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01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02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03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01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02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7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甲】
    春题湖上注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届满之时。
    【乙】
    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笕②。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③,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④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⑥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①岁逢早,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连续。
    1.朗诵甲诗颔联,你认为要重读的字(或词)是:上句 ,下句 。(限各写一个)原因是: 。
    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甲诗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3.后人评论甲诗“言外正有余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
    4.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5.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乙文中加点的字。
    6.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尝求古仁人之心”。根据上面的诗文,联系下列材料,探究白居易有着怎样的“古仁人之心”。
    (1)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疏浚钱塘湖,筑堤修闸,灌溉良田千顷;疏浚六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2)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答案】
    1.排 点 “排”和“点”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青松生机盎然,皓月高悬远空的优美情态。
    2.绿色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色的罗裙飘带是舒展的新蒲。
    3.表现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之情;表达诗人流连美景的闲适以及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5.(1)详细;(2)赶得上;(3)把水打开口子,使水流入。
    6.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规格,雨季及时蓄水,旱季及时放水浇田,那么钱唐湖附近的一千多亩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
    7.白居易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疾苦;切实为民着想的好官。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朗读。
    重读的字是最能够表现情感的字。颔联“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的意思是: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排”和“点”重读。颔联中的“排”“点”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活泼。山上的松树是翠绿色的,“排”字写出青松生机盎然,也写出松树的层次美,它随山峦参差呈现多种层次的翠绿;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像珍珠一样点缀在湖中央,“点”字写出皓月高悬远空,好像在着意点缀湖水的情态。
    2.本题考查描写诗句画面。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理解大意,然后联系语境,发挥想象,融入情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即可。颈联句意:绿色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色的罗裙飘带是舒展的新蒲。“碧毯线头”生动形象写出了早稻形态的整齐和颜色的碧绿,“青罗裙带”写出了新蒲的颜色的绿和形态的飘逸,生动传神地刻画出西湖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之情。据此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由此表现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合“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翻译“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可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描绘出西湖的美景,展现出对这样流连美景的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解答时,应根据句子意思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按照盐铁转运使的老规矩,又必须首先量好河水的深浅,等农田灌溉完后,使运河水位还原。
    故断句为: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解答此类题,首先弄懂句子意思,再结合方法指引作答。
    第(1)空。结合课内迁移法,“具答之”的“具”:详细;“具列如下”句意:详细地写在下面;具:详细。
    第(2)空。结合成语推断法,“望尘莫及”“及”:赶得上;“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句意:而旱田早已来不及了;及:赶得上。
    第(3)空。结合借助字形法,“决”是使水“行流”的意思;“即更决临平湖”句意:使湖水流入运河;决:把水打开口子,使水流入。
    6.本题考查语句翻译。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若:如果;如法:合乎规格;濒:靠近;凶年:荒年。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从“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可知,白居易恐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人民的利害关系,于是写了《钱塘湖石记》刻在石碑上;
    结合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白居易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疾苦;《春题湖上》和《钱塘湖石记》均写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春题湖上》一诗表现了作者对杭州风景的欣赏、赞美以及任职于此的悠然自得;《钱塘湖石记》一文中,“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写他为了组织当地的官民,修筑西湖堤防,解决百姓旱年缺水问题,可见他是一个切实为民着想的好官。
    【点睛】参考译文:
    [乙]关于钱塘湖(西湖)水利的事,杭州刺史先将几个要点陈述如下:
    钱塘湖北面有石函桥闸,南面有笕决湖。大凡放水灌溉田地时,湖面水位每降低一寸,可以灌溉十五顷有多;每一昼夜,可以灌溉五十多顷。灌田之前需要挑选两个官吏,站在农田和湖边,会同本地农户,根据农田的面积,约好放水的时间,算好放水的尺寸,限量放水。
    如果遭遇旱年,百姓请求放水,必须让他前往州衙递交状纸,刺史立即批给地界,当天放水。如果等待状纸交上州府所属的各个部门,州府的公文下达到各县,县里再发到各乡,乡里再派遣所属地界的小官,动不动就要十来天,即使得到了水,早已来不及了。杭州这个地方,往往春天多雨,秋天干旱,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规格,雨季及时蓄水,旱季及时放水浇田,那么钱唐湖附近的一千多亩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
    从钱塘到海宁盐官镇,应该依靠运河灌溉的农田,必须放湖水入河,河水入田。按照盐铁转运使的老规矩,又必须首先量好河水的深浅,等农田灌溉完后,使运河水位还原。往往干旱严重的时候,湖水就不足。今年修筑了湖堤,加高了好几尺,蓄水量随之增加,就差不多够用了。如果不够用,就再挖开临平湖,使湖水流入运河,就可以用之有余了。
    我在杭州三年,连年遇到旱灾,湖水的益处和灾害,都弄清了缘由。想到后人应该知道,所以写在石上。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2023·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
    观潮
    [宋]周密
    浙江①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②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③,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④常时,而僦赁⑤看暮,虽席地⑥不容间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
    【注释】①浙江:钱塘江。②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③海门:浙江入海口。④穹:高。⑤僦(jiù)凭(1ìn):租用。⑥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①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禁觉尚心寒。
    【注释】①潘阆(?-1009):字梦空,号逍遥子,宋大名(今属河北)人。曾长期寓居杭州,晚年写有十首《酒泉子》,对杭州的自然风景作了较为全面的描写。
    8.下列对《观潮》和《长忆观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潮》和《长忆观潮》都写到了钱江潮涌、弄潮儿和观潮者。
    B.《观潮》引用杨诚斋诗句,以印证大潮气势恢弘,增强说服力。
    C.“万面鼓声中”写潮来时万千观潮者敲锣打鼓、异常兴奋的场面。
    D.词人别后还几度梦醒,犹觉胆战心寒,突显钱江潮令其印象深刻。
    9.《观潮》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修辞、感官体验等角度任选两个赏析。
    10.阅读《观潮》最后一段,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11.《观潮》和《长忆观潮》中,“弄潮儿”形象鲜明,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
    C
    9.句式:多用短句,语言短促有力,更增添了潮水来时候的气势。
    修辞:运用了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潮吞天沃日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对潮水的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10.观潮人之多 车马塞途 价钱高 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11.“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体现英勇无畏;“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体现身手不凡;“而旗尾略不沾湿”和“手把红旗旗不湿”体现技术娴熟。
    【解析】8.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C.“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两句是说,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而不是说“万千观潮者敲锣打鼓、异常兴奋”;
    故选C。
    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分析。
    句式:“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运用短句,语言短促有力,但描写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更增添了潮水来时候的气势。
    修辞: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玉城雪岭”、“声如雷霆”运用了比喻;“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运用了夸张;展示了钱塘江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潮吞天沃日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感官体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10.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
    ①“珠翠罗绮溢目”的含义是: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溢目”为满眼,可见观潮人之多,故突出了观潮的人的多;
    ②要求写出“写出车马众多,道路拥堵”的句子,和车马有关的语句为:车马塞途;
    ③“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含义为: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可见卖的物品多,而价钱也比平时高;
    ④最后一段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车马众多,道路拥挤,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1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观潮》中第③段写“弄潮”,其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弄潮儿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的状态,体现了弄潮儿的英勇无畏;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写出了弄潮儿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的状态,体现了弄潮儿的身手不凡、奋力搏斗;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弄潮儿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的状态,体现了弄潮儿技术娴熟、人定胜天、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
    《酒泉子·长忆观潮》第三联写弄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写出了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手中拿着红旗却丝毫没被水打湿的景象,体现了弄潮儿的技术娴熟、身手不凡。
    【点睛】参考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对楚王问(节选)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①欤?何士民众庶不誉②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③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ǔ)而和〕跟随着唱和。④〔徵(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志怪者也〔志:记载〕D.抟扶摇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乃记之而去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无马邪
    C.化而为鸟/学而时习之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
    14.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
    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
    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
    15.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飞的壮美景象。
    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鲲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夸张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
    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
    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踔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志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16.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
    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洁品质。
    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
    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
    17.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
    D 13.C 14.D 15.D 16.C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8.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
    1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D.句意:环绕着旋风飞上了(高空)。扶摇:旋风。
    故选D。
    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代词,它;
    B.代词,它的/表诘问;
    C.连词,表承接;
    D.介词,凭借/连词,来;
    故选C。
    14.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错误,应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选D。
    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无需借助外力”错误,结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也要借助外力。
    故选D。
    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结合“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可知,《阳春》《白雪》不是流行音乐;结合“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可知,不是“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而是表现自己志趣高洁。
    故选C。
    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本句意思是: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
    因此断句为: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苍苍(深蓝色)”“正色(真正的颜色)”“极(尽头)”等。
    【点睛】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①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②于东,兵法乘劳③,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顾:考虑,顾虑。②务:致力。③乘劳:趁着疲劳。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猥自枉屈 自三峡七百里中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
    C.以先帝之明 无从致书以观
    D.此进趋之时也 山川之美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21.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臣 受 命 之 日 寝 不 安 席 食 不 甘 味
    22.请概括出甲文中对作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至少两件)
    23.请分别找出甲乙两文中诸葛亮认为当前出师北伐条件已经具备的句子。
    【答案】
    D
    (1)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身耕种。(2)所以(把这事)托付给我而不再犹豫。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作者有知遇之恩;作者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23.甲: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乙: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解析】
    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A.自己/在;
    B.在/比;
    C.凭借/来;
    D.助词,的/助词,的;
    故选D。
    2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躬耕:亲自耕种。于:在。
    (2)是故:因此、所以。托:托付。弗:不。
    2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寝不安席”与“食不甘味”是并列分句,都是“臣受命之日”的具体表现。故断句为: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甲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可知,写了三顾茅庐一事,写先帝的知遇之恩;
    根据“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句可知,写了作者临危受命,与先帝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
    根据“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可知,写了先帝临崩寄大事,将兴复汉室的大业托付给作者。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甲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知,诸葛亮认为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已经具备北伐的条件。
    由乙文“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可知,诸葛亮认为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正是敌方劳困之时,已经具备北伐的条件。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乙)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荒芜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啊。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①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材料二]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②,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④,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注释】①炙:烧煮。②穷:困厄,处于困境。③蕴其所有:有才华、有抱负。④兴于怨刺:写诗来抒发他们的怨恨。
    2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人 之 于 言 也 亦 然 有 不 得 已 者 而 后 言 其 歌 也 有 思 其 哭 也 有 怀。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26.以苏轼的经历和创作为例,写出你对上面任一材料的理解。
    【答案】
    人 之 于 言 也 亦 然/ 有 不 得 已 者 而 后 言 /其 歌 也 有 思/ 其 哭 也 有 怀。
    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26.苏轼的经历: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示例:[材料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动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文章运用起兴的手法,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的道理。
    【解析】
    24.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句意来划分。
    句意: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
    “人之于言也亦然人”,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此处断开;“有不得已者而后言”描述上句“如此”的的具体情形,此处断开;“其歌也有思其”是举例说明人们发言的原因,故此处断开。
    故断为: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2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充完整。重点词语:
    盖:大概;传:流传;穷:困厄,处于困境。
    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苏轼的经历和创作。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仕途坎坷,他几经跌宕,被迫被贬为监察御史,并流放岭南但他心胸宽广,面对逆境泰然处之,仍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情,他在这段流亡岁月中写下《江城子》一词,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这些成就的取得和她不停遭贬谪,身心得到磨炼息息相关。
    根据选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可知,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根据“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可知,从草木、水、金属石器等受外力的作用而发出声音;根据“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可知,由大自然的一些事物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可知,得出结论: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
    示例:
    [材料一]这是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文章运用起兴的手法,形象生动的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材料二]: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授济宁知府。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吏不得为奸,遂野田日辟,民食以裕。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盛夏,守将督民夫筑城。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请之中书省,得罢役。济宁人皆赞之。视事①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
    【注释】①视事:办公。
    27.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又 立 社 学 数 百 葺 孔 子 庙 堂 教 化 兴 起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
    29.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析方克勤是如何做到“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的。(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
    示例:百姓正忙着耕种,没有空闲,怎么能再被这种劳役困住呢?
    29.示例:(1)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2)他为政公平公正,按照田地等级征税;(3)他重视教育教化,建学校,修孔子庙堂;(4)他体恤百姓,为百姓请命免除徭役。
    【解析】
    27.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句意:同时(方克勤)又设立学堂几百个,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
    “又立社学数百”和“葺孔子庙堂”为方克勤为教育所做的举措,二者为并列短句,中间停顿;“教化兴起”为最终效果,单独成句。故断句为: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
    28.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方:刚刚,正;耕耘:耕种;暇:空闲;奈何:怎么能,怎么办;役:劳役。
    29.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可概括为: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
    根据“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可概括为:他为政公平公正,按照田地等级征税;
    根据“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可概括为:他重视教育教化,建学校,修孔子庙堂;
    根据“请之中书省,得罢役”可概括为:他体恤百姓,为百姓请命免除徭役。
    【点睛】参考译文: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被授予济宁知府。当时朝廷下诏号召百姓开垦荒地,三年后才征缴赋税。然而当地官吏征收赋税都不等到三年的期限,百姓都说诏旨不可信,于是就弃田离去,田地又再次荒芜。方克勤就与百姓互相约好,赋税一定按期限(三年后)交纳。区分田地为九等,按田地的等级征税,官吏不得耍奸,田地一天天开垦起来,老百姓的粮食已经充足。同时(方克勤)又设立学堂几百个,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盛夏时节,守城将领督使百姓修筑城池,方克勤说:“百姓这个时候正在耕耘田地都忙不过来,怎么能够承受这么重的工程。”就写信到中书省去为百姓请命,得以停止服役。济宁人都称赞他。(方克勤)在这里做事三年,人丁兴旺了几倍多,整个县郡都丰衣足食。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拾薪为烛,调习达旦,不寐。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家。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飞四战皆捷;尾袭于镇江东,又捷;战于清水亭,又大捷。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全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飞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静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帝嘉纳。兀术归,飞邀击于静安,败之。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3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好《左氏春秋》(喜爱)B.父义之(认为……合乎正义)
    C.宜兴令迎飞移屯焉(驻扎)D.仍益兵守淮(更加)
    3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能节食以济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不以物喜
    C.策之不以其道D.徐以杓酌油沥之
    32.翻译下列句子。
    (1)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
    (2)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
    33.有学者称,无锡宜兴是岳飞的“第二故乡”,是“岳家军”的发祥地。宜兴还有岳飞的衣冠冢,有关部门拟在衣冠冢旁设立四个彰显岳飞形象的宣传栏,第一栏取名为“出生神奇”。请依据选段,拟写另外三个栏目的名称。
    【答案】
    D 31.A
    32.(1)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2)兀术逃跑到淮西(岳飞或宋军、我军)于是收复(或恢复)建康。
    33.家贫力学,力大无比,有情有义,骁勇善战,除暴安良(或造福百姓),智慧善谏,忠君爱国。
    【解析】3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D.句意为:还要增兵守卫淮河。益,增加。
    故选D。
    3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题干信息中“能节食以济饥者“中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
    A.连词,表示目的,来;
    B.介词,因为;
    C.介词,按照;
    D.介词,拿,用;
    故选A。
    3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有:
    (1)尽,完全;术,技艺。
    (2)奔,跑;复,收复。
    3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即可。
    根据“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可概括出”勤奋好学”;根据“未冠……警八石”可概括出“力大无比”;根据“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家”可概括出“有情有义”;根据“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和第四段内容可概括出“晓勇善战”“智慧善谏”“忠君爱国”,根据“避地者赖以免”可概括出“造福百姓”等。
    【点睛】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父亲岳和,能节省粮金来救济饥民。有人耕种时侵占了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强迫人家还债。岳飞出生时,有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上飞鸣,因此把“飞”字作为他的名。
    岳飞家里虽穷但勤奋好学。特别喜爱读《左氏春秋》、孙子和吴起的《兵法》, 他捡拾柴草作为烛火,通宵达旦背诵学习,不睡觉。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八石重的硬弩,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在家里摆上供品祭奠。岳飞的父亲认为儿子的行为合乎正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家正义而献身吧。”
    建炎四年,金兀术进攻常州,宜兴县令迎接岳飞部移兵,驻扎境内。盗贼郭吉听说岳飞前来,逃入太湖之中,岳飞派遣王贵、傅庆追击打败他们,又派能言善辩的马皋、林聚前去劝说他们全部投降。有一位名叫张威武的不肯降服,岳飞单人独骑冲入他的营寨,将他斩首。避乱到此地的百姓得以免于盗贼侵扰,画出岳飞象供奉起来。
    金军再次进攻常州,岳飞四战皆胜;尾随追击金军到镇江东,又获得胜利;在清水亭作战,又获得大胜。金兀术军趋近建康,岳飞在牛头山下预设埋伏等待金几术一众。夜里,命令一百名士兵穿着黑色衣服流入金营袭扰。金兵惊慌失措,自相攻击残杀。金兀术军驻扎在龙湾,岳飞率三百骑兵、两千步兵赶至新城,大破金军。金兀术逃跑到淮西,宋军于是收复建康。岳飞上奏说:“建康是要害之地,应选派军队固守,还要增兵守卫淮河,以保护心腹地区。”皇帝嘉许,并采纳他的建议。金几术率军北归,岳飞在静安半路阻击,将其打败。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4.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l)予观夫巴陵胜状( ) (2)心旷神怡( )
    35.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6.结合本文主旨特点,写出你在文章写作立意方面获得的启示。
    【答案】
    好 开阔
    语言简洁,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36.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本文不是单纯写山水,而是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在了议论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全文的境界。启示:立意要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答案不唯一)
    【解析】
    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胜:好、美好;
    (2)句意为:心胸开阔、心情愉快。旷:开阔。
    3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词句赏析。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意思是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着小山,吞下了长河,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这几句简洁明了、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36.本题考查内容主旨的理解和感悟启示能力。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我们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点睛】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着小山,吞下了长河,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方法指引
    文中语句
    字词解释
    【课内迁移】具答之(《桃花源记》)
    具列如下
    具:(1)
    【成语推断】望尘莫及
    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及:(2)
    【借助字形】“决”小篆字形为。《说文·水部》:“決,行流也。从水,从夬。”夬,分决也,有所破坏决裂。
    即更决临平湖
    决:(3)
    原文语句
    批注
    珠翠罗绮溢目
    “溢目”用词凝练,突出了① 。

    写出车马众多,道路拥堵。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说明售卖的物品数量多、③ 。
    这段描写的作用:④ 。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
    滕子京笔下的岳阳楼景观
    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景观
    东南之国富山水,惟洞庭于江湖名最大。环占五湖,均视八百里;据湖面势,惟巴陵最胜。濒岸风物,日有万态,虽渔樵云鸟,栖隐出没同一光影中,惟岳阳楼最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范仲淹的文字:
    相关试卷

    专题11 作文(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作文(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作文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1作文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作文(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作文(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作文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1作文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作文(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作文(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作文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1作文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