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专题01 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专题01 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01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02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03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01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02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文件包含2024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原卷版docx、2024年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专题01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型1.手拉手模型
    【模型解读】将两个三角形(或多边形)绕着公共顶点旋转某一角度后能完全重合,则这两个三角形构成手拉手全等,也叫旋转型全等。其中:公共顶点A记为“头”,每个三角形另两个顶点逆时针顺序数的第一个顶点记为“左手”,第二个顶点记为“右手”。
    手拉模型解题思路:SAS型全等(核心在于导角,即等角加(减)公共角)。
    1)双等边三角形型
    条件:△ABC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C为公共点;连接BE,AD交于点F。
    结论:①△ACD≌△BCE;②BE=AD;③∠AFM=∠BCM=60°;④CF平分∠BFD。
    2)双等腰直角三角形型
    条件:△ABC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公共点;连接BE,AD交于点N。
    结论:①△ACD≌△BCE;②BE=AD;③∠ANM=∠BCM=90°;④CN平分∠BND。
    3)双等腰三角形型
    条件:△ABC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C为公共点;连接BE,AD交于点F。
    结论:①△ACD≌△BCE;②BE=AD;③∠ACM=∠BFM;④CF平分∠AFD。
    4)双正方形形型
    条件:△ABCFD和△CEFG都是正方形,C为公共点;连接BG,ED交于点N。
    结论:①△△BCG≌△DCE;②BG=DE;③∠BCM=∠DNM=90°;④CN平分∠BNE。
    例1.(2022秋·福建龙岩·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边长为8的等边△ABC中,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平面上△ABC外一点,且DE=2,连接BE,将线段EB绕点E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EF,连接AF,CE. (1)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AF=CE; (3)当点D,E,F在同一直线上时,请你在备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求出此时BE的长.
    备用图
    【答案】(1)△BEF是等边三角形(2)证明见解析(3)
    【分析】(1)根据旋转即可证明△BEF是等边三角形;(2)由△EBF是等边三角形,可得FB=EB,再证明∠FBA=∠EBC,又因为AB=BC,所以可证明△FBA≌△EBC,进而可得AF=CE;(3)当点D,E,F在同一直线上时,过B作BM⊥EF于M,再在Rt△BMD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1)∵将线段EB绕点E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EF,∴EB=EF,∴△BEF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ABC和△BEF ∴BF=BE,AB=BC,
    ∴即∠FBA=∠EBC∴△FBA≌△EBC(SAS)∴AF=CE
    (3)图形如图所示:
    过B作BM⊥EF于M,∵△BEF是等边三角形∴,
    ∵点D是AB的中点,∴ 在Rt△BMD中,
    ∵DE=2∴解得或(舍去)∴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手拉手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例2.(2022·吉林·九年级期末)如图①,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此时,成立.
    (1)将绕点逆时针旋转时,在图②中补充图形,并直接写出的长度;(2)当绕点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与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利用图③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绕点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的长度.
    【答案】(1)补充图形见解析;;(2),仍然成立,证明见解析;(3)或.
    【分析】(1)根据旋转作图的方法作图,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即可;
    (2)根据SAS证明得AD=BE,∠1=∠2,再根据∠1+∠3+∠4=90°得∠2∠3+∠4=90°,从而可得出结论;(3)分两种情况,运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1)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点D在BC上,∴是直角三角形,且BC=,CE=
    由勾股定理得,;
    (2),仍然成立. 证明:延长交于点,
    ∵,,,∴,
    又∵,,∴,∴,,
    在中,,∴,∴,∴.
    (3)①当点D在AC上方时,如图1所示,同(2)可得∴AD=BE 同理可证
    在Rt△CDE中,∴DE=
    在Rt△ACB中,∴
    设AD=BE=x,在Rt△ABE中, ∴解得, ∴
    ②当点D在AC下方时,如图2所示,
    同(2)可得∴AD=BE 同理可证
    在Rt△CDE中,∴DE=
    在Rt△ACB中,∴
    设AD=BE=x,在Rt△ABE中,
    ∴解得, ∴ .
    所以,AD的值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3.(2022·黑龙江·虎林市九年级期末)已知Rt△ABC中,AC=BC,∠ACB=90°,F为AB边的中点,且DF=EF,∠DFE=90°,D是BC上一个动点.如图1,当D与C重合时,易证:CD2+DB2=2DF2;
    (1)当D不与C、B重合时,如图2,CD、DB、D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2)当D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CD、DB、D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答案】(1)CD2+DB2=2DF2 ;(2)CD2+DB2=2DF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已知得,连接CF,BE,证明得CD=BE,再证明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2)连接CF,BE,证明得CD=BE,再证明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详解】解:(1)CD2+DB2=2DF2
    证明:∵DF=EF,∠DFE=90°,
    ∴ ∴
    连接CF,BE,如图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为斜边AB的中点
    ∴ ,即 ∴,
    又 ∴
    在和中 ∴
    ∴, ∴ ∴
    ∵,∴CD2+DB2=2DF2 ;
    (2)CD2+DB2=2DF2 证明:连接CF、BE
    ∵CF=BF,DF=EF又∵∠DFC+∠CFE=∠EFB+∠CFB=90°
    ∴∠DFC=∠EFB∴△DFC≌△EFB ∴CD=BE,∠DCF=∠EBF=135°
    ∵∠EBD=∠EBF-∠FBD=135°-45°=90° 在Rt△DBE中,BE2+DB2=DE2
    ∵ DE2=2DF2 ∴ CD2+DB2=2DF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例4.(2023·山西大同·九年级期中)综合与实践:已知是等腰三角形,.
    (1)特殊情形:如图1,当∥时,______.(填“>”“<”或“=”);(2)发现结论:若将图1中的绕点顺时针旋转()到图2所示的位置,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拓展运用:某学习小组在解答问题:“如图3,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内一点,,且,,,求的度数”时,小明发现可以利用旋转的知识,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连接,构造新图形解决问题.请你根据小明的发现直接写出的度数.
    【答案】(1)=;(2)成立,理由见解析;(3)∠BPA=135°.
    【分析】(1)由DE∥BC,得到∠ADE=∠B,∠AED=∠C,结合AB=AC,得到DB=EC;
    (2)由旋转得到的结论判断出△DAB≌△EAC,得到DB=CE;(3)由旋转构造出△APB≌△AEC,再用勾股定理计算出PE,然后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PEC是直角三角形,在简单计算即可.
    【详解】解:(1)∵DE∥BC,∴∠ADE=∠B,∠AED=∠C,
    ∵AB=AC,∴∠B=∠C,∴∠ADE=∠AED,∴AD=AE,∴DB=EC,故答案为:=;
    (2)成立.证明:由①易知AD=AE,∴由旋转性质可知∠DAB=∠EAC,
    在△DAB和△EAC中,∴△DAB≌△EAC(SAS),∴DB=CE;
    (3)如图,将△APB绕点A旋转90°得△AEC,连接PE,∴△APB≌△AEC,
    ∴AE=AP=2,EC=BP=1,∠PAE=90°,∴∠AEP=∠APE=45°,
    在Rt△PA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E=2,
    在△PEC中,PE2=(2)2=8,CE2=12=1,PC2=32=9,
    ∵PE2+CE2=PA2,∴△PEC是直角三角形,∴∠PEC=90°,∴∠AEC=135°,
    又∵△APB≌△AEC,∴∠BPA=∠CEA=13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也是本题的难点.
    例5.(2023春·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CEFG如图1摆放,将正方形CEFG绕点C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连接BG,DE.
    (1)如图2,求证:△BCG≌△DCE;
    (2)如图2,连接DG,BE,判断DG2+BE2否为定值.若是,求这个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G恰好落在DE上时,求α的值.
    【答案】(1)见解析;(2)48;(3)
    【分析】(1)通过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2)连接,设交于点,交于点,先证明,由勾股定理可得;(3)作于点,则,且,由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1)四边形与为正方形,,,
    ,,,
    在和中, (SAS),
    (2)连接,设交于点,交于点,

    ,,,
    在△和中,,
    ,,

    由勾股定理得,,

    ,,,,
    (3)作于点,如图,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在中,,,,
    ..
    【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求解.
    模型2.半角模型
    【模型解读】半角模型概念:过多边形一个顶点作两条射线,使这两条射线夹角等于该顶角一半
    思想方法:通过旋转构造全等三角形,实现线段的转化
    1)正方形半角模型
    条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CF=45°;
    结论:①△BCE≌△DCG;②△CEF≌△CGF;③EF=BE+DF;④AEF的周长=2AB;
    ⑤CE、CF分别平分∠BEF和∠EFD。
    2)等腰直角三角形半角模型
    条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E=45°;
    结论:①△BAD≌△CAG;②△DAE≌△GAE;③∠ECG==90°;④DE2=BD2+EC2;
    3)等边三角形半角模型(120°-60°型)
    条件:ABC是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D,∠BDC=120°,∠EDF=60°;
    结论:①△BDE≌△CDG;②△EDF≌△GDF;③EF=BE+FC;④AEF的周长=2AB;
    ⑤DE、DF分别平分∠BEF和∠EFC。
    4)等边三角形半角模型(60°-30°型)
    条件:ABC是等边三角形,∠EAD=30°;
    结论:①△BDA≌△CFA;②△DAE≌△FAE;③∠ECF=120°;④DE2=(BD+EC)2+;
    5)任意角度的半角模型(-型)

    条件:∠BAC=,AB=AC,∠DAE=;
    结论:①△BAD≌△CAF;②△EAD≌△EAF;③∠ECF=180°-。
    例1.(2023·福建·龙岩九年级期中)(1)【发现证明】
    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求证:.小明发现,当把绕点顺时针旋转90°至,使与重合时能够证明,请你给出证明过程.
    (2)【类比引申】①如图2,在正方形中,如果点,分别是,延长线上的动点,且,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3,如果点,分别是,延长线上的动点,且,则,,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不要求证明).(3)【联想拓展】如图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2)①不成立,结论:;②,见解析;(3)
    【分析】(1)证明,可得出,则结论得证;(2)①将绕点顺时针旋转至根据可证明,可得,则结论得证;②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至,证明,可得出,则结论得证;(3)求出,设,则,,在中,得出关于的方程,解出则可得解.
    【详解】(1)证明:把绕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1,

    ,,,,,,三点共线,
    ,,,,
    ,,,;
    (2)①不成立,结论:;
    证明:如图2,将绕点顺时针旋转至,
    ,,,,,
    ,,;
    ②如图3,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至,,,

    ,,,
    ,,,.
    即.故答案为:.
    (3)解:由(1)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6,,
    .,,
    设,则,,
    在中,,,解得:.,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推导.
    例2.(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在中,,,D、E是斜边上两点,且,若,,,则与的面积之和为( )
    A.36B.21C.30D.22
    【答案】B
    【分析】将关于对称得到,从而可得的面积为15,再根据对称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从而可得,最后根据与的面积之和等于与的面积之和即可得.
    【详解】解:如图,将关于AE对称得到,
    则,,

    ,,
    在和中,,,

    ,即是直角三角形,,

    即与的面积之和为2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例3.(2023秋·湖北武汉·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中,AB=AC=2.∠BAC=120°,点D,E都在边BC上,∠DAE=60°,若BD=2CE,求DE的长.
    【答案】DE=3﹣3.
    【分析】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得到,取CF的中点G,连接EF、EG,由AB=AC、,可得出,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出,结合可得出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为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的长度以及证明全等找出,设,则, ,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利用,可求出以及的值;
    【详解】解: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得到,取的中点G,连接,如图所示:
    过点作于点,如图,
    ∵,,∴,
    在中, ,∴,
    ∴,∴,∴,∴.
    ∵,∴,∴为等边三角形,
    ∴,∴,∴为直角三角形,
    ∵,∴,∴.
    在和中,,∴,∴.
    设,则,在中,,
    =x,∴,∴,
    ∴,答: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旋转的性质,通过勾股定理找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例4.(2023·绵阳市八年级期中)在等边△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D为△ABC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C.探究:当M、N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1)如图1,当点M、N边AB、AC上,且DM=DN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点M、N在边AB、AC上,且当DM≠DN时,猜想(1)问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M、N分别在边AB、CA的延长线上时,探索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并给出证明.
    【答案】(1);(2)成立,;(3),见解析
    【分析】(1)由DM=DN,∠MDN=60°可得△MDN是等边三角形,得到Rt△BDM≌Rt△CDN,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2)在CN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DBM≌△DCM1,得到∠M1DN=∠MDN=60°,从而得到△MDN≌△M1DN(SAS),即可求证;
    (3)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得△MDN≌△M1DN,即可求证.
    【详解】(1)解: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
    ∵DM=DN,∠MDN=60°,∴△MDN是等边三角形,
    ∵△ABC是等边三角形,∴∠A=60°,
    ∵BD=CD,∠BDC=120°,∴∠BDC=∠DCB=30°,∴∠MBD=∠NCD=90°,
    在Rt△BDM和Rt△CDN中,,∴Rt△BDM≌Rt△CDN(HL),
    ∴∠BDM=∠CDN=30°,BM=CN,∴DM=2BM,DN=2CN,
    ∴MN=2BM=2CN=BM+CN,故答案为:BM+NC=MN;
    (2)猜想: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在CN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
    ∵∠MBD=∠M1CD=90°,BD=CD,∴△DBM≌△DCM1(SAS),
    ∴DM=DM1,∠MBD=∠M1CD,M1C=BM,
    ∵∠MDN=60°,∠BDC=120°,∴∠M1DN=∠MDN=60°,
    ∴△MDN≌△M1DN(SAS),∴MN=M1N=M1C+NC=BM+NC;
    (3)NC−BM=MN,理由如下:证明: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MN,DM1
    由(2)得,△DBM≌△DCM1,∴DM=DM1,
    ∴∠M1DN=∠MDN=60°,∴△MDN≌△M1DN(SAS),∴MN=M1N,∴NC﹣BM=MN.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
    例5.(2023·重庆市二模)回答问题(1)【初步探索】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探究图中∠BAE、∠FAD、∠EAF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_______;
    (2)【灵活运用】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180°,AB=AD,若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F在CD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仍然满足EF=BE+FD,请直接写出∠EAF与∠DAB的数量关系.
    【答案】(1)∠BAE+∠FAD=∠EAF;(2)仍成立,理由见解析;(3)∠EAF=180°-∠DAB
    【分析】(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可判定△ABE≌△ADG,进而得出∠BAE=∠DAG,AE=AG,再判定△AEF≌△AGF,可得出∠EAF=∠GAF=∠DAG+∠DAF=∠BAE+∠DAF,据此得出结论;
    (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判定△ABE≌△ADG,进而得出∠BAE=∠DAG,AE=AG,再判定△AEF≌△AGF,可得出∠EAF=∠GAF=∠DAG+∠DAF=∠BAE+∠DAF;
    (3)在DC延长线上取一点G,使得DG=BE,连接AG,先判定△ADG≌△ABE,再判定△AEF≌△AGF,得出∠FAE=∠FAG,最后根据∠FAE+∠FAG+∠GAE=360°,推导得到2∠FAE+∠DAB=36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BAE+∠FAD=∠EAF.理由:
    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
    ∵∠B=∠ADF=90°,∠ADG=∠ADF=90°,∴∠B=∠ADG=90°,
    又∵AB=AD,∴△ABE≌△ADG(SAS),∴∠BAE=∠DAG,AE=AG,
    ∵EF=BE+FD=DG+FD=GF,AF=AF,∴△AEF≌△AGF(SSS),
    ∴∠EAF=∠GAF=∠DAG+∠DAF=∠BAE+∠DAF;故答案为:∠BAE+∠FAD=∠EAF;
    (2)仍成立,理由:如图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
    ∵∠B+∠ADF=180°,∠ADG+∠ADF=180°,∴∠B=∠ADG,
    又∵AB=AD,∴△ABE≌△ADG(SAS),∴∠BAE=∠DAG,AE=AG,
    ∵EF=BE+FD=DG+FD=GF,AF=AF,∴△AEF≌△AGF(SSS),
    ∴∠EAF=∠GAF=∠DAG+∠DAF=∠BAE+∠DAF;
    (3)∠EAF=180°-∠DAB.证明:如图3,在DC延长线上取一点G,使得DG=BE,连接AG,
    ∵∠ABC+∠ADC=180°,∠ABC+∠ABE=180°,∴∠ADC=∠ABE,
    又∵AB=AD,∴△ADG≌△ABE(SAS),∴AG=AE,∠DAG=∠BAE,
    ∵EF=BE+FD=DG+FD=GF,AF=AF,∴△AEF≌△AGF(SSS),∴∠FAE=∠FAG,
    ∵∠FAE+∠FAG+∠GAE=360°,∴2∠FAE+(∠GAB+∠BAE)=360°,
    ∴2∠FAE+(∠GAB+∠DAG)=360°,即2∠FAE+∠DAB=360°,∴∠EAF=180°-∠DAB.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推导变形.解题时注意:同角的补角相等.
    模型3、旋转中的对角互补模型
    【模型解读】
    对角互补模型概念:对角互补模型特指四边形中,存在一对对角互补,而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几何模型。
    思想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辅助线画法主要有两种:①过顶点做双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进行旋转的构造,构造手拉手全等。
    1)“共斜边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模型(异侧型)

    条件:如图,已知∠AOB=∠DCE=90°,OC平分∠AOB.
    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
    2)“斜边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模型(同侧型)

    条件:如图,已知∠DCE的一边与AO的延长线交于点D,∠AOB=∠DCE=90°,OC平分∠AOB.
    结论:①CD=CE,②OE-OD=OC,③.
    3)“等边三角形对120°模型”(1)

    条件:如图,已知∠AOB=2∠DCE=120°,OC平分∠AOB.
    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
    4)“等边三角形对120°模型”(2)

    条件:如图,已知∠AOB=2∠DCE=120°,OC平分∠AOB,∠DCE的一边与BO的延长线交于点D,
    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
    5)“120°等腰三角形对60°模型”
    条件:△ABC是等腰三角形,且∠BAC=120°,∠BPC=60°。
    结论:①PB+PC=PA;
    例1.(2023·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在△ABC中,∠BAC=90°,AB=AC,D为BC的中点.
    (1)如图1,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经过分析已知条件AB=AC,D为BC的中点.容易联想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因此,连结AD(如图2),以下是某同学由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按层次推出结论的流程图.请帮助该同学补充完整流程图.补全流程图:① , ②∠EDF=
    (2)如果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请在备用图中补全图形、先作出判断,然后给予证明.
    【答案】(1)△BDE,△ADF,90°;(2)△DEF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1)连接AD,根据∠BAC=90°,AB=AC,D为BC的中点,可以得到∠B=∠C=45°,AD⊥BC,,,从而可以证明△BDE≌△ADF(SAS),得到DE=DF,∠BDE=∠ADF,由∠ADE+∠BDE=∠BDA=90°,可得∠ADE+∠ADF=90°,即∠EDF=90°,即可证明;
    (2)连接AD,同样证明△BDE≌△ADF(SAS),得到DE=DF,∠BDE=∠ADF,再由∠ADF+∠BDF=∠BDA=90°,即可得到∠BDE+∠BDF=90°,即∠EDF=90°,即可证明.
    【详解】解:(1)如图所示,连接AD,∵∠BAC=90°,AB=AC,D为BC的中点,
    ∴∠B=∠C=45°,AD⊥BC,,,
    ∴∠B=∠BAD=∠CAD,在△BDE和△ADF中,,
    ∴△BDE≌△ADF(SAS),∴DE=DF,∠BDE=∠ADF,
    ∵∠ADE+∠BDE=∠BDA=90°,∴∠ADE+∠ADF=90°,即∠EDF=90°,
    ∴△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BDE,△ADF,90°;

    (2)△DEF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连接AD,
    ∵∠BAC=90°,AB=AC,D为BC的中点,
    ∴∠ABC=∠C=45°,AD⊥BC,,,
    ∴∠FAD=180°-∠CAD=135°,∠EBD=180°-∠ABC=135°,∴∠FAD=∠EBD,
    在△BDE和△ADF中,,∴△BDE≌△ADF(SAS),∴DE=DF,∠BDE=∠ADF,
    ∵∠ADF+∠BDF=∠BDA=90°,∴∠BDE+∠BDF=90°,即∠EDF=90°,∴△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条件.
    例2.(2023·山东枣庄·中考模拟)在中,,,于点,(1)如图1,点,分别在,上,且,当,时,求线段的长;
    (2)如图2,点,分别在,上,且,求证:;
    (3)如图3,点在的延长线上,点在上,且,求证:;
    【答案】(1) ;(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AD=BD=DC= ,求出 ∠MBD=3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证明△BDE≌△A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3)过点 M作 ME∥BC交 AB的延长线于 E,证明△BME≌△AM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E=AN,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明结论.
    【详解】(1)解:,,,
    ,,,
    ,,,
    ,,,
    由勾股定理得,,即,
    解得,,;
    (2)证明:,,,
    在和中,,;
    (3)证明: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则,,,
    ,,,
    在和中,,,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例3.(2023·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1,,,MN是过点A的直线,过点D作于点B,连接CB;过点C作,与MN交于点E.
    (1)连接AD,AD是AC的______倍;(2)直线MN在图1所示位置时,可以得到线段BD和A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请证明你的结论;
    (3)直线MN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若,,则AB的长为______(直接写结果);
    (4)直线MN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直接写出线段BA,BC,BD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
    【答案】(1);(2)AE=BD,BD﹣AB=BC;(3)4;(4)BA+BD=BC
    【分析】(1)由,,根据勾股定理可直接得出答案;
    (2)先证明△ACE≌△DCB,确定△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3)先证明△ACE≌△DCB,CE=BC,得到△B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B=BD+BC,即可得出答案;
    (4)先证明△ACE≌△DCB,确定△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连接AD,

    设AC=a,则DC=a,∴AD=,
    即AD是AC的倍,故答案为:.
    (2)如图1,设AC与BD交于O,由题可知,∠BCE=90°=∠ACD,∴∠ACE=∠BCD,
    ∵BD⊥MN,∴∠ABD=90°=∠ACD,∵∠AOB=∠DOC,∴∠BAC=∠CDB,
    ∵AC=DC,∴△ACE≌△DCB(ASA),∴CE=BC,AE=BD,
    ∵∠BCE=90°,∴△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BC,
    ∵BE=AE﹣AB=BD﹣AB,∴BD﹣AB=BC;故答案为:AE=BD;BD﹣AB=BC;
    (3)解:如图2,设CD与MN交于O,
    由题可知,∠BCE=90°=∠ACD,∴∠ACE=∠BCD,
    ∵BD⊥MN,∴∠ABD=90°=∠ACD,∵∠AOC=∠DOB,∴∠BAC=∠CDB,
    ∵AC=DC,∴△ACE≌△DCB(ASA),∴CE=BC,AE=BD,
    ∵∠BCE=90°,∴BE=BC,∵BE=AB﹣AE=AB﹣BD,∴AB=BD+BC,
    ∵BD=2,BC=,∴AB=BD+BC=4,故答案为:4.
    (4)∴∠BCE=90°=∠ACD,∴∠ACE=∠DCB,∠CEB+∠CBE=90°,
    ∵BD⊥MN,∴∠ABD=90°,∴∠CBE+∠CBD=90°,∴∠CEB=∠CBD,
    ∵AC=DC,∴△ACE≌△DCB(AAS),∴CE=BC,AE=BD,
    ∵∠BCE=90°,∴BE=BC,∵BE=AE+BA=BD+BA,
    ∴BA+BD=BC,故答案为:BA+BD=BC.
    【点睛】此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4.(2023四川宜宾八年级期末)如图1,,平分,以为顶点作,交于点,于点E. (1)求证:;(2)图1中,若,求的长;
    (3)如图2,,平分,以为顶点作,交于点,于点.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2)OD+OE =;(3)
    【分析】(1)过点C作CG⊥OA于G,CH⊥OB于H,然后根据题意利用AAS定理进行证明△CDG ≌ △CEH,从而求解;(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D+OE =2OH,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OH的值,从而求解;
    (3)过点C作CG⊥OA于G,CH⊥OB于H,然后根据题意利用AAS定理进行证明△CDG ≌ △CEH,从而求得==2,然后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得OH=,CH=从而求得三角形面积,使问题得到解决.
    【详解】解:(1)如图,过点C作CG⊥OA于G,CH⊥OB于H,

    ∵平分∴CG =CH ∵, ∴∠CDO+∠CEO=180︒
    ∵∠CDG+∠CDO=180︒∴∠CDG =∠CEO
    在△CDG与△CEH中 ∴△CDG ≌ △CEH(AAS)∴
    (2)由(1)得△CDG ≌ △CEH∴DG=HE
    由题易得△OCG与△OCH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G=OH
    ∴OD+OE=OD+OH+HE=OG+OH=2OH 设OH=CH=x,在Rt△OCH中,由勾股定理,得:
    OH2+CH2=OC2∴∴(舍负)∴OH =∴OD+OE =2OH=
    (3)如图,过点C作CG⊥OA于G,CH⊥OB于H,
    ∵平分∴CG =CH ∵,∴∠CDO+∠CEO=180︒
    ∵∠CDG+∠CDO=180︒∴∠CDG =∠CEO
    在△CDG与△CEH中∴△CDG ≌ △CEH(AAS)∴DG=HE
    由题易得△OCG与△OCH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OG=OH
    ∴OD+OE=OD+OH+HE=OG+OH=2OH∴==2
    在Rt△OCH中,有∠COH=60°,OC=3,∴OH=,CH=∴∴=2=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是一道综合性问题,掌握相关知识点灵活应用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例5.(2023湖北省宜城市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AOB=12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60°角的顶点与点C重合,它的两条边分别与直线OA、OB相交于点D、E.
    (1)当∠DCE绕点C旋转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1),请猜想OE+OD与O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DCE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到达图2的位置,(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当∠DCE绕点C旋转到CD与OA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于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OE与OC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答案】(1)详见解析;(2)(1)中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详见解析;(3)(1)中结论不成立,结论为OE﹣OD=OC,证明详见解析.
    【分析】(1)根据OM是∠AOB的角平分线,可得∠AOB=60°,则∠OCE=30°,再根据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出OD=OC,同理:OE=OC,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得到OF+OG=OC,再根据AAS证明△CFD≌△CGE,得出DF=EG,则OF=OD+DF=OD+EG,OG=OE﹣EG,OF+OG=OD+OE,即可得出结论.(3)同(2)的方法得到DF=EG,根据等量代换可得OE﹣OD=OC.
    【详解】(1)∵OM是∠AOB的角平分线,∴∠AOC=∠BOC=∠AOB=60°,
    ∵CD⊥OA,∴∠ODC=90°,∴∠OCD=30°,∴∠OCE=∠DCE﹣∠OCD=30°,
    在Rt△OCD中,OD=OC,同理:OE=OC,∴OD+OE=OC,
    (2)(1)中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过点C作CF⊥OA于F,CG⊥OB于G,如图,

    ∴∠OFC=∠OGC=90°,∵∠AOB=120°,∴∠FCG=60°,
    同(1)的方法得,OF=OC,OG=OC,∴OF+OG=OC,
    ∵CF⊥OA,CG⊥OB,且点C是∠AOB的平分线OM上一点,∴CF=CG,
    ∵∠DCE=60°,∠FCG=60°,∴∠DCF=∠ECG,∴△CFD≌△CGE,∴DF=EG,
    ∴OF=OD+DF=OD+EG,OG=OE﹣EG, ∴OF+OG=OD+EG+OE﹣EG=OD+OE,∴OD+OE=OC;
    (3)(1)中结论不成立,结论为:OE﹣OD=OC,
    理由:过点C作CF⊥OA于F,CG⊥OB于G,如图,
    ∴∠OFC=∠OGC=90°,∵∠AOB=120°,∴∠FCG=60°,
    同(1)的方法得,OF=OC,OG=OC,∴OF+OG=OC,
    ∵CF⊥OA,CG⊥OB,且点C是∠AOB的平分线OM上一点,∴CF=CG,
    ∵∠DCE=60°,∠FCG=60°,∴∠DCF=∠ECG,∴△CFD≌△CGE,
    ∴DF=EG,∴OF=DF﹣OD=EG﹣OD,OG=OE﹣EG,
    ∴OF+OG=EG﹣OD+OE﹣EG=OE﹣OD,∴OE﹣OD=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课后专项训练
    1.(2023·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O为正△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
    ①可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与O′的距离为4; ③∠AOB=150°;④S四边形AOBO′=6+2;⑤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易证,故①正确;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故②说法正确;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得,结合等边三角形性质,有,故,③说法正确;由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④说法错误;将线段OA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OD,过A作AE⊥CD交CD延长线于点E,根据判断④的方法,判断⑤说法正确.
    【详解】解:∵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正△ABC,∴,,∵,
    ∴,即,
    在与中,∵,∴,
    故可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如图1,连接

    ∵,,∴是等边三角形,
    ∵,∴.故点O与O′的距离为4,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
    ∵,,∴,∴,
    ∵是等边三角形,∴,
    ∵.故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如图2,过作于点,
    ∵是等边三角形,,,∴,∴.
    ∵,,,∴.
    ∵,,,∴.
    ∴.故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将线段OA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OD,过A作AE⊥CD交CD延长线于点E,
    ∵将线段OA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正△ABC,∴,,∵,
    ∴,即,
    在与中,∵,∴,
    ∴.
    ∵,,∴是等边三角形.
    ∵,∴易求.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故⑤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正确的说法有①②③⑤,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等边三角形性质以及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022·成都市·八年级期末)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在BD上,连接CE,作EF⊥CE交AB于点F,交AC于点G,连接CF交BD于点H,延长CE交AD于点M,连接FM,则下列结论:①点E到AB,BC的距离相等;②∠FCE = 45°;③∠DMC =∠FMC;④若DM = 2,则BF = .正确的有( )个.
    A.1B.2C.3D.4
    【答案】C
    【分析】过E点作、,由正方形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以及角平分线性质可得点E到AB,BC的距离相等,故①正确;再证明(AAS)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故②正确;然后延长MD至P,使,(SAS)再证明(SAS)即可得,故③正确;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勾股定理列方程可求.
    【详解】解:如图1,过E点作、,∴,

    ∵在正方形ABCD中,,,
    ∴,即点E到AB,BC的距离相等,故①正确;
    ;∴,由∵,∴,
    ∴,∴(AAS)∴,∴,故②正确;
    如图2,延长MD至P,使,连接,易证(SAS)∴,,
    ∵,∴,∴,
    又∵,∴,∴,∴,,故③正确,
    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若,则,
    设,则,,
    在中,∴,解得:,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①②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综合知识,解题关键是构造全都三角形转换边角关系.
    3.(2022春·山东烟台·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边AB,BC上,若F是BC的中点,且∠EDF=45°,则DE的长为 _____.
    【答案】2
    【分析】延长BA到点G,使AG=CF,连接DG,EF,利用SAS证明△ADG≌△CDF,得∠CDF=∠GDA,DG=DF,再证明△GDE≌△FDE(SAS),得GE=EF,设AE=x,则BE=6x,EF=x+3,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详解】解:延长BA到点G,使AG=CF,连接DG,EF,
    ∵AD=CD,∠DAG=∠DCF,∴△ADG≌△CDF(SAS),∴∠CDF=∠GDA,DG=DF,
    ∵∠EDF=45°,∴∠EDG=∠ADE+∠ADG=∠ADE+∠CDF=45°,
    ∵DE=DE,∴△GDE≌△FDE(SAS),∴GE=EF,
    ∵F是BC的中点,∴AG=CF=BF=3,设AE=x,则BE=6﹣x,EF=x+3,
    由勾股定理得,(6﹣x)2+32=(x+3)2,解得x=2,∴AE=2,
    ∴DE=,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半角模型的处理策略是解题的关键.
    4.(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如图,△ABC中,∠BAC=120°,AB=AC,点D为BC边上一点.点E为线段CD上一点,且CE=2,AB=,∠DAE=60°,则DE的长为 ______.
    【答案】
    【分析】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连接ME,过M作于Q,过A作 于F,由旋转的性质得,设,则 ,,证明,得,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来解答.
    【详解】解:如图,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连接ME,过M作于Q,过A作 于F,
    ∵,,,AB=,∴,,
    ∴,,
    ∴,.
    在中,.∵,∴.
    设,∴ ,,∴.
    ∵,,∴,∴.
    ∵.在和中,∴,
    ∴,由勾股定理得:,
    ∴,∴,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有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5.(2023·吉林松原·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将△BO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ADC,连接OD.(1)当时, °;(2)当时, °;(3)若,,,则OA的长为 .
    【答案】(1)40; (2)60;(3)
    【分析】(1)证明△CO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DC=60°,即可得到答案;
    (2)利用∠ADC-∠ODC求出答案;(3)由△BOC≌△ADC,推出∠ADC=∠BOC=150°,AD=OB=8,根据△CO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DC=60°,OD=,证得△AOD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详解】(1)解:∵CO=CD,∠OCD=60°,∴△COD是等边三角形;∴∠ODC=60°,
    ∵∠ADC=∠BOC=,∴∠ADC-∠ODC=40°,故答案为:40;
    (2)∵∠ADC=∠BOC=,∴∠ADC-∠ODC=60°,故答案为:60;
    (3)解:当,即∠BOC=150°,∴△AOD是直角三角形.
    ∵△BOC≌△ADC,∴∠ADC=∠BOC=150°,AD=OB=8,
    又∵△COD是等边三角形,∴∠ODC=60°,OD=,∴∠ADO=90°,
    即△AOD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以“空间与图形”中的核心知识(如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多边形内角和等)为载体,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试题中几何演绎推理的难度适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如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推理、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2.成都市八年级期中)在中,,,于点,
    (1)如图1,点,分别在,上,且,当,时,求线段的长;(2)如图2,点,分别在,上,且,求证:;
    (3)如图3,点在的延长线上,点在上,且,求证:;
    【答案】(1) ;(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AD=BD=DC= ,求出 ∠MBD=3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证明△BDE≌△A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3)过点 M作 ME∥BC交 AB的延长线于 E,证明△BME≌△AM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E=AN,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明结论.
    【详解】(1)解:,,,
    ,,,
    ,,,,
    ,,由勾股定理得,,即,
    解得,,;
    (2)证明:,,,
    在和中,,;
    (3)证明: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则,,,
    ,,,
    在和中,,,
    ,.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 如图1,在Rt△ABC中,∠ABC=90°,BA=BC,直线MN是过点A的直线CD⊥MN于点D,连接BD.
    (1)观察猜想张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线段DC,AD,B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经过观察思考,小明出一种思路:如图1,过点B作BE⊥BD,交MN于点E,进而得出:DC+AD= BD.(2)探究证明:将直线MN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写出此时线段DC,AD,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1);(2)AD﹣DC=BD;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C,AD,BD之间的数量关系
    (2)过点B作BE⊥BD,交MN于点E.AD交BC于O,证明,得到,, 根据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再根据,即可解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1中,

    由题意:,∴AE=CD,BE=BD,∴CD+AD=AD+AE=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BD,∴DC+AD=BD,故答案为.
    (2).证明:如图,过点B作BE⊥BD,交MN于点E.AD交BC于O.
    ∵,∴,∴.
    ∵,,,∴,
    ∴.又∵,∴,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应用,正确作辅助线和熟悉图形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已知∠DCE与∠AOB,OC平分∠AOB.(1)如图1,∠DCE与∠AOB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D、E,∠AOB=∠DCE=90°,试判断线段C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以下是小宇同学给出如下正确的解法:
    解:CD=CE.
    理由如下:如图1,过点C作CF⊥OC,交OB于点F,则∠OCF=90°,…
    请根据小宇同学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思考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3)若∠AOB=120°,∠DCE=60°.
    ①如图3,∠DCE与∠AOB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D、E时,(1)中的结论成立吗?为什么?线段OD、OE、OC有什么数量关系?说明理由.②如图4,∠DCE的一边与AO的延长线相交时,请回答(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请直接写出线段OD、OE、OC有什么数量关系;如图5,∠DCE的一边与BO的延长线相交时,请回答(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请直接写出线段OD、OE、OC有什么数量关系.
    解:(1)∵OC平分∠AOB,∴∠AOC=∠BOC=45°,且∠OCF=90°,
    ∴∠OFC=45°=∠BOC,∴OC=FC,
    ∵∠DCE=∠OCF=90°,∴∠DCO=∠ECF,且CO=CF,∠AOC=∠CFE=45°,
    ∴△CDO≌△CEF(ASA)∴CD=CE
    (2)如图2,过点C作CM⊥OA,CN⊥OB,垂足分别为M,N,∴∠CMD=∠CNE=90°,

    又∵OC平分∠AOB,∴CM=CN,
    在四边形ODCE中,∠AOB+∠DCE+∠CDO+∠CEO=360°,
    又∵∠AOB=∠DCE=90°,∴∠CDO+∠CEO=180°,
    又∵∠CDO+∠CDM=180°,∴∠CEO=∠CDM,且∠CMD=∠CNE,CM=CN,
    ∴△CMD≌△CNE(AAS),∴CD=CE.
    (3)①(1)中的结论仍成立.OE+OD=OC.
    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C作CM⊥OA,CN⊥OB,垂足分别为M,N,∴∠CMD=∠CNE=90°,
    又∵OC平分∠AOB,∴CM=CN,∠AOC=∠BOC=60°,
    在四边形ODCE中,∠AOB+∠DCE+∠CDO+∠CEO=360°,
    又∵∠AOB+∠DCE=60°+120°=180°,∴∠CDO+∠CEO=180°,
    又∵∠CEO+∠CEN=180°,∴∠CDO=∠CEN,且CM=CN,∠CMD=∠CNE,
    ∴△CMD≌△CNE(AAS),∴CD=CE,DM=EN.
    ∴OE+OD=OE+OM+DM=OE+OM+EN=ON+OM.
    ∵∠AOC=60°,CM⊥AO,∴∠MCO=30°,
    ∴,同理可得ON=OC,∴.
    ②在图4中,(1)中的结论成立,OE﹣OD=OC,
    如图4,过点C作CM⊥OA,CN⊥OB,垂足分别为M,N,∴∠CMD=∠CNE=90°,

    又∵OC平分∠AOB,∴CM=CN,∠AOC=∠BOC=60°,
    ∵∠COE+∠CEO+∠DCE+∠OCD=180°,∴∠OCD+∠CEO=60°,
    ∵∠AOC=∠CDO+∠OCD=60°,∴∠CDO=∠CEN,且CM=CN,∠CMD=∠CNE,
    ∴△CMD≌△CNE(AAS),∴CD=CE,DM=EN.
    ∴OE﹣OD=ON+NE﹣(MD﹣OM)=ON+OM.∵∠AOC=60°,CM⊥AO,∴∠MCO=30°,
    ∴,同理可得ON=OC,∴OE﹣OD=ON+OM=OC;
    在图5中,(1)中的结论成立,OD﹣OE=OC,
    如图5,过点C作CM⊥OA,CN⊥OB,垂足分别为M,N,∴∠CMD=∠CNE=90°,
    又∵OC平分∠AOB,∴CM=CN,∠AOC=∠BOC=60°,
    ∵∠COA+∠CDO+∠DCE+∠OCE=180°,∴∠OCE+∠CDO=60°,
    ∵∠NOC=∠CEO+∠OCE=60°,∴∠CDO=∠CEO,且CM=CN,∠CMD=∠CNE,
    ∴△CMD≌△CNE(AAS),∴CD=CE,DM=EN.
    ∴OD﹣OE=DM+OM﹣(EN﹣ON)=ON+OM.∵∠AOC=60°,CM⊥AO,∴∠MCO=30°,
    ∴,同理可得ON=OC,∴OD﹣OE=ON+OM=OC;
    9.(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提出问题:如图1,已知OC平分∠AOB,点D、E分别在OA,OB上.若∠ODC=∠OEC=90°,求证:CD=CE.
    思路梳理:(1)请根据思路梳理的过程填空.
    证法1:由OC平分∠AOB,∠ODC=∠OEC,OC=OC,可得 ≌ ,则CD=CE.
    证法2:由OC平分∠AOB,∠ODC=∠OEC=90°,则CD=CE,其理论依据是 .
    类比探究:(2)如图2,已知OC平分∠AOB,点D、E分别在OA,OB上.若∠ODC+∠OEC=180°,求证:CD=CE.
    拓展迁移:(3)如图3,已知OC平分∠AOB,点D在OA的反向延长线上,点E在OB上,且∠ODC=∠OEC,若OC=4,CE=5,点C到OB的距离是3,则OD+OE的值是 .(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
    【答案】(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2)证明见解析(3)
    【分析】(1)方法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方法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证明即可;
    (2)过点C作CQ⊥OA于点Q,CP⊥OB于点P,证明△CQD≌△CPE(ASA),可得结论;
    (3)过点C作CQ⊥OA于点Q,CP⊥OB于点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OD+OE=2P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E即可.
    (1)证法1:如图1中,∵OC平分∠AOB,∴∠COD=∠COE,
    在△COD和△COE中, ,∴△COD≌△COE(AAS),∴CD=CE.
    故答案为:△COD,△COE;
    证法2:∵OC平分∠AOB,∠ODC=∠OEC=90°,
    ∴CD=C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2)证明:如图2,过点C作CQ⊥OA于点Q,CP⊥OB于点P,

    ∵∠ODC+∠OEC=180°,∴∠DOE+∠DCE=180°
    ∵∠OQC=∠EPC=90°,∴∠AOB+∠PCQ=180°,∴∠PCQ=∠DCE,∴∠DCQ=∠ECP,
    ∵点C是∠AOB的平分线上,且CQ⊥OA,CP⊥OB,∴CQ=CP,
    ∵∠OQC=∠EPC=90°,∴△CQD≌△CPE(ASA),∴CD=CE;
    (3)解:如图3,过点C作CQ⊥OA于点Q,CP⊥OB于点P,
    ∴∠OQC=∠EPC=90°,∴∠AOB+∠PCQ=180°,∵∠ODC=∠CEO,∴∠DOE=∠DCE,
    ∵∠DOE+∠AOB=180°,∴∠AOB+∠DCE=180°,∴∠PCQ=∠DCE,∴∠DCQ=∠ECP,
    ∵点C是∠AOB的平分线上,且CQ⊥OA,CP⊥OB,∴CQ=CP,
    ∵∠OQC=∠EPC=90°,∴△CQD≌△CPE(ASA),∴DQ=PE,
    ∵OD=DQ﹣OQ,OE=OP+PE,∴OE+OD=OP+PE+(DQ﹣OQ)=PE+DQ=2PE,
    ∵EC=5,CP=3,∴PE=,∴OE+OD=8.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10.(2023春·江苏·八年级期中)请阅读下列材料:已知:如图(1)在中,,点D、E分别为线段上两动点,若.探究线段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的思路是:把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猜想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2)当动点E在线段上,动点D运动在线段延长线上时,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3)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中,点D、E在边上,且,请你找出一个条件,使线段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答案】(1)(2)不变,见解析(3),
    【分析】(1)将绕A顺时针旋转后成,根据题意证明,故,因为中,,所以,从而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式;(2)解法一:将沿直线对折,得,连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然后进一步证明,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法二: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根据题意证明,进而求解即可;
    (3)与(2)类似,以为一边,作,在上截取,证明出,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如下:
    将绕A顺时针旋转后成,连接,
    ∴,
    ∵,∴,∴,
    在和中,,∴,∴,
    ∵,∴,∴,
    在中,∴;故答案为:;
    (2)关系式仍然成立.证明:将沿直线对折,得,连接
    ∴,∴,,
    又∵,∴,∵,
    ,∴,
    又∵,∴,

    ∴,∴在中,,即;
    解法二: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
    ∵,∴,∵,∴,∴,
    ∵∴;
    (3)当时,线段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如图,与(2)类似,以为一边,作,在上截取,
    可得.∴.∴.
    若使为等腰三角形,只需,即,
    ∴当时,线段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旋转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
    11.(2022秋·陕西延安·八年级统考期末)【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四边形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求证:;
    【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四边形中,,,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结论不成立,应当是理由见解析
    【分析】(1)延长到点,使,连接,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结合图形及题意即可证明;
    (2)在上截取,使,连接,结合图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再次使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详解】(1)证明:如图①,延长到点,使,连接.
    又∵,,
    ∴,∴,,
    又∵,∴,∴,
    又∵,∴,∴,
    ∵,∴;
    (2)解:结论不成立,应当是,
    理由:如图②,在上截取,使,连接,
    ∵,,∴,
    又∵,,∴,∴,,
    又∵,∴,∴,
    又∵,,∴,∴,
    ∵,∴.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题意,作出相应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12.(2023春·四川达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着力教材研究,习题研究,是学生跳出题海,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问题背景】已知: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上,,连接,则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分析:我们把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点G、B、C在一条直线上.)
    于是易证得: 和 ,所以 .
    直接应用: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的值为 .
    (2)【变式练习】已知:如图2,在中,,D、E是斜边上两点,且,请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在(2)的条件下,当绕着点A逆时针一定角度后,点D落在线段BC上,点E落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如图3,此时(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2),见解析(3)成立,见解析
    【分析】(1)根据分析过程及图形分析即可;
    (2),把顺时针旋转到的位置此时与重合,连接,证,得,再证是直角三角形,然后由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第(2)问的辅助线画出图形即可证明.
    【详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
    把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则与重合,
    ∴∴,
    ∴点G、B、C在一条直线上∵,∴,
    ∴,∴,∵,∴,∴,
    ∵,∴;∵正方形的边长为6,,∴,
    ∴,,
    在中,,∴,解得,∴
    故答案为:;
    (2),理由如下:
    把顺时针旋转到的位置此时与重合,连接,

    则,∴,∴,
    ∵,∴,
    ∴,∴,∴,
    ∵,∴,∴,
    ∴,∴是直角三角形,
    ∴,∴.
    (3)依然成立,理由如下:
    把顺时针旋转到的位置此时与重合,连接,
    则,∴,∴,
    ∵,∴,
    ∴,∴,∴,
    ∵,∴,∴,
    ∴,∴是直角三角形,
    ∴,∴.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3.(2023·河南洛阳·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问题发现】(1)如图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点B,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容易发现:①的度数为 ;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类比探究】
    (2)如图2,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试判断 的度数以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
    (3)如图3,,,,,则的值为 .
    【答案】(1)①;②;(2),,见解析;(3)8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得到,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结论;
    (2)由“”可证,可得,即可求解;
    (3)如图3,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由“”可证,可得,,可求,根据列方程可得x的值,最后由勾股定理可求解.
    【详解】解:(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
    ∴,
    ∴,即,
    在和中,,∴(),
    ∴,
    ∴,故答案为:;
    (2),
    理由如下:∵,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
    在和中,,∴(),
    ∴,∴,
    ∵,∴;
    (3)如图3,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F,过点B作于E,
    ∴,∴四边形是矩形,∴,
    ∵,∴,
    ∵,∴,
    ∵,∴(),∴,
    设,则,,∴∴,
    ∴,,∴,
    ∴在中,.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4.(2023·重庆市九年级阶段练习)【问题背景】如图1,P是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APB=30°,则PA2+PB2=PC2.小明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将△P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请根据此思路完成其证明.
    【迁移应用】如图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BC,∠ABC=90°,点P在△ABC外部,且∠BPC=45°,若△APC的面积为5.5,求PC.

    【答案】(1)【问题背景】见解析;(2)【迁移应用】
    【分析】(1)【问题背景】将△P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DAC,连接PD,由旋转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DC=90゜,由勾股定理即可解决;
    (2)【迁移应用】过B作BM⊥PB交PC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AM,则易得△PBC≌△MB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易得∠AMP=90゜,再由面积条件即可求得PC的长.
    【详解】(1)【问题背景】将△P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DAC,连接PD,如图所示
    由旋转的性质得:AD=PA,CD=PB,∠PAD=60゜,∠ADC=∠APB=30゜
    ∵AD=PA,∠PAD=60゜∴△PAD是等边三角形∴PD=PA,∠PDA=60゜
    ∴∠PDC=∠PDA+∠ADC=60゜+30゜=90゜
    在Rt△PDC中,由勾股定理得: ∴

    (2)【迁移应用】过B作BM⊥PB交PC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AM,如图所示
    则∠PBM=∠ABC=90゜∴∠PBC+∠CBM=∠CBM+∠MBA∴∠PBC=∠MBA
    ∵∠PBM =90゜,∠BPC=45゜∴∠BMP=∠BPC=45゜∴PB=MB
    在△PBC和△MBA中 ∴△PBC≌△MBA(SAS)
    ∴∠BMA=∠BPC=45゜,PC=AM∴∠AMP=∠BMP+∠BMA=45゜+45゜=90゜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条件作图形的旋转或构造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难点.
    15.(2023春·广东揭阳·九年级校考期中)已知Rt△ABC中,∠ACB=90°,CA=CB=4,另有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C处,CP=CQ=2,将三角板CPQ绕点C旋转(保持点P在△ABC内部),连接AP、BP、BQ.(1)如图1求证:AP=BQ;(2)如图2当三角板CPQ绕点C旋转到点A、P、Q在同一直线时,求AP长.
    【答案】(1)见解析;(2)
    【分析】(1)根据∠ACB=∠PCQ=90°,可得∠ACP=∠BCQ,再利用SAS,即可求证;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由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证明:(1)∵∠ACB=∠PCQ=90°,∴∠ACP=∠BCQ,
    ∵AC=BC,CP=CQ,∴△△ACP≌△BCQ(SAS)∴AP=BQ;
    (2)如图2中,作CH⊥PQ于H,
    ∵CP=CQ=2,∴ ,
    ∵∠PCQ=90°,∴ ,∴ ,
    ∵AC=4,∴ ,
    ∵点A、P、Q在同一直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形的旋转,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6.(2022春·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校联考期末)【探究发现】(1)如图1,在四边形中,对角线,垂足是O,求证:.【拓展迁移】(2)如图2.以三角形的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求证:.(3)如图3,在(2)小题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连接,若,,,则的长_____________.(直接填写答案)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1)根据,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和即可证明结论;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CAE≌△GAB(SAS),可得∠CEA=∠GBA,根据∠GBA+∠ANB=90°等量代换求出∠EMN=90°即可;
    (3)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AE、CG和BE,然后利用(1)中结论求出BC即可.
    【详解】解:(1)∵,∴∠AOD=∠AOB=∠COD=∠BOC=90°,由勾股定理得:
    ,,∴;
    (2)∵在正方形和正方形中,AC=AG,AE=AB,∠CAG=∠EAB=90°,
    ∴∠CAG+∠GAE=∠EAB+∠GAE,即∠CAE=∠GAB,∴△CAE≌△GAB(SAS),∴∠CEA=∠GBA,
    ∵∠GBA+∠ANB=90°,∠ANB=∠MNE,∴∠CEA+∠MNE=90°,∴∠EMN=90°,∴;
    (3)如图3,连接CG,BE,∵,,,∴AC=8,AE=,
    ∴AB=10,∴CG=,BE=,
    ∵,∴由(1)可知:,即,
    ∵BC>0,∴.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023春·湖北武汉·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
    (1)如图1,在中,,,,则与的数量关系是 ,与延长线的夹角 ;(2)如图2,四边形中,,,,连接,猜想、、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四边形中,,,,,,请直接写出的长为 .
    【答案】(1),(2)(3)
    【分析】(1)证明≌即可.(2)由(1)的证明方法可知:将绕点顺时针旋转, 连接、,证明≌,再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即可.(3)由(1)的证明方法可知:将绕点顺时针旋转, 连接、,延长交于,再证明,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与的数量关系:,
    证明:,,,
    在和中,≌,,
    故与的数量关系:;,
    ≌,,即:,
    在中:
    .故.
    (2)结论:,
    证明:如图,将绕点顺时针旋转,连接、,
    ,,是等边三角形,,
    , ,,
    在和中,≌,,,
    ,,,
    ,在中,.
    (3)解:如图,将绕点顺时针旋转,连接、,延长交于,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在和中,≌,
    ,,,,,
    设,,则有,,在中,,
    在中,,由①②解得,,
    在中,故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及性质、勾股定理在旋转中典型模型“手拉手”的综合应用,掌握典型模型的解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2023·山东青岛九年级期中)【模型引入】
    当几何图形中,两个共顶点的角所在角度是公共大角一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半角模型”
    【模型探究】(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探究图中线段EF,AE,FC之间的数量关系.
    【模型应用】(2)如图2,如果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EAF=45°,且BC=7,DC=13,CF=5,求BE的长.
    【拓展提高】(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与∠ADC互补,点E、F分别在射线CB、DC上,且∠EAF∠BAD.当BC=4,DC=7,CF=1时,CEF的周长等于 .
    (4)如图4,正方形ABCD中,AMN的顶点M、N分别在BC、CD边上,AH⊥MN,且AH=AB,连接BD分别交AM、AN于点E、F,若MH=2,NH=3,DF=2,求EF的长.
    (5)如图5,已知菱形ABCD中,∠B=6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且∠EAF=60°.连接BD分别与边AE、AF交于M、N,当∠DAF=15°时,求证:MN2+DN2=BM2.
    【答案】(1)EF=FC+AE,理由见解析;(2)BE=5;(3)13;(4)EF=;(5)见解析
    【分析】(1)求证△DEF≌△DMF,即可推出EF与FM的数量关系;
    (2)在DC上取一点G,使得DG=BE,证明△ABE≌△ADG(SAS),推出AE=AG,∠BAE=∠DAG,证明△AFE≌△AFG(SAS),推出EF=FG,设BE=x,则CG=13-x,EF=FG=18-x,在Rt△ECF中,根据EF2=EC2+CF2,构建方程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3)证明△ADM≌△ABE(SAS)和△EAF≌△MAF,即可求解;
    (4)先求出BM,DN,进而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判断出∠EAF=45°,借助探究的结论即可得出结论.
    (5)将△ADF绕A顺时针旋转120°,AD与AB重合,F转到G,在AG上取AH=AN,连接BH、MH,利用△ABH≌△ADN和△AMH≌△AMN,证明MN=MH,DN=BH,再证明△BMH为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1)EF=FC+AE,理由如下:
    证明: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DAE≌△DCM,
    ∴DE=DM,AE=CM,∠ADE=∠CDM,B、C、M三点共线,
    ∵∠EDF=45°,∴∠ADE+∠FDC=∠CDM+∠FDC=∠MDF=45°,
    在△DEF和△DMF中,,∴△DEF≌△DMF(SAS),∴EF=FM
    ∴EF=FM=FC+CM=FC+AE;
    (2)解:如图,在DC上取一点G,使得DG=BE,

    ∵∠BAD=∠BCD=90°,∴∠ABC+∠D=180°,∠ABE+∠ABC=180°,∴∠ABE=∠D,
    ∵AB=AD,BE=DG,∴△ABE≌△ADG(SAS),∴AE=AG,∠BAE=∠DAG,
    ∵∠EAF=45°,∴∠EAB+∠BAF=∠DAG+∠BAF=45°,∵∠BAD=90°,∴∠FAG=∠FAE=45°,
    ∵AE=AG,AF=AF,∴△AFE≌△AFG(SAS),∴EF=FG,设BE=x,则EC=EB+BC=x+7,EF=FG=18-x,
    在Rt△ECF中,∵EF2=EC2+CF2,∴52+(7+x)2=(18-x)2,∴x=5,∴BE=5;
    (3)解:在DF上截取DM=BE,∵∠D+∠ABC=∠ABE+∠ABC=180°,∴∠D=∠ABE,
    ∵AD=AB,∴△ADM≌△ABE(SAS),∴AM=AE,∠DAM=∠BAE;
    ∵∠EAF=∠BAE+∠BAF=∠BAD,∴∠MAF=∠BAD,∴∠EAF=∠MAF;
    ∵AF是△EAF与△MAF的公共边,∴△EAF≌△MAF,∴EF=MF;∵MF=DF-DM=DF-BE,∴EF=DF-BE.
    ∴△CEF的周长=CE+EF+FC=BC+BE+DC+CF-BE+CF=BC+CD+2CF=13,故答案为:13;
    (4)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BC=∠ADC=90°,
    ∵AH⊥MN,∴∠AHM=∠ABC=90°,在Rt△AMB和Rt△AMH中,
    ,∴Rt△AMB≌Rt△AMH,∴∠MAB=∠MAH,BM=MH=2,
    同理可证Rt△AND≌Rt△ANH,∴∠NAD=∠NAH,DN=NH=3,
    ∴2∠MAH+2∠NAH=90°,∴∠MAH+∠NAH=45°,
    ∴∠MAN=45°.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CM=a-2,CN=a-3,根据勾股定理得,(a-2)2+(a-3)2=25,
    ∴a=-1(舍)或a=6,∴BC=6,∴BD=6,逆时针旋转△ABE至△ADG,

    ∴△ABE≌△ADG,∴AE=AG,∠ABE=∠ADG=45°,
    ∴∠GDF=∠ADG+∠ADB=90°,连接GF,根据勾股定理得,GF2=DG2+DF2=BE2+DF2,
    ∵△ABE≌△ADG,∴AE=AG,∠BAE=∠DAG,
    ∴∠GAF=∠DAG+∠DAF=∠BAE+∠DAF=90°-∠EAF=45°=∠EAF,
    ∵AF=AF,∴△GAF≌△EAF,∴GF=EF,∴EF2=BE2+AD2;
    设EF=x,∵BD=6,DF=2.∴BE=6-2-x=4-x,
    ∴(4-x)2+(2)2=x2,解得x=,∴EF=;
    (3)将△ADF绕A顺时针旋转120°,此时AD与AB重合,F转到G,在AG上取AH=AN,连接BH、MH,如图:∵△ADF绕A顺时针旋转得△ABG,∴∠BAG=∠DAF,
    又AH=AN,AB=AD,∴△ABH≌△ADN(SAS),∴DN=BH,∠ABH=∠ADN,
    ∵∠B=60°,且∠EAF=60°.∴∠BAD=120°,∴∠DAF+∠BAE=∠EAF=60°,
    ∴∠BAG+∠BAE=∠EAF,即∠MAH=∠MAN,而AH=AN,AM=AM,
    ∴△AMH≌△AMN(SAS),∴MN=MH,∠AMN=∠AMH,
    ∵菱形ABCD,∠B=60°,∴∠ABD=∠ADB=30°,∴∠HBD=∠ABH+∠ABD=60°,
    ∵∠DAF=15°,∠EAF=60°,∴△ADM中,∠DAM=∠AMD=75°,∴∠AMN=∠AMH=75°,
    ∴∠HMB=180°-∠AMN-∠AMH=30°,∴∠BHM=90°,∴BH2+MH2=BM2,∴DN2+MN2=BM2.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学会用旋转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探究的结论解决新的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提分精练专题04对角互补模型(从全等到相似)(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提分精练专题04对角互补模型(从全等到相似)(原卷版+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角互补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上册: 这是一份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上册,共360页。

    专题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原卷版docx、专题18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