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期中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讲义(教师版).docx
    • 学生
      【期中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讲义(学生版).docx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01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02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03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01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02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讲义学生版docx、期中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必背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物质的元素组成
    根据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①单质是指由 组成的 。
    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O2、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由此可以看出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一种或者几种单质。
    同素异形体:由 形成的几种 的单质叫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如金刚石、石墨、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O2、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②化合物是指由 组成的 。
    如氢和氧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是 、 ;碳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H、C、O三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举例写出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
    (2)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 ,根据不同的 ,人们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注:树状分类法常 常有从属关系,包含关系)
    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对物质进行如图分类


    指出图中字母所示物质的分类依据:
    a. ;
    b. ;
    c. ;
    d. ;
    e. 。
    ②交叉分类法
    从不同的角度(即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不同的 ,如碳酸钠:
    分类标准
    所属类别
    组成的阳离子
    钠盐
    组成的阴离子
    碳酸盐
    溶解性
    可溶性盐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定义
    能与碱反应成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实例
    CO2、SO3等
    CaO、Fe2O3等
    属类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2)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补充知识:氧化物分类中的“n个”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H2O等。
    (3)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把 以粒子形式分散到 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 组成:分散系中 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溶液:
    胶体:
    乳浊液或悬浊液:
    2.胶体
    (1)胶体的分类
    胶体按照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 、 和 。
    液溶胶是分散剂是液体的胶体,如Fe(OH)3胶体。
    气溶胶是分散剂是气体的胶体,如云、雾。
    固溶胶是分散剂是固体的胶体,如有色玻璃。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①实验操作: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 ,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实验探究
    操作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
    原因分析


    胶体粒子的直径为 nm,能对光线 。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 nm,散射极其微弱。
    应用:区分 和 。
    ②电泳

    定义: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 移动
    原因:胶体微粒 , 能力强,吸附了带电离子而带电荷。
    规律:带正电荷的胶粒向 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胶粒向 极移动
    ③聚沉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形成 析出
    条件:加入电解质溶液;加热、搅拌、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3.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子、离子
    大量分子聚集体或大分子
    大量粒子聚集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

    大于
    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稳定
    、 、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久置沉淀(或分层)
    鉴别方法
    胶体(或溶液)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
    4.胶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胶体的聚沉
    ①卤水(主要成分是MgCl2·6H2O、CaSO4)点豆腐
    ②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三角洲
    ③FeCl3溶液常用作伤口止血的凝血剂
    ④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⑤服用牛奶或鸡蛋清等缓解重金属盐中毒
    ⑥盐碱地的土壤保肥力差
    (2)胶体的吸附性
    ①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
    ②Al(OH)3胶体作漂白剂
    ③NH4NO3的保肥作用差(土壤胶粒带负电荷)
    (3)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①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树木枝叶产生的美丽光线
    ②电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楼
    (4)胶体的电泳
    ①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用高压电除去烟尘
    ②陶瓷工业精炼高岭土,通电除去氧化铁杂质
    ③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
    ④石油工业中,用电泳分离石油乳状液中的油水
    三、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1)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 的叫酸。
    (2)酸的分类:
    ①根据有机无机分为 和 。
    无机酸:无机酸是由氢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酸类的总称,亦称之为矿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等。
    ②根据是否含有氧分为 和 。
    含氧酸:是指酸根中 的酸。如HClO、H2SO4、HNO3等
    无氧酸:酸根中 的酸。如HCl、H2S、HF等
    ③根据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的H+的个数,分为 、 、 。
    一元酸:是指一个酸分子 ,如HCl、HNO3、HF、CH3COOH等。
    二元酸: 是指一个酸分子 ,如H2SO4、H2CO3、H2SO3等。
    三元酸:是指一个酸分子 ,如H3PO4等。
    ④根据酸性分子在水溶液是否能够完全电离将酸分为 , , 。
    强酸:在溶液中 的酸是强酸。 6大强酸:
    中强酸:指 之间的酸。常见的有H3PO4、H2C2O4等。
    弱酸:是指其 的酸,如H2CO3、HClO等.
    ⑤根据是否是中心原子得电子分为 和 。
    强氧化性酸:与金属等发生反应时,由 。如中学阶段常见的强氧化性酸是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
    非强氧化性酸:是指在反应中由 只能表现出氢离子的弱氧化性的酸。如:HCl、CH3COOH、稀硫酸等。
    (3)酸的性质
    ①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以HCl为例)
    基本反应类型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显 ,酚酞溶液遇酸
    ——
    与活泼金属反应(Al)

    反应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

    反应
    与碱反应(NaOH)

    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

    反应
    ②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 。
    2、碱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1)碱的定义:在溶液中 的叫碱。
    (2)碱的分类
    ①根据碱分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为 、 、 。
    一元碱:是指一个碱分子只能 离子,如NaOH、KOH、NH3·H2O等。
    二元碱: 是指一个碱分子只能 离子,如Ba(OH)2、Ca(OH)2等。
    多元碱:是指一个碱分子能 离子,如Fe(OH)3等。
    ②根据溶解性分为: 、 、 。
    可溶性碱代表:NaOH、KOH、Ba(OH)2;微溶性碱代表:Ca(OH)2;难溶性碱:Fe(OH)2、Cu(OH)2等。
    ③根据电离能力分: 、 。
    强碱代表:NaOH、KOH、Ba(OH)2、Ca(OH)2;弱碱代表:NH3·H2O、Fe(OH)2.
    (3)碱的性质
    ①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以NaOH为例)
    基本反应类型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显 ,酚酞溶液遇碱 。
    ——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CO2)

    ——
    与酸反应(HCl)

    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CuSO4)

    反应

    ②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 。
    3、盐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1)盐的定义: 叫盐。
    (2)盐的分类
    ①根据盐中是否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将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正盐:盐中不能再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如NaCl、Na2CO3、Na2SO4等。
    酸式盐:盐中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如NaHCO3、NaHSO4、NaHSO3等。
    碱式盐:盐中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如Cu2(OH)2CO3等。
    ②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成为某种盐:如Na2CO3、K2CO3都有CO32-,因此他们都属于碳酸盐。NaCl、Na2CO3、NaNO3都由Na+,因此叫钠盐。
    (3)盐的性质
    ①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以Na2CO3为例)
    基本反应类型
    与某些酸反(H2SO4)

    反应
    与某些碱反应[Ba(OH)2]

    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CaCl2)

    反应
    ②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
    四、物质的转化
    1、基本依据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是不会改变的。即化学反应中 守恒。
    2、实例
    (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⑥ , 。
    (2)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合理即可)。
    研究物质的思维路径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 → →
    → → →
    3、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方法的选择
    (1)确定物质制备方法的依据
    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工业生产中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3)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
    ①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的原因: 。
    ②主要采用的方法: 。(也成为氯碱工业)
    方程式:
    ③过去曾采用的方法: 。

    必背知识清单02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及其导电性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探究
    (1)实验操作:将如图装置中的样品依次更换为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

    (2)实验现象及结论
    烧杯中物质
    现象
    结论
    干燥NaCl固体
    灯泡
    干燥NaCl固体
    KNO3固体
    灯泡
    KNO3固体
    蒸馏水
    灯泡
    蒸馏水 ,上述导电装置无法测出
    NaCl溶液
    灯泡
    NaCl溶液
    KNO3溶液
    灯泡
    KNO3溶液
    2.导电原因分析(为什么有的物质可以导电,有的物质不能导电?)
    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必须要 或者 。
    针对于 可导电,主要是像 和 这样的物质;针对于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主要是针对 下。
    ①干燥的NaCl固体和KNO3固体不导电的原因:固体中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是不能自由移动。
    ②NaCl溶液和KNO3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溶液中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且能够自由移动。
    ③H2O可以导电,但是导电能力太弱,该装置无法测出,观察不到灯泡亮。
    ④NaCl固体受热熔化时,因温度升高,离子的运动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 自由移动的Na+与Cl-,所以熔融状态的NaCl可以导电。
    结论:化合物在 或 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3、导电能力的强弱
    导电能力由离子本身决定,也受溶液中 和 影响。溶液中离子溶液越大导电能力越 ,相同离子溶液,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 。
    4、电解质
    (1)电解质的概念:在 或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 ,且代表分别为:
    ①酸:HCl、H2SO4、HNO3、HF等
    ②碱:NaOH、Mg(OH)2、KOH等
    ③盐:NaCl、KNO3、Na2CO3、BaCO3等
    ④水:H2O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K2O、Na2O、CaO、BaO、Al2O3等
    5、非电解质
    (1)非电解质的概念:在 和 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2)
    ①非金属氧化物:SO2、CO2、SO3、NO、N2O4等
    ②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苯等
    ③部分非金属氢化物:NH3、CH4等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 或 时,形成 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表示方法)
    ①含义: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②书写要求:左边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离出的离子。
    ③实例:HCl= ;
    NaCl= ;
    Ba(OH)2= 。
    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①酸 :
    HNO3= ;
    H2SO4= ;
    由此可以看出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
    ②碱
    KOH= ;
    Ca(OH)2= ;
    由此可以看出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
    ③盐
    NH4NO3= ;
    Al2(SO4)3= ;
    电由此可以看出盐是电离时能生成 和 (或非金属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1)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
    向盛有2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NaOH溶液。
    ①实验现象:
    ②化学方程式:
    ③微观分析
    CuSO4和NaOH的电离方程式

    混合前两种溶液中的离子
    CuSO4溶液:
    NaOH溶液:
    混合后数目减小的离子

    混合后数目不变的离子

    反应实质

    (2)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 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3)实质:①从微观角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反应。②离子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
    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 (如水、NH3·H2O、弱酸等)或 ,意味着发生了离子反应。
    (注意:生成难溶性物质(即沉淀)、难电离的物质(如水、NH3·H2O、弱酸等)、挥发性物质, 。)
    (2)置换型离子反应
    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如活泼金属与酸(锌与稀H2SO4)、活泼金属与盐(铁与CuSO4溶液)的反应等。
    3.离子反应的应用
    离子反应在物质制备和分离、物质提纯和鉴定,以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如: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的反应为例:
    (1)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

    (2)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的形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

    (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以及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溶液中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盐酸与KOH溶液反应


    硝酸与NaOH溶液反应


    硫酸与KOH溶液反应


    由此可以看出,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 ,还可以表示 。
    必背知识清单03 氧化还原反应

    一、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 反应,必然有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 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例:对于反应2CuO + C ==== 2Cu + CO2↑
    氧化铜 氧,发生 反应,被碳 。
    碳 氧,发生 反应,被氧化铜 。
    2、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 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 。
    (1)对于有氧得失的反应2CuO + C ==== 2Cu + CO2↑
    ①铜元素化合价 ,发生 反应。
    ②碳元素化合价 ,发生 反应。
    (2)对于无氧得失的反应H2+Cl2====2HCl
    ①氯元素化合价 ,发生 反应。
    ②氢元素化合价 ,发生 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在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 电子,该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该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原子 ,则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被 ,发生 反应;元素的原子 ,则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被 ,发生 反应。
    反应前后元素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 。
    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反应:

    整个过程中:
    的化合价 ,因为钠原子 ,钠原子 ,发生 。
    的化合价 ,因为氯原子 ,氯原子 ,发生 。
    (2)从共用电子对偏移的角度分析反应:H2+Cl22HCl
    在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间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偏离和偏向)。共用电子对 的物质发生 ,共用电子对 的物质发生 。

    整个过程中:
    的化合价升高,是因为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 氢原子,H2 ,发生 。
    的化合价降低,是因为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 氯原子,Cl2 ,发生 。
    二、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 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




    (1)基本步骤
    ①标价态:正确标明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②连双线:一条线由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对应元素;
    另一条线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对应元素。

    ③注得失:标出“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注明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双线桥表示法的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必须连接同一元素,并且箭头指向生成物,箭尾连接反应物,不能颠倒。
    ②线桥上必须标明“得到”或“失去”,并且得到、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
    ③电子转移数用a×be-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原子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当a=1或b=1时,要省略;
    2.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过程中 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用箭头标明 电子转移的方向。
    (1)单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①标价态:正确标明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②连单线:连接等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③写数目: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并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

    (2)单线桥表示法的注意事项
    ①箭头和箭尾不能跨过“====”,即箭头和箭尾所连接的都是反应物。
    ②箭头必须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箭尾连接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③线桥上只写“ne-”(即只写出电子转移的总是)。 标明“得到”或“失去”
    三、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关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
    (1)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
    Fe2O3+3CO ====2Fe+3CO2
    (2)相关概念
    ①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即 (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即 (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②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还原剂 被氧化的产物。
    :氧化剂 被还原的产物。
    ③氧化性与还原性
    :物质 的性质或能力。
    :物质 的性质或能力。
    ④相互关系

    2.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等。
    ②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
    a.某些酸:如 等;
    b.某些氧化物、过氧化物:如 等;
    c.某些盐:如 等。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等。
    ③变价元素的低价态化合物
    a.某些氧化物:如 等;
    b.某些氢化物:如 等;
    c.某些盐:如 等。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关系
    (1)氧化性:物质越 ,氧化性越强。
    (2)还原性:物质越 ,还原性越强。
    2.物质的氧化性及还原性与核心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核心元素化合价
    实例
    性质
    最高价

    只有氧化性
    中间价
    H2O2、Fe2+、S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最低价
    Fe、Na、Cl-、S2-
    只有还原性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1)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2)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同一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被不同氧化剂 ,氧化剂的 。

    Fe被Cl2氧化成+3价,而S只能把其氧化成+2价,故氧化性:Cl2>S;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类似。
    (3)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 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 ,反之越弱。如: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发生,故氧化性:KMnO4>MnO2。
    4.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预测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 ,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 ,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可能 。
    (2)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中,其中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是正面影响;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是负面影响。
    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即: ; 。
    (2)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即: ; 。
    (3) :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 。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 。

    (2) 列得失:标出反应前后元素 或 。
    MnO(OH)2→Mn2+ Mn元素从+4价→+2价,得2e-
    I-→I2 I元素从-1价→0价, 失e-
    (3)求总数:通过求 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MnO(OH)2→Mn2+ 得2e-×1
    2I-→I2 失e-×2
    (3) 配系数:确定 的化学 , 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MnO(OH)2+I-+H+→Mn2++I2+H2O
    MnO(OH)2+2I-+4H+===Mn2++I2+3H2O
    (4) 查守恒:检查 , ,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标注反应条件。
    3.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常用技巧
    (1)逆向配平法:分解反应、歧化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使用逆向配平法,即先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2)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首先根据 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在此基础上根据 ,配平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后根据 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缺项配平类[一般缺的为酸(H+)、碱(OH-)、水]
    ①先将 配平,再观察 。若反应物这边 ,一般 ,生成物一般加水;若反应物这边 ,一般 ,生成物一般加水,然后两边电荷数进行配平。
    ②当化学方程式中有多个缺项时,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4)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书写步骤:
    ①一判:根据题给信息,联想所学知识,判断主要的反应物、生成物。
    若反应物、生成物中主要元素化合价不一致的,要考虑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就要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②二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配平主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③三补:根据溶液的介质条件以及电荷守恒补足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酸性环境可以消耗或生成酸,碱性环境可以消耗或生成碱。





    【易混易错】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点拨: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而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例题】关于O2和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的性质完全相同
    B.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二者混合后仍属于纯净物
    C.O2转化为O3属于化学变化
    D.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

    2. 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
    点拨: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例题】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C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3.误认为能电离出H+的都是酸吗?能电离出OH-的都是碱
    点拨: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O4,只有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能电离出OH-的不一定都是碱,如Cu2(OH)2CO3,只有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
    【例题】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和纯碱均属于碱
    B.溶液与淀粉溶液不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C.能电离出,所以属于酸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误认为盐必须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
    点拨:不一定,盐也可以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Cl。
    5.SO2和NH3的水溶液均导电,误认为SO2、NH3是电解质
    点拨:不是,SO2、NH3本身不电离,两者溶于水后分别与水反应生成H2SO3和NH3·H2O,溶液中能导电的阴、阳离子分别是由H2SO3和NH3·H2O电离出来的,所以H2SO3和NH3·H2O属于电解质,SO2和NH3属于非电解质。
    【例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B. C. D.

    5.某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强,误以为该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点拨:不一定,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
    【例题】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强
    B.C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BaSO4难溶于水,所以是非电解质
    D.NH4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NH4Cl是强电解质

    6.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拆分原则
    点拨:(1)拆写成离子符号的物质:易溶易电离的物质。
    ①强酸:HCl、H2SO4、HNO3、HClO4、HI、HBr等;②强碱:NaOH、KOH、Ca(OH)2、Ba(OH)2(金属活动顺序表Mg前金属对应的碱)等;③易溶易电离的盐:钾钠铵盐溶,硝酸盐遇水无踪影,硫酸钡铅沉水中,盐酸不溶银亚汞。
    (2)书写化学式的物质
    ①气体:CO2、SO2、NH3等;②单质:Na、Fe、H2等;③氧化物:Na2O、Fe2O3、CuO等;④难溶物质:CaCO3、Mg(OH)2、Cu(OH)2、BaSO4、AgCl等;⑤难电离物质:弱酸(如H2CO3等)、弱碱(如NH3·H2O)和H2O。
    (3) 改写微溶物时要看清题目要求:①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②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石灰乳则写化学式。
    (4) 氨水作反应物写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号)。
    (5) 容易出现错误的几类物质的改写。
    ①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和。②浓硫酸作为反应物不能拆开写,应写成化学式;在溶液中的NaHSO4应拆写成Na+、H+和。
    【例题】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 Ca2++ OH-= CaCO3↓+ 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 SO+ Ba2++ OH-= BaSO4↓ + 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 O2-= 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 2H+= CO2↑+H2O

    7.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忽视忽视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点拨:正确书写、判断离子方程式的四个关键点
    审清题意
    “三注意”
    注意反应环境
    注意操作顺序
    注意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化学式拆写
    “四原则”
    易溶强电解质拆,弱电解质、难溶物不拆
    微溶物清拆浊不拆
    单质、氧化物不拆
    浓硫酸不拆,浓盐酸、浓硝酸拆
    反应产物
    “三分析”
    分析量不同时的产物
    分析是否漏掉同步反应
    分析变价元素的产物
    方程式遵循
    “三守恒”
    原子是否守恒
    电荷是否守恒
    电子转移是否守恒

    【例题】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CO2↑+H2O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C.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SO=BaSO4

    8.双线桥表示法中的注意事项
    点拨:(1)箭头和箭尾必须连接同元素,并且箭头指向生成物,箭尾连接反应物。
    (2)线桥上必须标明“得到”或“失去”,并且得到、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相等。
    (3)书写电子转移的数目时,要写成“得到a×be−”或“失去a×be−”的形式。其中a为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b为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失去)电子的数目。当a=1时,直接写为“be−”;当b=1时,要写为“a×e−”。这一点极易弄错,要引起注意。如

    【例题】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
    点拨: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注:此方法不适用于歧化反应,如Cl2 + H2OHCl + HClO。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相同还原剂作用时,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数值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4.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
    MnO2 + 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 +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注意: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误区
    (1)所含元素的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4<HClO。
    (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Na与盐酸反应时失去1个电子成为Na+,而Al与盐酸反应时失去3个电子成为Al3+,但Na比Al活泼,Na比Al的还原性强。
    (3)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一定强。如CO2中C为+4价,是最高价,但CO2的氧化性很弱。
    (4)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一定强。如O2−中O为−2价,是最低价,但O2−的还原性非常弱。
    【例题】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完全发生:;;。由此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还原性:
    C. D.X-、Y-、Z-、W-中Z-还原性最强


    相关试卷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讲义学生版docx、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讲义学生版docx、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苏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必修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试卷.zip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