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1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2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3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4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5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6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7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08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答案C,第二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误,“鸡犬林萝隐隐声”意思是鸡鸣、犬吠之声在林萝间隐隐传出,与“湖上晚归”的诗题相呼应,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并没有被破坏,心情也一直是恬淡安宁的。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引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关注到诗人的心态,能结合景物展开分析,找到二者的关联,意思对即可)
    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迁移理解文外观点(审美鉴赏与创造)。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自身的观点、情感会投射到景物中。题干问的是“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那么我们就要关注诗人的心态和诗中景物的特点,先分析诗人的心态,然后分析这一心态与诗中景物的关联。结合诗歌标题可知,此诗写于诗人归家途中,而首句中的“归思清”直接点出诗人的心态,此时的他心境澄清,心态平和。然后分析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诗中景物的特点。由“浑恐是蓬瀛”可知,归家途中的景物优美,让人如入仙境。因为诗人的心态是平和静谧的,所以在他的眼中,“桥横水木”“寺倚云峰”,宁静安详;“翠羽湿飞”“红蕖香袅”,灵动明快。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考情调研】 ①意象,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对意象的识别、意象特点的概括、意象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等。②意境,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对意境特点的概括、意境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分析,营造意境运用的艺术手法的分析等。
    易错角度1 断章取义,摘句赏诗失误诊断:对诗歌的内容缺少整体把握,只注意到最为熟悉或典型的物象或情感面,只注意到个别的字眼或句子,便抛开其余而大加发挥。示例分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对这首诗,有人只抓住诗中“残阳、瑟瑟、弯月”几个物象,便以为全诗的基调是伤感凄凉的,却忽视了“铺”的平缓柔和,以及江面在残阳照射下细波粼粼、光色变化的景象,忽视了关于“露”和“月”的描容绘形,故而全诗和谐宁静的意境和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也便无从把握。解决途径:鉴赏时,应该着眼全诗,从作者生平、时代特点、作者情感等方面知人论世,既要着眼重点句子,懂得其妙,又要通读全篇,了解内容。避免就句解句,断章取义。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注】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 何逊:南朝著名诗人。他在扬州做官时,曾写下《咏早梅》一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迪登东亭写梅花诗赠给诗人,诗人被这份情谊深深打动,便写了此诗回应。B.以南朝著名诗人何逊来比裴迪,足见诗人对朋友才情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C.诗人对朋友没有折一枝梅花寄来感到遗憾,但梅花却触发了诗人浓浓的乡愁。D.诗歌从想象对方赋诗情景起笔,以抒写诗人的感慨收束,题旨集中在早梅伤愁。
    解析:C项“诗人对朋友没有折一枝梅花寄来感到遗憾”理解有误。原诗颈联前句“幸不折来伤岁暮”的意思是幸亏你没有将早梅折来让我感伤时光流逝,因此C项属于对诗句理解的错误。A项是对题目“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理解。“见寄”在古代诗歌题目中比较常见,意思是诗人收到了别人(多是友人)的来信(诗歌),自己赋诗回寄给对方。B项针对注解,结合首联,体现诗人对朋友的欣赏。D项针对首联“东阁”即“东亭”,首联是诗人想象友人逢早梅引发诗兴,属于想象或虚写。
    (2)这首诗重点不在咏梅,明人王世贞却称赞它“古今咏梅第一”,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全诗没有具体描写梅花,但句句与梅相关:梅动诗兴,对梅遥忆,梅引乡愁,梅催白头。②诗歌重在抒情,以早梅伤愁立意,围绕梅花,前两联忆友情,后两联抒愁情。
    解析:题干说重点不在咏梅,就是要求针对意象的托物言志的作用,着重分析梅花所寄之情;后面针对王世贞的称赞则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出与梅花的关系的,即没有具体写梅花的外表和精神,而是立足诗人与友人对梅花的态度,以此寄托乡愁、友情。具体分析如下:“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梅动诗兴;“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对梅遥忆;“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梅引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梅催白头。诗歌重在抒情,诗人以早梅伤愁立意,“若为看去乱乡愁”,抒发乡愁;诗人看梅花开放而感到梅催人老,继而生出“催人自白头”的感慨。围绕梅花,前两联忆友情,后两联抒愁情。这首诗的重点不在咏梅,而在抒情。
    【技法点拨】 意象类题目的答题技巧1.积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的寓意。意象的寓意是古今文人在长期的创作中约定俗成的,如松、竹、梅分别象征傲岸不屈的精神、高风亮节的品行、不与世俗同流的人格。再如【典例1】中“梅”既有传统文人的高洁清雅,还承载了诗人赋予的特殊象征意味,这需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体会。2.要准确把握意象在诗歌中的特征性用语。这需要考生积累记忆,也要求考生针对诗歌内容加以选择。如【典例1】中诗人在描述核心意象“梅”时,用“对雪遥相忆”“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乱乡愁”等特征性用语,拟人化地表现了梅花遇雪、不与群芳争春、无人欣赏的寂寞、引发诗人乡愁等重要特点,极为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3.要明确命题的要求。要明确命题是要求回答意象的寓意,还是寄托诗人某种情感,还是表现意象的方法,还是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等。以【典例1】为例,如果要求回答梅花寓意,就从梅花角度陈述,如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悼惜年华等;如果要求回答寄托诗人怎样的情感,就要从诗人的角度陈述,如表达诗人不畏权贵、傲岸不屈、清高孤傲、不与凡俗争宠、感慨年华流逝、珍惜友情等;如果要求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除了阐述梅花的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要阐述表达效果,如表达情感含蓄蕴藉、真挚感人等。
    易错角度2 分不清写景的角度,赏析方法不正确失误诊断: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有单独命题的,也有两者结合起来考查的。考生对“角度”和“方法”界定不清,就会造成答非所问。示例分析:伤春五首(其二)杜甫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前四句是怎样写景的?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莺入新年语”“天青风卷幔”是写高处、远处之景;“花开满故枝”“草碧水通池”则是写低处、近处之景。高低、远近的搭配,使画面富于变化而具有层次感。从写景的方法来看,“莺语”是着眼于听觉的描写,“花开”是着眼于视觉的描写。视听结合,使画面有声有色。“花”“草”着眼于静态事物的描述;“风”“水”分别用“卷”“通”进行动态描述。动静结合,使画面充满生机。
    解决途径:因此,破解这个难点必须弄清写景的角度(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等)与写景方法(修辞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的区别,根据题干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附:诗歌常见写景角度①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同时描写动态与静态的画面,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②声色(视听)结合古代诗歌写景常涉及声音与颜色,作者往往利用感官(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从而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景物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相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景物的特点,这样能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④虚实结合实景是作者描写的现实中的客观景物,虚景是作者通过联想、想象或回忆而虚构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情思。
    ⑤点面结合作者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将主体物与周围的景、物等联系起来进行描写,点面结合,使主体物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⑥时空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视觉形象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典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秦州杂诗①(其十七)杜甫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鸬鹚窥浅井②,蚯蚓上深堂③。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注】 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落到秦州。其间,他先后写了二十首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②窥浅井:求食。③深堂:内堂,屋宇深处的厅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边”指秦州,这两句诗是说秦州秋日因久雨而给人阴沉昏暗之感。B.用“乱”字写檐下雨水乱溅、淋湿帐幔,暗写风向不定,寄寓飘摇之感。C.用“度”字来写山头乌云急速行进的状态,暗示此地很快就能雨过天晴。D.尾联使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深刻表现诗人境遇的凄冷,而又含蓄隽永。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主要针对关键字的理解和关键手法的赏析。考生注意理解关键字要结合语境。C项中“山头乌云急速行进的状态”属于对“度”的理解错误。一般讲“度”是踱步的意思,这里使用拟人手法,写乌云行动迟缓,暗示雨天还要持续一段时日。
    (2)请从明写和暗写的角度对诗歌怎样写雨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①前六句皆是写雨,其中“乱淋”明写雨之急骤。②其他五句皆是暗写。“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借长期荫翳不辨晨光体现秋雨连绵;“山云低度墙”以云低暗示下一场秋雨即将到来;“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写积雨成涝。③诗歌通过雨乱云低营造了压抑、昏暗的意境,又通过鸬鹚觅食、蚯蚓避湿来渲染久雨后的苦闷,表现了诗人流落秦州的感时伤乱之情和个人身世之悲。
    解析:题干要求从明、暗两个角度赏析怎样写雨,写法和写作对象都已明确,赏析的是景与手法的关联。考生要注意明写即直接写雨,暗写就是间接通过其他景物烘托雨,然后从诗歌中筛选出能体现明、暗写雨的地方,如“乱淋”直接写出雨的急骤,其他如“秋阴”“云低”说明雨水之连绵,又以“鸬鹚”“蚯蚓”的细节暗示积雨成涝,最后点出这些或明或暗对雨的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典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嵸【注】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 巃嵸(lóng z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解析:B项中“跌宕起伏的心情”不正确。根据诗歌内容,诗人的情感比较稳定,整体体现了诗人登上太白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百姓安康和乐的期盼,没有跌宕起伏的特点。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 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以动衬静。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解析:考生既要抓住景物特点,还要突出写景手法技巧,另外还要关注景物中蕴含的情感。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从诗歌中筛选出主要景象,如鸟语、鱼行,然后就可以看出视听结合的角度以及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再者以“乐”描述鸟,以“行”描写鱼,体现拟人化的修辞。考生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视听结合表现在哪里,动静结合又体现在哪里。
    【题后反思】景物描写题问法与答法的几个玄妙点1.问“景物描写的特点”:既要回答景物内容的特点,也要回答景物写法的特点。如【典例3】要求赏析景物描写,考生既要从作者撷取的典型景物出发,又要关涉写景的技巧,如修辞手法、空间位置、角度变化、遣词造句等方面。2.已明确某句景物描写的角度,要求针对性赏析:考生需要就该点结合具体内容,不要涉及其他特点。如【典例2】要求从明写和暗写的角度进行赏析,考生需要将明暗处先点出来,然后结合相关手法分析表达效果即可。3.问景物描写的作用:要针对景物的特征、所处位置和诗人的情感。如首句中的景物描写常常奠定全篇感情基调;诗人的情感往往与其所看到的景象有相似性或相关性,考生要加以比对分析。
    易错角度3 情景关系分辨不清,答题要点不全失误诊断:近几年高考中情景关系作为考点频频出现,而且综合性较强,答案中往往涉及形象、意境、情感、效果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审美。对学生而言,易错点主要源于两方面:情景关系的辨别不清、答题要点的全面和规范。示例分析: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借助典型意象“秋风”萧萧,“雁群”南去,表达“孤客”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第二句即点明情感“客愁新”,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远眺旷野无人,感受只有一轮孤月与自己亲近,孤寂之情似乎寻得了慰藉,却也更添寂寥。
    解决途径:了解古典诗词里面常见的几组情景关系。如:一、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的由来是“先有情,后有景”,因为诗人已有某种特殊的或复杂的情感于心中涌动,故所见之景“皆著我之色彩”,所写景物也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性。读者则可以通过把握典型意象色彩和意境氛围明确感知诗人的情感,此为借景抒情。注意:借景抒情的诗作,往往在诗句中“既见景又见情”,景物描写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或者运用典型意象,比如“西风”“黄叶”“梧桐”“杜鹃”等;情感表露则可找到“情感关键词”作为依据,比如“愁”“悲”“客”“孤”“喜”“霜鬓”等。
    二、寓情于景相对于借景抒情而言,寓情于景的手法则明显表现为“只见景,不见情”,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巧妙地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正面不着一字,“一切景语皆情语”,读者找不到“情感关键词”,需仔细分析体会,于意境中品读诗人情感。寓情于景使景与情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所以“情景交融”通常与“寓情于景”连用,用来表达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这也是王国维所谓“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注意:寓情于景的明显特征在于全诗重在写景,通过意境烘托心境,继而表达情感,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等诗句,都需要读者在字里行间细细琢磨咀嚼,在脑海之中形成画面,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体验。
    三、触景生情触景生情,重点在于一个“触”字,即先见景,后有情,情感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本来心情平静,由于偶然的外界景物的刺激,触发了心中的某种情感油然而生,继而开始抒情。注意:触景生情手法的分辨关键在于细心品读,抓住触发情感“从无到有”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比如《春日登楼怀归》中的“聊引望”“忽自惊”,进而分析诗人“惊”的原因,明确思乡之情的由来。再如“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显然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在面对岳飞墓时自然而然触发的情感。
    四、以景结情以景结情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特点,常见于诗歌末尾。它是指诗歌在叙事、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耐人咀嚼,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南宋沈义父在其词学理论专著《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注意:答题时应避免定式思维,并不是所有末句写景的诗歌都是“以景结情”,还应整体把握诗歌抒写脉络加以辨别。以景结情手法往往在诗中会出现一个“断点”,即前句叙事、抒情或议论,后句本应继续承接一以贯之,诗人却故意戛然而止,转而写景,将一切情感表达都凝注于这句“景语”之中,且此句写景多出现于诗歌末句,方可达到想象无尽、意蕴无穷的效果。
    典例4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1)~(2)题。江城子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注】 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句突兀,写醉中闻鸡起舞,表示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系社稷,欲有所为。B.“古来豪侠数幽并”一句承上启下,既谓己尚存豪侠气概,又引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C.下阕“他日封侯”一句,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风格。D.全词情感多处顿挫起伏,而贯串其中的基调是理想与境遇的矛盾所带来的深沉痛楚。
    解析:C项中“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的情感分析错误。根据语境,前文有“鬓星星,竟何成”,体现词人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哀;后文又有“一掬钓鱼坛上泪”,描述词人伤感落泪的情状。因此词人并非表达自信豪壮,而是壮志难酬、青史无名的愤懑不甘。
    (2)全词两处写景,即上阕“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与下阕“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
    答案:上阕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剑气直冲星斗的宝剑,渲染出豪壮的意境,体现词人渴望大展拳脚、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下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描写钓鱼坛上风雨如磐、天地迷冥,营造出悲戚迷茫的氛围,强调词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不得已而隐逸的忧愤和感伤。
    解析:古人写诗无非“情景”二字,尤其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对应吻合,或者情景直接对应,或者反衬,如乐景反衬哀情。考生首先要明确两处写景的特点,如上阕“长剑”象征征战沙场、建立功勋,自然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下阕“钓鱼坛”象征着不得已而归隐的生活,前后对比,壮志难酬的情感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误区警示】1.景与情对应不明确。很多考生对情景关系对应大而化之,如只说某景表达作者内心的悲伤,而不说什么悲伤。2.对景物的感情色彩理解不正确。如诗中写到草青青,考生就认为是生机活力,是乐景;但古诗表现草茂盛常常表达自然永恒、人事变迁的悲情,或者无人造访的孤独寂寞。3.不能将景物和上下文语境相联系。如考生对自己不能理解的情景关系就一概说成乐景反衬哀情。
    易错角度4 物象理解偏颇,象征意义揭示不出失误诊断: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或者称“意象”)和景物形象(或者称“意境”“画面”“氛围”“气氛”等)。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解偏差或理解片面。偏差指的是理解错误,片面指的是理解不全面。示例分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诗,当然以颇具动感的形象展现出天地的广远阔大,但若仅凭这里的气势雄浑就断定杜甫心胸开阔、意气风发,则是忽视了律诗中起承转合的气韵流动感。事实是,这两句诗提供无限广远的时空背景,只为表达“独夜舟、一沙鸥”的孤单渺小,无力自控,引发生命经历的感慨。解决途径:把握各物象之间的联系,注意整体组合中的“境”而不是其中的“点”;注意对比、衬托、虚实、扬抑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而不是铺垫性笔墨;注意诗歌特有的结构形式,把握各句之间的语意关系。
    典例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哭李商隐(其二)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注】,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注】 踠:屈曲,弯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负”“凌云万丈”“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一生。B.“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
    解析:D项“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错误,全诗应该是按誉才、惜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诗歌首句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这是对“才”的直接赞誉。而首句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第二句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才的叹惜。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鸟啼花落人何在”用“鸟啼花落”烘托出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2)诗的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句运用象征手法,以良马的遭遇象征李商隐的悲剧。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而李商隐的悲剧也是埋没人才的黑暗社会所致。第二句用典借伯牙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解析:颈联上下句诗人由良马写到旧交,由物到人,因此“良马”具有象征意义。下一句“绝弦”用了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绝弦的典故。上下句分析都要先定重点再结合诗句内容展开。
    相关课件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第二节,炼句必备知识,二赏析诗句题,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第二节,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分析诗歌表达技巧及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分析诗歌表达技巧及作用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第二节,隐士农夫,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