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教师版).docx
    • 学生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学生版).docx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01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02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03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01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02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9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知识点01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重视农业生产,推行  垦荒  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概况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水利兴修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作用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即学即练1从下列两幅图片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耕织图》(局部)清代开荒执照

    A.清朝前期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清朝前期诸位帝王都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C.清朝前期商业发达                       D.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耕织图》、清代开荒执照”,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清朝农业情况,与商业无关,C项符合题意;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清朝前期诸位帝王都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知识点0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手工业工场  ,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1)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如吴江县  盛泽镇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  汉口镇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江苏  苏州  ——“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段千金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  商帮  ,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即学即练2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列选项与明代经济发展相符合的是(  

    A.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葡萄 B.棉纺织业在明代从北方推向南方

    C.杭州成为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D.明代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明代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D项正确;葡萄原产亚洲西部,排除A项;根据所学,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排除B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知识点03  人口的增长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情况康熙时人口1.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  3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三分之一 

    (3)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4)消极作用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即学即练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荒地被开垦出来,土地面积大大增加,但却出现了人均耕地减少的现象,这是因为(  

    A.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 B.农民变成了地主的佃户或雇工

    C.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高产作物引进及赋税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当时人口的增加,但是土地确是有限的,因此出现人均耕地减少的现象,D项正确;ABC项是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项。

     

     

    考法01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典例1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织工超过50000人。下列各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人喜欢集中生产 B.当时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C.清朝前期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D.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织工超过50000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手工工场规模大,经营得当,说明当时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人们的喜好,排除A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考法02  人口增长的影响

    (1)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2)消极: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水土流失严重

    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典例2人口增长在不同时期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下列关于清朝人口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C.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D.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庞大的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故D符合题意;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故ABC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农业是民生之本。下列我国古代农业成就按时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玉米、甘薯的种植       ②曲辕犁和简车发明       ③占城稻引进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玉米、甘薯的种植是在明朝之后; ②曲辕犁和简车发明是唐朝; ③占城稻引进是宋朝。②③①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广州 B.景德镇 C.苏州 D.南京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制瓷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景德镇是当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畅销海内外,B项正确;广州是明朝著名港口城市,不是制瓷中心,排除A项;苏州是明朝丝织业中心,不是制瓷中心,排除C项;南京在明初曾是都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是南方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非制瓷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

    3.我国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A.南京 B.苏州 C.杭州 D.景德镇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明朝时期,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  

    A.1亿多 B.1.5亿 C.3亿 D.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康熙时人口1.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故C符合题意;1亿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1.5亿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

    5.清朝前期,经济迅速恢复,人口大幅增长,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A.“开皇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永乐盛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明中期到清初,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所属的朝代分别是隋、唐、明,与题干材料不符,应排除;故选B。

    6.晋商和徽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业发达,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所以D项符合题意;商帮是活跃在明清时期,不是两汉时期,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唐宋时期商业发展,但还未形成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元朝时期还未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7.吴江县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了清朝前期,已经是“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从盛泽镇的繁荣可以看出,清朝前期  

    A.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B.全国商业网形成

    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大商帮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因此从盛泽镇的繁荣可以看出,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国之大计”应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科举制度 D.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清朝前期,推广哪些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

    ①占城稻 ②玉米 ③甘薯 ④棉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这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占城稻是宋朝从越南引进的高产稻种,棉花是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B.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是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排除A项;“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是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清朝前期,因为商业的发展,市镇经济逐渐繁盛。其中,出现的“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是  

    A.朱仙镇 B.景德镇 C.盛泽镇 D.汉口镇

    【答案】D

    【解析】

    【详解】

    清朝前期,因为商业的发展,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D项正确;朱仙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景德镇在北宋兴起,后发展为著名瓷都,排除B项;清朝时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了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还有哪个地方的商人形成了著名的商帮  

    A.陕西 B.山东 C.山西 D.江西

    【答案】C

    【解析】

    【详解】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著名的商帮有山西的晋商和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C项正确;陕西、山东、江西与著名的商帮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5.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出现了手工工场,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这就是早期工业化,但后来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欧洲,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清朝前期,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这直接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手工业发达 C.商业发达 D.海外贸易繁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因此题干直接反映了当时商业发达,故C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在题干中不能直接反映,排除A、B、D。故选C。

    7.根据中央的安排,三孩生育政策已于5月31日开始实施。有评论指出放开三胎,甚至全面放开,到鼓励生育,迟早都会来的。人口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末年 C.乾降末年 D.道光年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与此同时,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由此带来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图片中的农作物原产地在哪里,有何优点?明清时期这些农作物得以推广种植,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如何促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或启示。

     

    【答案】(1)现象:人口快速增长大片土地开垦出来。问题: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等。

    (2)原产地:美洲优点:容易种植(或高产)

    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人口。

    (3)认识启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或重视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表述意思一致即可得分)

    【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一,由“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可知人口快速增长;由“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可知大片土地开垦出来。因此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人口快速增长大片土地开垦出来的现象;由此带来了人地矛盾,以及环境破坏等等。

    (2)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图片中的农作物原产地在美洲,其优点是容易种植;明清时期这些农作物得以推广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人口。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与发展,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科技;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如下图名为《耕织图》(局部),最早为宋代画家所作。清初多位帝王曾让画家重新绘制,乾隆帝命人把此图与其他多幅农耕与桑蚕生产图,刻于石上,镶嵌于玉河斋(今颐和园内)的游廊上,勉励人们勤耕细织,争取好的收成。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清代农业题材的绘画作品受重视   B.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C.中国古代社会较为重视农业生产   D.由宋到清农业生产水平没有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统治者重视《耕织图》,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较为重视农业生产,C项正确;清代农业题材的绘画作品受重视是表象,排除A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但材料说的是清代,排除B项; 由宋到清农业生产水平有发展,有量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

    2.清朝前期,江宁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材料说明了清朝  

    A.手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B.商业贸易十分兴盛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鼓励发展工商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中棉纺织业属于手工工场组织下的纺织业,不仅是工场数量多,织布的人也较多说明当时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A项正确;材料只是阐述手工业的规模等,没涉及商业兴盛的信息,排除B项;清朝前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被限制发展,排除C项;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3.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农村集镇发展迅速

    C.农耕文明逐渐衰落 D.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从明初千百家到乾隆年间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这反映了农村商业集镇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集镇的发展,不是说经济重心、 农耕文明、 城市功能,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下图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微商、晋商势力强大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苏州等地出现手工工场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卡片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方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等,工商业市镇也大量兴起,手工业方面苏州等地出现了手工工场,在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研下表。由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  

    时间

    人口总量

    粮食总量(斤)

    人均耕地(亩)

    人均粮食(斤)

    康熙二年(1663年)

    0.95亿

    1163亿

    6.88

    1183

    乾隆六十年(1795年)

    3.01亿

    2576亿

    2.14

    867

    清朝前期人口和粮食产量表

    A.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B.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C.人均粮食严重不足,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D.农业品种产量增加,城镇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均耕地面积的较少导致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土地、山林别开发出来种植粮食,导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A项正确;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得到开发不属于社会问题,排除B项;题干体现不出人均粮食严重不足,出现大面积的饥荒,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且这也不属于社会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6.清代前期,棉花、烟草、茶树、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更加广泛。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这可以说明  

    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C.农业生产已被取代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可知,反映的是清代江南地区种植粮食作物的较少,种植经济作物的较多,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因此不能说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排除B项;“已被取代”的说法明显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7.元明清时期,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看,江浙和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发达的工商业逐渐使广大的北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成为其原料的供应地。这主要是因为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北方农业生产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宋代,南方终于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此,其发达的工商业逐渐使广大的北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就成为它的原料供应地,C项正确;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是重要原因, 此时在经济地位的重要性上南已经超过北方,材料是说南方的重要性,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8.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传出了消息:数字人民币将先行在苏州、深圳、雄安等地测试,人民币的材质将出现从纸质向电子化的变革。回顾中国货币史,历代的货币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汉初,一些 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威胁中央。郡国诸侯王操持铸币权,势力膨胀,成为吴楚七国之乱的经济基础。公元前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宋太宗初年,由成都十六家富商集资联合发行“交子”,系纸币性质。在远近地区当现钱广泛使用。仁宗天圣元年底,朝廷决定收归官办。仁宗庆历年间,因对西夏战争,由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印行交子,购买军储。

    ——摘编自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

    材料四   “溯我票商一业,创始放前清康熙、乾隆时代”。

    ——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货币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

     

    (3)北宋时期在货币材质方面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材料三,指出北宋政府是如何运用这种新货币应对西夏战争的。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描述的是哪个商帮的经济活动?这一经济活动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1)名称:圆形方孔半两钱。影响: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新现象:出现了纸质货币“交子”。运用:异地发行;购买军储。

    (4)商帮:晋商。影响:便于货币流通。

    【解析】

    (1)据材料一可知,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是圆形方孔半两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据材料二“汉初,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威胁中央。郡国诸侯王操持铸币权,势力膨胀,成为吴楚七国之乱的经济基础。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成立专门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可知,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北宋时期在货币材质方面出现的新现象是出现了纸质货币“交子”。结合材料三“宋太宗初年,由成都十六家富商集资联合发行‘交子’ ,系纸币性质。在远近地区当现钱广泛使用。仁宗天圣元年底,朝廷决定收归官办。仁宗庆历年间,因对西夏战争,由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印行交子,购买军储”可知,北宋政府运用交子异地发行,购买军储应对西夏战争。

    (4)晋商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群体。由材料“山西票商成败记”,可知与晋商有关。明以后实行票法,凭官颁票引运销茶盐的商人称'票商'。由材料“票商一业”,可得出便于货币流通。

    相关试卷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讲义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