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案0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案0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案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3.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我们在前面学过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知道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k为常数且k≠0),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类型的表达式,如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0km,某人开车从A地到B地,汽车的速度v(km/h)和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为vt=1200,则t=中,t和v之间肯定不是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揭开的奥秘.
    【教学说明】通过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的复习,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318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解:(1)t=;(2)y=;(3)S=,
    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y=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教学说明】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作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归纳结论】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可以表示成y=(k为常数且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v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
    (1)t=; (2)h=; (3)p=.
    2.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
    y=4x,=3,y=6x+1,xy=123
    解答: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数.
    3.已知函数y=,当x=1时,y=-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B).
    A.y= B.y=-
    C.y= D.y=-
    4.已知y与x成反比例,当x=3时,y=4,那么y=3时,x的值等于(A).
    A.4 B.-4
    C.3 D.-3
    5.若函数y=(m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2,解析式为y=.
    6.写出下列各题中所要求的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类别.
    (1)商场推出分期付款购电脑活动,每台电脑12000元,首付4000元,以后每月付y元,x个月全部付清,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函数.
    (2)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使用天数y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函数.
    (3)设三角形的底边、对应高、面积分别为a、h、S.
    当a=10时,S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函数;
    当S=18时,a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函数.
    (4)某工人承包运输粮食的总数是w吨,每天运x吨,共运了y天,则y与x的关系式为,是函数.
    解答:(1)y=,反比例;
    (2)y=,反比例;
    (3)S=5h,正比例,a=,反比例;
    (4)y=,反比例.
    7.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可设y=kx,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y=k/x,因为x=2时,y=6,所以有6=k/2,解得k=12,因此y=12/x.
    (2)把x=4代入y=12/x,得y=12/4=3.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引导.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6.1”中第2 、3题.
    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建立从概念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
    2.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分析和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4.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体会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其性质有哪些?
    2.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会是什么形状呢?请大家猜猜看,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画?
    【教学说明】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由此引入新课.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示范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再让学生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2.在作图过程中,启发学生类比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的过程;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作图步骤:
    ①列表;②描点; ③连线.
    【教学说明】教师在活动中应重点关注:
    (1)启发学生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作图基本步骤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作图过程中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学生一起体会其中的共性和特性.
    (2)①列表时,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到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即x≠0),同时,所取的点既要使自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不至于使自变量或对应的函数值太大或是太小,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图象的特征;②描点时,一般情况下所选的点越多则图象越精细;③连线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描好的点先思考:图象有没有可能是直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图象特点后,引导学生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各点,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比较y=与y=-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并且让学生切实认识和理解: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在同一坐标系内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关系.
    4.观察函数y=和y=-以及y=和y=-的图象.
    (1)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
    (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
    (3)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
    【教学说明】学生小组讨论,观察思考后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归纳结论】
    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不为零)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果函数y=2xk+1的图象是双曲线,那么k=-2.
    2.如果点(1,-2)在双曲线y=上,那么该双曲线在第二、四象限.
    3.如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内,那么满足条件的正整数k的值是1,2.
    4.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D)
    5.下列反比例函数图象一定在第一、三象限的是(C)
    A.y= B.y=
    C.y= D.y=-
    6.已知直线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7.已知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1,-1),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8.作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当x=4时,求y的值;
    (2)当y=-2时,求x的值;
    (3)当y>2时,求x的范围.
    解:列表:
    由图知:(1)y=3;(2)x=-6;(3)0<x<6.
    9.作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1)当x=2时,y的值;
    (2)当1<x≤4时,y的取值范围;
    (3)当1≤y<4时,x的取值范围.
    解:列表:
    由图知:(1)y=-2;(2)-4<y≤-1;
    (3)-4≤x<-1.
    【教学说明】为了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在研究题目时,要紧扣性质进行分析,达到理解性质的目的.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6.2”中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并掌握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1.探索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经历观察、归纳、交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对图形的感知水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反比例函数刻画现实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并能运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并能运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象的画法,及图象所在的象限.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它的性质.
    【教学说明】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学习,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并引导学生的研究思路.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画一画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
    思考:随着x的增大,y值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说明】加深学生对作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认识,并在列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归纳结论】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
    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取两点P(1,6),Q(6,1),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______;过点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2=______;S1与S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归纳结论】反比例函数y=(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的绝对值.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若点A(7,y1),B(5,y2)在双曲线y=-上,则y1、y2中较小的是y2.
    2.若反比例函数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A)
    A.k<0 B.k>0
    C.k≤0 D.k≥0
    3.下列函数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B)
    A.y=x B.y=
    C.y=- D.y=
    4.反比例函数y=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是(C)
    A.±1 B.小于1/2的实数
    C.-1 D.1
    5.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1<0<x2,则有(A)
    A.y1<0<y2 B.y2<0<y1
    C.y1<y2<0 D.y2<y1<0
    6.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它们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B.它们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C.k<0
    D.它们的自变量x的取值为全体实数

    第6题图 第8题图
    7.当k<0时,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大致是(B)
    8.如图,A、B是函数y=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x轴,AC∥y轴,△ABC的面积记为S,则(B)
    A.S=2 B.S=4
    C.2<S<4 D.S>4
    9.已知点A(m,2)、B(2,n)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1)求m、n的值;
    (2)若直线y=mx-n与x轴交于点C,求C关于y轴对称点C′的坐标.
    解:(1)m=n=3; (2)C′(-1,0).
    10.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3,3).
    (1)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把直线OA向下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6,m),求m的值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2)中的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求四边形OABC的面积.
    解:(1)y=x,y=;
    (2)m=;y=x-;
    (3)S四边形OABC=.
    11.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直线y=x-2交于点A,且A点纵坐标为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将yA=1代入y=x-2
    得xA=3,
    故A的坐标为(3,1).
    将A(3,1)代入y=得
    k=3,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教学说明】检测题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增加了灵活性,以基本题为主,也有少量综合问题,可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6.3”中第1、2题.
    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完一次函数,并初步认识、感知反比例函数概念之后,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进一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研讨、学生设计问题等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意义理解加深.
    2.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3.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复习回顾: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3.反比例函数图象有哪些性质?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对称性如何?
    【教学说明】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利用铺垫木板的方式通过了一片烂泥湿地,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
    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600N,那么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见书P142)
    (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2)当木板面积为0.2m2时,压强是多少?
    (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4)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5)请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解:(1)p= (S>0),p是S的反比例函数.
    (2)p=3000Pa(3)至少0.1m2
    【教学说明】在(4)中,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需在第一象限作函数图象?此外,还要注意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值.在(5)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交流,领会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体会数与形的统一.
    2.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见书P142)
    (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
    (2)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3.如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2).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你是怎样求的?
    【教学说明】逐步提高学生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感知水平;此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一个水池装水12m3,如果从水管中每小时流出x(m3)的水,经过y(h)可以把水放完,那么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2.若梯形的下底长为x,上底长为下底长的,高为y,面积为60,则y与x的函数关系是 (不考虑x的取值范围).
    3.某一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每人制作一个面积为200 cm2的矩形学具进行展示.设矩形的宽为xcm,长为ycm,那么这些同学所制作的矩形的长ycm与宽x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4.下列各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D)
    A.小明完成百米赛跑时,所用时间t(s)与他的平均速度v(m/s)之间的关系
    B.长方形的面积为24,它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
    C.压力为600N时,压强p(Pa)与受力面积S(m2)之间的关系
    D.一个容积为25L的容器中,所盛水的质量m(kg)与所盛水的体积V(L)之间的关系
    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汽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缸内气体的体积和气体对汽缸壁所产生的压强,如下表:
    则可以反映y与x之间的关系的式子是(D)
    A.y=3000x B.y=6000x
    C.y=3000/x D.y=6000/x
    6.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A)
    7.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cm3,它的长是ycm,宽是5cm,高是xcm.
    (1)写出长ycm关于高xcm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画出(1)中函数的图象;
    (3)当高是3cm时,求长.
    解:(1)y=20/x(x>0); (2)图象略;(3)长为20/3cm.
    【教学说明】用函数观点来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加深对函数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6.4”中第2题.
    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具体步骤是:认真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用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复习
    1.理解反比例函数及其主要性质,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的过程,了解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3.初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一、知识结构
    【教学说明】通过回顾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可以表示成y=(k为常数且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不为零)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
    3.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描点;
    b.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
    c.在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4.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尽快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y=-x/3;(2)y=-8/x;(3)y=4x-5;(4)y=5x-1;(5)xy=1/8.
    分析: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定义y= (k≠0),它也可变形为y=kx-1及xy=k的形式,(4)、(5)就是这两种形式.
    解:其中反比例函数有(2),(4),(5).
    2.已知反比例函数y=,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a的值及解析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来解此题.
    解:因为y=是反比例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
    解得
    所以a=,解析式为y=.
    3.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当x=1时,y=4;当x=3时,y=5,求x=-1时,y的值.
    分析:先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再求x=-1时,y的值.不可草率地将k1、k2都写成k而导致错误,题中给出了两对数值,决定了k1、k2的值.

    4.已知函数y=是反比例函数,且其函数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此题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来解反比例函数y= (k≠0),当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解: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
    所以4m2-2=-1,所以m=或m=-.
    因为此函数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m+>0,所以m>-,所以m=,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x=3厘米时,求y的值.
    分析:本题依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变形求出长关于高的函数关系式.
    解:(1)因为长方体的长为y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x厘米,
    所以5xy=100,所以y=.
    (2)因为x是长方体的高,所以x>0,即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3)当x=3时,y==(厘米).
    【教学说明】通过例题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应用及推理能力.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一次函数y=-x+1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下图中的(A)
    解:∵y=-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排除B、C;又y=的图象两支在第一、三象限,故排除D.∴答案应选A.
    2.如图,P是反比例函数y=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是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求k的值.此题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来解.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作两条坐标轴的垂线,可得到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等于y=中的|k|.
    解:设P点坐标为(x,y).
    因为P点在第二象限,所以x<0,y>0.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y.
    又-xy=2,所以xy=-2.因为k=xy,所以k=-2.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 当n取什么值时,y=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y= (k≠0)可知,要使y=是反比例函数,必须n2+2n≠0且n2+n-1=-1.
    解:y=是反比例函数,
    则 ∴
    即n=-1.
    故当n=-1时,y=表示反比例函数:y=.
    ∵k=-1<0,
    ∴双曲线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内,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积是下底面积的.如果放在桌上,对桌面的压强是200Pa,翻过来放,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设下底面是S0,则由上底面积是S0,由p=,且S=S0时,p=200,有F=pS=200×S0=200S0.
    因为是同一物体,所以F=200S0是定值.
    所以当S=S0时,
    p===300(Pa).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中第1~6题.
    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一个整合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共2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温故知新 (出示幻灯片2,探究新知(出示幻灯片4,讲授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