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01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02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为化学试卷,请考生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试卷为化学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请考生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图示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的是
    ①钢筋混凝土构建高楼②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③人工合成新口味食物④化学反应合成药品
    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②汽车尾气污染空气,不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③人工合成的新口味食物也是化学研究的范畴,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④化学反应合成药物,能为人体的健康保驾护航,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固体B. 倾倒液体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 C. 熄灭酒精灯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稍露出橡胶塞即可,错误;B、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要紧靠量筒口倾倒,错误;C、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以防着火,错误;D、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正确。故选D。
    3.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主要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食品充氮气防腐
    C. 液氦用于冷冻机D. 氮气用于化工原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选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氮气可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氦蒸发吸热,可用于冷冻机,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D、氮气可用于化工原料,是因为氮气能和氢气等物质反应,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选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针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正确;
    B、空气液化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但分子的体积不变,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该选项解释正确;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间,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5.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最多的水是海水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C.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球表面最多的水是海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氮气,其次为氧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含量前四的的元素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榨取果汁B. 苹果腐烂
    C. 面包发霉D. 菜刀生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榨取果汁,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苹果腐烂,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面包发霉,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7.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2
    B.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该粒子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A正确;
    B、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B正确;
    C、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带正电),核外电子数为12(带负电),该粒子不显电性,故C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8.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 关于资源和能源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所以地球上淡水资源丰富。
    B.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C. 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就是爱护水资源
    D. 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物质是氮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地球上淡水资源不丰富,故A错误;
    B、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故B正确;
    C、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就是爱护水资源,故C正确;
    D、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物质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D正确。故选A。
    10. 下列叙述、相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正确的是
    A.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是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A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B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C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11.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B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 二氧化碳分子中有16个电子
    D. 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分子结构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B、根据分子结构可知,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6+8×2=22个电子,故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方法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不能鉴别,方法一不正确;但碳具有可燃性,则能鉴别,方法二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会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则能鉴别,方法一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能鉴别,方法二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
    C、双氧水在硫酸铜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能鉴别,方法一正确;双氧水和蒸馏水均无色,不能鉴别,方法二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白糖和食盐均能溶于水,不能鉴别,方法一不正确;通过品尝能鉴别白糖和食盐,但需注意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品尝,方法二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C.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生成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主要来源,选项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粮食、瓜果的保护气,选项正确;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对环境产生影响,选项错误;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选项正确;
    故选C。
    14.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 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 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分子,故反应物为一种物质;生成的三个分子中,其中有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分子,而另一个分子的构成与这两个分子不同,属于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生成物为两种物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前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则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可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过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 食用盐的标签上注明的“加碘食盐”“碘”指
    A. 单质B. 分子C. 元素D. 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食用盐的标签上注明的“加碘食盐”“碘”指元素,不是指单质、分子、原子。故选C。
    二、非选择题(16-23题,共40分。)
    16.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从A中任一处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
    (2)用火柴点燃B中的白烟,蜡烛能复燃,说明白烟中的成分具有______(填性质);
    (3)图C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与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________。
    (4)D中的原子排在周期表的同一纵列的依据是__________。
    【答案】16. 原子序数为4(合理即可) 17. 可燃性 18. 氧气含量较低
    19.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可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元素符号为Be,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等。
    【小问2详解】
    用火柴点燃B中的白烟,蜡烛能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小问3详解】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但在呼出气体中很多熄灭,则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同一周期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17.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集气瓶内部预先放水的目的之一是_____,防止胶塞弹开;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______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答案】17.
    18. ①.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②. 吸热降温
    19. ①. 1 ②. 五分之一
    20. 不支持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集气瓶内部预先放水的目的是吸热降温,防止胶塞弹开;吸收五氧化二磷;
    【小问3详解】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小问4详解】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18. 请仔细观察下列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反应一图3中应补充的微观粒子图是______(填“A”或“B”或“C”)。
    A. B. C.
    (2)反应一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条件下,______,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结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3)反应一、二中生成物从物质构成上比较,不同点是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答案】18. C 19. 每个氢分子分成2个氢原子,每个氯原子分2个氯原子 20. 钠离子和氯离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学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还少2个氢原子,故选C。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一的微观实质为:在点燃条件下,每个氢分子分成2个氢原子,每个氯原子分为2个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结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小问3详解】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19. 完成下列实验:
    (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取氧气:
    (1)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选择的制取装置可以是_______。
    (3)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其中的两步操作为: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______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放在桌子上。
    (4)利用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性质实验时,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_____,放热。
    (二)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后,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会增加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 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变化
    (6)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 (填字母)。
    A. 把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B.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二氧化锰中
    【答案】19.
    20. AC##AD 21. ①. 水面下 ②. 正
    22.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23. C 24. B
    【解析】
    【小问1详解】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的反应,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应该选择排水法收集,即D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应该选择C装置;
    【小问3详解】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需正放在桌子上;
    【小问4详解】
    红热的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小问5详解】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错误;
    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错误;
    C、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故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错误;
    故选C;
    【小问6详解】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二氧化锰中,通过控制液体药品的加入而控制反应速率;故选B。
    20. 对比、类比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
    (1)同学们想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设计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_。
    (2)仿照A组示例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3)上述表格中,甲烷(CH4)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甲烷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
    【答案】20. ①. 能 ②. 热水比冷水变红快,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1. ①. 木炭 ②. 纯净物
    22.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别将一滴红墨水滴加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现象更快,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能达到实验目的。
    【小问2详解】
    四氧化三铁和木炭均为黑色,而硫为黄色,则硫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蒸馏水和氧气均只含一种物质,为纯净物,而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则分类标准为纯净物。
    【小问3详解】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1. A、B、C、D、E分别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两个圆相连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不相连表示不反应,而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银白色固体,在A中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D是一种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C是一种暗红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物质名称:B:______;C:_____。
    (2)E在A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
    (3)D在A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答案】21. ①. 硫 ②. 红磷
    22.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3.
    【解析】
    【分析】硫为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则A为氧气、B为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E为铁;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D为碳;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则C为红磷。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硫、C为红磷。
    【小问2详解】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小问3详解】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2.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探究活动来探究分子的某些性质,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1)步骤①最终得到的溶液为___色。
    (2)步骤②说明:____。
    (3)步骤③中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步骤③中,A、B两烧杯内现象不同,可以体现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是_____。
    (5)若使用图二来探究实验,你预期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6)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实验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
    【答案】22. 无 23. 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24. A中溶液变红色
    25. 具有挥发性 26. 滤纸条上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红点
    27.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解析】
    【小问1详解】
    酚酞溶液中含有水,所以步骤①最终得到的溶液为无色;
    【小问2详解】
    步骤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小问3详解】
    步骤③中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小问4详解】
    步骤③中,A、B两烧杯内现象不同,可以体现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是具有挥发性;
    【小问5详解】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图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红点;
    【小问6详解】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实验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3. 某小组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所需要的氧气,停止加热。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呢?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乙同学: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表达交流】
    (1)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
    【反思与评价】
    (2)甲、乙猜想中错误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
    为准确得出结论同学们决定继续对固体加热,在试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3)试管中固体成分为_____。
    【总结提升】
    (4)在猜想类似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
    【答案】23.
    24. ①. 甲 ②.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会生成氯化钾,剩余固体中肯定含有氯化钾
    25. 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26. 生成物和未反应的反应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由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剩余固体中肯定含有氯化钾,则甲的猜想不正确。
    【小问3详解】
    对固体加热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又有氧气生成,即固体中还含有氯酸钾,则试管中固体成分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小问4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分析剩余固体成分时,肯定含有生成物,同时还可能含有未反应的反应物。选项
    事实
    解释
    A
    春天远远的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加压条件下空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再分的
    D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
    分子间有间隔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分别点燃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小木条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双氧水和蒸馏水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D
    白糖和食盐
    观察是否溶于水
    品尝
    组别
    A组
    B组
    C组
    物质
    过氧化氢、水、甲烷
    四氧化三铁、木炭、硫粉
    蒸馏水、呼出气体、氧气
    分类标准
    液体
    黑色
    ②_________。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甲烷
    ①_________。
    呼出气体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文明汤池,从我做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