温明显上升,这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成分的改变有关,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多使得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进而使对流层内气温上升,雪花在降至地面的过程中融化,形成降雨,A正确。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2.人们用毯子覆盖积雪,主要影响了( )A.太阳辐射强度 B.积雪受热条件 C.下垫面的形态 D.地表反射率
    【解析】2.人们用毯子覆盖积雪,主要影响了积雪的受热条件,为积雪保冷提供了可能,减少了积雪的融化量,B正确;太阳辐射强度并不会因为人为干预而变化,排除A;用毯子覆盖积雪并没有改变下垫面的形态,C错误;结合景观图可知,人们覆盖的毯子与积雪的颜色接近,因此其对地表反射率的影响较小,排除D。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大致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表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部分省区年内地表净辐射量(单位:W*m-2)
    3.甲、乙、丙代表的区域最可能是( )A.河南黑龙江湖南 B.河南湖南黑龙江C.黑龙江河南湖南 D.黑龙江湖南河南
    【解析】3.从题干材料看,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一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根据1月份的地表净辐射,结合三省的地理纬度,可以判断甲、乙、丙依次为黑龙江、河南、湖南,故选C。
    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大致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表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部分省区年内地表净辐射量(单位:W*m-2)
    4.丙区域5、6月份地表净辐射量偏低的原因是( )A.天气B.地势C.植被D.海陆
    【解析】4.湖南省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期,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A正确,地势、海陆状况不随月份变化,排除BD。根据上题可知,丙为湖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随季节变化也比较小,排除C。故选A。
    考向2 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
    2021年1月6号,某天气系统过境,我国北方多地出现1966年以来的最低气温。下图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剖面与当日最低气温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当日北方多地出现极端低温的原因可能有( )①高压势力强 ②地面辐射冷却 ③锋面过境速度慢 ④水汽凝华成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当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系统是强冷锋,由于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迅速向东南方向移动,①正确;由于冷锋影响,冷空气迅速占领暖气团的位置,地面辐射冷却,造成低温,②正确;根据“北方多地出现196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可知,锋线两侧温差大,锋面移动速度快,冷锋过境的时间较短,③错误;水汽凝华成雪,会放热,不是出现极端低温的原因,④错误。故选A。
    6.北京市当日最低气温相对较高,与其成因相似的现象是( )A.云贵高原成为夏季避暑胜地B.天山北坡出现云杉林C.长江流域盛夏出现极端高温D.怒江河谷两岸多灌丛
    6.云贵高原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较高,气温低,与题意不符,A错误;天山北坡出现云杉林是由于北坡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为阴坡,气温低,形成湿润小气候,B错误;长江流域盛夏出现极端高温是由于受反气旋控制,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冷空气在山地迎风坡爬升,带来降温、大风天气,在背风坡下沉时,产生焚风效应,使背风坡气温略有升高,因此当日北京气温较高;怒江河谷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区,夏季无论是东南季风,还是西南季风,河谷两岸都属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明显,形成干热河谷,水分条件难以满足森林生长,多灌丛,D正确;故选D。
    (2023·福建卷)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A.锋面活跃 B.太阳辐射强 C.对流运动频繁 D.地形复杂
    降水强度大,彩虹出现范围小
    华南地区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纬度低,局部对流运动频繁
    彩虹出现在局部强降雨后,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
    在出现彩虹的方向,若形成降雨的云厚度和密度较高,则云底的亮度低,能够更好地反衬出彩虹。而在面对太阳的方向,需要有云的空隙,使得阳光能够透过云隙直射到对面天空的雨幕上。这就要求形成降雨的天气系统尺度不能太大,这种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多是容易出现在形成雷阵雨的对流性降水天气系统。所以,发生雷暴天气越多的地方,出现彩虹的概率则可能会越大。
    锋面雨出现范围较大,不是局部;再者,中纬度地区锋面最活跃。太阳辐射强和地形复杂不是彩虹形成的充分条件。
    2.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 )A.7:00~8:30 面朝太阳 B.10:00~11:30 面朝太阳C.13:00~14:30 背对太阳 D.16:00~17:30 背对太阳
    图中太阳高度>42°,由于折射和地球的形状,彩虹的最高点仰角<0,其含义是彩虹的最高点位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看不到彩虹,观察者看不到彩虹
    图中太阳高度<42°,在平坦地形中,太阳的角度越低、越接近地平线,彩虹的最高仰角越大,观察者可以见到更高、更大的彩虹,观察者能看到彩虹,在背向太阳的一侧
    由此可见,由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在一年内的每一天,假设形成彩虹的其他条件都成立,在平坦地平面上观察者能否看到彩虹还决定于太阳高度角是否小于42°。暑假某日13:00-14:30,武夷山太阳高度应远大于42°,不能形成彩虹,C项错误;16:00-17:30太阳高度角较小,可能会形成彩虹,D项正确。
    3.我国北方夏季彩虹出现频率高于南方的可能原因是( )A.降雨较多 B.太阳高度角大C.白昼时间长 D.可见度较高
    对某一地点而言,若其他条件形同,则太阳高度角小于42°的时间越长,出现可见彩虹的可能性越大。
    夏季,北方比南方太阳高度角小,彩虹出现频率高
    夏季,北方比南方白昼时间长,且得益于纬度较高,太阳高度低于42°时长较长,彩虹出现频率较高。
    (2022·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1时B.7时C.13时D.19时
    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向上飘,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
    近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转为吹东北风。由图可知,13时垂直方向上的风向分布符合此情况
    5.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海陆风热力环流中一般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时前后。在晴天海陆热力差异最大的凌晨和午后,应有最显著的陆风和海风。
    6.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文字信息:背靠丘陵(海拔200-500米);海陆风明显图示信息:500米以下受海陆风影响大,500米以上受海陆风影响小,受背景风影响大。海拔高于500米,特别是1000米高度上的风向主要是偏北风。
    背景风较弱,气压场梯度小,气压场北高南低
    (2021·山东卷)“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①风速小 ②地面温度低 ③地势低 ④空气湿度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文字信息:雾天伴随蒙蒙细雨
    风力弱;地面温度低(对流弱)
    图示信息:越南北部沿海东面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图示信息:越南北部纬度较高
    8.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A.2~4月B.5~7月C.8~10月 D.11~次年1月
    冬半年,东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出现偏东风概率大
    深冬风力强劲不符合题意;冬末、初春或秋末、冬初季风转换转换期风力较弱,出现偏东风的概率较大
    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判断
    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
    某地降水状况的分析思路
    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沿海与内陆: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迎岸风和离岸风:迎岸风降水多,离岸风降水少
    迎风坡与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寒流经过降水少,暖流经过降水多
    形成阴雨天气,带来降水
    形成晴朗天气,降水较少
    因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常见形式: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多夜雨;夜间沿山坡下滑的冷气流很容易造成谷底逆温,引起大气污染;而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造成山上多云;城市风——有利于城市空气的净化,也会给城市带来比郊区更多的降水,出现“雨岛效应”。
    7个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湿;极地高气压带——干冷
    6个风带:信风带——干热;盛行西风带——暖湿;极地东风带——干冷
    东亚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风—西北风,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夏季风—偏转西南风,湿热;冬季风-东北风,温干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高空中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
    等压线图中,根据等压线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进行偏转30°~45°(近地面),高空则要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符号: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短横表示风力一级,一长横表示风力二级,风力超过八级就用风旗表示,一个风旗表示风力八级。
    风频玫瑰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风带和季风:低纬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半球东北信风);中纬西风(南半球西北风,北半球西南风); 高纬极地东风(南半球东南风,北半球东北风);亚欧大陆东亚季风(夏东南,冬西北)和南亚季风(夏西南,冬东北)
    景观图: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即可判别风向;旗形树:树枝展开方向与风的来向相反。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例: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
    距高压远近:距风源地近,风力大。例: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摩擦力大小:摩擦力小,风力大。例: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
    植被覆盖率:植被少,摩擦小,风力大。例:冬季植被少,风力大
    地形起伏大小:地形平坦,摩擦力小,风力大。例: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大
    气候:大风有利于蒸发,蒸发吸热产生降温作用;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力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等
    大气污染物: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风力微弱(高压控制、或者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洋流:形成风海流离岸风会在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
    寒潮、旱涝、干热风等影响农业生产;风电;影响工业区、居民区的合理规划布局;影响交通,如飞机跑道要与盛行风方向平行;船只航行顺风,省时省力
    考向1 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3520米,山地东侧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西侧降水量约400毫米。倒淌河原沟通青海湖与黄河,后由于日月山的抬升而注入青海湖,青海湖连接黄河的通道被关闭。下图示意日月山、倒淌河及青海湖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月山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原因是东侧( )A.相对高度更大 B.植被覆盖率高 C.青海湖水汽多 D.夏季风影响强
    【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月山东侧属于季风气候区,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东南风)带来较多水汽;位于山地,地形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西侧位于背风坡,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少,D正确;东西两坡相对高度相差不大,A错误;植被覆盖率对降水的影响较小,B错误;青海湖水汽主要影响日月山西坡,C错误,该题选D。
    秦岭作为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在气候方面呈现出过渡性、敏感性和复杂性,是中国地理科学研究的关键带。图6示意秦岭107.8°E经线附近4个气象站地形剖面,图7示意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这期间4个气象站逐日累积降水变化(海拔升高10m气压降低1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整体上看,秦岭山地降水主要发生于( )A.夏季和春季,高海拔地区降水强度要大于低海拔地区B.夏季和秋季,高海拔地区降水强度要大于低海拔地区C.夏季和秋季,低海拔地区降水强度要大于高海拔地区D.夏季和春季,低海拔地区降水强度要大于高海拔地区
    【解析】2.由图可知,高海拔地区降水强度要大于低海拔地区,根据4个气象站逐日累积降水变化,可知夏季和春季斜率最大,即秦岭山地降水主要发生于夏季和春季,故选A。
    3.影响秦岭山地降水主要因素有( )①夏季风 ②冬季风 ③地形 ④纬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3.由图可知,夏季风的迎风坡(南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且高海拔地区降水强度要大于低海拔地区。①③正确。故选B。
    考向2 特殊区域季风形成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多雨地带,又称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南北移动,正常最南到5°S,最北可达15°N。下图示意某季节非洲盛行风向及热带辐合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季节( )A.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C.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 D.地中海沿岸河流正处于丰水期
    【解析】4.读图可知,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东北风,东北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北风,南亚的盛行风由大陆吹向海洋,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冬季,亚洲东部盛行偏北季风,A错误;北半球冬季,大陆中高纬度上形成冷高压,切断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陆地上的高压不会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北半球冬季,北半球热带洋面热量条件较差,加上大气环流影响,很难形成台风,C错误;北半球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河流因雨水补给多而处于丰水期,D正确。故选D。
    5.与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西北季风 B.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C.印度南部地区的西南季风 D.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季风
    【解析】5.几内亚季风属于变向信风,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东部的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属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这些季风成因与几内亚季风成因不同,排除AB;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该盛行风没有越过赤道转向,与几内亚季风成因不同,排除D;北半球夏季时,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过程中,越过赤道右偏形成影响印度南部地区的西南季风,该盛行风与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C符合题意。故选C。
    考向3 热力环流与风向风力
    风向符号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其中风向杆(向下的竖)表示风向,风羽(右边的横)表示风力的大小,风羽条数和风力大小成正相关,如“F”表示北风3-4级。下图示意某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6.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最强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风向符号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其中风向杆(向下的竖)表示风向,风羽(右边的横)表示风力的大小,风羽条数和风力大小成正相关”可知,风羽数量越多风力越大,同时根据所学知识,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综合可知,12-14时谷风最强,根据风向杆判断出风向为偏西风,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
    7.若夏季上午10开始吹谷风,冬季晴朗微风条件下,该气象站谷风开始出现的时间最接近( )A.7:00B.9:00 C.11:00D.13:00
    【解析】7.根据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当山风转谷风时,风向应在白天发生明显改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12点之前,10点之后风向发生明显改变,即11点前后符合条件,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
    面积小,人口总量小,生活排放二氧化碳少;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密度低,生产排放二氧化碳少。总体排放量少
    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村镇,主要分布在低海拔沿海地区,所以二氧化碳排放也分布在低海拔或者沿海地区
    【答案】排放总量少,(2分)主要分布在低海拔(沿海)地区。(2分)
    1.(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
    ①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分布在低海拔地区/源自1800米以下;②受信风控制,利于扩散;③观测点海拔高/高于3000米;④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二氧化碳难以向观测站扩散。(2分一点)
    2400m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二氧化碳难以上升
    1800m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盛行风为稳定的东北风,排放的少量二氧化碳易被吹散
    (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
    设问关键词: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
    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评卷浓度的区位条件
    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时间)变化的条件
    夏威夷本地二氧化碳排放少,远离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地——大陆
    观测站的二氧化碳由副热带高压经长距离输送,充分混合
    全球最早,持续观测,观测时间长
    【答案】①夏威夷岛二氧化碳碳排放少/夏威夷岛远离大陆/远离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海洋中孤立的小岛;(任答一点3分)②二氧化碳经过长距离输送,与空气充分混合,浓度基本稳定/受人类活动干扰小;(任答一点得3分)③观测时间长/建站时间长/建于1958年/时间序列长(任答一点得2分)
    (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
    【答案】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任答一点得2分)海拔高/盛行下沉气流/受高压控制/远离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任答一点得2分)
    由上一问得知,建站条件:远离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气状态稳定
    理由:海拔高/盛行下沉气流/受高压控制/远离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
    (2022·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图示信息: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中心甲和乙
    甲、乙均位于60°N附近
    文字信息:50°N以北地区的超强气旋
    60°N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50°N-60°N是西风带,60°N以北是极地东风带
    (2021·河北卷)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到海距离 B.主导风向 C.冰川覆盖 D.山地坡度
    天山的北坡、东北坡冰川物质平衡为负,说明冰川物质平衡减少
    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说明冰川物质平衡增加
    调用必备知识,天山和阿尔卑斯山均处于西风带控制下,主导风向是西风或西南风,冰川物质平衡是正值的坡向多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冰川收入大于支出。
    4.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A.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 B.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C.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D.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积累物质平衡明显减少,说明冰川面积总体减少加快,平均雪线升高;阿尔卑斯山的冰川积累物质平衡下降幅度更大,所以冰川消融量更大。
    5.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A.所处山体隆起 B.臭氧空洞扩大C.全球气候变暖D.山地林线上升
    两山区冰川积累物质平衡明显减少,冰川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加速
    图示时段时间跨度较小,山体隆起不明显,故A项错误;臭氧空洞扩大对冰川变化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山地林线上升,是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结果,不是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C。
    影响降水量多少和温差大小
    改变沿岸地区的水热条件
    影响和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
    影响下垫面性质,如植被覆盖情况、水域面积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为主
    破坏气候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气候类型的判断(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确定气压带、风带或季风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
    造成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确定热量带(温度带)
    气候类型的判断(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①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先依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模式;再依据气候的纬度分布位置判断温度带。②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先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定模式”
    再根据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推演“热型”
    气候类型的判断(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③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a. 以“形”定球(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南半球b. 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 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c.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气温、降水及(冬季、夏季、全年)气温和降水的协调关系,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描述降水量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高温、凉爽、温和、寒冷:夏季月均温大于20°C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0°C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C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C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大于100 mm为丰富。
    光照的强度大小,年日照时数长短
    气候对地形的影响: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沙漠地带,降水少、温差大、风力强,风蚀、风积地貌多;湿润地带,降水多、流水作用强大,流水侵蚀、堆积地貌发育
    气候对水文的影响: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影响河流的河网密度、流程长短等;影响湖泊的盐度高低;影响海水的盐度和海水的运动——风海流、上升流;影响雪线高低
    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气候特点→植被生长状况或枯枝落叶多少→土壤;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多少;影响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
    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气候对人口、城市、建筑的影响: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城市人口密集;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对建筑物形状,南北方屋顶坡度的差异,云南的吊脚竹楼;对服饰影响,光照强,风沙大地区,如阿拉伯民族的服饰特点。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的热量、水分、光照、昼夜温差、旱涝低温冻害雪灾干热风等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气候对交通的影响:通过影响河流的水位、水量和结冰期来影响内河航运,风向影响远洋航行;恶劣天气影响航空;低温冻害影响管道运输;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好吵、暴雨洪涝、沙尘暴等影响公路、铁路的选线、桥涵的孔径大小等
    考向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地势平坦。图1为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区域略图,图2表示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完成下面小题。
    1.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右图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图可知,该地的年降水总量较大,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季多(11月至次年5月多雨),最高值在200毫米到300毫米之间,冬春季少(6-9月少雨)。结合其所在纬度为热带,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科伦巴雨季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 )A.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助涨助落的作用B.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C.不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D.不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
    【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可知,湿地面积大,对下游河流的径流有调节作用,使下游河段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图中巴拉圭河流经潘塔纳尔湿地,潘塔纳尔湿地位于巴拉圭河上游,所以潘塔纳尔湿地对下游河流的径流有调节作用,使下游河段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即科伦巴降水量峰值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科伦巴降水量峰值提前于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径流量的峰值,因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考向2 气候类型判读
    井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到地表的距离。我国某地学生测量一口水井的井水埋深,叠加其他数据,制作了当地的井水埋深与降水、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南昌 B.北京 C.昆明 D.乌鲁木齐
    【解析】3.读图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0℃,位于亚热带地区,排除北京和乌鲁木齐,BD错误;该地7、8月降水丰富,而南昌此时多伏旱天气,因此不可能是南昌,A错误;昆明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正确。故选C。
    4.该地井水水位产生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冰川融水 B.工业生产 C.大气温度 D.大气降水
    【解析】4.由图可知,降水多的月份,井水埋深就浅;降水少的月份,井水埋深就深,故该地井水水位产生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降水,D正确;冰川融水、工业生产、 大气温度与井水埋深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考向3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廷吉尔绿洲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北边缘,属于河谷绿洲,由发源于阿特拉斯山的托德拉河滋养,养育了包括4万廷吉尔居民在内的10万余人口。登上廷吉尔西北高地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廷吉尔绿洲的风光,视野尽头是无垠的戈壁荒漠(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图中聚落( )A.屋脊陡排水好 B.街道绿树成荫 C.呈条带状分布 D.房屋间距较大
    【解析】5.廷吉尔绿洲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北边缘,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屋顶坡缓或为平顶,A错误;由图可知,图片下方绿树成荫,呈带状分布,应是位于河流沿岸,聚落内部街道上树木较少,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干旱,绿化带需要不断进行灌溉,距离河流远的地方,种植难度较大,B错误;廷吉尔绿洲属于河谷绿洲,受水源制约,聚落主要沿着河流两岸发展,应呈条带状分布,C正确;当地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即使是冬至日南侧房屋对北侧房屋光照的遮挡也较少,且位于沙漠中的绿洲地区,适合生存的土地有限,聚落分布较密集,房屋间距应较小,D错误,故选C。
    常见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2023·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2.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温度>0℃,温度达到露点,温度在下降
    从图中标注信息可以看出,此次天气过程气温明显降低,且出现雨雪、大风天气,符合冷锋过境的特点,故选D。
    (2023·湖北卷)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甲、乙、丙、丁气压数值及年变化趋势
    甲、乙、丙、丁气压数值较高且年变化趋势大致一致,丙数值明显偏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丙为拉萨;甲、乙气压值相近,丁的气压比甲、乙低,丁应为乌鲁木齐,因为其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较高,气压较低,武汉、海口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结合选项,判断甲为武汉,乙为海口
    4.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丙地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非常多,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地区高,是一个热源,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水平方向气流辐合
    丙地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少,高原面积广阔,散热面积大,近地面气温受陆地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地区低,是一个冷源,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水平方向气流辐散。
    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压、低压中心指的是时间一定,同一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高、低压。低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青藏高原夏季出现了低压中心只能表示低压中心比当时它四周的气压低,并不能得出它比冬季的高压中心气压低。因为时间不一样,影响因素太多,不能直接比较。
    5.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通过前两问分析,很容易得出拉萨的气压状况是受海拔影响;武汉和海口对比,气压有差异是受纬度的影响,海口和乌鲁木齐对比,气压有差异是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图中为5年的月平均状态,天气状况对月均气压影响较小(时间尺度不同),可排除天气状况。故①③④正确,选C。
    (2023·江苏卷)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
    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
    7.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A.冷干B.冷湿 C.暖干D.暖湿
    西乌尔特地区位于冷锋前、暖锋后,受暖气团控制
    附近站点气温较高,较暖
    位于内陆地区,气温高、有大风天气,蒸发强烈;4月份,雨季未到,降水少。站点露点较低,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低
    8.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读图发现,西、北、南均为高压控制范围,蒙古气旋未来只能向东移动,过境至我国东北地区,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
    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根据气团温度与它到达地区气温的对比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根据气团的源地可分为:大陆气团、海洋气团等。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的锋。冷锋过境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常见天气实例:北方夏季暴雨、北方冬春季大风或沙尘暴、冬半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暖锋: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暖锋过境常出现连续性雨雾天气。常见天气实例: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性的降水与雾)。四大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6月中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西南地区)、华南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
    低压系统(气旋):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空气辐合上升(北逆南顺),温度降低,易出现阴雨天气。天气实例:夏秋季节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高压系统(反气旋):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空气辐散下沉(北顺南逆),温度升高,天气晴朗干燥。天气实例: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天气系统——温带气旋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1) 锋面气旋结构图的解读 ① 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2) 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 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左冷右暖)② 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南顺北逆)(3) 锋面附近的风向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4) 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图像法——把握等压线分布图的特点
    ① 依据等压线分布,判断气压场类型,确定天气状况: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高压脊→多大风晴朗天气;低压槽→多阴雨天气。
    ② 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及疏密状况,判断某地风向、风力a.风向:依据等压线数值变化,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结合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判断即可。b.风力: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较小。(密大疏小)
    ③ 依据等压线弯曲或符号,判断锋面类型a.锋面多出现于低压槽位置,在一个低气压中往往偏右侧的低压槽上形成暖锋,偏左侧的低压槽上形成冷锋。(左冷右暖)b.从符号上看,锋线上标黑三角的是冷锋,标半圆的是暖锋。
    特征法——把握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活动规律法——把握典型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大风降温天气→冷锋活动;连续性降水→暖锋或准静止锋;沿海地区风暴潮、大风、特大暴雨天气→台风活动(气旋系统);晴空万里→高压控制;低压槽上多降水→锋面气旋活动;高压区外围大风天气→高压脊
    冷锋主要在冬半年活动,如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冬季的寒潮等;暖锋主要在夏半年活动,特别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的降水多是由暖锋带来的。我国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7—8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结果,冬季北方常受亚洲高压控制。夏秋季节,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温带气旋主要活动于春季和秋季的华北、东北地区。
    ①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
    ②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③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采取措施确保农(棚体加固、压紧棚膜、保温防冻)牧(圈舍加固、畜禽保暖)业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寒保暖等。
    ①成因: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上升动力: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到达高空,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上升。抬升动力:冷气团对暖气团的抬升;地形阻挡抬升。旋转动力:地转偏向力(除赤道附近外)。
    ②危害: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灾害并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
    ③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①成因:来水量大→气候:降水多,变率大;水系: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覆盖率低;排水不畅→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或占用河道;调蓄能力差→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②危害:淹没农田、道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冲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不畅
    ③防御措施: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区,河道裁弯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生物措施——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结构;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湖;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实行防洪保险等
    ①成因:自然原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多;保水量少;人为原因——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干旱,如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②危害:空气干燥;地表水的径流水位大幅下降;动植物死亡;人类用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停产等。
    ③防御措施:工程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技术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选择耐旱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进行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实行阶梯水价
    考向1 特殊天气的形成
    雷暴是局地性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天气,常伴有闪电、大风、降雨、冰雹等天气现象。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下图示意该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时闪电发生的时空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系统( )A.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B.强度逐渐增强 C.可能导致低温冻害 D.易形成锋面雨
    【解析】1.结合材料“雷暴是局地性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天气”,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一般多发生于夏秋季节,A对;夏秋季节,湖泊为冷源,过湖面温度低,气温下降,上升气流减弱,强度会逐渐减弱,B错;暖湿气流,不能导致低温冻害,C错;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易形成对流雨,D错。故选A。
    2.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摩擦力小 B.湖面温度较低 C.水汽得到补充 D.空气对流加强
    2.读图可知该雷暴天气系统在湖面上产生的闪电次数少,说明经过湖面时该天气系统减弱。在夏秋季节,由于比热容的影响,水体吸热速度慢,湖面水温较低。该雷暴天气系统经过洪泽湖时,气温会下降,上升气流会减弱,因此强度会减弱,B对;湖面摩擦力小,会使该天气系统强烈旋转上升而加强,不会减弱,A错;水汽得到补充和空气对流加强都使该天气系统会加强,不会减弱,与事实不符,因此CD错。故选B。
    考向2 天气特征的判读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10时和22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推断10时到22时气压中心的变化为( )A.高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B.高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减弱C.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减弱D.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解析】3.气压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系统。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正经历锋面气旋活动,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等压线变得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低压系统增强。故选D。
    4.10时到22时,P地的天气状况变化是( )A.气压升高,风力增大 B.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C.风力减小,气温升高 D.阴雨天气转为晴朗天气
    【解析】4.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可判断,10时P地的风向为偏南风,从10时到22时P地附近的等压线变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增大,变为西南风,A正确.B错误。10时P地的气压值小于1010hPa,22时P地的气压值大于1010hPa,P地经历了一个冷锋活动过程,10时P地在冷锋前的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22时P地受冷锋影响,出现阴雨天气,气温降低,C、D错误。故选A。
    相关课件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知识构建,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真题研析·规律探寻,核心提炼·考向探究,大气受热过程,考查角度逆温,题型特训·命题预测,大气运动与降水,大气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键能力,思维点拨,命题点二大气运动,②大气环流与降水,命题点三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图判读,命题点四气候,热点聚焦2沙尘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情分析,对点解密,考点02热力环流,微专题,微专题05季风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